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必修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

    • 资源ID:17901507       资源大小:435.36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必修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

    1、必修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必修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考点一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早期农业(从原始社会夏、商、西周)1、原始社会的原始农业(1)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西亚、中南美洲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2)发展: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3)特点:在种植业方面:南稻北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畜养业方面: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4)耕作方法:刀耕火种。(5)生产方式:经常迁徙。2、商周时期的农业(1)农业工具:耒耜、石锄、石犁和少量的青铜农具。(2)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

    2、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3)耕作方法: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4)农业作物(西周时期):粟、稻、黍、麦、稷、桑、麻等。(5)生活方式:由频繁迁徙到走向定居。(6)农业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二、传统农业(春秋战国 )1、含义: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考试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2、概况(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两汉: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出现朝同一个方向翻土的犁壁、发明播种工具耧车: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三国时:出现翻车(人

    3、力、灌溉、排涝)。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的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简便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也出现了筒车(水力、灌溉)。宋朝:高转筒车(水力、灌溉)。明清:风力水车(风力、灌溉)。(2)耕作方式:个体农耕,即自耕农经济(男耕女织)。汉朝以后,铁犁牛耕称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4)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使用耕耙耱技术(一种精耕细作技术,作用是平整土地,保墒抗旱),南方水田采用耕耙技术。(2)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

    4、熟为主 宋朝以后:江南稻麦轮作,一年两熟,有些地方一年三熟。(3)水利灌溉设施:A、建设成就远古时: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春秋战国时: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两汉时:漕渠、白渠、龙首渠(边疆出现坎儿井);治黄工程隋朝时:京杭大运河B、经验总结:明代潘季训河防一览图3、小农经济(春秋战国 )1、产生条件:(1)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前提)。(3)农民自身因素:拥有生产资料,积极性高等。(4)封建政府扶植:重农政策,扶持小农经济。2、特点:(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1)组织形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个体农耕,男耕女织,具有分散性。(2)生产目的:

    5、自给自足,很少交换,具有封闭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3)生产规模:规模小(拥有有限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技术落后,很难扩大再生产。(4)生产技术:精耕细作,但具有满足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具有落后性。(5)生产对象: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3、评价:(1)积极性: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积极性(即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2)消极性:生产规模狭小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

    6、展。统治者过度剥削和压榨容易破产,十分脆弱。随着人地矛盾日益剧增,恶化人类生存环境。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1)生产对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生产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3)生产特点:精耕细作(4)生产规模:小(5)耕作方式:铁犁牛耕(6)组织方式:男耕女织(7)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8)基本政策:重农抑商(9)生活状况:勉强自给,大多贫困5、影响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有:统治政策、技术因素(农具和农技)、政策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他还有农作物品种、水力失业、土地制度等因素。【知识延伸】1、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

    7、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给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用来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战主导,现在偏远地区的农村,也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2、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简单的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时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含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半殖民半封建社会。3、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8、1)区别:表现特征不同: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经根系做;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具有排斥社会分工,生产分散、规模狭小、技术落后等特点。两者存在的时间不同: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因为在这之前,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还无法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封建社会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小农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小农经济,在这其中以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最为突出,这样也就容易让学生产生只有封建社会才有小农经济的错觉。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

    9、产生了。因为那时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规模十分狭小,商品经济还没有产生,而在封建社会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虽然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尤其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经济。自然经济逐渐也就退出了历史长河。(2)联系:都是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产物。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结束。都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综上所述: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就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完全划等号的。只能在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结束期间,两者出现了交集,可以说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4、精耕细作 精

    10、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制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器,明清史深入发展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时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槌球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中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

    11、发挥土地潜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形成耕耙耖技术。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中国古代重视农田灌溉,从古至今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改善了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5、耦犁 、曲辕犁 (1)耦犁:汉代使用的一种新式农具。它是一种由二牛合犋牵引、三人操作的一种耕犁。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了二牛耦耕的耦犁,其操作方法是一人牵牛,一人掌犁辕,以调节耕地的深浅,一人扶犁。这种二牛三人一组耕地,大大提高了耕田的效率。(2)曲辕犁: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的工具。使用畜力牵引的耕

    12、犁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考点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3、封建社会:(1)土地国有制:如屯田制、王田制和均田制。(2)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农民土地所有制。二、井田制:1、性质:名义上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贵族土地所有制。(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有公田与私田之分)2、与分封制的关系:“井”是经济制度、

    13、经济基础;“分”是政治制度、上层建筑。3、概况: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要向国王缴纳贡赋庶民和奴隶集体耕作,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出现于夏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4、春秋时瓦解表现:“公田”抛荒,“私田”私有。5、瓦解原因:根本:出现铁器和牛耕技术,生产力提高; 直接:各国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三、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背景: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2、过程:春秋时期以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我国农业税开始的标志)等为代表的各国的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等国的变法以法律的形式

