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docx

    • 资源ID:17919598       资源大小:106.3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docx

    1、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酸度调节剂:是指食品加工和烹调时,添加于其中的呈酸味物质,主要是用于改善食品的风味,同时又可以提高食品的防腐和抗氧化能力。 漂白剂:是指能抑制食品色变或使色素消减的物质,又称为脱色剂。着色剂:是通过使食品着色后改善其感官性状,增进食欲的一类物质,又称色素。护色剂:又称为发色剂,是在食品加工中添加于食品原料中,可使制品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酶制剂: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物质。增味剂:为补充、增进、改善食品中的原有口味或滋味及提高食品风味的物质,也被称为鲜味剂或品味剂。甜味剂是指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分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

    2、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型)与(非营养型)甜味剂。防腐剂: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并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抗氧化剂抗氧化增效剂:某些化合物单独使用时没有抗氧化性,但可以和抗氧化剂并用起协同效应而使其抗氧化作用提高,这类物质称为抗氧化增效剂,如柠檬酸、酒石酸等。 食用色素是一类本身有色泽的物质,能使食品着色以改善食品感官性质,增进食欲。因此又称为着色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1、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

    3、添加剂应该遵循哪些安全原则?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经过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2) 不影响食品自身的感官性状和理化指标,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3) 食品添加剂应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并批准执行的使用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4) 食品添加剂在应用中应有明确的检验方法。5) 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杂、使假、伪造为目的。6) 不得经营和使用无卫生许可证、无产品检验合格证及污染变质的食

    4、品添加剂。7) 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能够经过加工、烹调或储存而被破坏或排除,不摄入人体则更为安全。2、食品添加剂按照使用目的可分为哪几类?食品添加剂按照使用目的和用途可分为:1 为提高和增补食品营养价值的,如营养强化剂。2 为保持食品新鲜度的,如防腐剂、抗氧剂、保鲜剂3 为改进食品感官质量的,如着色剂、漂白剂、发色剂、增味剂、增稠剂、乳化剂、膨松剂、抗结块剂和品质改良剂。4 为方便加工操作的,如消泡剂、凝固剂、润湿剂、助滤剂、吸附剂、脱模剂。5 食品酶制剂。6 其他。3、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把食品添加剂分为几类?并叙述各类内容。第一类:GRAS物质,即一般认为是安

    5、全的物质,可以按正常需要使用,不需建立ADI值。第二类:为A类,又分为A1、A2类。A1类:经JECFA进行安全性评价,认为毒理学性质已经清楚,可以使用并已制订出了正式的ADI值。A2类:毒理学资料不够完善,但已制订了暂定ADI值并允许暂时使用于食品。第三类B类:JECFA对其进行评价但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建立ADI值者。第四类C类:为原则上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其中C1类为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是不安全的。C2类为应严格限制在某些食品中作特殊使用者。4、食品添加剂可能产生哪些毒性作用?(一) 急性和慢性中毒a) 从色素致癌作用的研究开始b) 猩红色素手术后促上皮细胞再生c) 1932年

    6、发现喂养动物100%发生肝癌d) 肯德基苏丹红事件、河北红心鸭蛋事件、桂林辣椒酱事件均是由苏丹红引起的 e) 1955年日本西部12000名婴儿食用“森永”牌调和乳(其中的稳定剂磷酸氢二钠中含砷3-9%)发生婴儿贫血。(二)引起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广义的是指由于免役反应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的损害。a) 糖精可引起皮肤瘙痒症 ,日光性过敏性皮炎。b) 苯甲酸及偶氮类燃料引起哮喘等过敏症状c) 香料中很多物质引起呼吸道器官发炎d) 柠檬黄具有一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三)体内蓄积a) 维生素A作为强化剂加入蛋黄、奶粉和饮料中,动物实验发现大量服用致畸b) 维生素D过量也引起慢性中毒c) 脂溶性添加剂如

