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报批稿.docx

    • 资源ID:17945705       资源大小:58.96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报批稿.docx

    1、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报批稿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报 批 稿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二七年三月目 录一、“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1(一) “十五”期间环保工作主要进展 1(二) 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3二、“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 5(一)结构性污染依然存在 5(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5(三)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 5(四)生态保护与恢复任务艰巨 6(五)农村环境问题日趋突出 6(六)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应引起重视 6(七)过去未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逐渐体现 6(八)环保监管能力建设任务繁重 7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7(一

    2、)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7(三)规划总体目标 8(四)环境保护重点指标 8四、“十一五”环境保护主要任务 9(一)工业污染防治 9(二)城市环境保护 12(三)农村环境保护 15(四)重点流域环境保护 17(五)饮用水源保护 19(六)酸雨污染防治 20(七)生态保护与恢复 22(八)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监督管理 25(九)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26(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0五、“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30(一)重大工程项目 30(二)投资分析 33(三)资金筹措 33六、保障措施 34(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环保工作新机制 34(二)健全环保法规及标准体系,强化执法手段 35(

    3、三)强化监管力度,提高环保准入门槛 36(四)加强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37(五)加快体制创新,增加环保投入 38(六)加快科技创新,增强环境保护技术手段 39(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公众广泛参与社会氛围 39(八)拓展开放领域,扩大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40七、规划实施与考核 40附表:1、 2010年全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表(附表1)2、 规划项目汇总表(附表2)3、 “十一五”期间规划环保系统能力建设项目(附表3)4、 “十一五”期间规划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附表4)5、 “十一五”期间规划城市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附表5)6、 “十一五”期间规划饮用水源保护

    4、与建设项目(附表6)7、 “十一五”期间规划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附表7)8、 “十一五”期间规划生态保护项目(附表8)9、 “十一五”期间规划矿山及水电开发区迹地生态恢复工程项目(附表9)10、 “十一五”期间规划工业污染防治项目(附表10)11、 “十一五”期间规划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附表11)12、 “十一五”期间规划危险废物及医疗垃圾处置建设项目(附表12)13、 “十一五”期间规划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项目(附表13)前 言“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

    5、也是进一步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努力实现新跨越”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本规划在总结“十五”期间我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我省“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确定“十一五”工作的重点任务,提出规划保障措施,是指导我省“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以“还三江清水,建生态四川”为核心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为主线,加快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三个转变”,切实抓好工业污染源、农村污染源和城市污染源的整治

    6、,突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确保人民饮水安全。依靠观念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制订并组织实施本规划,对推动我省创建发展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生态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回顾(一) “十五”期间环保工作主要进展“十五”期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部署,全面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开展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全省

    7、生态与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1、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深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提出“三治一保五落实”的总体要求。先后下发了四川省各市州党政一把手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办法、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等决议,将环保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年度目标考核。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开展试点、培育典型以及各级人大、政协监督检查等工作,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局面。2、环境法制进一步健全,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我省先后出台

    8、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分级管理规定、四川省环保局行政执法重大事项监督管理规定、四川省环保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环保行政许可事项管理办法、四川省环境污染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等多部法规文件,狠抓执法培训和“四五”普法的落实。各级人大对环境执法加强监督检查,各部门联合开展了多项环境执法行动。环境监察机构强化对排污企业的执法检查和现场监察,有效防止了环境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3、环保投入不断加大,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控制各级政府在工业污染源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系统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我省

    9、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控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97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78万吨,减少了30%;烟尘排放总量从85.6万吨下降到 79.2万吨,减少了7%;工业粉尘排放量从的56万吨下降到38.4万吨,减少了31%;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从407万吨下降到116万吨,减少了71%。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进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成都、绵阳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05年,25%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酸雨的比例有所下降。截止2005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25座,处理能力181.3万m3/d,生活污水处理

    10、率23.4%;投入的运行生活垃圾处理场(厂)40座,在建33座,生活垃圾处理率58.3%。生态保护与建设并进,自然保护区在全国名列前茅。到2005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28.98,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63个,占幅员面积的16.2,85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建立各级风景名胜区112个,森林公园85个、地质公园12个。建立了若尔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等8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国土面积3.52%。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5、重点流域治理初见成效,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稳步推进四川省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四川省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得到省政府批准并颁布实施。完成了嘉陵江流域水污染

    11、防治及生态保护规划、重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全省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测算等的编制,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了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总量控制转变。通过流域综合整治,“三江”流域水质明显好转,五大水系水质总体上保持稳定,主要出川断面以、类水质为主。2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中19个实现全部达标。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污染控制稳步推进,重大危险源得到妥善处置。编制了四川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积极推进21个市州医疗垃圾集中处理中心和成都、攀枝花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泸州市800吨废硫酸和12万吨铬渣得到安全处置。6、环境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完成了“四川省重点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算”、“长江上游流域

