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物理课堂实录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 资源ID:1792690       资源大小:49.4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物理课堂实录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1、高中物理课堂实录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课题动能和动能定理课时1课时教 学 设 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能的表达式、单位以及符号;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物理意义;3、理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2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设计理念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 “活动探究,精讲点拨”的教学模式,以

    2、学为主,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我确立了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我们初中已经接触过动能请同学列举周围哪些事物具有动能2教师总结:这些事物的共同特征是运动。3.展示两组图片让学生猜想谁的动能大。【引入主题】通过刚才的猜想我们感觉动能好像跟质量、速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先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4. 多媒体显示所探究的题目。通过例题引导分析探究结果,得到动能的概念。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能的概念,并对相关知识加以说明。6引导学生分析刚才的推导过程,从功能关系的

    3、角度得到动能定理的表达式。7、教师提问:在这里物体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那当物体收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应该是哪个力做功将引起动能的变化?8、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结论。9、教师对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及内容进一步说明。10、让学生根据表达式思考合外力做功时动能将如何变化?1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等号左右的意义,回想求合力做功的方法,并指明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12、展示例题,让学生根据所学分别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解决例题。1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此类问题,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都能解决,但动能定理更加简洁,所以后面做题多应用动能定理。14、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总结归纳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4、15、展示例题,让学生熟练对动能定理的应用。1思考并回答问题2、学生思考并回答图片所提问题,猜想动能的决定因素。3、学生依据学案的提示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4、学生思考5、推导并讨论,最终回答结论:合外力做功将引起动能的变化。6、学生思考并展示回答。7、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所提问题。8、学生解题并讨论回答。9、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10、学生通过做题,熟悉动能定理的应用。课堂总结组织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对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1根据要求回顾本节知识内容;2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3听讲。板书设计动能和动能定理1动能2.动能定理 3.动能定理的应用课后作业1、21页第3

    5、、4、5题2、通过做题总结出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势。 当堂巩固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恒力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速度由v1增加到v2,求这个过程中该力所做的功。2、质量为m 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了一段位移l ,受到的摩擦力为Ff ,速度从v1 变为v2,求外力做功3、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0103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5.3102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4、一质量为m、速度为v0 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于

    6、水平地面滑行了距离l 后停了下来。试求汽车受到的阻力。5、物体沿高H的光滑斜面从顶端由静止下滑,求它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若物体沿高H的光滑曲面从顶端由静止下滑,结果又将如何?1根据要求完成学案所设计问题,并展示推导过程。2、通过推导找到动能定理左边是合外力做功。3、在应用中熟悉动能定理。4、熟练对动能定理的应用。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情分析莱阳九中 动能定理是本章教学重点,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课程标准要求“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而学生在必修一中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在本章第二节中学习过功的概念,初中就接触过动能的概念,并在上节课探

    7、究过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储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自我体现. 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动能概念的理解较为容易,能够掌握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定性关系,能够理论推导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但真正从深层次理解存在困难.在前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建立了一种认识,那就是某个力对物体做功一定对应着

    8、某种能量形式的变化.本节就来寻找动能的表达式.因为有前几节的基础,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习惯于小组讨论与探究的模式,已经知道活动探究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所以本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推理和定义动能的表达式.让学生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学的起始要求不能太高要循序渐进,从生活中众多实例出发,通过分析、感受真正体验动能定理的内涵.通过实例分析、实验设计、器材选择、动手操作、教师演示等环节,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每一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但是也要注意我们的学生实施的是分层教学,而要面临的这帮孩子是属于B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意观察不时加以引导。 动能

    9、和动能定理效果分析莱阳九中 今天通过动能和动能定理这节的课堂反映情况,我觉得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做出以下分析:1、学生在对初中动能了解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了动能的概念。2、大多数学生基本能够借助于牛顿第二定理自行推导出动能及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对动能及动能定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效果还是不错的。3、大多数学生能够应用动能定理的思路解决问题,但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具体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也暴漏出了受力分析不准确、对是否做功以及如何求合力做功也不是很熟练等问题。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材分析莱阳九中 动能和动能定理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七节的内容,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动能和动

