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 资源ID:18134070       资源大小:68.1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1、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阳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2第卷和第卷中的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第卷 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2分)(

    2、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代大小城市遍设书肆。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书籍,书肆就经营什么书籍。比如,唐代韵书需求量很大,就有人写韵书贩卖。科举考试所需的经、史、子、集,也是书肆炫卖的主要商品。唐朝上下尚诗,书肆必然经营诗文集,而当代诗人诗集或诗卷也自然成为书肆所经营的重要商品。唐代没有雕版印刷诗文集的幸运,传播方式主要是抄写,书肆经营的诗文集均为手抄。李逢吉为校书郎时,读罢白居易诗文后“大奇之,遂写二十余本。其日,十七本都出。”这些诗卷并不需要诗人找主顾,而往往由“铺头”,也就是书肆老板上门收购。如王建成名后,不仅不需要手捧诗卷谒见他人,反而常常有“铺头”来收购他的诗卷

    3、。其题崔秀才里居云:“时复打门无别事,铺头来索买残书。”诗中,铺头“时复打门”,可见上门购求诗卷是“铺头”经常性的经营活动。大约唐人的很多诗歌就如此般流向书肆,再由书肆流播到各阶层。当时社会上还涌现出很多“书写之肆”。“书写之肆”相当于书店兼印刷出版社,是唐代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唐代诗歌即时传播和进入文化消费的重要环节。“书写之肆”中有许多书手抄汇诗文。如现存王梵志诗有二十八种抄本;韦庄秦妇吟有十种抄本等等,而实际上数量远大于此,这些抄本在书法、文字学等方面价值巨大。另外,虽然至今未有唐代雕版印刷诗文集的记录,但诗歌拓本的存在却无可置疑。石刻拓印也是唐朝书肆诗集的来源。唐诗人李商隐就曾奉命

    4、主持张说诗歌上石刻碑的工作。唐代诗碑,至宋亦多,赵明诚金石录收唐诗歌金石刻66种。在诸种文化传播方式中,书肆的传播极具特点。书肆传播诗歌极其广泛,较之于寄赠、索阅的单线联系式和宴集的小范围性优势明显。白居易诗歌“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如果没有书肆,这样的传播几乎不可能。唐代社会自上而下推崇诗名。皇帝大多喜欢诗歌,并常给诗人以特殊的恩宠,因诗举人。大臣大多也工诗善文,常因诗荐人。因诗名而为大臣举荐科考成名的唐代诗人也为数不少。诗名如此之重要,书肆贩卖诗人的诗文,可以使他们的作品为时人所知。书肆传名促使作者积极创作,并乐意将作品交给书肆以助自己成名。商

    5、品化的贩卖,诗名和诗文盛传一时,诗人们受到鼓舞,从而更加注重诗艺的提高,注重诗风的独创性,注重诗歌内容的创新性,全身心致力于创作流芳百世的精品。同时,由于书肆面向广大的文化消费群体,这就为王公、妾妇、牛童、马走进入接受领域提供了便利条件,实现“伎乐当筵唱,儿童满巷传”的诗歌影响。 (摘编自吴淑玲唐代书肆与唐诗的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备考科举之需,书肆中,韵书,经、史、子、集等书籍销售量很大。 B唐代“书写之肆”的大量出现,积极推动了唐代诗歌的传播与消费。 C白居易的很多诗文都是由书肆老板收购后,由书肆流播到社会各个阶层。 D诗人们乐于将自己的作品

    6、交与书肆,因为唐代社会注重诗名,书肆能助其成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唐代,书肆的经营活动顺应市场的文化需求,市场需要哪些书籍,书肆就经营哪些书籍。 B诗人出名后,其诗文作品集才能在书肆中出现,并进入到文化传播的流程中去。 C书手在抄汇诗文时,会出现诸多不同诗文版本,这些诗文版本成为了文字书法研究的宝贵资源。 D从唐至宋,诗歌拓本渐趋增多,李商隐、赵明诚是唐代诗歌拓本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人书肆中的书籍,主要来源有:铺头收购的诗卷、“书写之肆”中的诗文抄本以及诗歌拓本。 B在各种文化传播方式中,书肆独具