    12、污染总量控制及防治对策研究”、“若尔盖高原退化湿地恢复和重建研究”等599项环保科研课题,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高效污泥脱水机”、“垃圾自动复合分选机”等13个环保科技项目获得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立项资助。参加制定了清洁生产标准制革行业(猪轻革)(HJ/T127-2003)等国家环保行业标准。7、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监测水平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监察、宣教现代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成立了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处和环境监察总队,19个市州成立了环境监察支队,96个县(市、区)成立了环境监察大队。建成了500个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系统。省环保局机关政务信息公开、办公自动化能

    13、力得到提高,与总局的卫星通讯和机要文件加密传输投入正常运行。建成了岷江、沱江市(州)交界断面1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嘉陵江流域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了重点流域水质监测月报、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和岷沱江水质专报,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周报工作。在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开展了整风学习教育,颁发了四川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环境应急监测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8、环保宣传得到加强,全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从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大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入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各类创建为有力抓手,引导全省各个层面广泛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使全民环境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14、有了明显提高。制定了四川省环保局环境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管理办法,举办了沱江特大污染事故警示教育图片展览、保护母亲河等系列活动。(二) 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总体执行良好,基本达到要求。17项指标中,完成8项,基本完成4项,未完成5项,规划完成情况为71 %。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类别指标名称 “十五”计划指标值2005年现状值完成情况评价环境质量指标一、水环境质量1、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部达到或好于类标准19个城市达到或好于类标准基本完成2、地表水水质状况主要江河水质达到类标准,个别江段不低于类标准主要江河水质达到类标准,占71.2

    15、%;17.8%江段属于类标准基本完成3、重点城市区域水环境质量不得低于类标准7个城市低于类标准未完成二、空气环境质量4、重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类标准有6个城市达到级标准未完成5、SO2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城市比重80%5个城市未达标,80%达到二级标准完成污染防治指标一、水环境污染物6、COD年排放量77.26万吨78.32万吨基本完成7、氨氮年排放量3.65万吨6.65万吨未完成二、大气环境污染物8、SO2年排放量102.5万吨130万吨未完成9、烟尘年排放量78.0万吨79.2万吨基本完成10、工业粉尘年排放量52.50万吨38.4万吨完成11、工业固废年排放量282.50万吨115.7万吨

    16、完成12、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50%60.2%完成三、环境污染治理13、城市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处理厂个数41座18座未完成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万吨/日165.3万吨/日14、城市垃圾处理场新增个数32座40座(在建33)完成新增垃圾处理能力9710吨/日13190吨/日生态保护与建设15、全省森林覆盖率28.4%28.98%完成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7.11平方米16、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15%16.2%完成其中新建自然保护区34个73个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16个17、达到生态示范区的县的比重10%39%完成二、“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四川省是人口大省而经济实力相对

    17、较弱,建设工业强省是四川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将由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不仅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历史欠账,还要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避免爆发大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维持基本的生态环境稳定。如果处理不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影响我省“工业强省”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一)结构性污染依然存在“十一五”期间,三江流域(岷江、沱江、嘉陵江)仍将是全省经济发展和工业布局的重点区域,城市化水平将持续提高,控制流域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是“十一五”面临的主要任务。结构性污染依然存在。我省轻工、化工行业COD排放量占84. 8,火电、冶金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62.

    18、 23%,对工业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仅占25. 97。今后一段时期,轻工(造纸、食品、制革、纺织)、化工、建材、火电和冶金等重污染行业依然是我省工业的主体,意味着我省在未来的发展中工业治污的压力将仍然很大。原材料工业和基础工业仍将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还将继续增大。(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到2010年,全省城市化率将达到38%,全省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预计将达到800万立方米/天、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56万吨/天,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城市机动车数量将大幅增加,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噪声扰民等问题将日益突出,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难度加大,

    19、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任务更加艰巨。(三)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迅速推进的工业化阶段,75%以上的一次能源、7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农业生产资料源于矿产资源,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能源和原料的需求量将会持续扩大,矿业、原材料工业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指数呈同步上升的态势。如不加强监管,由矿山开采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将持续加重。水电开发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不合理开发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相当突出,已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如水电开发引起的水生生态系统变化、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矛盾、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施工期废水弃渣等,

    20、应引起高度重视。(四)生态保护与恢复任务艰巨四川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46%,金沙江、嘉陵江和岷江多年平均输沙量占长江上游的85%;川西北高原干旱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44.42万hm2,退化草地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地的60%左右,沙化草地面积以每年4000公顷的速度不断扩大;生物入侵和有害生物灾害危害加重,草地鼠虫害面积已占牧草地面积的18.23%。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功能降低,森林的生态功能尚待恢复。随着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临近,生物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恢复的任务艰巨。(五)农村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四川为传统的农业大省,随着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农村小集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畜禽养殖

