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测控901西部耕地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docx

    • 资源ID:1809669       资源大小:68.7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测控901西部耕地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docx

    1、测控901西部耕地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西部耕地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摘要本文运用线性规划解决水利经济效益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问题1中需要确定是否修建水库以及计算最大收益。我们运用线性规划,建立约束条件,分别计算了修建水库和不修建水库的最大收益,比较后确定不修建水库可以得到更大的经济收益,并计算出将82000 亩第类耕地改造为第类耕地,开垦35000 亩荒地改造为第类耕地,此时该地区收益最大为7696000元,并为国家投资节省了3860000元。问题2中对修理主河道与否为出发点挖掘了相应的约束条件,并考虑了资本回收因子对最大净收益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计算得出修主河道时的经济总收益始终比不修时大的

    2、结论。收益3656250元,将58300亩第一类土地改为第二类土地,将1700亩第一类土地改为第三类土地,将11700亩土地改为第四类土地,用掉国家资金697万元。问题3的模型建立沿用问题一、二中的一般方法,目标函数为每年收益与等额分付偿还金额之差,综合多个流域耗电量,农作物产量,政府可筹集资产,土地资源和供水量等因素的限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一问题重述在我国西北部某些干旱地区,水资源量不足是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紧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速西部农牧业发展,这是当地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合理规划,发挥最大

    3、的水利经济效益,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现有问题如下:问题1: 某地区现有耕地可分为两种类型,第类耕地各种水利设施配套,土地平整,排灌便利;第类耕地则未具备以上条件。其中第类耕地有2.5万亩,第类耕地有8.2万亩,此外尚有宜垦荒地3.5万亩。该地区主要作物是小麦,完全靠地表水进行灌溉。由于地表水的供应量随季节波动,在小麦扬花需水时恰逢枯水季节,往往由于缺水使一部分麦田无法灌溉,影响产量。而且由于第类耕地条件差,土地不平整,所以灌溉定额高,浪费水量比较大,并且产量还不及第类耕地高。进一步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二:其一是进行农田建设,把一部分第类耕地改造成为第类耕地,以节约用水,提高单产;其二是修建

    4、一座水库,闲水期蓄水,到小麦扬花需水的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全年不用季节的水量。目前该地区在整个小麦生长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96.5百万方,其中小麦扬花需水季节可供水量为7.5百万方。水库建成后在小麦扬花需水季节可多供水量为6.5百万方。修建水库需要投资5.5百万元,将第类耕地改造为第类耕地每亩需要投资20元,将荒地开垦为第类耕地每亩需要投资85元,将荒地直接开垦为第类耕地每亩需要投资100元。规划期内,计划总投资额为9百万元。该地区对小麦的需求量及国家征购指标共计2万吨,超额向国家交售商品粮每吨可加价100元。各种条件下水的灌溉额及净收益情况如下表1:表1: 规划年各种条件下的灌溉定额及净

    5、收益类别全生长期浇水量(百方/亩)扬花时浇水量(百方/亩)单产(吨/亩)净产值(百元/亩)扬花时浇水的第类耕7.51.40.250.52扬花时不浇水的第类耕6.10.00.20.43扬花时浇水的第类耕9.01.650.230.47扬花时不浇水的第类耕7.350.00.1850.39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规划期内应该将多少亩第类耕地改造为第类耕,应该开垦多少亩荒地,水库有没有必要修建。问题2: 另一地区现有4种类型土地,其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表2: 某地区现有土地基本情况土地类型农田工程条件现有面积(万亩)单产(万吨/万亩)生产耗电(百万度/万亩)净产值(百万元/万亩)无抗旱,