    10、能定理等两部分,属于掌握的范围,是在学习了“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的基础上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动能的概念,可结合初中学习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动能及动能定理的涵义。课本在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时,没有把二者分开讲述,而是以功能关系为线索,同时引人了动能的定义式和动能定理,这样叙述,思路简明,能充分体现功能关系这一线索。并且通过“动能定理”的学习,可以深化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在解释功能关系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动能定理常用于解决运动学问题,所以学习好动能定理非常重要,并可以为后面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掌握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深化了对功的概念

    11、的理解,使学生对“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有了进一步地理解,拓展了求功的思路,也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为用功能关系处理问题打开了思维通道。因此,本节内容既是本章的关键内容,也是重点内容。动能和动能定理课时检测(40分钟) (每小题10分;全对得10分,漏选得5分,错选或多选不得分) 1下面有关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做匀速运动时,动能才不变B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物体的动能也不变C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做功,物体的动能增加D物体的动能变化时,速度不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动能一定变化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的是()A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的

    12、质量是乙的B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C甲的质量是乙的,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D甲、乙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但甲向东运动,乙向西运动3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以36 km/h行驶的客车,在车厢后座有一位乘客甲,把一个质量为4 kg的行李以相对客车5 m/s的速度抛给前方座位的另一位乘客乙,则行李的动能是()A500 J B200 J C450 J D900 J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以速率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到P点时,对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过一段时间,物体向反方向运动再次通过P点,则物体再次通过P点的速率()A大于v B小于vC等于v D无法确定5一人用力把质量为

    13、1 kg的物体由静止提高1 m,使物体获得2 m/s的速度(g10 m/s2),则()A人对物体做的功为12 JB物体动能增加2 JC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12 JD物体重力势能增加10 J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v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L,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L,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F视为恒力,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FLMv2BFLmv2CFLmv02(Mm)v2DF(LL)mv02mv27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的内侧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

    14、B、C水平,其距离为d0.50 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自由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0.10,小滑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A0.50 m B0.25 mC0.10 m D08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所示,则拉力F所做的功为()Amglcos Bmgl(1cos )CFlcos DFl 9在离地面高为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

    15、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Amghmv2mv02Bmv2mv02mghCmghmv02mv2Dmghmv2mv0210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m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至静止,v-t图象如图7-7-10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摩擦力为Ff,全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则()图7-7-10AFFf13 BW1W211CFFf41 DW1W213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动能和动能定理检测题答案1、解析物体只要速率不变,动能就不变,A错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动能逐渐增大,B错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合力等于重力,重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故

    16、C正确物体的动能变化时,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故D错答案C2、解析由动能的表达式Ekmv2可知,A、B、C均错,动能是标量,只与质量和速度的大小有关,与速度方向无关,D对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3、解析动能Ekmv2的大小有相对性,取不同参考系v值不同,Ek不同,一般应以地面为参考系客车以36 km/h10 m/s的速度向前行驶,甲乘客相对客车以5 m/s的速度抛给乙乘客,所以行李的运动速度为v(105)m/s15 m/s.由动能的定义式有Ekmv24152 J450 J.答案C4、解析整个过程合力不做功,物体的动能不变,再次到达P点时的速率仍为v.C正确答案C5、解析重力做功mgh10 J,即重

    17、力势能增加10 J,D对,由动能定理:WFmghmv2WF12 J,即人对物体做功12 J,A对,由动能定理知Wmv2122 J2 J,B对,C错答案ABD6、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对子弹:F(LL)mv2mv02,选项D正确;对木块:FLMv2,A正确;由以上两式整理可得FLmv02(Mm)v2,C正确答案ACD7、解析对小物块从A点出发到最后停下来的整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mghmgl0,l3 m,而d0.5 m,刚好3个来回,所以最终停在B点,故选D.答案D8、解析移动小球过程中拉力F和重力G对物体做功,根据动能定理,WFmg(llcos )0可得:WFmgl(1cos ),故B正确但要注意F

