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形势与政策四实践报告之中日交流历史梳理.docx

    • 资源ID:17966811       资源大小:180.3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形势与政策四实践报告之中日交流历史梳理.docx

    1、形势与政策四实践报告之中日交流历史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 会 实 践 报 告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实践题目: 中日交流历史梳理 实践时间: 2013年5月24日 实践地点: 南昌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组): 11大土木实验(本) 指导教师: 陈红 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2 2013 学年第 二 学期小组成员名单小组长: (武 亮 2011101812)小组成员1 (钟家福 2011100916)小组成员2 (李龙飞 2011101309)小组成员3 (马 杰 2011101873)小组成员4 (贺宇嘉 2011101929)小组成员5 (程 勇 2011102025)小组成员

    2、6 (姚志帆 2011102043)小组成员7 (李 元 2011102118)小组成员8 (冯 浩 2011102139)小组成员9 (管洪权 2011102169)小组实践活动记录 我们小组本次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对中日交流的历史梳理。在2013年5月24日的下午,我们来到了图书馆进行资料的查阅。组员们兴致勃勃,翻看各种有关中日交流的书籍。有时停下来想一想,有时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各自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来到阅读区,进行深度梳理。经过一下午的阅读梳理,我们对中日之间历史关系和交流史实有了深刻了解。同学们又对当今中日之间发生的摩擦进行了交流。经过一下午的,阅读、梳理、交流,我们学到了好多。实践活动

    3、照片小组实践心得心得(一)中日关系从秦汉时期开始便萌芽了,回顾这近两千年的历史关系,既有令两国民间友好往来的传统友谊,也有伴随着硝烟的令人痛心的近代历史,既有着向我国古代封建王朝虚心学习的美好品质,由此而带来两国关系的兴旺和日本近代化的开始,也带着因日本军国主义泛滥扩张而使人不堪回首的沉重包袱,使得两国之间关系存在很大的隔阂和两国人民之间缺乏原有的和睦。东汉初期,日本倭奴国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此印于1784年在日本出土;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也传入日本。唐朝时,日本与中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日本的阿倍仲麻昌和中国的鉴真和尚是当时的友好使

    4、者。唐朝的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的佛教、医药学知识、建筑和雕塑技术等传到日本,日本在政治经济制度、城市建筑、文字、日常生活等方面均采取了中国的做法,并进行了著名的“大化改新”,实现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而到了近代,历史似乎来了个大转弯。1874年侵略了中国的台湾省,勒索50万两白银;1895年又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并打败清朝政府,强签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勒索白银2亿3千万两。“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略中国,并霸占了中国东北三省,设立了伪“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先后侵占了中国华东、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地区,这一系列惨痛的事件将日本

    5、无尽的野心暴露无遗,更让中国人民无辜承受着这战争带来的恶果。20世纪后期两国关系逐渐好转,但中日关系也是一波三折,21世纪初双方在友好合作与竞争磨擦并存的情况下发展,而到了现在,因钓鱼岛问题陷入了僵局。两国关系将向哪里走去,无人知晓,但有一点可以给以线索,那就是历史。钟家福 2011100916心得(二)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日本虽然地处中国东北一隅,受中国传统儒家的影响巨大,但亦有其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美国一学者用两个物体概括出日本的文化性格,菊与刀。我认为正是中日这些文化的差距,才能演绎出一场血泪交织的中日关系史。 中日关系的突破进展该始于唐朝。从韩日留学生在唐朝的官方

    6、大学学习,到鉴真东渡弘扬佛教,日本一直以是大唐的好学生自居,从日本和服文化可见一斑。可是中日的冲突也是有的,明朝的海边倭寇的骚扰曾让明统治者头疼,幸而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扬我国威,扫荡倭寇的侵袭。清朝时期,日本效仿大清,实行闭关锁国,但19世纪中叶被美国强制打开了国门。日本感受到了屈辱,发奋向西方学习,因此现在应当是儒家文化圈内西华最彻底的一个民族。甲午中日战争让世人看到了日本的崛起,也让国人尝到了被自己学生教训的巨大耻辱。 日本侵华战争是中日关系激烈对抗的时期,此时日本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需要有战争来弥补国内经济低迷,同时大规模的入侵也让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革命政党此时得到建立和发展。