    14、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四、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1、原因:土地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2、发展过程:开始于战国,发展于汉唐,盛行于宋明清。3、主要途径:土地买卖4、影响:导致自耕农经济破产,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造成社会两极分化,促使阶级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自耕农破产称为佃民。五、抑制土地兼并措施:1、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 明清:减免赋役、提供耕牛、种子。(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2、作用:鼓励农民垦荒,不可能从根本上限制土地兼并。3、土地兼并不可避免的根源:土地私有制发展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六、地

    15、主土地所有制的经营方式:封建社会前期主要是田庄经营方式,规模大,农民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强烈,生产积极性不高;封建社会后期主要是租佃式经营方式,规模小,农民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和生产自主权提高,促进了农业发展。【知识延伸】1、井田制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实行的一种土地使用的管理制度。所谓“井田”是指将方里九百亩土地,划为九块,每块一百亩,八家共耕中间的一百亩公田,每家都有一百亩私有田,这种土地的划分使用方式,其形犹如“井”字。是一种农业、行政与军事组织形式合一的重要制度。据说,夏朝曾实行过井田制。商超、周朝的井田

    16、制因夏而来。到西周时已经发展很充分。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井田制逐渐瓦解。井田制就是把耕地划分为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垢,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一人耕种大约100亩(约合今182公亩)。100亩为一个方块,成为“一田”。甲骨文中的田字也是由此而来。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守城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但实际上并不是每块井田都是900亩,还存在诸如800亩,1000亩这样的特殊情况。2、屯田制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屯田制就是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

    17、定数额田租。渊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屯田制又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商屯亦称盐屯,是明盐商为了便于在边境地区纳粮换盐而办的屯垦。而民屯和军屯就是狭义的屯田。而屯田制就是以屯田为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制度,由曹操建立。3、王田制王田制是王莽时期的一种土地国有制。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宣布的政策是:将天下田改为“王田”,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说白了就是恢复西周的井田制,天下土地国有。“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并按井田制重新分配。在这里王莽着意于立即消除土地兼并,初意未始不善,但这一政策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这就注定了它的失败。结果,既没有能力兑现无田者可按标准受田的承诺,又

    18、危及官僚大地主的特权利益。4、均田制(1)性质:均田制是一种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我国从北魏时期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制度。(2)实行:始于北魏(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在长期战乱之后,户口迁徙,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即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北齐、北周、隋、初唐时均沿袭此制。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瓦解。(3)内容:“计口授田”是指政府根据所掌握的土地数量,授予每口人几十亩桑田和露田。桑田可继承,露田在年老或死亡后要收回。均田制也就是古代帝王将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

    19、属于均田范围。(即国家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只是将自己掌握的国有土地,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给农民使用,授地农民须承担赋役。)(4)作用: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缓解了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形势;加强了政府对人民的控制;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解了阶级矛盾;稳定了土地所有权。但后来禁令渐松,均田制最终遭破坏。5、鱼鳞图册鱼鳞图册是旧时为政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明洪武年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亦称“鱼鳞册”、“鱼鳞图”、“鱼鳞图籍”

    20、、“鱼鳞簿”。鱼鳞图册对于中国土地制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鱼鳞图册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立的科学的土地赋税管理办法,清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主人的姓名、亩数、四至、以及土质的肥脊。还把每块土地的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为“鱼鳞图册”。最早出现在宋朝农业经济较为发达的两浙、福建等地。元末朱元璋出入徽境,采纳休宁儒生朱生“高筑墙、广积来粮、缓称王”的进谏,为鱼鳞图册的普及和完善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发现因土地隐匿给国家税收损失的严重问题后,开始编造完整、紧密的鱼鳞图册,在相当程度上摸清了地权、理清了隐匿。这

    21、是地政管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考点三 :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2、从战国到东汉,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展的整体特点:(1)多样性特点(2)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二、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次数迁徙时间迁徙原因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第二次高潮唐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的破坏第三次高潮两宋之际靖康之乱的影响古代人口迁徙产生什么影响?(1)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如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移的原因: 南方相对和平稳定;人口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江南统

    22、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完整的作物体系1)、 初步开发 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孙吴、东晋、南朝) 手工业和商业 建康2)、逐渐超过(中唐以后): 水利事业 扬州3)、完全超过(两宋以后):“苏湖熟,天下足”3、影响(1)、城市的繁荣。(2)、文化重心的南移。考点四: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中国古代冶金业的成就(一)青铜时代1.夏朝:二里头文化开始 2.商周:青铜铸造技艺相当成熟(二)铁器时代1 .冶铁工艺:(1)春秋:冶炼生

