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南交大工程流体力学实验参考数据与数据处理.docx

    • 资源ID:18082255       资源大小:380.7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南交大工程流体力学实验参考数据与数据处理.docx

    1、西南交大工程流体力学实验参考数据与数据处理流体静力学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测压管测定流体静压强的技能。2、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3、通过对流体静力学现象的实验分析,进一步加深基本概念。二、实验仪器和设备静水压强测定仪,装置如图所示。12345三、实验原理 重力作用下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为: 式中,z为单位重量液体的位能,也称位置水头;p/g 为单位重量液体的压能,也称压强水头。如果自由表面压强p0与当地大气压pa压强相等时,液体内任一点相对压强可表示为: 式中h为液体自由表面下任一点液体深度。四、实验步骤1、记录A、B点位置标高。2、打开电源开关,按下减压按钮,同时观察测压管

    2、,使水箱形成一定的负压,然后松开按钮,待测压管水位稳定后,读取15号测压管读数。3、按下常压按钮,同时观察测压管,使水箱为常压状态,然后松开按钮。4、按下升压按钮,同时观察测压管,使水箱形成一定的正压,然后松开按钮,待测压管水位稳定后,读取15号测压管读数。5、按下常压按钮,使水箱液面恢复常压状态。五、实验原始记录1、记录有关常数A点位置标高=0, B点位置标高=32、记录测量值 管号次数各测压管液面标高读数()123451p0pa27.332.639.427.422.02p0pa 和p0pa时:绝对压强: 相对压强: (2)当p0pa和p0pa时: 即(2) 当p0pa和p0pa时:当p0p

    3、a 和p0pa时,4、5号管水面标高差表示水箱液面相对压强。 当p0pa时,4、5号管水面标高差表示水箱液面的真空值。文丘里流量计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测定流量系数,掌握文丘里流量计测量管道流量的技术。2、掌握气水多管压差计测量压差的技能。二、实验仪器和设备文丘里实验仪、量筒、秒表三、实验原理如下图所示:文丘里管前1-1断面及喉管处2-2断面,该两处截面面积分别为A1、A2,两处流速分别为v1、v2。d2不考虑流体受到的阻力作用,对两断面列伯努利方程 (1)及连续性方程: 即: (2)由(1)、(2)两式联立可得: (3)式中,K为文丘里流量计常数 h为两断面测压管水头差 由式(3)算

    4、得的流量为不考虑阻力的理论流量,即QQ理论,而实际通过的流量Q实际恒小于Q理论,引入一无量纲系数对所测流量Q理论进行校正。即: (4)式(4)中的为文丘里管的流量系数。通过实验测得实际流量Q实际及水头差h,便可以测得文丘里管的流量系数 (5)四、实验步骤1、记录各有关实验常数。2、打开电源开关并打开调节流量阀,待水流稳定后,读取各测压管的液面读数h1、h2、h3、h4,并用秒表、量筒测定流量。3、逐次改变调节流量阀,改变流量,重复步骤2,注意调节阀门要缓慢,要使测压管内有水柱。4、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并进行有关计算。5、实验结束,关闭电源开关。五、实验原始记录1、记录有关常数d1 =1.

    5、40, d2 =0.702、记录测量值次数测压管读数水量V(3)测量时间t(s)h1()h2()h3()h4()145.67.538.44.46834.7242.411.533.37.27325.8337.316.329.810.37507.0435.718.228.912.47217.3533.720.126.415.27468.8632.122.124.617.76689.5730.124.422.420.567014.1829.525.221.921.769719.4六、实验数据计算 1、计算原理 Q实际的测量方法是体积法,计算公式为: ,V、t的值见上表。 气水多管压差计测得的测压管水