    7、 现今中日关系将是一个敏感期,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字路口,到底该向哪个方向走,是顺应历史潮流还是阻碍历史的前进,中日领导人对在献言献策,希望为中日的关系的改善做出贡献。 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我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了中日在历史上的交际,以及现在中日关系的历史渊源。同时我感觉当代大学生大都有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只知道仇视小日本,而不能理智的分析中日之间的差距和差别,对历史的了解不够应该是主要原因。所以大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历史修养,勿忘国耻。记得一个哲人说过:一个人没有记忆就不会有成长,一个民族没记忆,就没有未来。作为大学生,任重而道远。 李龙飞 2011101309心得(三)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交流。

    8、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数时候两国人民和平相处,与亚洲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中日交流始于汉朝 公元 1 世纪时,据后汉书记载,公元 57 年(光武帝中元 2 年) ,日本和 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18 世纪,在九州北部福冈发掘出的金印上刻有“汉委奴 国王”字样 (此印收藏在福冈市博物馆) 从实物上证明一千九百年以前中国和日本已建立了 , 密切关系。据日本史书记载,自 630 年至 894 年的二百余年间,共任命遣唐使达 19 次。近代,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14年一战中强占山东,19311945的日本侵华战争,一次次毁坏了中日两国

    9、的友好历史,给两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造成了两国关系的紧张。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 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中日关系的症结 在于1、两强并起。在 亚洲,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都在上升过程中,是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日 本迟早要成为政治大国, 这与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日经 济关系正处于重大转折, 即日本经济从占绝对优势正转变到相对优势。 这一过渡将维持一个 时期,两国间矛盾也就会不断地冒出来。日本的宽容度会相对地缩小,中国的应对能力还有限,这样,容易使矛盾不必要

    10、地激化。 2、 中日两国间政治磨擦因素和大众传媒的片面报道, 不仅阻碍着两国增进相互理解, 而且不断制造出新的相互误解乃至相互敌对的情绪。 体制与 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西方文化影响的不对称性也将对中日共同文化基础产生抵消作用。 3、 日本的认 识问题。日本目前的心理是复杂的,昔日煌达的经济如今深陷低迷,日本应该坦然承认和接 受地区国家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竞争与合作的事实。日本要摆脱以下观 念: (1) 追求全球自由贸易,不参加地区歧视性经贸组织; (2)继续追求在东亚领头羊角色, 维护东亚的垂直分工体系; (3)迫于国内政治的压力,为保选票,不敢开放国内某些脆弱领 域; (4)回避

    11、历史,认为如果认罪有损日本形象。日本要勇敢于面对历史和现实,要成为一 个正常的大国首先要以一个正常大国的姿态和度量行事, 无论遇到什么阻障和困难, 依然故 我。只有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国家才能对你这种身份认同。 马杰 2011101873心得(四) 通过这次形势与政策的实践活动,我深有体会,特别是有关中日历史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比邻而居,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双方就有了经济交流。随着航海技术和中国工艺技术的提高,宋朝两国贸易交换的达到鼎盛。宋朝的各种商品精致优良,深受各国客商喜欢。日本对于中国商品需求一直很旺盛,当时日本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大多自中国舶来,甚至到了一

    12、中国货为荣的地步。如中国因日本纸张质量上乘视为名贵之物,但在日本却反而一使用中国纸张为荣。日本的社会经济在宋元时代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其文化也颇具特色。因此,日本的特色工艺品在中国极受欢迎,如日本的漆柄折扇制作精美,所配的书画笔法精妙,深得中国文人喜爱;日本刀闻名中国,一柄日本刀价值百金仍然供不应求。宋元时期中日民间贸易往来频繁,也为官方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以说,民间贸易为中日之间的交流架起了桥梁。但如今两国间被初期的友好所暂时掩盖的问题以及两国发展之中产生的新问题均浮出水面,经济关系中“友好”的因素越来越少,逐渐走上常轨。另一方面,尽管复交之后中日经济关系发展迎来了新的高潮,取得了

    13、非常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本着友好交往,真挚互信的原则,看待一切国家,而不能因为平日里新闻的片面报道,产生极端的种族思想,更不能跟风闹事,做出有损国家名族利益的事情。 贺宇嘉 2011101929心得(五)中日两国既为邻国,因此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交流。传说中最早的日本国的建立,是由秦始皇派遣徐庶去海外寻找仙岛,从而发现,并建立的国家。因此从根源上中日就息息相关。而有文字记载的关于日本的书源于班固所著的书东汉初期,日本倭奴国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此印于1784年在日本出土;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也传入日本。随后日本和中国开始了一段有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本