    6、无排涝6000750015无抗旱,有排涝250101520有抗旱,无排涝100090218有抗旱,有排涝05012502525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项目中计划兴建抗旱排涝设施。兴建抗旱设施每万亩需投资100万元,若再建排涝设施则必须先治理该流域的主河道,主河道治理投资需300万元。主河道治理后可再使4.5万亩土地能够搞排涝工程,每万亩需投资50万元。地方政府在规划期内可筹集资金1000万元,国家对该地区每年可供农业用电2.5百万度,当地对粮食需求量及国家征购任务总计为0.8万吨,超额生产粮食向国家交售每吨可加价100元。地方政府应该如何确立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使该地区到规划期内净产值最大(资本回收因

    7、子取0.1)。问题3: 上述关于地区农田基本建设问题的描述,对实际情况而言是过分简化了的。实际情况下,一个地区可能有几个流域,有若干条主河道需要治理,并且其土地类型也可能有若干类别,农田水利条件又可分为若干等级,所种植的作物也不会只有一种,植物不同生长期对水的需求量也各不相同。考虑到这些因素,进一步扩展建模的思路及模型。二问题假设1.规划期内每年可利用水量始终恒定。2.不考虑自然灾害对作物单产的影响。3.排除经济震荡因素对净产值的影响。4.年利率L由计算得出,并有实际意义。5.问题二考虑工程寿命n。6.根据河道流域把该地区划分为n个子区域,每个区域内有一个河道。7.根据土地类型把土地分为l类,

    8、包括高地,平原,洼地。8.根据地的可耕作和水利情况分为五类,即荒地,无抗旱无排涝耕地,有抗旱无排涝耕地,无抗旱有排涝耕地,有抗旱有排涝耕地。9.农作物分为k类,各种农作物的不同时期对于水的需求量不同。我们只考虑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那个时期能满足它的需水要求。10.根据地的可耕作和水利情况改造时,从第j种改造到第j+2种地所需要的费用和先从第j种改造到第j+1种再从j+1种第改造到第j+2种所需要的费用相同。所以我们在改造土地时只考虑向高一个等级的地改造,不考虑向高2个以上的等级的地改造。11.资本回收因子为常数0.1。三问题分析对于第一题,我们直接以耕地的收益为目标函数,在投资额、可利用水量、国

    9、家征购指标等方面受到限制。通过改造第类土地,开发荒地及合理分配扬花期浇水的各类土地的亩数以达到最佳收益。水库的修建与否,可用一个0-1变量进行控制,0表示不修建水库,1表示修建水库,分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和比较,得到最优选择。对于第二题,与第一题同样的方法,以耕地收益为目标函数,在投资额、可利用水量、耗电量、国家征购指标等方面受到限制,以此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是否对河道进行治理,同样可用一个0-1变量进行控制,0表示不对河道进行治理,1表示治理河道,通过比较两种情况的各自最优解,来确定是否治理河道。对于问题三,沿袭前两题的方法,耕地收益为目标函数,此问题较前两问更接近于实际,考虑多个流域的耗电量、农

    10、作物种类、农田工程条件、政府可筹集资产、土地资源和供水量的限制,建立较为全面通用的模型,至于是否修建工程可以用01变量来表示。四符号说明s全年经济总收益q全年经济总的净产值w改造以后耕地的总产量d改造完成后国家还剩余的资金u是否修水库fi改造后第i类扬花时浇水的耕地亩数gi改造后第i类耕地扬花时不浇水的耕地亩数tij将第i 类耕地改造为第j类耕地的亩数(ij)i下标j下标N主河道条数n规划期年数v改造后经济总产量e资本回收因子xi改造后第i类土地亩数cij将第i 类耕地改造为第j类耕地的亩数(ij)k农作物序数m农作物总数数l土地类型atijk第k种农作物的单产,其中t代表子区域,i代表土地类

