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docx

    • 资源ID:18081161       资源大小:73.8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docx

    1、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义和团的成员、组织形式和活动地区。平原大捷。“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义和团势力在京津地区的发展。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中外反动势力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因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是义和团反帝爱国性质的具体表现。“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学习、分析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

    2、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波澜壮阔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是使中国免于沦为完全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建议地位分析19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它沉重地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活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是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英勇表现,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重点分析:义和团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是本课重点之一。这是认识义和团运动性质的重要依据,义和团运动始终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是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具体表现,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另一重点内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难点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是本课难点之一。它涉及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19世纪末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扶清灭洋”口号的含义学生也不易理解。这一口号的提出,正是当时帝

    4、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能够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也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清政府同义和团的关系是另一个难点问题。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政策,从“镇压”到“招抚”再到“镇压”,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控制、利用,最终消灭义和团,只不过是手段不同而已。而义和团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一开始就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清政府放松了警惕。重点、难点突破方案1导入新课:可以联系所学知识提问。让学生回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民族资产阶

    5、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然后教师指出,紧接着农民阶级又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2义和团的兴起: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结合课本内容和多媒体,讲清义和团的活动地区、组织形式和主要成员,指出平原大捷是义和团从兴起到壮大的转折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首先教师要讲清“扶清灭洋”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特别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正反映出中外民族矛盾异常尖锐,这一口号的核心是“灭洋”。最后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这一口号的进步性和局限性。3反对八国联

    6、军的斗争:这是本课重点之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体资料,讲清以下几个问题:帝国主义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其目的是什么?与以前的侵华战争相比有何不同?义和团在天津、北京地区的英勇斗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引导学生了解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策略上的变化,认识到:不管采取何种策略,清政府的目的是要控制、利用直至消灭义和团,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八国联军的暴行:通过教学,是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4辛丑条约:这是本课另一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帮助学生从经济、政治、军事等几个方面掌握条约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逐条分析条约的危害性;最后得出

    7、结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教法建议本课学习完以后,学生完整地学习和认识了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把这个过程用一种方式简单的展现出来,可以以列表、图示、问答、列举等各种方式。内容应该包括历次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等。主要想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单元小结的意识。示例如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简表战争时间条约危害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

    8、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中法战争18831885中法新约法国侵略势力深入到西南地区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设计示例重点:义和团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难点:”扶清灭洋”口号及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教学思想:本课内容较多,而且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在教学上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学习历史。这一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的

    9、好素材。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斗争?(学生回答略)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农民阶级又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屏幕显示义和团运动的形势示意图)从义和拳到义和团:根据教材讲明义和团的名称、组织形式和主要成员;然后,请学生看书,进行师生问答:师:19世纪末,义和团为何把斗争矛头从反清转向了反帝?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了。生: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最直接、最主要的敌人。师:很好,那么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在山东爆发呢?

    10、生(思考后):山东受侵略最严重。师:都有哪些国家侵略过山东?生(思考、议论):日本、德国、英国。”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解释这一口号的含义,然后进行师生问答。师:我们都知道清政府是反动的,义和团为什么还要”扶清”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义和团不想同清政府以及洋人同时作战。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生:义和团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生:说明义和团和愚昧,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对本质。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扶清”虽然有扶国、保国的含义,但也很容易让人们对清政府丧失警惕,后来,清政府果然在背后给了义和团一刀,是镇压义和团的刽子手之一。那么,”扶清”和”灭洋”义和团更侧重哪方面呢?生:”灭洋”。师:为什么?生:因为

    11、当时中外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义和团最恨洋人。师:很好,”灭洋”是要消灭一切洋人的东西,这么做是完全正确的吗?生:不完全正确,洋人也有先进的东西。比如武器,科技,这些我们应该学习。师:非常正确。我们对待洋人的事务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突出的反映出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十分尖锐,表现了广大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深恶痛绝,它能够有效的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到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来,但是也反映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对清政府和洋人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2平原大捷:略。3义和团发展到京津地区:先指导学生看书,并演示义和团运动的形势示意图,然后进行师生问答。师: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发生

    12、了怎样的变化?生:以前是镇压,现在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师:清政府为什么这么做呢?生:义和团强大了,清政府感到害怕。生:它要利用义和团抵抗外国侵略者。师:很好,那么,清政府的目的是什么呢?生:控制、利用,最后消灭义和团。师:谁能用成语来概括?生:借刀杀人、一箭双雕。三、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这是本课重点,利用书中小字、插图和多媒体资料,讲清以下几个问题:1八国联军为何发动侵华战争?其目的是什么?2义和团的英勇抵抗:突出义和团的英勇抗争精神。比如:廊坊狙击战、攻打四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等。3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清政府在利用义和团打击帝国主义的企图破产后,决定绞杀义和团,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

    13、压下失败。清政府的反动面目暴露无遗。4八国联军的暴行:利用书中小字部分和多媒体资料中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四、辛丑条约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略。2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根据条约内容逐条分析。师:为了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生: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向帝国主义贷款。师:对,这样会带来那些危害呢?生:是人民负担加重;帝国主义会进一步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师: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其它内容也像这样分析,最后由学生得出结论: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小结: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它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又一次高潮,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政府,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义和团将士们的英勇斗争精神将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革命。不久爆发的辛亥革命就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穷凶极恶敲诈勒索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