    7、二丁基羟基甲苯累积引发慢性中毒。(四)食品添加剂的物质转化问题a) 赤癣红素 内荧光素b) 焦碳酸二乙酯 氨基甲酸乙酯c) 某些添加剂一起使用能否产生有害物质有待进一步研究。5、如何理解添加剂与食品添加剂?答:添加剂是指加入食品中的物质(不一定无毒)。而食品添加剂则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一般应无毒或在一定限量下使用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6、目前,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超范围、超剂量地乱用。尤其是在儿童食品中超量使用糖精、色素、香精等,以鲜艳的色泽去迎合孩子的好奇心理。肉制品中亚硝基钠含量亦时有超标

    8、,这也是刻意追求感官效果所造成的。饮料市场上糖精钠严重超标,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个体企业更是超标准用糖精、香精和色素加自来水勾兑饮料,欺骗坑害消费者,严重危及人民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健康。大量的毒理学研究表明,糖精、香精和色素等大部分可能有致癌作用。7、食品添加剂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使用未经国家批准使用或禁用的添加剂品种(2)添加剂使用超出规定用量(3)添加剂的使用超过规定范围 (4)使用工业级添加剂代替食品级添加剂8、简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要求(1)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毒(2)不影响食品的感官理化性质,对食品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3)食品添

    9、加剂应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4)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最好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或储存过程中被破坏或排除(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6)食品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最好能参加人体的正常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场中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或因不能被消化道吸收而全部排出体外。9、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主要有哪些方面?(1)制订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法规;(2)颁布和执行新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3)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10、你对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随着食品工业和餐饮业的迅猛发展,作为食品加工和餐饮业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剂,也同时获得了更

    10、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1) 天然、健康、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2) 研究开发生物食品添加剂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 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将迅速发展 (4) 复配型食品添加剂市场潜力很大 (5) 食品保鲜剂仍将迅猛发展。 11、 食品防腐剂主要有哪些种类?它们通常是如何制备的? 防腐剂(Preservatives)是为了抑制食品腐败和变质,从而延长贮存期和保鲜期的一类添加剂。目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有4类: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1) 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的制备方法:甲苯液相空气催化氧化制得苯甲酸,精制苯甲酸加小苏打中和、脱

    11、色、浓缩制苯甲酸钠。反应式如下: 常用的催化剂通常是乙酸、环烷酸、硬脂酸、苯甲酸的钴盐或锰盐。 (2) 山梨酸及其盐类 山梨酸的制备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主要采用丁烯醛和乙烯酮为原料,在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存在下,在0反应生成己烯酸内酯,然后再用硫酸作用水解成山梨酸,收率70%。 (3) 丙酸及其盐类,可以是钙盐或钠盐。 (4) 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又称尼泊金酯 其通式为: (5) 天然防腐剂 天然防腐剂具有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水溶性好 热稳定性好、作用范围广等合成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主要品种 那他霉素、葡萄糖氧化酶、鱼精蛋白、溶菌酶、聚赖氨酸、壳聚糖、果胶分解物、蜂胶、茶多酚等。

    12、12、二氧化硫漂白、防腐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二氧化硫遇水形成亚硫酸,其漂白、防腐作用主要是由于亚硫酸具有还原性所致,其作用机制为:亚硫酸被氧化时可使着色物质还原褪色,使食品保持鲜艳色泽;植物性食品的褐变多与食品的氧化酶有关,亚硫酸对氧化酶有强抑制作用,故可防止酶性褐变;亚硫酸与糖进行加合反应,其加合物不形成酮结构,因此可以阻断含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的缩合反应,从而防止非酶性褐变;亚硫酸为强还原剂,能阻断微生物的生理氧化过程,对细菌,霉菌,酵母菌也有抑制作用,故其既是漂白剂又是防腐剂。13、如何合理使用食品防腐剂?防腐剂是指能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以延长食品保存期的食品添加剂。企业:协同作用