    14、派遣“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并以此来发展本国的生产力。而中国也靠着向日本传输我国的理念,来以此影响日本和别的国家,让更多的人和国家认同并尊重我们的国家。这也就如一句古语所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国在向日本传输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到了明朝,由于统治者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天朝上国的幻想,致使中国在对外交流方面成绩日益萎缩,中日关系开始降温,日本由于本国处于艰难时期,又得不到我国的支持,就开始对我国沿海地区进行劫掠,而这种行为更加加深了两国民众的敌视和仇恨。一直到了清朝,众所周知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是赤裸裸的的交恶。日本通过学习欧美等国的经验,

    15、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把固步自封的中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在日本强盛时他没有想着和中国交流而是直接的对中国进行侵略,这种行为令我很不齿。而在后来的全面侵华战争中,中日更是水火不容。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日才恢复了政治外交,关系开始升温。但深刻在中国人民的仇日心理仍存在大部分中国人心中。但我相信,随着两国不断的深入交流,中日关系必将迎来春天。程勇 2011102025心得(六)1、友好交往时期: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比邻而居,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双方就有了经济文化交流。东汉初期,日本倭奴国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此印于1784年在日本出土;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也传入日

    16、本。唐朝时,日本与中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2、对抗与友好并存时期:明朝后期,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东南沿海的奸商形成倭寇,严重威胁到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余大猷英勇抗倭,肃清了其势力。3、日本侵华时期: (1)、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这一改革使日本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2)、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制定了“征韩侵华”的政策,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1874年侵略了中国的台湾省,勒索50万两白银;1895年又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并打败清朝政府,强签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勒索白

    17、银2亿3千万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剧增的重要因素。(3)、1900年,日本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与对北京的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中国山东和青岛。(5)、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略中国,并霸占了中国东北三省,设立了伪“满洲国”(6)、1932年“二八”事变,日本取得了在上海驻兵的特权。此后,日本不断加紧对华侵略,势力范围不断 扩大;1935年的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7)、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先后侵占了中国华东、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地区(8)、1938年,日本因速战速决方针破产

    18、而改变侵华策略,对中共和国民党实行了不同的政策。4、23年的冷战对立时期(19491972年):从新中国成立后至1972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唯美国的马首是瞻。中日关系处于冷战对立时期。 5. 30年的友好和平交往时期(19722002年):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友好和平交往时期。这一阶段中,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21世纪初双方在友好合作与竞争磨擦并存的情况下发展。 纵观中日交流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在中国强盛的时期(汉、唐)中日关系始终以友好、交流为主基调。而当我们落后于世界潮流时,这位以多

    19、礼而谦虚著名的邻邦,则露出了其狰狞邪恶的一面。所以我认为:中日友好的确可以世代相传,但有一个必需的前提-一个强大而团结的中国! 姚志帆 2011102043心得(七)7世纪以前,日本学习中国文化主要靠中国移民的传播。至推古天皇在位(593629)、圣德太子摄政期间,日本开始直接向中国派遣“遣隋使”、“遣唐使”以及大批留学生和留学僧,主动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最早派人到中国留学的国家,隋朝也是中国开始大批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时期。唐朝的时候,中国同日本的友好往来更是盛况空前。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先后派遣了13次“遣唐使”,还有6次迎送唐朝的使者。每次所派遣唐使团规模都很大,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00人。留学

    20、生和留学僧都是跟随使团到达中国,使团回日本时,留学生(僧)们则仍留下来学习中国文化。 日本留学生一律被安排在国子监学习。唐朝国子监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各学招生对象不同。唐玄宗命国子监的四门助教赵玄默在鸿胪寺教授这些留学生们的功课。日本留学生们在中国学习几年甚至几十年,再回到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他们中间最有名的是从奈良来到中国的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用汉字作音符,书写很不方便。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后来,留学僧空海(弘法)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平假名。 回国受重用,影响日

