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

    • 资源ID:18230838       资源大小:18.5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

    1、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1-一剪梅教学设计陕西洋县第二高级中学白宝莉【教材依据】一剪梅这首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中的推荐篇目。【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学习鉴赏一首诗歌,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一种方法,力争达到“读一首而知一类”的目标。2、设计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诵读感知、探究、合作、赏析中逐渐体会到如何运用这种方法来鉴赏诗歌。3、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设计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主要是要让学生在鉴赏

    2、诗词名篇中,逐渐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该词的作者李清照,是宋朝时期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而此词一剪梅是李清照词作的代表作之一,学习此词,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以及词风特点,掌握一些诗词鉴赏方法,为学生自主阅读和高考奠定知识和方法基础。4、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诗歌鉴赏的能力,但大多仍停留在背诵上,缺乏对诗词深入的理解和探究,鉴赏方法单一。因此,教给学生一些诗词鉴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词在学习中旨在引导学生以意象为抓手,结合作者身世背景理解词作情感和艺术手法,让学生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课前教师已让学生自主预习,充分调动学生的鉴赏主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

    3、师没有必要逐字逐句讲解,让学生合作讨论发言更能提高鉴赏的积极性;同时再辅以多媒体手段,用优美的画面和音乐营造诗词氛围,指导启发学生在诗歌情境中讨论探究,在优美的诗词氛围中去对比阅读,感受感悟,落实教学任务。【教学目标】-2-1、知识与能力:(1)、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3)、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2、方法与途径:运用自主学习,反复诵读品读,合作探究,点拨归纳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体会该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词鉴赏方法。同时在教

    4、学中引入李清照后期作品声声慢来拓展比较阅读,让学生更鲜明的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风格,更利于学生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举一反三地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词鉴赏方法。3、情感与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4、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课前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上师生吟诵、讨论、探究,运用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音乐、画面、文字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诗歌鉴赏所需要的氛围和意境。【教学重点】把握意象、意境,分析词人的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5、。【教学准备】:CAI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师课前让学生预习词作,初步熟读词作,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使学生能在唯美的诗情画意中鉴赏、学习诗歌,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带给学生美的体验和享受。【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点拨归纳法-3-【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提到宋词,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位传奇的才女,她把三分泪水,七分才气凝结成篇篇妙语华章,他被称为词家之大宗,她就是千古才女李清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品读一剪梅,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词中的别样愁情。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1、知人论

    6、世,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2、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提高审美情趣。三、诵读体悟,整体感知1、指学生诵读,检查预习,注意疑难字词。教师点拨朗读方法: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出节奏;三要读出情感。2、播放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注意停顿断句。3、请学生美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后做评价。4、齐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心情的字眼,思考词的情感基调。明确:“闲愁”二字最能体现作者心情,是全词的词眼,全词抒发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四、走近词人,知人论世:1、李清照的愁情从何而来?她在思念谁?(引入知人论世)2、本单元

    7、赏析指导中教给大家把握古典诗歌内容和主旨的方法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所谓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找学生回答,然后明确)明确:“知人论世”即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4-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知人论世”-即分析作者和背景:“以意逆志”-即准确解读句意,体会诗歌意旨:3、现在我们就对一剪梅“知人论世”一番。学生介绍作者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教师补充明确:详细介绍李清照和她的家庭变故,以及词人创作的前后两期,得出她的创作风格。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

    8、,号易安居士。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词风明快艳丽;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后期词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词风大变,转为凄楚悲痛、哀婉动人。一剪梅是她刚刚结婚不久,丈夫赵明诚离家外出后,李清照寄给丈夫以表相思之情的一首词。我们由这些情况可以知道本词应是表达相思之情的思妇诗。至此我们也就完成了“

    9、知人论世”。五、合作探究,鉴赏品评(学生结合注释,试自主理解词的大意,同桌讨论然后回答下列5个问题,教师点拨指导。)1、词中最能表达作者愁情的句子是什么?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师:像这种将自己的情感直接讲出来的抒情方法叫什么?生:直抒胸臆师:那么这里除了通过直接表达这种愁绪外,还通过什么来表达了情感呢?生:通过意象表达。2、请同学们将词中寄托作者愁情的意象找出来?-5-指学生回答,并明确:红藕玉簟兰舟云大雁月西楼落花流水3、词人借助这些意象,用哪些方法来排遣内心的愁情的?结果如何?明确:上兰舟望雁阵赏月光观落花看流水结果:词人用尽心机和方法,百般排解,却无

    10、“计”消愁,没有方法可以排解。哪句话最能体现出来无法排解?明确:“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4、“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该句是全词的主旨句,也是李清照笔下写愁的名句,试赏析其妙处。(同桌讨论,然后畅说欲言)明确:相思之情无法排遣,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极其形象的把愁说成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在眉间和心头形成了动荡起伏的流波。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用最通俗的字眼,却把内心深刻而又复杂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5、“愁”的延伸:后人评价李清照说她是写愁的高手,写愁不落前人窠臼,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的写愁的手法我们以前也见到过,试举例并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学生畅说语言,各谈观点)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宋陆游卜算子咏梅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