    13、。几种防腐剂混合使用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但使用防腐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规定,用量应按比例折算,且不能超过最大使用量;适当增加食品的酸度,在低PH值的食品中,细菌不易生长;与合理的加工、储藏方法并用,加热后可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因此,加热后再添加防腐剂,可以发挥最大功效。消费者:正确认识防腐剂:防腐剂对人的危害极小,有的防腐剂的毒性比过量摄入食盐的危害还要低,却能够预防有害细菌在食品中的繁殖,防止食品中毒;防腐剂不益长期过量摄入;添加了亚硝胺的食品食用前应多加日晒,使其在紫外线下分解,或在烹调师加入醋使其分解。苯甲酸及其钠盐:主要用于果汁、果酱、清凉饮料这些酸性食品,使用量0.1山梨酸及其盐类主要用于

    14、果汁、果酒、果酱、低盐酱菜、面酱、酱油、醋等酸性食品中,用量为0.050.1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霉菌、酵母菌作用较强,对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较差。14、食品抗氧化剂有哪些种类?它们是如何制备的? 抗氧化剂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抗氧化剂,水溶性抗氧化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合成抗氧化剂。油溶性合成抗氧化剂: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2,4,5-三羟基苯丁酮(THBP),乙氧喹(EMQ)等;水溶性合成抗氧化剂:如L-抗坏血酸(维生素C)及其钠盐、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它可由对羟

    15、基苯甲醚和叔丁醇反应制备;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在催化剂存在下,对甲酚与异丁烯发生烃化反应制得;没食子酸丙酯(PG),3,4,5-三羟基苯甲酸与丙酸进行酯化反应制得。 天然抗氧化剂:其主要产品有天然VE、类黑精类、红辣椒提取物、香辛料提取物、糖醇类抗氧化剂等。多数天然抗氧化剂中的有效抗氧化成分是类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物质,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15、举出防腐剂、甜味剂、发色剂、着色剂、漂白剂、抗氧化剂各两例。说明发色剂的发色机理。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甜味剂:糖精和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或甜蜜素)乙酰磺胺酸钾(或安赛蜜、AK糖)发色剂:NaNO2 NaN

    16、O3。着色剂: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玫瑰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牢固绿等。漂白剂:硫磺;其他亚硫酸盐(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次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PG)等。发色剂的发色机理:亚硝酸盐在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下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很不稳定,可分解产生一氧化氮,并与肉类中的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和亚硝基血红蛋白,从而使肉制品具有稳定的鲜艳红色,并使肉品具有独特风味。16、什么叫护色剂?如何评价护色剂?(10分)又称发色剂(硝酸盐或亚硝

    17、酸盐)。发色剂通过化学反应使食品保持本色(1)发色作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生成的亚硝基会很快的与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稳定的、鲜艳的、亮红色的亚硝化肌红蛋白。故使肉可保持稳定的鲜艳。(2)抑菌作用: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对抑制微生物的增殖有一定的作用。(3)亚硝酸盐是添加剂中急性毒性较强的物质之一,是一种剧毒药,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4)其次亚硝酸盐为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其致癌性引起了国际性的注意,因此各方面要求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在保证发色的情况下,限制在最低水平。虽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但至今国内外仍在继续使用。其原因是亚

    18、硝酸盐对保持腌制肉制品的色、香、味有特殊作用,迄今未发现理想的替代物质。更重要的原因是亚硝酸盐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17、简述护色剂的护色机制?肉类腌制时加入护色剂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后者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可转变为前者。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pH=6.55.5)可被细菌分解为亚硝酸,进而转变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能取代肌红蛋白分子中铁的配位体,形成鲜红的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一氧化氮还能直接与高铁肌红蛋白反应,使之还原为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不稳定,必须经过加热或烟熏,在盐的作用下令其蛋白质部分变性,转变为一氧化氮亚铁血色原,才能变为比较稳定的红色。18、 常用的酸味剂有哪些?