    11、型,j代表地的水利和可耕作情况btijk第k种农作物的耗电量,其中t代表子区域,i代表土地类型,j代表地的水利和可耕作情况ctijk第k种农作物的净产量,其中t代表子区域,i代表土地类型,j代表地的水利和可耕作情况dtijk第k种农作物在全生长期内的需水量,其中t代表子区域,i代表土地类型,j代表地的水利和可耕作情况htijk第k种农作物的在最需要水的时期的需水量,其中t代表子区域,i代表土地类型,j代表地的水利和可耕作情况mtijk第k种农作物的单产,其中t代表子区域,i代表土地类型,j代表地的水利和可耕作情况yt0-1变量。表示第t个子区域内是否该治理河道。0表示不该治理,1表示该治理 w

    12、ti1第t个子区域第i种类型的土地从荒地改造成无抗旱无排涝耕地的面积wti2第t个子区域第i种类型的土地从无抗旱无排涝耕地改造成有抗旱无排涝耕地的面积wti3第t个子区域第i种类型的土地从无抗旱无排涝耕地改造成无抗旱有排涝耕地的面积wti4第t个子区域第i种类型的土地从无抗旱有排涝耕地改造成有抗旱有排涝耕地的面积wti5第t个子区域第i种类型的土地从有抗旱无排涝耕地改造成有抗旱有排涝耕地的面积sti1第t个子区域第i种类型的土地从荒地改造成无抗旱无排涝耕地的费用sti2第t个子区域:第i种类型的土地从无抗旱无排涝改造成有抗旱无排涝耕地的费用sti3第t个子区域第i种类型的土地从无抗旱无排涝改造

    13、成无抗旱有排涝耕地的费用sti4第t个子区域第i种类型的土地从无抗旱有排涝改造成有抗旱有排涝耕地的费用sti5第t个子区域第i种类型的土地从有抗旱无排涝改造成有抗旱有排涝耕地的费用pk第k种农作物当地的需求量及国家征购任务qk第k种农作物超额生产向国家交售每吨可加的价格Ltij未规划前的第t个子区域第i种地形第j种水利工程情况的耕地的面积b0该地区的年可供农业用电v该地方政府在规划期内可筹集资金的上限dt第t个子区域内供水的上限ukt第t个子区域第k种农作物在最需要水的时期的供水量G粮食需求和国家征购粮食总和A多余粮食单价五模型建立与求解【问题一】分析规划中需要改造的各个因素和相互关系,建立了

    14、水利经济效益的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型1-2。确定规划后的经济效益为该地区最大净收益即目标函数s =(w-20000)*100+q ,当s 取最大值求得国家剩余的资金d =9*106-20t21-85t32-100t31-5.5*106u。在该目标条件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发现各种类型的田地改造及是否修水库时,需要满足以下七项约束条件st:7.5*f1+6.1*g1+9*f2+7.35*g29.65*105 总水量限制1.4*f1+1.65*f2-6.5*104*u7.5*104 扬花时节的水量限制20*t21+85*t32+100*t31+5.5*106*u9.0*106 总投资限制t31+t323

    15、.5*104 能开垦的总荒地面积限制t32-t21+8.2*1040 第二类耕地总面积的限制f1+g1=t21+t31+2.5*104 第一类耕地总面积限制f2+g2=t32-t21+8.2*104 第二类耕地总面积限制f1*0.25+g1*0.2+f2*0.23+g2*0.185=w 耕地总产量f1*52+g1*43+f2*47+g2*39=q 总的净产值注:以上第1 类耕地表示第I 类耕地,第2 类耕地表示第II 类耕地,第3 类耕地表示宜垦荒地。u为1时代表建水库,为0则不建水库。水的单位:百方;耕地单位:亩;钱的单位:元。由于u 只有1 和0 两种取值,我们便分成两种情况,利用ling

    16、o 软件编程,求出最优解。(1)当u=1(修水库)求模型结果:表3 修建水库的最优解变量f1g1f2g2t31t32t21最优解1000006542.51023821.8623364.37058178.14Max:s=7481935,此时,d=0,国家资金全部用完;(2)当u=0(不休建水库)求模型结果:表4 不修建水库的最优解变量f1g1f2g2t31t32t21最优解53571.4388428.570035000082000Max:s=7696000,此时,d=3860000。国家资金还有剩余。终上所述,不修建水库经济效益更大且国家资金还有386万元剩余,所以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选择不修建

