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高一联考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1816072       资源大小:37.1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高一联考语文试题.docx

    1、学年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高一联考语文试题豫北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 文2017. 10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曾经有人说戴望舒诗是诗坛的“尤物”,大概是说它美艳而富于可怕的诱惑性吧,自然这是寓贬于褒的。我愿意在正面意

    2、义上使用“尤物”这个词,我认为戴诗美丽而富于感情,有亲切、柔美的抒情风格。戴诗的魅力来自他那诚挚而忧伤的感情。他的诗与20世纪20年代臻于高潮的英语系的现代主义诗的重“知性”不尽相同,他的诗主情,情是他的诗的骨子。尽管他很快就抛开了浪漫派,而倾向于象征派,甚至后来还倾心于后期象征派,但他的诗一直有浪漫主义的情愫。他的诗论零札认为诗所表现的,是情绪的抑扬顿挫,是去掉了音乐与绘画成分的纯粹的情绪。他的诗集,无论是我的记忆,还是望舒草,或者灾难的岁月,都是抒情和以情取胜的。如果拿40年代成长起来的穆旦的诗加以比较,一个重知性,一个重感情,区别是很显然的。番草在纪念戴望舒的文章中曾说,当时他们那一批诗

    3、人所喜爱的诗,是兼有浪漫主义的情愫与象征主义的意象。戴望舒的诗风大体上可以说是象征主义的,但它没有象征主义的神秘与晦涩,更非只是官能的游戏。戴望舒的诗是感情的,但不是感伤的。感伤是感情的矫饰虚伪,是感情的泛滥,戴诗里没有这样的东西。所以,在望舒草出版的那个时候,曾经有朋友说他的诗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杜衡也说戴诗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的确走的是诗歌的正路。戴望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政治和爱情作理想主义的苦苦追求,但其结果,却是双重的失望。在他的诗中,姑娘的形象往往寄寓着他的理想,而孤独的游子的形象则往往是诗人自己。他的诗常常表现出游子追求理想的命定的徒劳,而这里

    4、的特点恰好又是对没有希望的理想付出全部的希望与真情。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诗。苏联学者契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魏尔伦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和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戴望舒的诗,则表现了从五四运动激昂地飞腾起来的理想,同淹没于血泊之中的19251927年大革命现实相脱节的悲剧感。他的诗自然不是反抗的和战斗的,但也不是环境的奴隶。他的成名作雨巷里的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显然受到命运的打击,但她没有乞求或颓唐,她是冷漠和高傲的,她仍然是那样的妩媚动人,她在沉重的悲哀下没有低下人的尊贵

    5、的头,像一面旗子一样地忍受着落到头上的磨难。诗人在这里坚持了人的尊严和顽强生命力的思想。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就是戴望舒诗的悲剧主题。(选自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有刪节)1.下列关于戴望舒及其诗歌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望舒具有突艳而不可抗拒的诱惑性,有人称他为诗坛的“尤物”,这一称号其实是对他的褒扬。B. 戴望舒的诗一直有浪漫主义的情愫,这是他对自己“诗所表现的,是情绪的抑扬顿挫,是去掉了音乐与绘画成分的纯粹的情绪”的主张的实践。C.从诗歌风格上看,戴望舒的诗是象征主义的,这就决定了他的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是感伤,但没有神秘与晦涩。D.戴望舒在他的诗中,用姑娘的形

    6、象来寄寓他的理想,以孤独的游子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穆旦与戴望舒两人的诗区别明显,前者重知性,后者重感情。戴望舒的不少诗集都是抒情和以情取胜的。B.20世纪20年代到达高潮的英语系的现代主义诗,注重“知性”。戴望舒的诗与之完全不同,他的诗主情,情是他的诗的骨子。C. 戴望舒的诗常常表现游子追求理想而命中注定是劳而无功,这与他在现实中对政治和爱情作理想主义的追求却无法实现有关。D.雨巷里的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一个受到命运的打击,但她没有乞求或颓唐,依然冷漠和高傲,仍然妩媚动人的艺术形象。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望舒

    7、的诗既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又具有象征主义的意象,更具有古典主义的内容。 从总体诗风看,他的诗还是象征主义的。B. 戴望舒的诗没有感情的矫饰与虚伪,没有感情的泛滥,在杜衡看来,戴望舒的确走的是诗歌的正路。C. 戴望舒的诗,表现了从五四运动激昂地飞腾起来的理想,同淹没于血泊之中的大革命现 实相脱节的悲剧感,在这一点上与魏尔伦接近。D.戴望舒的诗不是反抗的和战斗的,不具斗争性,但也不是环境的奴隶,诗中有的形象仍表现出人的尊严与顽强的生命力。(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影子父亲一心近些年,受多种疾病的折磨,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脾气也越来越大。父亲处处让她,有