    7、一帜,主要是因为书肆具有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性。 C在唐代,从皇帝到大臣的上层社会都很喜欢诗歌,这给诗人们带来了很多进入仕途的便利。 D书肆不仅能帮助诗人收获名声与地位,而且能促使诗人不断精益求精,推出更多的诗文精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23分)白雪芳草湖周玉娴当凌厉寒冷的北风吹麻我的面颊的时候,当微信朋友圈里发出雪花飞舞图片的时候,我又想起了白雪芳草湖。芳草湖在新疆天山北麓,那里砾石遍地,风沙侵扰千年,蛮荒而贫瘠,飞鸟难寻,走兽绝迹。一个人到了这里,跑上好大一阵子,也看不到变化的东西。沙地里突然窜出一只老鼠,砾石边的寂寞的蒲公英,就是这里最奇特的风

    8、景。牧民称这里荒草湖,兵团人来到此处,热切地叫她芳草湖。一字之变,荒草就有了芬芳,荒漠也有了诗意。在戈壁扎根,向沙漠进军,兵团人忙着建房修路,开荒垦地,植树造林,建造农场。人向戈壁进一步,黄沙就退一步。夏秋之季,在色彩的拉锯战中,农场的绿色一点点地在土褐色的戈壁上延伸。而到了冬天,白色则成了芳草湖的主题。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排山倒海闯过西伯利亚的原野,到了芳草湖也丝毫没有减弱。戈壁滩上的砂石像是着了魔一样,跟着风疯狂地奔跑,全然忘了夏日里对草甸子边那朵小花的承诺。北风狂烈,戈壁滩汹涌起伏,砂石正在举办一场诡异的狂欢。平地而起,遮天蔽日,横冲直撞,回旋乖张,携着黄沙,张开巨口,风沙想将戈壁上仅有的绿

    9、色吞噬。前面,突然出现了一堵墙,一道绿色的墙,落了叶子的白杨树精神抖擞,手拉着手站成一排。巍峨的阿尔泰山也没能挡住这北风,小小林带又算得了什么?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第二道、第三道林带又挡在了前面。兵团人早就做好了应对狂风的准备,早早加固了牛羊圈,早早窖藏了蔬菜,早早收拾好了果实,他们也早早就养好了树林带里的白杨树,让它们成为训练有素的抗击风沙的士兵。他们专等着一场大雪来装点家园。雪,终于来了。雪花,是严寒里芳草湖最美的花,是锋利的风剪出的花儿。由一个冰点散开六瓣,每一瓣再伸展出枝丫。一朵,两朵,三四朵,朵朵美丽,朵朵精彩。它们乘着风滑行,飞扬轻舞,奔向荒凉的大地。它们在高空中忍受了严寒的考验,

    10、百炼成花,化为薄薄的一片一片,密密地在天地间织成一张白色的花网。雪花身姿轻盈,气息动人,芳香醉人,格外美丽。雪花随性歪斜,横七竖八地落在戈壁上,躺在榆树的枯枝上。它们不会挤挤挨挨,留着缝隙,好让冷风钻进去给花儿降温。芳草湖的雪花,落在地上,朵朵花儿手拉着手,结成一床巨大的纯白的棉被,将经历了三个季节的荒凉燥热的戈壁滩盖住。那如野马般狂奔的燥气,那如鬼魅般恶劣的风沙,都被这绵密的大雪盖住了,都被雪的静谧安定了心神。雪花,无论落在哪里,都会无怨无悔,像坚定的兵团人,哪里需要,他们就可以飘向哪里。只要落地,就能生根发芽,就能抱作一团,抵御困难。北风如刀锋划过戈壁,摩擦撞击着粗粝的砂石,发出凄厉的长啸