    17、水库更好。故规划期内将3.5万亩荒地开垦成第一类耕地,将8.2万亩第二类耕地改造为第一类耕地,不修建水库。【问题二】(1)在问题2中,分析了需要改造的各个因素和相互关系,建立了耕地改造的优化模型.改造后的总产值q为q=150x1+200x2+180x3+250x4;改造以后耕地的总产量w=0.075x1+0.1x2+0.09x3+0.125x4(修主河道后x1=6-c14-c13-c12,x2=2.5-c24+c12,x3=1-c34+c13,x4=0.5+c14+c24+c34)当改造完成后,目标函数确定为该地区每年最大净收益s=(w-8000)*100+q(2)等额偿还资金:根据经济学知识

    18、,现值在回收期限为n年,年利率为L情况下,其资金回收因素有如下公式:e=L*n(1+L)n/((1+L)n-1),类似的,对于对应的抗旱设施及主河道治理,以上公式也成立3。(3)通过计算耗电量,得出理论上最大耗电量等于能够提供的电量限制,即列约束方程时可以不讨论耗电量限制。考虑到改造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在符合假设的前提下,得到该问题的目标函数为:Max:s=(w-8000)*100+q,在该目标条件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各种类型的田地改造及是否修建主河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只采取抗旱措施而不考虑修建河道及排涝工程;(2)抗旱、排涝、修建主河道都加以考虑。(1)当抗旱、排涝、修建

    19、主河道都加以考虑时,所需约束条件如下:Max:s=(w-8000)*100+qn*e*100*(c13+c24+c14)+50*(c12+c34+c14)+3*1068000 产量最小值限制c12+c34+c140 第一类土地总面积限制25000+c12-c240 第二类土地总面积限制10000+c13-c340 第三类土地总面积限制注:耕地单位:亩;钱的单位:元在lindo中输入程序求解,当0n33时,max(s)无解,所以n只能为大于9小于34的整数,即9n34时,由e=L*n(1+L)n/(1+L)n-1=0.1可求得L如表5:表5 考虑抗旱、排涝、修河道时最优解下的最大值nMax(s)

    20、Ln*r1032725003272500113044771.62E-023349250122855002.92E-023426000132694423.98E-023502750142556784.84E-023579500152437505.56E-023656250162270506.15E-023632800172086306.66E-023546725181922587.08E-023460649191776097.44E-023374575201644257.75E-023288500211524968.02E-023202424221416528.25E-0231163512313

    21、17518.45E-023030275241226758.65E-022944200251143258.78E-022858125261066178.91E-02277205027994809.03E-02268597528928539.14E-02259990029856479.23E-02248376530775859.31E-02232750031700439.38E-02217133532629729.44E-02201512033563309.50E-021858905为了便于观察和取值,我们画出工程寿命期内所得所有经济效益与规划期的年数的折线图,由图一可知n=15时,n*r=365

    22、6250最大。将58300亩第一类土地改为第二类土地,将1700亩第一类土地改为第三类土地,将11700亩土地改为第四类土地,用掉国家资金697万元。图一 考虑抗旱、排涝、修建河道的n年经济收益图(2)当只采取抗旱措施而不考虑修建河道及排涝工程时:目标函数Max:s=(w-8000)*100+q约束:n*e*100*(c13+c24)8000 产量最小值限制60000-c130 第一类土地面积限制25000-c240 第二类土地面积限制注:耕地单位:亩;钱的单位:元用lindo软件求解,当0n33时,max(s)无解,所以n只能为大于9小于34的整数,即9n34时,由e=L*n(1+L)n/(