    8、时被激怒了,也跟她争吵几句。可吵归吵,母亲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他怕母亲摔倒。“你妈看上去很好强,其实脆弱得很,她离不开我。”父亲曾一脸自豪地跟我说。他以为自己很强大,此生给母亲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帝国大厦,没有什么能够攻克它。可这场重病,却让他的大厦轰然倒塌。住院没几天,母亲的病情逐渐加重,不能动,不能说,不能吃。下危重通知书的那天,我们刚好都不在,是父亲签的字。他仿佛一下子老了,挺拔的军人身姿佝偻下来,一紧张就掏出速效救心丸服用。只要我们被医生叫出去,一回来,他的目光就警惕地在我们的脸上扫来扫去,察觉有什么异样,无论谁劝,他都不肯回家休息,只能睡在医院的一张窄椅上,也睡不踏实,一听到母亲咳

    9、嗽他就爬起来。我们兄妹几人轮流值夜,逼着他休息,可发现他睡着时常常做噩梦,蜷着身子,一头汗,手攥得紧紧的,掰都掰不开。他的神经绷得太紧了,怎么行?我们决定请一个护工,晚上照顾母亲。可父亲不同意,一向温和的他血红着眼,向我们吼道:“你妈不会说话了,要翻身、咳痰,护工晚上睡着了,才不会管呢!不行!”我也急了,提高嗓门说:“这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日子长着呢!你已经是快八十岁的人了,不注意休息,你如果累垮了,我们照顾谁?”在我们的坚持下,父亲做了让步,晚上回到弟弟家睡觉,但白天执意要去医院,我们也只好随他了。因为放心不下母亲,他总是想办法拖延时间,很晚离开医院,晚上又常常失眠,睡不了几个小时,第二天

    10、早上又总是赶第一辆公交车到医院。在医院,他一刻也不肯休息,给母亲按摩,独自跟她说话,用针管一点点给她喂流食,推着轮椅在走廊里转来转去过度的劳累,让父亲差点倒下。一天半夜,父亲房间灯亮了。弟弟也醒了,起来一看,他捂着胸口,面色苍白,才知道他胸闷心慌。弟弟吓坏了,知道父亲心脏不太好,况且两年前放过支架,赶紧送他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确定是太紧张、太劳累造成的胃病。父亲如释重负,去医院的路上步履如飞。母亲正忧心忡忡地等着他,一听说没大事儿,用唯一能动的右手一遍遍摩挲着父亲的脸,激动得泪流不止。父亲也有种失而复得的驚喜,一手紧紧抓住母亲的左手,一手为她擦拭泪水。我们也潮湿了眼,走出病房,让他们享受这

    11、份不幸中的幸福。傍晚我“押解”父亲走出医院,一再叮嘱他要保重身体。他满口答应道:“你放心吧,我以前想得很明白,不怕死,可现在怕了,我死了你妈怎么办?为了她,我也要好好活下去!”从康复医院回来,母亲睡眠不好,我们建议轮流陪护,可父亲一定要睡在母亲身边,他说:“你妈想说什么我都懂,在康复医院的时候,晚上受了很多委屈,以后我绝不离开她。”可他照顾母亲,晚上常常睡不好,几天后便憔悴不堪了。我们硬逼着他睡到二楼,半夜两点左右,我听到卧室外有脚步声,走出房间,看到父亲正蹑手蹑脚地准备下楼。被逮了个正着,他忙不迭地向我解释道:“楼上太冷啦,楼下暖和,再说你妈需要我。”看着他慌张地下楼,步履蹒跚。我的眼泪不可

    12、遏制地流了下来,父亲这一年老了许多,他一生辗转,从四川到东北,到青藏高原,再到江南,几十年的跋涉,他已经像一辆疲惫的老马车,却依旧载着爱和责任徐徐前行。他不再看看了几十年的新闻联播,不再练练了几十年的气功,不再读读了几十年的易经。他只关注母亲,关注她每一个眼神和手势的内容“你妈今天心情不错,吃饭有进步”“你妈这阵儿好像瘦了”“你妈今天在写字板上写着不想活了,说是拖累我们了,唉”“你妈”母亲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她的喜怒哀乐就是他的喜怒哀乐。父亲全然没有了自我,他活成了母亲的影子。我曾经固执地认为人生是苍凉的,赤身而来,赤身而去。可我的老父亲却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在你孤独的生命航程里,有这样一个