    6、头差为: ,其中h1、h2、h3、h4的值见上表。Q理论的值由式(3)算得,文丘里管流量系数由式(5)算得。 2、计算结果K17.5972.5/s 次数Q实际(3/s)()Q理论(3/s)1145.3272.1149.420.972126.2157.0132.910.953107.1440.5111.990.96498.7734.0102.610.96584.7724.887.630.97670.3117.072.550.97747.527.648.510.98835.934.537.330.96取文丘里管流量系数的平均值得:0.965七、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回答1、为什么计算流量Q理论与实际

    7、流量Q实际不相等?答:因为实际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有能量损失(或水头损失),而计算流量是假设流体没有阻力时计算得到的,所以计算流量恒大于实际流量。2、若文丘里流量计不是水平安装、其计算流量公式是否要改变?为什么?答:计算流量公式不变。因为若文丘里流量计不是水平安装的,使得式(3)中的z值变化,而测压管水头是不变的,所以计算流量式(3)不变。管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测量技术。2、通过测定不同雷诺数Re时的沿程阻力系数,从而掌握与Re等的影响关系。二、实验仪器和设备沿程阻力实验仪、电子测量仪、天平秤、秒表、温度计、水桶三、实验原理由达西公式 ,可得

    8、到: (1)式(1)中:d为管道直径,L为研究管段的长度,hf为管段沿程水头损失,由电子测量仪测量,v为断面平均流速,可通过测流量和时间的方法求得。雷诺数Re值为 (2)式(2)中,为运动粘度,由流体的温度计算。四、实验步骤1、记录各有关实验常数。 2、打开有关阀门,接通电源,启动水泵。3、把调节流量阀门开到最大,待水流稳定后,记录电子测量仪读数及管道出口处的水温,再用水桶接一定量水,同时用秒表计时,然后用天平秤量水的质量,记下有关数据。4、逐次调节流量阀门,使流量逐次变小,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并进行有关计算。5、实验结束,关闭电源开关。五、实验原始记录1、记录有关常数管径d0.69,测

    9、量段长度L85,水温t31运动粘度 7.8610-32/s2、 记录测量值次数水质量m()测量时间t(s)沿程损失hf()13.5412.176023.7013.567233.4613.461142.9412.650152.8013.043162.9414.310672.8915.235182.7816.030092.7416.3283102.8819.4223112.6819.8195122.5321.4156132.3824.2108142.0524.977152.1543.532六、实验数据计算次数流量Q(3/s)流速v(/s)沿程损失hf ()沿程损失系数雷诺数Re(104)lg(10

    10、0)Lg(Re)1292.56782.877600.01976.8720.29444.83702274.07733.416720.01996.4380.29884.80873258.21690.956110.02046.0650.30964.78284233.33624.395010.02055.4810.31184.73885215.38576.364310.02075.0600.31604.70416205.59550.164060.02144.8300.33044.68397190.13508.783510.02164.4660.33444.64998173.75464.953000.0

    11、2214.0820.34444.61089168.10449.822830.02223.9490.34644.596410145.88390.362230.02333.4270.36734.534911135.35362.201950.02373.1800.37474.502412118.22316.361560.02482.7770.39444.44351398.35263.171080.02482.3100.39444.36361482.33220.31770.02531.9340.40314.28641549.42132.26320.02911.1610.46394.0648七、实验结果

    12、分析及思考题回答1、绘制Re曲线图 lg(100) lg(Re)从上图可见,各试验点的连线近似直线,即与Re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再从Re所在区域Re的值来考虑,可知曲线Re处于光滑管区。3、 如在同一管道中以不同液体进行实验,当流速相同时,其水头损失是否相同?答:由沿程水头损失式 可知,在同一管道中以不同液体进行实验,当两液体流速相同时的水头损失只与沿程损失系数有关。而影响的因素有两种,即雷诺数Re和管道相对粗糙度,两流体的雷诺数Re是不同的,相对粗糙度是相同的。当流体处于层流区、层紊过渡区、或水力光滑区时,沿程损失系数只与雷诺数Re有关,所以水头损失hf不同。当流体处于过渡粗糙区时,沿程损失系

