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 资源ID:17974566       资源大小:183.0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能够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2能够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教学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希腊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如

    2、果将自己的心愿写在纸上,装进透明的玻璃瓶,放入大海。瓶子载着心愿飘向远方,看到的人越多,你心愿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后来,人们称这样的瓶子叫“漂流瓶”。你见到过这样的漂流瓶吗?上海的中学生王刚在家乡长江口岸边就发现了这样的一只漂流瓶,瓶中还有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住长江头,亲住长江尾,愿与亲相识,互赏家乡景。青海:卓玛 QQ:”好奇的王刚按照上面的QQ号码和青海的卓玛取得了联系,两人成了QQ好友。我们和王刚一起去卓玛的家乡看一看吧。【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漂流瓶的故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讲授新课环节一:赏三江源之景师

    3、:为了让上海的王刚对家乡有更直观地认识,卓玛给王刚发来了一段手机视频。卓玛介绍说:“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设计意图】以观看视频的方式,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对三江源地区有较为形象的直观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的兴趣。环节二:析三江源之名承转:你知道卓玛的家乡三江源在哪里吗?活动1:定位置师:展示“青海省地图”,并在地图中描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生: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活动2:析命名多媒体展示发源于三江源的三条重要河流。生:读图说出三

    4、江黄河、长江、澜沧江。出示三江源地的模拟景观图,学生展示搜集的相关资料。黄河源:黄河源是指龙羊峡水库以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黄河流域范围。涉及青海、四川、甘肃3省的6个州、18个县,总面积约13.2万平方千米。黄河源头的面积虽然微不足道,然而它的影响却不容小觑,牵动着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发展。长江源:长江源,即长江的源头,孕育了华夏的文明。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环抱于号称“亚洲脊梁”的昆仑山脉和青海、西藏交界处的唐古拉山脉两大山脉之间。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少有人触及,是科学家、探险者和环保爱好者神往的地方。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5、。长江源头被国家列为自然保护区。澜沧江源:澜沧江,在中南半岛又称湄公河,是著名的国际河流,东南亚第一巨川,亚洲第六大河。源于青海,经西藏、云南出国境,向南流经柬埔寨,于越南的南部注入南海,全程长4 500千米,中国境内河长1 612千米。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吉富山麓扎阿曲的谷涌曲。澜沧江源头区,地形独特,自然景观也非同一般。活动3:说地位师:为什么这儿被誉为“中华水塔”呢?生: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6、”。活动4:探原因师:展示“中国气候分布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三江源地区降水不丰富,为什么很多河流发源于这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另外还有大气降水,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最终流入大海。【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合作探究的能力,并通过小组展示搜集的资料和探究成果,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环节三:探三江之源师:“不到长城非好汉”,来到三江源地区如果不探三江之源,那

    7、就太遗憾了。下面我们就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师: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源头的地区状况。找出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生:黄河源头区有这么多源流,哪一条是黄河的正源呢?师: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河流唯远;流量唯大;多因素综合考虑。师追问:科学考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在追溯河源的过程中,我们的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生甲:因为支流众多,寻找长度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比较困难。生乙:在源头区,沼泽广布,水域较大,确定源头究竟在哪里也很困难。生丙:不同季节冰川融化的地点会有变动,确定河流源头比较困难。生丁:该区高山峡谷众多、高寒缺氧、灾害频繁师:根据考察的结果,综合分析,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8、?生:黄河源头为卡日曲。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曲;根据河流流量唯大的原则,卡日曲流量大于约古宗列曲;并且卡日曲流域面积大于约古宗列曲。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更多大河的源头在等着我们去探寻。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去探寻其他大河的源地,如长江、澜沧江等【设计意图】开展模拟考察,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探究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也能感受科学家科学考察的艰辛,培养积极探索、永不言弃的科学精神。课堂留白,给学生更多创新的空间。环节四:护三江源之地活动1:明特点生: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

    9、中的地区。活动2:看变化师:看图片,说一说三江源地区近几年所发生的变化。生:冰川逐年萎缩,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使得“中华水塔”三江源告急。活动3:说影响师追问:这样的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呢?小组合作探究一:三江源地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生: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如果源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出现断流,长江中游湖泊会萎缩,河流的含沙量将增大,中下游的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师: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活动4:明问题、析原因、找措施小组合作探究二: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生甲:近年来

    10、,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尤为突出。生乙: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师归纳整理:师:由于国家的大力保护,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这也启示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共建和谐

    11、美好家园,青海的卓玛和上海的王刚共同起草了一份倡议书: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中华水塔”,义不容辞。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共饮一江水,就是一家人。爱护环境,共建我们的和谐家园。【设计意图】通过四个活动展开学习,对事物的分析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以倡议书的形式,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观和人地和谐观。总结新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三江源地区。通过阅读图表、查阅资料、合作探究,我们认识了“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以及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护环境。我们一定要积极响应卓玛和王刚起草的这份倡议书,环境就在身边,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板书设计【设计意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再现本节所学内容,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知识,并能突出学习重点。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