    13、摆渡者,始终撑着一船风雨一船爱,陪伴你渡过岁月的河流。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你妈看上去很好强,其实脆弱得很,她离不开我”是母亲因疾病折磨身体越来越差,对父亲强烈依赖的真实写照。B. 母亲病重住院后,父亲出观了一种异常反应:无论谁劝,他都不肯回家休息。可见父亲固执、任性的一面。C. “傍晚我押解父亲走出医院”,“押解”一词写出了“我”为人子女的孝心却得不到父亲理解的无可奈何的心情。D. “他已经像一辆疲惫的老马车,却依旧载着爱和责任徐徐前行”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了父亲的伟大形象。5.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令人动容。这段文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5

    14、分)6. 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意和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国学家冯其庸先生孟宪实2017年1月22 日,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人生,总结冯先生的学术人 生,治学广博应该是个共识。如此广博的治学,在冯先生同辈或者前辈中,并不鲜见,只是越到后来,越能感到这种广博性。冯先生何以治学广博?追问此题,不能不从冯先生的教育经历中去寻求答案。冯先生的早年教育,断断续续,充满痛苦与挣扎,家庭贫苦,但因为母亲的坚持,冯先生最终没有辍学。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冯先生再去学校,学校已经不在了。冯先生辍学了。辍学的冯先生开始下地劳

    15、动,业余时间找书读,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西廂记,再到唐诗三百首和古诗源。也开始糢仿写诗、写字、画画。后来又读论语孟子聊斋志异等。15岁那年,二哥帮他从苏州购买了几种书。“当时,我如一夜暴富,天天夜以继日地沉浸在这些书里。”冯先生如是说。1989年,17岁的冯先生终于有机会读中学。1943年,他考入无锡工业专科学校。这期间,冯先生的国学超越启蒙,常有词作和散文发表。冯先生的国学启蒙,主要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冯先生的父亲是识文断字的,并且是书画爱好者;表弟薛玉麟也是冯先生的书友。他的邻居邓桐芳,是冯先生的小学同学,两人的共同的爱好就是读书。早年的老师,更是冯先生重要的国学资源。冯先生几乎记得他所有的国

    16、文老师。丁约斋老师教导他怎样写文章,在无錫工业专科学校时,他偏科语文和图画,顾钦伯老师就教他阅读史震林的西青散记和华阳散稿等。中国近代学人,多有兼跨中西之学的特点。早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青年时期远赴重洋,最终成为中西兼通的学者;但冯先生的学术道路却呈现出单纯的国学风貌。1945年的下半年,冯先生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读书。但美专两个月后搬到苏州去了,他没有钱,再次失学。1946年初,冯先生入学无锡国专,他迎来了更专业更系统的国学教育。无锡国专的训练,不仅称得上是学术性的,而且是中国一流的。无锡国专,从筹办一直坚持到1949年,在西风劲吹的民国时期,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几乎称得上是一枝独秀

    17、。冯先生清晰地记得在无锡国专时朱东润先生开设的国学专题,备引诸家观点,再仔细对比评论,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正确的学问方法,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老师们的学问高度,让冯先生领略到了学问的魅力。此时,他的学问理念已经确立起来。“研究本国的历史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期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无锡国专的这个理念今天看上去,尤显切实而明亮。2005年,冯先生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囯学院首任院长,把无锡国专的课程体系创造性地移植过来,国学研究与保存的传统,再一次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获得新生。直到这时,我们才能体会到,冯先生一直保存着国学的火种,冯先生就是一颗国学的火种。1954年,奉调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正

    18、逢胡适、俞平伯等的“新红学”大受批判,但冯先生没有参与,反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冯先生开始大讲红楼梦了。到“文革”发生时,冯先生对红学很了解甚至产生感情了。冯先生以研究红学著称,但在其他的学术领域也多有建树。在书法家、画家、摄影家、戏剧学家、红学家等等概括冯先生的学术人生的词里,恐怕还是国学家更恰当。(选自文汇报)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冯其庸先生治学广博, 兼跨中西之学,这种情况虽然在其同辈或者前辈中并不少见,但 冯先生越到后来越让人感受到他的广博。B.虽然冯其庸先生的早年教育断断续续,充满痛苦与挣扎,但是他辍学下地劳动期间的业 余时间仍然读书、写诗、