    21、本文化。 入唐留学生大多为日本统治阶级中的中层官吏子弟,和朝廷关系密切,回国都受到重用。如膳大丘在唐长安国子监学经史,归国后被任命为日本大学寮助教。他向天皇奏请按照中国之例,以孔子为文宣王,获准。这是日本政府尊孔之始,对日本奈良时代儒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出身法律世家的大和长冈,入唐后潜心学习唐律,回国后曾与吉备真备共同删定律令二十四条。营原娓成入唐学医,造诣较深,回国后被任命为针博士,对日本的医学发展极有贡献。 许多日本留学生经历了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繁荣,看到了唐朝的先进制度对周边的影响。他们回国后就对日本的部民制提出了改革要求。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做国博

    22、士,仿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了大化革新。公元743年左右,佛教各宗派如华严宗、法相宗、天台宗、禅宗都传入了日本,与佛教有关的建筑、雕刻、绘画工艺都在日本有了新的发展。 留学生和留学僧作为中日文化传播的载体,对中日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李元 2011102118心得(八)本次实践活动中,本小组在组长武亮的带领下,通过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了关于中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并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鉴于两国特殊的历史因素,和日本的交流显得较为特殊,并且目前经常被提起。而实际上,中国和日本的交流,早在近两千年前就开始了。又由于两国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中国和日本的

    23、交流史就是学习及侵略。居史料记载,公元一世纪时,班固的汉书便提到了海中的日本人。隋唐时,日本为了更好的向中国学习,派出了遣唐使。遣唐使称为文化的桥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其中的阿倍仲麻吕,甚至和李白等大诗人都成了好朋友。而后来的鉴真东渡则是又一著名故事,鉴真带去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科技也促进了当地佛教的发展,使中日关系到达顶峰。之后,中日关系开始出现恶化。日本多次侵略朝鲜,也和中国军队作战。中国南部沿海也开始出现“倭寇”。值得一说的是,如果不是风浪,或许现在的日本就是中国的一个省啦。而后,就是著名的甲午战争,日本开始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走上了殖民主义道路。与中国的关系彻底恶化,之后的“九一八”,

    24、“侵华战争”更是犯下滔天罪行,势必造成不可修复的裂痕,以至于今日,一提起日本,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恨得咬牙切齿。后来,由于国际形势的需要,中日关系有所缓和,但近期,由于领土的问题,关系再现尖锐。所以,经我学习得知,中日的交流是很有历史渊源的,但也是包含痛苦的。又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争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认为,中日在涉及共同利益时,可以联系在一起,但不能当做朋友看待。冯浩 2011102139心得(九) 关于中日的交流历史,我们可以从秦朝说起。秦始皇求仙丹,命徐福去蓬莱仙岛追寻,即日本。 华风东渐时代中日之间的直接交往大致在汉武帝征服卫氏朝鲜之后,且很长一段时间都以朝鲜为交往中介。后汉书-东夷传中

    25、称汉光武帝在建元二年,即公元57年赐“汉倭奴国王”金印给前来朝贡的倭奴国使节,这可以看作双方的第一次外交关系,而1784年该金印在九州的出土无疑也印证了史实。 元代是中华文明的一次大断层,更是中日关系的一大转折点。蒙古的扩张其实是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第三次大冲击。到了1271年元朝建立时,整个东亚地区只剩下了苟延残喘的南宋和孤悬海外的日本还保持着独立。但这种政冷经热的局面到了元朝灭亡,汉族掌权后,居然持续恶化。此时中日两国都处于政权的更替期:中国汉族人开始向蒙古人反击,而日本武士也在和企图复辟的宫廷贵族进行生死搏斗,是为日本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明朝后期,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东南沿海的奸商形

    26、成倭寇,严重威胁到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余大猷英勇抗倭,肃清了其势力。1592年和1597年,日本丰臣秀吉两次派兵攻打朝鲜,中国明朝先后派李如松和邓子龙人朝抗击日本的侵略军,李舜臣与邓子龙双双壮烈牺牲,形成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明朝时期,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清朝晚期,中国以陈独秀、鲁迅等为代表大量的留学生留学日本,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友好和平交往时期。其中,1972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

    27、,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21世纪初双方在友好合作与竞争磨擦并存的情况下发展。 总体来说中日的关系是由优劣优的形式。关系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强盛与自身的利益。只有国家强盛,才是根本。 管洪权 2011102169小组实践总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两国承担着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我们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对中日历史交流梳理如下:一 、中日古代交流梳理从现有的历史资料表明,中日开始交流并不是从政治开始。秦始皇欲得长生不老之药,令徐福东渡。掀开中日交流的篇章。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