    19、它们是如何制备的? 以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称为酸味剂。酸味剂主要有有机酸类: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富马酸和己二酸;无机酸类:食用磷酸、碳酸等。其中食用最多的是柠檬酸。 柠檬酸的化学名为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 其化学结构式为: 柠檬酸制备方法:由淀粉原料(如玉米、白薯、小麦等)或糖(如甜菜、甘蔗、葡萄糖结晶母液等)经黑曲霉发酵、提取精制而得。另一条途径是从含酸分丰富的原料中提取,特别是在果品加工中进行综合利用如制梅胚后排出的咸酸汁液,其含酸量可达45%,制柑橘胚后排出的咸酸汁液都是提取柠檬酸很好原料。 乳酸的化学名为2-羟基丙酸,其化学结构式为: 制备方法: 发酵

    20、法以粮食为原料 糖化接入乳酸菌种,在pH 5、温度49 条件下,发酵34天后,经浓缩结晶,用CaCO3中和,趁热过滤,精制得乳酸钙,然后用硫酸酸化进行复分解反应,再经过滤除去硫酸钙,减压浓缩,趁热脱色得到产品。丙烯腈法:将丙烯腈和硫酸反应,生成粗乳酸和硫酸氢铵的混合物。再将混合物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乳酸甲酯,经蒸馏得精酯 再将精酯加热分解得乳酸。 19、常用的甜味剂有哪些?理想的甜味剂有什么特点?甜味剂是以赋予食品甜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两类。天然甜味剂可分为糖类、糖醇类和非糖类三种。糖与糖醇类: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非糖类:甜菊糖、甘草素。人工

    21、合成甜味剂主要是一些具有甜味的化学物质,甜度一般比蔗糖高数十倍至数百倍,但不具任何营养价值。 主要品种有:化学合成甜味剂:糖精(邻磺酰苯甲酰亚胺)、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阿斯巴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APM)、安赛蜜等。 特点:安全性好;味觉良好;稳定性好;水溶性好;价格低廉。20、 常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哪些种类?常用的食用天然色素有哪些种类? 用于食品着色的添加剂称为食用色素。食用色素按来源分为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类。 食用合成色素主要有:柠檬黄 日落黄 胭脂红 苋菜红 赤藓红。 食用天然色素主要有:红花黄色素 栀子黄色素 甘蓝红色素 红曲色素。 21、食用合成色素有哪些

    22、毒性?食用合成人工色素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主要有一般毒性和致癌性。另外,许多合成色素除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外,在其生产合成过程中还可能由于原料不纯或受到有害金属污染,生成有毒中间产物,因此必须严格管理。22、酶制剂在有机溶剂中除能保持生物活性外,还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增加有机底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底物浓度;有机溶剂可影响反应平衡,控制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减少可能的副反应;酶制剂不溶于有机溶剂,有利于酶的回收和再利用;可抑制微生物的污染等。23、我国规定的对酶制剂的卫生要求有哪些? 对酶制剂的菌种应严格鉴定,不能使用致病菌及有可能产生毒素的菌种;只能使用有一定规格的食品工业专业酶制剂,不得任

    23、意使用普通工业用酶制剂;来自动植物非可食部分的酶制剂须经毒理学鉴定;由不熟悉的非致病性微生物制成的酶制剂应进行严格的毒性鉴定;食品工业中不能使用与治疗用酶抗原近似的酶制剂。24、着色剂主要分为哪两类,各举两例,简述着色剂的有害机理?答:合成着色剂:苋菜红、赤藓红、胭脂红等。(答出2种即可)天然着色剂:高粱红、萝卜红、黑豆红等。(答出2种即可)有害机理:附着于组织、细胞膜上,增加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毒性,改变组织结构和代谢。吸收紫外线,导致过敏。25、食品中常用的乳化剂有哪些? 凡是添加少量即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称为乳化剂。主要品种有:脂肪酸单甘油酯、山梨醇脂肪