    21、、水产养殖、农药、化肥、秸秆造成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省农村面源污染物入河量已占到污染物总入河量的3040%,部分地区达到70%。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已是河流大肠菌群超标的重要原因。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尚处于空白,农村环境污染是“十一五”面临的新问题。(六)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应引起重视四川省辖区内集中了我国60%的核工业,核设施安全风险始终存在。四川为全国第二大稀土矿区,放射性矿物开采和冶炼产生的废石和废渣尚未有效治理;一些军工核设施退役遗留的放射性废物有待安全处置,约1万枚放射源亟待安全处置。另外,无线通信、电力输送等伴有电磁辐射和感应的

    22、设备越来越多,电磁辐射对公众的身体健康有潜在的影响,污染纠纷有上升趋势。(七)过去未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逐渐体现一是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大量的新化学物质可能成为自然系统中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三是大量的产品类废弃物(如报废车船、废弃电器、废轮胎)和废水、废气处理产生的污泥等非传统废弃物急剧增加。四是PM10等细颗粒物造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五是受污染土壤的程度和面积有加重和扩大的趋势,危及食品安全。现有的技术和手段对这些环境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八)环保监管能力建设任务繁重由于环保能力建设投入不够,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统计、环境信息的能力和管理手段与

    23、应对复杂环境问题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调查取证、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监测等手段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尚待健全,公众参与渠道、能力尚待提高。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坚持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紧紧围绕“工业强省战略”,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以还“三江清水”、建设“生态四川”、打造“绿色天府”为目标,全面

    24、推进生态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和统一高效的环境管理体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致力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二)基本原则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依托、整体推进。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强化政府监管,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加

    25、强重点区域、流域治理,突出“三江”水环境质量改善,整体推进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营造高质量的生产生活环境,分阶段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围绕“生态省”建设,针对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川南山地丘陵区、攀西地区、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江河源区等7大生态省建设区划,依据各区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环境保护科技攻关,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环保制度,

    26、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 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三)规划总体目标到2010年,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削减,工业污染源全面稳定达标,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空气、地表水和声学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开始恢复,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明显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得到保障;环境法规、政策体系和监督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确保核与辐射安全。经过努力,将四川逐步

    27、建设成为:污染全面控制的清洁社会资源合理利用的节约社会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社会经济环境双赢的和谐社会(四)环境保护重点指标1、80%以上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五大水系优于类水质的比例大于80%,长江出川断面主要水质指标达到类,32条重点小流域水质达标率大于70%;3、75%的省控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292天,县城及乡镇空气质量维持在2005年的水平;4、辐射水平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5、城镇污水处理率(二级)达到70%,成都主城区达到90%;6、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0%;7、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5%;8

    28、、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削减5%,岷江成都段和眉山段、沱江全流域在2005年水平上削减2030%;9、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2%,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控制在2005年水平;10、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大于20%;11、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比例大于25%;12、主导生态功能得到保护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大于5%;13、生态市、生态县规划纲要编制比例达到80%;四、“十一五”环境保护主要任务通过对“十一五”期间四川省面临环境形势的分析,我省环境保护应在以下十个方面采取重大举措,切实抓出成效,取得明显进展。(一)工业污染防治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

    29、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实施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总量控制。加快老企业技术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严格控制新污染源。1、主要指标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全省控制在30万吨;工业氨氮排放量控制在2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00万吨;工业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控制在2005年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5%。2、工作重点(1)继续巩固和深化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提高达标排放的稳定性。加大环境执法和对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完善重点污染源监控,强化责任追究,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推行环保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污染防

    30、治设施的管理水平和运转效率。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管理,严格执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使工业污染源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以沿江沿河的化工企业为重点,全面排查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污染源,并建立水质监测定期报告制度,督促其完善治污设施和事故防范措施,杜绝污染隐患。(2)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全面开展规划环评。项目审批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建设项目污染物新增排放量,改、扩建项目的污染物增量应在原有项目中消化。推行排污交易试点工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以新带老”、“总量平衡”。加强建设项目环境

    31、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从源头上消除环境风险隐患,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以及伴生/次生事故发生。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分类指导和管理,制定高污染行业的污染排放强度指标,参照执行国家的清洁生产评价标准,严格准入制度。坚决贯彻执行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关闭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国家明令禁止、淘汰及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提高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3)实施工业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以省控重点大气污染源为重点,控制烟(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重点抓好火电、煤炭、冶金、有色金属、石油和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大气污染源整理。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化等重污染行业的盲目发展,继续淘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报批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