    18、是变力,不能用WFl来求答案B9、解析本题中阻力做功为变力做功,不能直接由功的表达式WFl来求,因此要利用动能定理初位置为抛物块处,末位置为着地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阻力做功为所求的功,则由动能定理,得:WGWfmv2mv02,WfWGmv02mv2mghmv02mv2.故选C.答案C10、解析由v-t图象知前后两段位移3x1x2,若汽车质量为m,则(FFf)x1mvm2,Fx1Ff(x1x2)0,由以上三式得F4Ff,W1W2,故选项B、C正确答案BC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的一个结论性的知识。动能定理内容本身并不是很难

    19、理解,但是根据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然这一节课不可能解决高中物理的这个难点,但是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可以让学生形成,即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应该形成。我采用的教学思路是以动能定理的基础为主,根据上节课得到的结论有学生自主推导动能定理得规律,然后以实际问题为例重点讲解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和解题步骤在准备动能和动能定理的过程中,首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出了深入的研究思考,结合课文内容,开始感觉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不难理解,但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比较多,甚至连合外力做功都不会求。所以我对教学过程做出以下反思:

    20、1、本课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可多加一些东西,对动能的说明可少一点东西,对例题可引入课本外的,并重新加工和组合,教学节奏会更紧凑有成效。2、教材上的知识点都讲到了,但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说清楚,就是作为学生会不会这样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老师所讲的几个知识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这实际上就是要回答,这节课不仅是要告诉学生本节课有哪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向学生揭示教学内容的背后隐含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知道科学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认识和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我认识到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点,更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思维,使学

    21、生能灵活运用动能定理处理如变力做功等问题。所以例题设计及引导方面我做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3、新课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怎样成为学习的主体?至少要让学生告诉我们他哪些地方是知道的,哪些地方不清楚。学生自己完全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如果包办代替了,学生就不会动脑筋,长此以往,他就会越来越懒惰,等待着你去讲给他听。我反对为了应付检查而硬性规定学生把身体扭过来,进行的所谓小组讨论式的“学生活动”,但我更反对教师上课一言堂,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这堂课上,我采用的是学生自我推导动能定理的内容,然后由各组讨论给出评价,这种效果很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绝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参与进

    22、来,亲自体验了定理产生过程,我想这样他们对这样的结论也会印象深刻的。我的想法是在以后的教学中会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讨论,提出自己见解,形成互动式的课堂氛围。动能和动能定理课标分析莱阳九中 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关于本节内容是这样表述的:1、 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2、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3、 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例: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例:从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动能定理。 从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动能定理这节课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动能的概念、恒力做功与动能关系的实验探究、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对本节课而言,探究恒力做

    23、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并没有说通过实验来探究动能定理,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只是动能定理中反映出的一个特例,它离动能定理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这仅仅是为探究动能定理做的第一步工作,在这节课中,关于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研究,它是来自一个具体的实际过程,同时又指向了动能定理,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在研究了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之后,要继续给学生创造新的情景,不断改变物体的受力情况,增加受力个数,研究各种做功及动能转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问题的层次逐步递进,最终认识到:是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改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动能定理这个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内容本身并不是很难

    24、理解,但是根据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然这一节课不可能解决高中物理的这个难点,但是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可以让学生形成,即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应该形成。所以我采用的教学思路是以动能定理的基础为主,根据上节课得到的结论由学生自主推导动能定理得规律,然后以实际问题为例重点讲解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和解题步骤。鉴于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本节课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会跟上一节习题课以便于学生加深对它的理解与应用。对于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的现象,可以建议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访问有关部门,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物理课堂实录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