    13、数与雷诺数Re及相对粗糙度都有关,所以水头损失hf不同。当流体处于水力粗糙区时,沿程损失系数只与相对粗糙度有关,所以水头损失hf相同。3、若同一流体经两个管径相同、管长相同、而粗糙系数不同的管路,当流速相同时,其水头损失是否相同?答:由沿程水头损失式 可知,同一流体经两个管径相同、管长相同的管路,当流速相同时的水头损失只与沿程损失系数有关。此时两流体的雷诺数Re是相同的,而相对粗糙度是不同的。当流体处于层流区、层紊过渡区、或水力光滑区时,沿程损失系数只与雷诺数Re有关,所以水头损失hf相同。当流体处于过渡粗糙区时,沿程损失系数与雷诺数Re及相对粗糙度都有关,所以水头损失hf不同。当流体处于水力

    14、粗糙区时,沿程损失系数只与相对粗糙度有关,所以水头损失hf不同。4、有两根直径、长度、绝对粗糙度相同的管路,输送不同的液体,当两管道中液体雷诺数相同时,其水头损失是否相同?答:由于沿程水头损失式 中,影响沿程损失系数的因素:雷诺数Re相同,管道相对粗糙度相同,所以沿程损失系数值相同。又由雷诺数式 可知在Re、d相同,不同时,两流体的流速v不相同。而且两根流体管径d、长度L相同,所以无论两流体在哪个区,它们的水头损失都不同。宽顶堰溢流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观察宽顶堰的水流现象。2、掌握测定无侧向收缩宽顶堰流量系数的技能。二、实验仪器和设备明渠水槽、测针、宽顶堰、三角堰三、实验原理 (1)宽顶

    15、堰流量系数m的计算公式: (1)式中:Q为宽顶堰流量,由三角堰测量;b为堰宽;H0为堰上作用水头,计算式为: ,其中H为堰顶水头,计算式为: ;v0为明槽进口处断面平均流速,其计算式为: 。具体各个量如图所示。 (2)流量Q通过三角堰测量,流量公式为:,A、B为率定常数,标明于设备上,h为三角堰溢流水位, ,如图所示: 四、实验步骤 1、记录各有关实验常数2、打开电源开关,启动水泵。3、调节流量阀门和下游尾门开度,使之形成堰下自由出流,用测针测量上游堰底高程和堰顶高程,待水流稳定后,测量宽顶堰上游水位和三角堰上游水位。4、调节阀门开度,改变流量,注意仍要形成自由出流,重复步骤3。 5、实验结束

    16、,关闭电源开关。五、实验原始记录1、记录有关常数堰宽b10.0上游堰底高程2=12.01,堰顶高程0=12.91三角堰起始水位00=25.01,A15.42,B2.472、记录测量值次数三角堰上游水位01()堰上游水位1()128.3721.43229.9322.47330.9123.36432.1224.49532.2024.69六、实验数据计算三角堰溢流水位h()流量Q(3/s)堰顶水头H()平均流速v0(/s)流速水头v02/2g()堰顶总水头H0()流量系数3.36307.711.523.270.00541.52540.36874.63679.312.566.490.02152.581

    17、00.36995.511044.073.459.200.04313.49310.36106.531588.254.5812.730.08264.66250.35626.731711.124.7813.500.09304.87300.3597取宽顶堰流量系数平均值m =0.3631七、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回答1、为什么在宽顶堰进口处必然形成水面跌落?答:因为水流趋于堰顶时,流股断面收缩,流速增大,动能增加,而势能减小,所以水面必然跌落。2、量测堰顶水头H值时,堰上游水位为何要在堰壁上游34H附近处测读?答:因为据实验和观察证实,在堰壁上游34H处水面还没有跌落,并且该处水面比较平稳,使得则定的值接近与实际。


    注意事项

    本文(西南交大工程流体力学实验参考数据与数据处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