    11、,令人胆寒惊恐。可是,雪来了,安慰了这暴躁粗犷的戈壁,给它穿上了白色的大氅,轻轻拥抱着荒滩。你会惊讶,昨日粗鄙丑陋的戈壁,一夜之间,便粉妆玉砌、琼华芳姿、脱胎换骨。你看,在大风中摇摆的白杨树、榆树和沙枣树的枝条都成了白绒绒的玉条,戈壁滩上的草甸子变成了一个个白蘑菇,顶着雪儿猫冬。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云都落到了地上。大雪,给这残酷的环境和荒芜的天地带来浪漫。清晨,洁白的霜花在窗玻璃上画下美丽的图案。室内温暖如春,热气升腾;室外呵气成霜,霜花美妙。门前白杨披琼挂玉,偶尔有人走过,孩子们用脚使劲一蹬,那树丫上的雪便簌簌坠落。雪团落得快,直灌进人们的脖子里;雪花在空中走着优雅的“之”字,飘在人们的发

    12、梢眉间。路人笑骂嬉闹的孩子,却一点也不恼。芳草湖的白雪,纯洁无瑕,让人疼惜。即使是最强悍的猎手,最粗糙的农人,最坚毅的士兵,见到这寰宇澄静的世界,心中也会生出温柔来。门前一串脚印伸向远方,人们就踏着那一个个如墨点的脚印一路前行。脚踏新雪,深不过膝盖,浅不过鞋面,吱吱作响。可走在雪野,得小心翼翼。一脚踏进雪中,不知深浅,那种探索未知的好奇,牵动了孩子们的心。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兵团人的血液,从来不会害怕未知的地方。走进雪野,就像走进一张白如生宣的画纸,以脚为笔留下一行墨迹,天宇之下刹那间仿佛一幅宋元山水,那些还未踏足的地方就是留白。很多年后,当我在江南湿冷的冬雪中踟蹰独行的时候,我的心中却是极其怀

    13、念芳草湖白雪,她给我以温暖。这温暖,穿过皮肤直抵内心。(摘编自 人民日报 2016年12月12日)注:兵团,本文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组建党、政、军权合一,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的半军事化组织和社会经济体系,通过驻扎军队开荒种地来安置人员,发展经济,守卫边疆,巩固边防。4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我”离开芳草湖后,却对其充满故乡般的怀念,寄寓着作者的美好情感。B文章首尾遥相呼应,强调芳草湖在“我”的生命历程中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题。C文章是回忆性散文,重点记叙了作者难忘的艰苦兵团生活,赞扬兵团人的精神品德。D文章托物言志

    14、,蕴藉含蓄,耐人寻味。文章广泛联想,时空纵横,表真情达己意。5文章三段都描写了北风,请分别简析这几处描写的作用。( 6分)答: 6本文的语言灵动形象,请结合第段对此加以赏析。(6分)答: 7文末写道“很多年后,我极其怀念芳草湖大雪的温暖”。这“穿过皮肤直抵内心的温暖”指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理解。 ( 8分)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烨,刘温叟子,字耀卿,进士及第。积官秘书省著作郎。知龙门县,群盗杀人,烨捕得之,将械送府,恐道亡去,皆斩之。众服其果。通判益州,召还,时王曙治蜀,或言其政苛暴。真宗问:“曙治状与凌策孰愈?”烨曰:“策在蜀,岁丰事简,故得以宽假民。比

    15、岁小歉,盗贼窃发,非诛杀不能禁。然曙所行,亦未尝出陛下法外。”帝善之。天禧元年,始置谏官。帝谓宰相曰:“谏官御史,当识朝廷大体。”于是以烨为右正言。会岁荐饥,河决滑州,大兴力役,饿殍相望。烨请策免宰相,以应天变。都城东南有泉出民争传可以已疾诏即其地建祥源观烨言其诡妄不经且亢旱不可兴土木以营不急又请罢提点刑狱禁民弃父母事佛老者。皆不报。表请补外,帝以烨屡言事,乃以判三司户部勾院,出安抚京西。还,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迁右司谏。以尚书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权判吏部流内铨。请京朝官遭父母忧,官司毋得奏留,故事当起复者如旧。因诏益、梓、利、夔路长吏,仍旧奏裁,余乞免持服者论其罪。改三司户部副使,擢

