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考专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docx

    • 资源ID:17999161       资源大小:745.3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考专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docx

    1、学考专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材标题要点解读基本内容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概念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分类城市和乡村2、地形的影响北方平原地区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和山区规模一般较少,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较少。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2、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差异西部稀疏 ,东部稠密。3、

    2、地形的影响平原地形限制较少 ,一般呈网状分布。山区地形限制较大 ,多呈之字型分布,造价较高。4、交通线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5、科学技术的影响内容“123”:一个概念、两种类型;一种影响、两大要素。一个概念、两种类型:概念指聚落,类型包括: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种影响: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两大要素:指影响交通线路的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基础训练: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09年地理简图,读图回答12题。1.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

    3、丰富 C.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素质高2.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耗竭,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影响最小的是 ()A.A城 B.D城 C.E城 D.F城很多人感慨“常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真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4N)、昆明、也门首都萨那(15N)、厄瓜多尔首都基多(0)等。据此回答第3题。3.“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 ()A.谷地、平原 B.盆地、平原 C.高原、山地 D.高原、谷地宁西铁路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径五个省,总长约1 075千米,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下图为宁西铁路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铁路选择在图中地形区域通

    4、过,主要原因是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松软,易于开挖5.为防止图中切坡处滑坡、崩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砌石护坡 B.植树造林 C.种花植草 D.修建梯田(2015佛山质检)读“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以及Q区域的等高线图”,完成67题。6.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7.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原则Q地聚落选址最佳位置 ( )A.甲 B.乙 C.丙 D.丁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标题要点

    5、解读基本内容一、全球气候变化1、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时期三个阶段2、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地球表面历经了三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大间冰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3、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变化,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前1500年的温暖期;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在过去的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要比现在

    6、高出75厘米,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和英格兰。在寒冷期,出现于1417 世纪的小冰期,使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4、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由此造成了:1.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二十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3.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二十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 米。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第一,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第四,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

    7、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五,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内容“123”:一个概念、两个要素、三个阶段、四个变化、五个影响一个概念:气候变化;两个要素:气温与降水;三个阶段:气候变化的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四个变化:近现代气候变化的四个表现;五个影响:气候变化的五个方面的影响。基础训练:(2015届3月统测)冰川是一种具有一定形状和运动着的较长时间存在于地球寒冷地区的天然冰体,由多年降雪不断积累压固形成的。近年来,珠峰地区的冰川强烈消融。下图是1921年和2007年喜马拉雅山地区的绒布冰川对比图,读图回答

    8、12题。2喜马拉雅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原因有( )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强 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过度砍伐森林 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A B C D3随着喜马拉雅山冰川的大量消融,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三江源湿地面积先増后减 B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C全球淡水资源不断增多 D南亚各国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能力提高:一、单项选择题(2015届浙江省名校第一次联考)读全球海洋PH值变化图(图9),回答问题2223题:1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 B火山喷发的CO2 溶于海水所致C. 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 D.人类排放CO

    9、2 溶于海水所致2如果全球海洋酸化的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严峻 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3.(2015联考)干旱地区绿洲面积不断减小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可能造成部分公路、铁路运输及供电线路中断改善当地的小气候大片良田丧失,贫困人口增加A. B. C. D.(2016质检)读挪威雪线海拔和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完成45题。4.中国从16世纪到21世纪期间,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是 ()A.14701520年 B.16201720年C.18401890年 D.19101950年5

    10、.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海拔降低时期,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水稻种植范围向北扩展B.野象栖息地的最北界北迁C.热带范围扩大D.北方河流结冰期变长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据此回答67题。注:图中盐度等值线数值均为15.46.2009年2月12日,入侵长江口的第三次咸潮高峰时,取水口氯化物浓度曾达到每升1000毫克。咸潮发生时,长江口以东海区海水的实际盐度最有可能是图内四条曲线中的 ()A.a B.bC.c D.d7.2009年11月12日,受入秋以来的持续干旱及天文大潮的影响,近段时间珠江口广州、中山、珠海等城市相

    11、继受到咸潮袭击。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南粤大地的干旱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作为城市水源的 河水用量增加离岸风的吹拂A. B.C. D.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材标题要点解读基本内容一、自然资源概述1、自然资源的概念概念: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2、自然资源的分类按自然属性分: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2、以煤炭为例1、前煤炭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能源以木柴 、水力等为主,煤炭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而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木柴时代”。2、煤炭时期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形成了十九世纪俄国的顿巴斯、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阿巴拉契亚矿区等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骨干的大型工业区。至二十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3、后煤炭时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石油消费量超过了煤炭,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世界能源进入了“石油时代”。4、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 生

    13、物能等)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2、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克拉玛依、东营 钢铁工业城市:鞍山、本溪、攀枝花 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金昌、铜陵、个旧3、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后期,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 、智力资源 、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而后天性资源的运输