    19、写字、画画。C.在无锡国专的读书经历对冯其庸先生的成长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领略到了学问的魅力,也确立了自己的学问理念。D.冯其庸先生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时,恰逢胡适、俞平伯等的“新红学”大受批判,但他并没有参与到这种批判之中。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槪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冯其庸先生虽然家庭贫困,但是在母亲的坚持下,他接受了系统的教育,中途只是因为抗战爆发学校不复存在,才辍学过一次。B.无锡国专的国文教育无疑是专业的、系统的,它在热衷于西方教育的民国时期,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C.冯其庸先生的国学启蒙既得益于其父亲,也得益于表弟以及与他有共同读书爱好的

    20、邻居邓桐芳,更得益于他早年的那些国文老师。D.无锡国专的立足于研究本国的历史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这一教育理念切实而明亮,在当时影响甚大,超越了其他的教育思想。E.冯其庸先生是国学的火种,他痴恋国学,他在高等教育中创造性移植了无锡国专的课程 体系,使国学研究再次获得新生。9.作为传记,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持点?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宾,许州许田人。小心谨愿。年十余,事宣祖左右,及长,善骑射。太宗领兖海节制,太祖以署府中右职。太平兴国初,补东头供奉官、亳州监军。宾妻妒悍,宾不能制,时监军不许挈

    21、家至任所,妻擅至亳,宾具白上。太宗召其妻,俾卫士捽之,杖百。迁宾仪鸾副使,领内酒坊。从征太原,又从征范阳,与彰信节度刘遇攻城东面。五年,车驾北巡,副王仁赡为大内都部署。七年,改洛苑使。会汴漕壅滞,军食不给,诏别置水陆发运两司。以宾有心计会,领演州刺史,与儒州刺史许昌裔同掌其事。凡四年,储积增羡,号为称职,俄改右神武将军。黎阳当舟车交会,禁兵常屯万余,以度支使张逊荐,命宾护黎阳军,兼领黄、御两河发运事,俄领本州团练使。以宾请黎阳建通利军,命就知军事。宾规起公署、邮馆,供帐之器咸具。加本军大将军,岁别给钱二百万,俄兼河北水陆路转运使。贝州兵屯无壁垒,分寓邸肆,宾选隙地筑舍千二百余以处之,优诏褒美。

    22、召为右羽林大将军、判左金吾兼六军诸卫仪仗司事。淳化四年,出知扬州兼淮南发运使,徙为通许镇都监。至道元年,卒,年七十三,赙赠加等。宾事宣祖、太祖、太宗殆六十年,最为勤旧,故恩宠尤异,前后赐赉数千万,俱奉释氏。在黎阳日按见古寺基即以奉钱修之掘地丈余得数石佛及石碣有宾姓名宾异其事以闻诏名寺为淳化赐新印经一藏钱三百万以助之(选自宋史王宾传,有删减)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黎阳/日按见古寺基/即以奉钱修之/掘地丈余/得数石佛/及石碣有宾姓名/宾异其事/以闻诏名寺为淳化/赐新印经一藏/钱三百万以助之/B. 在黎阳日/按见古寺/基即以奉钱修之/掘地丈余/得数石佛及石碣

    23、/有宾姓名/宾异其事 以闻诏/名寺为淳化/赐新印经/ 一藏钱三百万以助之/C.在黎阳日/按见古寺基/即以奉钱修之/掘地丈余/得数石佛及石碣/有宾姓名/宾异其事 以闻/诏名寺为淳化/赐新印经一藏/钱三百万以助之/D.在黎阳/日按见古寺/基即以奉钱修之/掘地丈余/得数石佛及石碣/有宾姓名/宾异其亊 以闻/诏名寺为淳化/赐新印经/藏钱三百万以助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在古代指官职升迁,与“拜”“除”“擢”“拔”等词语同义。B.车驾,原指马驾的车。文中指帝王所乘的马车,也可以借指帝王。C.赙赠,指赠送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文中指皇帝送给王宾家人办丧事

    24、的财物。D.释氏、释迦的略称。也指佛或佛教。文中指佛寺、寺庙。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宾小心诚实,不徇私情。王宾任亳州监军时,监军不能带家属到任职的地方,王宾的妻子擅自到亳州,王宾把此事详细地禀告给皇上。B. 王宾善于征战,为官称职。他曾经与彰信节度刘遇攻打范阳城的东面,立下了赫赫战功;掌管汴河漕运时,积蓄增多令人羡慕,十分称职。C. 王宾爱护士兵,深得赏识。王宾曾选空地建房舍一千二百多间给士兵们住,解决了贝州屯兵没有营垒的问题,皇帝特地下诏褒扬他。D. 王宾侍奉帝王,不慕钱财。王宾侍奉宣袓、太祖、太宗差不多六十年,恩宠不同寻常,得到赏赐的财物有几千