    16、龙图阁待制,提举诸司库务,权发遣开封府事。累迁刑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徙河中府,卒。初,王曙坐寇准贬官,在朝无敢往见者。烨叹曰:“友朋之义,独不行于今欤?”往饯之,经宿而还。尝善河中处士李渎,渎死,为陈其高行于帝,诏以著作郎赠之。唐末五代乱,衣冠旧族多离去乡里,或爵命中绝而世系无所考。惟刘氏自十二代祖北齐中书侍郎环俊以下,仕者相继,而世牒具存焉。(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城东南有泉出/民争传可以已/疾诏即其地建祥源观/烨言其诡妄不经/且亢旱/不可兴土木以营不急/又请罢提点刑狱/禁民弃父母事佛老者 B都城东南有泉出/民争传可以已疾/

    17、诏即其地建祥源观/烨言其诡妄不经/且亢旱不可/兴土木以营不急/又请罢提点刑狱/禁民弃父母事佛老者 C都城东南有泉出/民争传可以已疾/诏即其地建祥源观/烨言其诡妄不经/且亢旱/不可兴土木以营不急/又请罢提点刑狱/禁民弃父母事佛老者 D都城东南有泉出/民争传可以已/疾诏即其地建祥源观/烨言其诡妄不经/且亢旱不可/兴土木以营不急/又请罢提点刑狱/禁民弃父母事佛老者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一般是对人名的解释和补充。如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同辈人直呼其“字”不礼貌。 B“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

    18、王安石、苏轼等。一甲的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C“出”,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也称“外放”、“外迁”。与“入”相对,“入迁”即为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 D“衣冠旧族”,祖上曾经为官宦、现已变成普通百姓的人家。其中,“衣冠”指宽衣大帽,官宦的打扮;“旧族”指从前的名门望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烨做事果断,颇有主见。做龙门知县时,他担心抓捕的盗贼半途逃走,只能杀掉;做益州通判时,他认为王曙根据蜀地情况治理,不算苛暴。 B烨以民为重,不畏权贵。滑州连年灾荒,加上黄河决堤,朝廷大兴力役,到处是饿死的人,烨请求免去宰相来顺应天变,皇帝十分赞同。 C烨以孝治

    19、官,严守旧制。在吏部任职时,他要求京朝官员有父母离世的,主管部门不得上奏留人;请求免去守孝的人,根据情况判罪。 D烨重情重义,替友谋划。他去看望被贬官的王曙,设酒宴为他送行,一晚才回;好友李渎过世后,烨向皇帝陈述他的高行,使他得以追赠官职。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策在蜀,岁丰事简,故得以宽假民。(5分)答: (2)初,王曙坐寇准贬官,在朝无敢往见者。烨叹曰:“友朋之义,独不行于今欤?”(5分)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完成1213题。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

    20、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1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

    21、、敬仰之情。 D“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E全诗使用了简洁明了的白描手法,无意于词句的雕凿粉饰,而用明快有力的语言来表达,风格质朴,豪放飘逸,引人慨叹。 13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6分)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在诗经氓中,以桑叶润泽有光,比喻女子容颜亮丽;也有人说,是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丰厚的句子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

    22、 (3)李煜虞美人“ , ”两句中包含了宫殿依旧、宫女衰容之叹。 (4)“诚宜开张圣听, , 。”(诸葛亮出师表)第卷 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嬉(x)游 袅(lio)娜 如法炮(po)制 一椽(chun)破屋 B绿洲(zhu) 纤(xin)细 大腹便便(pin) 敷衍塞(s)责C商榷(qu) 肄(y)业 草菅(jin)人命 偃苗助长(y) D房檩(lng) 镣(lio)铐 陨身不恤(x) 急不暇(xi)择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

    23、业,英勇无畏,舍身奋斗,同群众休戚与共,理应受到大家的尊重。 三国时魏的嵇康、阮籍、山涛等“竹林七贤”在当时的山阴县优游竹林,放浪形骸,肆意酣畅,是有着特定的政治原因的。 美丽的事物总是令我们无法抗拒,无法言说,某些特定的人、情境、音乐等通常具有一种微妙的、不言而喻的魔力,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做任何事都要有一颗恒心,要执着,有毅力:浅尝辄止,难成大器;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五一”节期间,大街上,商场里,到处都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好一片欢乐祥和的热闹景象。辛弃疾继承并发扬苏轼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现实,形成南宋