    14、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少,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 弱化 。内容“123”:两种属性、两种分类、四个原理。说明:两种属性:自然资源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种分类:自然资源按自然属性和按性质的分类。四个原理: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将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自然资源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赋予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资源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基础训练:(2014届六校联考)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据我国1998200

    15、4年的相关数字统计表,回答12题。年份19981999200220032004能源消费增长率4.11.69.915.415.2GDP增长率7.87.18.39.39.51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A1998年 B1999年 C2003年 D2004年2表中所示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A B C D3我国北方多煤,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体现了自然资源的A整体性 B多用性 C社会性 D地域性4下列物质和能源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煤炭、铁矿 B核电、沙漠 C化

    16、肥、森林 D机械、太阳能5我国的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主要考虑到了A土壤及气候的影响 B水源及地形的影响 C水源及土壤的影响 D地形及气候的影响6下列地理现象体现关联性的是A全球变暖-沙尘暴-地震 B火山喷发-台风-干旱C寒潮-酸雨-臭氧层空洞 D台风-洪涝灾害-水土流失7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A冬春多,北部少 B夏秋多,南部少 C冬春少,西部少 D夏秋少,东部少8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B水热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矿产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9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会越来越广 方式会越来

    17、越多 依赖性会越来越强 利用率会越来越高A B C D10下列省区中不与该省相邻的是A河北省 B陕西省 C山东省 D河南省1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殖,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冶金工业12“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13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最初都是沿江沿河逐步发展起来的。其有利条件是:便利的水运 丰富的水能 充足的水源 秀美的水景A. B. C. D.图5读中国雨带的季节推移图(图5),回答2425题。14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图中、时,分别是 A45月,67月,78月

    18、前后 B56月,78月,89月前后C34月,56月,78月前后D910月,89月,78月前后15如果,雨带长期停留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读兰州市略图(图6),分析回答2628题。图616从地形上说,兰州位于我国地势的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一、二阶梯过渡地带17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 向带状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政治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四: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材标题要点解读基本内容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

    19、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2、分类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3、特征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有复杂劳动性、潜在性、群发性、多因性、实发性、周期性。二、自然灾害的危害1、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2、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三、中国的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爆发而使江河水位

    20、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如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 、植被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因暴雨容易酿成洪涝灾害。附表: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地区分布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原因春夏之交(4、5月)华南地区夏季风开始盛行,冷暖空气交绥,锋面雨带控制,暴雨时常发生6、7月份

    21、江淮地区随着夏季风的向北推进,锋面雨带在此徘徊,形成梅雨7、8月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北移,锋面雨带控制本地,出现盛夏暴雨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降暴雨8、9月份东南沿海受热带气旋,尤其是台风影响,形成狂风暴雨2、歌诀(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五月南岭六月长(江)七八两北雨茫茫(指东北、华北)九月退到长江南十月大陆看不见基础训练:1(2015届第一次综合练习)洪涝灾害A只发生在多雨季节 B常引发泥石流和风暴潮C多发生在河流中上游地区 D破坏力不断累积导致危害严重 (2015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华北某地区从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1月底持续无有效降水,创自1971年以来

    22、最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纪录。回答24题。2此次该地区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明显 B.温带气旋活动频繁C.地势平坦,气流难以抬升 D.暖湿气流弱,空气水汽含量少3持续的干旱,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土壤含水量降低 B.林木落叶期推迟C.来年沙尘暴减弱 D.河流结冰期延长4 为减轻此类现象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大量开采地下水,增加城市用水量 B.发展滴灌、喷灌,节约农业用水C.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D.加强科研建设,增强人工降水(2015届月考)2011年1月1日凌晨3日8时,图14中大部分地区出现冻雨天气,大部地区的气温维持在41

    23、,局地达到108 。针对这一天气状况,中央气象台1月3日10时首次发布冰冻黄色预警。一些省市已经启动应急预案,部分中小学已停课、缓考或提前放假。5图中受冻雨灾害影响面积最大的省是图14A云南省 B贵州省 C重庆市 D湖南省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68题。环境问题地区甲乙丙丁粤川新晋6.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寒潮、酸雨 B.酸雨、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寒潮7.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高B.地形 C.降水充沛 D.纬度位置8.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有 ()A.改进种植制度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读2009年2月2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回答911题。9.位于特旱区的城市有 ()A.广州、南宁 B.呼和浩特、沈阳C.太原、石家庄 D.兰州、西安10.下图所示天气系统中,造成华北地区干旱的是 ()11.图中所示灾害分布,受灾最严重的粮食作物是 ()A.冬小麦 B.春小麦C.玉米 D.水稻


    注意事项

    本文(学考专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