    23、1+L)n-1=0.1可求得L如表6:表6 只考虑抗旱最优解下的最大值n(工程寿命)Max(s)n*r101468901468900111468901615790121468901762680131468901909570141415221981309151343652015475161281022049640171225762083806181176652117970191108972107045201043052086100219834020651552292918204421023879682023265248343020023202579255198137526754011960430

    24、27718321939485286851919185402965434189759530625551876650315986118557053257336183476033549641813815上表中的n与n*r的变化趋势如图二表示:图二 只考虑抗旱的n年经济收益图由图可知,n=18时工程寿命期内所得所有经济收益最大。此时Max(r)=117665,n*r=2117970,使该地区带规划期内净产值最大为2117970,但与修主河道时相比,如图三:图三 是否修河道的经济收益对比图由上图可知,修主河道时的经济总收益始终比不修时的大,故我们选用当抗旱、排涝、修建主河道都加以考虑时的模型结果。对于问

    25、题三:建立一个线性规划模型如下:目标函数:单产与收益的和记为s。Max s=(w-G)*A+q约束条件:1)耗电量约束:b0 (t区域i土地类型j农田工程条件第k种农作物的耗电量限制)2)资金约束:。(t区域i类型j农田条件之间的转换费用与t区域的修建工程费用之和)3)产量约束: ,k=1,2m,(t区域i类型j农田条件k种农作物的产量最小值限制)4)土地资源约束:(t区域i类型j农田条件之间转换的面积限制)5)供水约束:1】全生长期各子区域农作物的供水约束: (t区域i类型j农田条件k种农作物的用水量都要满足供水约束dt)2】每种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期的供水约束:, (t区域i类型j农田条件k

    26、种农作物在需水时节用水量要满足供水约束dt)以上即为问题三的数学模型描述。六模型分析下面进行灵敏度分析:第一题(不修水库):总水量是否增加,对净收益无影响;扬花时节的水量每增加一吨,则净收益增加4190元;国家资金还有368.5万元剩下;土地面积(包括荒地和两类耕地)每增加一亩,净收益增加63元。f1系数扬花时浇水的第一类耕地的单产和净产值代数和允许波动范围是(0.69,+);g1系数扬花时不浇水的第一类耕地的单产和净产值代数和允许波动范围是(0.575,0.77);f2系数扬花时浇水的第二类耕地的单产和净产值代数和允许波动范围是(0,0.795);g2系数扬花时不浇水的第二类耕地的单产和净产

    27、值的代数和允许波动范围是(0,0.63)。总水量的允许范围是(941200,+);扬花时的水量范围(0,98800);政府投资额范围(5315000,+);荒地的面积范围(0,38900);第二类耕地的面积范围(0,82000);第一类耕地的面积范围(0,28900)。七模型优缺点分析问题一模型评价:目标函数没有把建设工程的费用计算进去,考虑的不是很理想;没有考虑到工程的寿命年限。问题二模型评价:目标函数没有考虑工程费用;计算出来的年利率不是很理想。问题三模型评价:目标函数没有考虑工程费用。参考文献1张兴永朱开永数学建模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6 年2 月第一版2薛秀谦朱开永运筹学 中国矿业大学

    28、出版社 2002 年3张兴永数学建模竞赛集训材料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2007附录问题一lindo代码:不修水库:max 77f1+63g1+70f2+57.5g2st2)7.5f1+6.1g1+9f2+7.35g29650003)1.4f1+1.65f2750004)20t21+85t32+100t3190000005)t31+t32-820007)f1+g1-t21-t31=250008)f2+g2-t32+t21=82000end修建水库: max 77f1+63g1+70f2+57.5g2st2)7.5f1+6.1g1+9f2+7.35g29650003)1.4f1+1.65f21400004)20t21+85t32+100t3135000005)t31+t32-820007)f1+g1-t21-t31=250008)f2+g2-t32+t21=82000end问题二:n=15,考虑治理河道,max 157.5x1+2


    注意事项

    本文(测控901西部耕地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