    24、词坛一大流派。 A B C D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上,专家指出了四川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巴蜀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中的独特贡献。 B作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巴黎圣母院随着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等人的形象传遍世界,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与象征。 C2017年4月,共享单车正式登陆资阳,对于其前景问题上,有关人员指出仅靠社会道德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规范有力的管理方式。 D有人曾用“清”字概括朱自清的文体美,这个“清”字不只是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恐怕连文字的清秀、语言的朴素也都包含在里面。 18下面是某校“端午节

    25、文化体验活动”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5分) 答: 19请按情境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 马上就要升入高二了,就要加入高中阶段的攻坚战了,你班欲组织励志晚会活动。 (1)班委会征集晚会主题词,要求是简洁、形象的句子或短语。请你设计一则主题词,不超过20个字。(2分) 答: (2)根据节目表,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之后是诗朗诵相信未来,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词,不超过60个字。(2分) 答: (3)晚会后,你感到信心满满,充满斗志。第二天,高一的一位同学问你:“高中学习这么紧张,你们还搞这样的活动,划得来吗?”请你用一两句话

    26、得体地回答他,表明你的看法,不超过50个字。(2分) 答: 四、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请以“我的遇见”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要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资阳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3分)A(【解析】曲解文意。由第一段三、四句可知,“韵书”销售量大

    27、,与“科举考试”之间并非有明确的因果联系。)2(3分)B(【解析】过于绝对。由末段“书肆传名促使作者积极创作,并乐意将作品交给书肆以助自己成名”,可知并非要“出名”之后,“其诗文作品集才能在书肆中出现”。)3(3分)C(【解析】改变范围。由第六段“皇帝大多喜欢诗歌”,“大臣大多也工诗善文”可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4. (3分)D(解析:A“故乡般”无中生有。B“芳草湖”应为“白雪芳草湖”或者“芳草湖的白雪”。C文章的重点不是“记叙生活”而是描写芳草湖的白雪。)5. (6分)对北风的描写的作用:段引出下文对白雪芳草湖的描写和回忆。段突出北风的凛冽狂烈,说明兵团人对风沙的抗击和对白

    28、雪的等待。段反衬白雪带给戈壁滩的温柔、宁静和美丽。(每点2分,答出三点6分)6. (6分)第段多处运用拟人、比喻,语言生动形象,如“大雪,给这残酷的环境和荒芜的天地带来浪漫”“雪花在空中走着优雅的之字”。句式多变,整散并举,既有精炼有力的散句,又存整齐划一的长句。场面描写生动,如对“孩子嬉闹”的场面描写,既表现出雪后的浪漫,又表现出生活的生气。7. (8分)忍受严寒的考验,百炼成花,美丽精彩。对应第段。面对恶劣的风沙的坚定和团结。对应第段。面对残酷环境的温柔和浪漫。对应第段。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勇敢。对应第段(每答对一点给2分,四点给8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

    29、阅读(19分)8(3分)C9(3分)A(【解析】“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10(3分)B(【解析】“皇帝十分赞同”错,于文无据。)11(10分)(1)(5分)凌策在蜀的时候,年谷丰收,政事简单,所以能够用宽松的政策对待百姓。(“岁”“得”“宽”“假”各1分,句意1分。)(2)(5分)当初,王曙因寇准事件获罪贬官,在朝廷中做官的没有敢去看他的人。烨叹息说:“朋友的情义,难道在现今不施行了吗?”(“坐”“见”“独”各1分,“于今”句式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2(5分)选C 2分,选E 3分。(【解析】C项中“钦佩、敬仰之情”错;E项

    30、中“豪放飘逸”应为“沉郁悲壮”。)13(6分)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给予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由此诗人对诸侯内部感到失望。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的给予同情。(情感1分,分析1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4)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每空1分,错、漏、增字均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3分)B(【解析】A项中“袅娜”的“袅”应为“nio ”;C项中“偃苗助长”的正确写法应是“揠苗助长”;D项中“房檩”的“檩”应读“ln”,“陨身不恤”正确写法应是“殒身不恤”。) 16(3分)C(【解析】第句中“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这里要表达的是这种魔力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意思,应用“不可言喻”,属于形义相近误用。第句中“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机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属于望文生义。第句“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资阳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