    24、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大豆卵磷酯、丙二醇酯等。 26、食品中常用的增稠剂有哪些?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动物来源增稠剂有明胶、酪蛋白酸钠(又名酪朊酸钠)等;微生物来源的增稠剂有黄原胶、-环糊精等;常用的植物及海藻来源的增稠剂有阿拉伯胶(又名金合欢胶)、罗望子多糖胶、田菁胶、琼脂(又名琼脂冻粉或洋菜)、海藻酸钠(又名藻朊酸钠或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又名鹿角藻胶、角叉胶)、果胶、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羧甲基淀粉钠(CMS-Na)、淀粉磷酸酯钠和羟丙基淀粉等。 27、食品中常用的鲜味剂有哪些? 第一代鲜味剂谷氨酸钠;第二代鲜味剂核苷酸类,如5-鸟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琥珀

    25、酸二钠。新型鲜味剂:动物蛋白水解物,植物蛋白水解物,酵母抽提物(酵母精)。例如鸡精,除含有鸡肉粉、鸡蛋粉外 又添加了水解蛋白、呈味核酸等。 什么是“塑化剂”?所谓的“塑化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增塑剂,是一类常用的塑料添加剂,主要作用是增加塑料材质的柔软性、延展性和可加工性。食品中“塑化剂”来源有哪些?食品中“塑化剂”来源比较复杂,且这种物质本身具有易迁移的特性。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接触食品的塑料容器、管道、包装材料和密封材料等迁移入食品;二是环境中“塑化剂”对食品的影响,如土壤、水中存在的“塑化剂”可能进入食品链影响食品。“塑化剂”对人体健康究竟有什么危害? “塑化剂”对人健康的影响取决于

    26、其摄入量大小和摄入时间长短。国际上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长期大剂量摄入“塑化剂”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和生殖毒性,我国对食品中“塑化剂”有什么管理规定?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我国及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尚未制定酒类等食品中“塑化剂”物质的标准。“塑化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在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中使用。食品用香料香精是常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不会作为食品直接食用。由于环境问题、包装材料迁移以及原料等原因,加之生产过程可能采用浓缩等工艺,香料香精中可能含有比食品含量高的“塑化剂”。由于在食品中食用香料香精的用量很低,且具有自限性,由此带入到食品中的“塑化剂”的量也很少。因此,年

    27、台湾塑化剂事件后,为排查在香料香精中人为非法添加塑化剂行为,从实际出发,卫生部单独规定了食品用香料香精中“塑化剂”残留量。如何科学制定食品中“塑化剂”标准?对“塑化剂”迁移和污染问题的认识有个渐进过程,尤其是年发生台湾塑化剂事件后,“塑化剂”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目前食品中“塑化剂”来源复杂,国内外对其本底含量尚不完全清楚,风险评估的数据不充分,也缺乏可参照的国际标准。依据食品安全法,有关部门正在密切跟踪国外食品中“塑化剂”研究进展,进一步加强监测及食品中迁移污染原因的调查,积累数据,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以风险评估为依据,科学研究制定相应标准或管理措施,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国内检验

    28、机构对社会各方要求检测“塑化剂”如何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有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及消费者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委托获得法定资质,并具有开展塑化剂检验条件和能力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同时,由于塑化剂的检测结果受检测人员操作和仪器器具的影响较大,因此,检测机构还要严格熟练掌握检测方法。在委托方提供满足检验条件要求样品的前提下,食品检验机构按有关规定和要求接受委托检验,与委托方签订委托检验合同,开展食品中塑化剂的检验,并对出具的检验结果负责。其中,行政执法机关依法送检样品和生产经营企业自送产品的检验报告可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和品牌;其他送检样品的检验报告只能注明产品属性,因为检验机构不能确证样品信息的真实性。相关部门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鉴于塑料的广泛使用,“塑化剂”本身易迁移的特性,导致“塑化剂”容易对食品造成迁移和污染。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已经和正在组织加强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企业的排查,督促企业开展自查,并加大风险监测和监管力度。对发现问题的,要彻查问题原因,立即整改。尽管在排查中未发现食品中人为添加塑化剂行为,但在这方面始终不能放松警惕,凡发现非法添加塑化剂等违法行为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注意事项

    本文(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