    25、万,全部捐献了出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太宗召其妻,俾卫十揪之,杖百。(2)会汴漕壅滞,军食不给,诏别置水陆发运两司。(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完成1415题。踏莎行贺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注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出身高贵,却不以此自居。他性情“豪爽精悍”,“喜面刺人过。遇贵势,不肯为从谀”。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是首咏物词,由“莲舟路”“幽香”“红衣”“

    26、芳心苦”等可以看出,所咏对象是莲花。B. 首句写莲花的生长环境。“回塘”“别浦”这两处地方总是人来人往,可她能闹中取静。C. “绿萍涨断莲舟路”,如今浮萍太密,隔断了“莲舟路”,连采莲女也望而却步了。D. “断无蜂蝶慕幽香”,人亦不来,蜂蝶也不来,她只能孤芳自赏了,所以更显得孤寂。E.“依依似与骚人语”运用拟人手法。莲心中是苦楚的,要把自己满腹的心事告诉作者。15. 这首词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选做(1)或(2),5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 沁园舂长沙中作者首先赞美壮阔寥远、自由矫健、劲拔爽朗的秋景已使词情趋于

    27、高昂,接着再进一层,突发一问:“,”这凝结着作者关乎时代、社会前途的深沉思考,烙印着他对民族、对祖国的命运的关注和苦心求索。荆轲刺秦工中“易水诀别”时,荆轲所唱的“,”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氛围,也表达了他誓死为国的决心。(2) 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他在项脊轩年日之久。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

    28、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我的邻居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摩拜单车一推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始作俑者胡玮炜受邀登上了央视舞台。A. B. C. D.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今年流行定些小目标,江大机械学院405名大一新生也赶了趟“时鬈”一一他们致信给未来的自己一封信,给大学四年定下了一个个小目标。B. 我们今天就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大力规范涉企收费与深化简政放权放到同等重要的

    29、位置,从源头上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C.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快速增长不仅让世界对“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产生浓后兴趣,而且也使全球对“中国奇迹”发出感叹。D.央视财经频道倾力打造的城市梦想,不仅体现了国家级媒体的社会责任,更是为2.8 亿农民工树立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19.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A.昨天心浮气躁,有唐突处万望海涵。B. 您的管见让我获益良多, 在此谨表谢意。C.鄙意以为此事宜慎重, 不可草率行之。D. 前月所借之书已读讫,不日璧还。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植物其

    30、实就像工厂一样,是“生产者”。植物这个工厂的产品就是叶和果,供给动物食用。动物吃植物的产品,所以, ,动物每天都排泄粪便,死亡后还有尸体,但为什么森林里、草原上看不到粪便和尸体的堆积呢?这就要感谢微生物了, ,分解成为简单化合物,供植物的根系吸收,让植物又能长出叶和果来。所以,微生物是“分解者”。正是由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类生物共同发挥作用,大自然本来就处于循环状态,从生长,到废物,再到分解, ,所以,大自然十分干净。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如果有机会,我们要在家乡办图书馆,因为只有开办图书馆,才会让留守儿

    31、童安全有保陣,为他们安心读书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而有了舒适的环境,必将超越自我,也就一定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主宰自己的命运。开办图书馆未必能让留守儿童安全有保障。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同学们的高中生活已近两个月,在这段日子里,你有着怎样的故事、感悟或思考?请以“高中初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要求:立意明确,感情真实。豫北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 10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 (A.混淆概念,文章是说“戴望舒诗”是诗坛的“尤物”,“戴望舒诗”具有美艳而不可抗拒的诱惑性。 C. 不合文意,“他的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是感伤”与原文“感伤是感情的矫饰虚伪,是感情的泛滥,戴诗里没有这样的东西”恰恰相反。D. 以偏概全,在原文中有“往往”的限制与修饰。)2.B (“与之完全不同”有误,原文中是说戴诗与“现代主义诗的重知性不尽相同”)3.C(戴望舒接近魏尔伦的是多愁善感的气质。)4.D (A. “是母亲因疾病折磨身体越来越差,对父亲强烈依赖的真实写照”错误,是父亲对母亲的爱的真实写照; B. “可见父亲固执、任性的一面”错误;C “却得不到父亲理解”错误)5.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高一联考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