    28、印绶”。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正月,东汉政府与倭奴国建立外交关系。魏明帝立命盛礼接见,并效法汉光武帝赐奴国王金印故事,诏封邪马台女王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假授金印紫绶,并赠送削铜如泥的铁剑和铜镜。在中国南北朝时期日本也多次向中国的南朝政权请求封贡。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结束将近二个半世纪的南北分裂局面,中国统一。在隋朝不到三十年期间内,倭使四至隋都,考察了隋的政治,经济状况和佛学。唐朝时,日本正处于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这个封建社会的盛世极为推崇。因此,它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达13次之多,其他官员和留学生来唐最多一次达五六百人,他们学习中国的生产技

    29、术、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制度、文学艺术、建筑技巧和生活习俗等。政治经济制度方面,日本进行的大化改新就仿照唐制度,改革了行政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同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末,随着王唐朝的衰弱,而日本决定废止遣唐使,取而代之的是商船通商和倭寇入侵。而他们从中国宋以后开始就不承认中土文化的先进性和正统性,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同期中国的女真人和蒙古人也曾先后发动过对日本的侵略活动。11世纪后半期,宋和高丽的商船大批来到日本。宋在12世纪受北方金的压迫而迁都杭州后,日本和南宋仍然没有邦交。13世纪初,成吉思汉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征服高丽。忽必烈对日本也多次强制要求进贡,遭到当时的执政北条时宗的拒绝。蒙古

    30、来袭后,日本和元一直没有邦交,相反地,贸易却很兴旺:元末明初,九州和濑户内海延岸的土豪们也大多从事贸易。他们是一种武装的商人集团,在贸易不顺利时往往变成海盗,骚扰中国和朝鲜的沿海地区。明代倭寇的祸根,在这时已经萌生了。1368年明王朝的朱元璋把元赶到北方,从第二年开始,曾数次向日本派出使者,敦促日本朝贡,要求禁止和镇压倭寇。使者在九州会见了南朝的征西将军怀良亲王,但由于当时日本还不知道元为明所代替,对元仍保持警惕戒备的态度,加上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内乱中等原因,所以谈判没有成功。朱元璋在与日本进行交涉的同时,采取武力剿倭和禁海两项措施。1401年,(应永8年),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命令九州探题禁止

    31、倭寇,同时向明派出使者,建立了邦交。于是在1404年达成了所谓的勘合贸易,由日本派船携带勘合符在中国的宁波接受验证,在北京交易。1551年(天文20年)几经辗转得到勘合贸易权的大内氏灭亡,勘合贸易也随之断绝。于是倭寇又逐渐开始活动,一直延续到16世纪末才为丰臣秀吉所禁止。明嘉靖时期,倭寇大规模劫掠沿海,浙江、福建告急,引起明政府的重视。公元1559年-公元1566年,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训练新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抗倭战争。中国沿海倭寇老巢被全部荡平,大股倭寇基本肃清。秀吉在完成国内统一后,他禁止倭寇等海盗行为。战国的结束,解决了倭寇产生的内因。日本人对领土与霸权的追求始终如一,公元1592年,日

    32、本幕府大将军丰臣秀吉大举入侵朝鲜,妄图通过朝鲜进攻中国。在明朝政府的支援与朝鲜军民的抵抗下,中朝联军收复包括王京在内的大部分领土。由于明军将领指挥不当,没有取得进一步胜利,日本军队仍然盘踞在南部釜山等港口,双方形成持久战。公元1598年,丰田秀吉病死,日本自朝鲜全部撤出。历经长达7年之久日本战败,与朝鲜和明朝的关系破裂。此时的明朝在潜在的内忧外患之下,消耗了巨大的国力,才勉强压制了处于上升时期的日本。以后的德川幕府时期,九州萨摩的岛津为夺取琉球的中转贸易地位,于1609年(庆长14年)占领了琉球。但岛津形式上让琉球独立,使其同明朝继续保持朝贡关系,从而得到了当时日本国内无法获得的明朝物产,赚取了巨大的利益。家康也希望能同明朝建交,但明朝仍担心倭寇的问题,没有同意。清政权取代明政权的时期,正值日本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家光执政。两国由于各自的原因先后宣布锁国,互相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极小规模下进行着,因而并未建立外交关系。这种闭关锁国状况,一直延续到两


    注意事项

    本文(形势与政策四实践报告之中日交流历史梳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