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二生物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docx

    • 资源ID:18054278       资源大小:80.3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二生物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docx

    1、高二生物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课后练习 实战冲关考题反馈抓落实 自主演练我成功1. 在人体体液中占总量百分比最大的,和在物质交换过程中最活跃的组成成分分别是()A血浆、淋巴 B组织液、血浆C细胞内液、组织液 D细胞内液、血浆答案:D解析: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血浆起到运输的作用,既提供营养物质又排出代谢废物,是最活跃的组成成分。2对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B人的血浆pH为7.357.45,其能够保持稳定与HCO、HPO有关C37时,人体的血浆渗透压远大于细胞内液渗透压D人

    2、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答案:C解析: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高;在37时,人体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3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小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KC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HCO、HPO反应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答案:C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中血浆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大;当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时,会使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进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无机盐离子主

    3、要为Na和Cl。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 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答案:D解析:小肠的肌细胞生活的环境为组织液,所以葡萄糖进入组织液后再进入小肠的肌细胞,细胞外液成分除有营养物质葡萄糖等外,还含有代谢废物尿素等。5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体液中含有激素、呼吸氧化酶、尿素、CO2等物质C葡萄糖由经到达的过

    4、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D氧气由中的红细胞进入要穿过4层膜,处氧气浓度最低答案:D解析:图中为血浆,为组织液,为细胞内液,为淋巴。人体内环境是由图中、组成的;在中含有激素、尿素、CO2等,但不含有呼吸氧化酶,因为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葡萄糖被吸收的过程为主动运输;细胞膜是单层膜,毛细血管壁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氧气出细胞,穿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需穿过4层膜。6打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从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答案:C解析:静脉注射的药液将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浆,然后经过组织液作用于

    5、病变细胞。7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的名称依次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答案:B解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图中为细胞内液,共同组成的为细胞外液(即内环境),由于淋巴是由组织液回流等因素形成的,它与血浆之间也为单向流动,故为淋巴,为血浆,为组织液。8(2011广东卷)(双选)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B解析:组织液中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

    6、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项正确。下丘脑能够分泌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够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其分泌活动,B项正确。淀粉可以水解为葡萄糖被吸收,多余的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肝糖原储存起来;当血糖减少时,肝糖原能够水解为葡萄糖,以满足生命之需,但是淀粉和肝糖原之间不能相互转化,C项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可以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和分解者,也可以从消费者流向分解者,但是不能从分

    7、解者再流回生产者,D项错误。9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BCD答案:D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b和c都是一样重要的,组织液中一定量的CO2也是有益的,都不正确;组织液中的物质由于与毛细血管发生了物质交换以及毛细淋巴管对物质的吸收是有变化的,正确;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正确,所以选D。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8、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答案:A解析: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稳态的调节等内容。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淋巴细胞既存在于淋巴中,也存在于血浆中。人体血浆的pH稳态是依靠各缓冲对来维持的。11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答案:C解析:发高烧时,高温使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影响了食物

    9、的消化,从而使人有饱胀感,食欲降低。12(2011北京卷)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答案:A解析:一次性过量饮水,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升高细胞外液离子浓度,进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组织细胞失水,缓解人体细胞肿胀症状,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13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_、组织液_、细胞内液_。(2)

    10、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_。(3)假设为淀粉,则所形成的从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_。经过运输,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4)正常人体内的B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_。答案:(1)BDC(2)A(3)主动运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质基质、线粒体(4)HCO与H2CO3解析:图中A为肠腔,相当于外界环境;B为血浆,C为细胞内液,D为组织液;如果为淀粉,则为葡萄糖,在小肠中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浆。14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1)水由消化道进入A,

    11、即过程b是以_的方式进行的。b过程不包括对大部分_的吸收。(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_(只写字母)。(3)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A和B的交换是通过_(填结构名称)进行的。(4)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之处在于:_。(5)过程c和d依次表示_作用。(6)E和A相比,E中不含有的成分是_。答案:(1)自由扩散脂质物质(2)A、B、D(3)汗液的分泌毛细血管壁(4)前者为相互渗透,后者为单向渗透(5)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6)大分子蛋白质解析:据图判断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E为原尿,a为消化液的分泌,b为物质的吸收,c为肾

    12、小球的滤过作用,d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e为相互渗透,f为单向渗透。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1. (2012海南单科)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方面的知识。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细胞失水。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血浆中的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稳定。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2(2012上海单科)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13、。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据图可知: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选项错误。若饮食过咸,Na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毛细淋巴管收集组织液(包括组织液中的某些大分子)形成淋巴最后汇集到血浆中。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组织液中,会使组织液pH降低。3(2012江苏单科)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答案:D解析:淋巴管阻塞会使组织液增多,从而导致组织水肿,A项正确;血液中缺乏钙盐会引起机体抽搐,而血液中钙盐过多则会引起肌无力,B项正确;过敏反应是由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受到同种过敏原的刺激时引起的,C项正确;腹泻可引起机体体液中水分和盐分的大量丢失,但不会引起体液中蛋白质的大量丢失,D项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生物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