    23、铁和钢(块炼钢)(2)南北朝:更先进的灌钢法2.冶铁燃料:(1)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 (2)北宋:用煤冶铁很普遍 (3)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 (4)明朝:流行开来二、 衣被天下中国古代纺织业(丝织业与棉织业)的成就1.上古:开始养蚕缫丝2.西周:丝织工艺突飞猛进: 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4.唐代:出现缂丝技艺5.宋元:棉纺织业发展(黄道婆) 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6.明代:棉布成为主要衣料三、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成就陶器青瓷白瓷制瓷业成为独立的部门,瓷器大量出口出现地方瓷窑体系,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青花和釉里红,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斗彩和五彩瓷粉彩和

    24、珐琅彩四、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其特点考点五: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商业的发展原始社会:产生以物易物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商周:初步发展 西周“工商食官”官府垄断工商业 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 私商成为商人主体春秋战国:繁荣 黄金、白银开始成为货币 著名都会出现 隋唐:蓬勃发展(丝绸之路)宋元:新高峰期 两宋:“交子”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明清:出现新特点 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 出现地域性商帮二、城市的繁荣 指出宋朝与宋朝以前的城市有什么不同?宋朝以前宋朝市时间限时开闭打破限制地点县治设市,坊、市分开打破限制,分散城中管理受到官府直接监管不受官府直接监管城市功能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经济职能加强

    25、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 A、汉唐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B、唐宋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C、明清工商业城市的兴起三、重农抑商政策1、产生的时间:战国时期2、提出的原因: 商业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法家的抑商思想随法家人物的政治活动而被付诸实践3、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收重税 严禁商人购置土地4、唐中期以后,政策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5、明清坚持重农抑商6、评价 A、初期,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B、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的落后。城镇发展分两个阶段(1)严格限制阶段

    26、(从周至唐)城镇发展特点:早期的“市”是商业活动场所,是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格限制。如实行坊市分开等。(2) 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城镇发展特点: 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地点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谈一谈明清时期的城镇特点发生了什么变化?联系现实说说城镇化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工商业市镇兴起。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促进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促进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考点六:近

    27、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一、近代前夜的发展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1)明清时期比明清以前:有了高度发展农业: 扩大了耕地 推广了双季稻 引进并推广了高产作物:玉米、甘薯手工业: 私营取代官办商业: 商品流通扩大,白银使用广泛; 工商业市镇兴起(2)当时中国与外国比:综合国力强大中国当时有约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几乎是欧美的总和近代前夜,中国农耕经济为什么能够得到高度发展甚至还出现了康乾盛世?2、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具体有何体现?要素: 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的商品生产; 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 工场手工业的经营形式。基本

    28、特征:雇佣剥削劳动表现: 明中后期苏州的丝织业; 明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业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纵向比,即把明清时期产生并得到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在此之前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相比,无疑是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二、近代前夜的迟滞1、表现:(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迟滞这是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横向比较而得出的结论中国:稀疏出现,发展艰难、缓慢, 最终夭折, 未能发展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欧洲: 发展迅速, 资产阶级随之壮大, 通过革命取得政权, 开展工业革命, 迈向工业国(2)中西实力对比发生逆转(1840)2、原因:封建制度腐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治上:君主专

    29、制空前强化思想文化上:专制高压、虚骄自大外交上:海禁、闭关 (闭关政策:严格限制(而非禁绝)对外交往)3、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一、背景1、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产生资芽,需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流传,狂热追求黄金3、商业危机:欧洲从事转手贸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商路4、精神动力:基督教传教,进行圣战5、政权支持:西班牙、葡萄牙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6、客观条件: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罗盘针,地缘学说,地图二、经过时间航海家支持国航路14051433中国,郑和

    30、明朝七次,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14871488葡*迪亚士葡萄牙非洲好望角1492意*哥伦布西班牙美洲新大陆14971498葡*达伽马葡萄牙欧洲到印度15191522葡*麦哲伦西班牙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欧 洲:1)商业革命:主要商路、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与亚非拉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市场扩大,商品增多 2)西欧开始崛起:贸易、掠夺(金银矿的开采,种植园经济,黑奴贸易),通过以上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3)价格革命:金银价格下降,物价暴涨,工商业资级战胜了封建主2、亚非拉:1)亚:欧洲殖民者在亚洲侵占据点和岛屿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亚洲经济的发展 2)非:灾难、贫穷(15C西非开始被猎取黑奴,1502第一批送到美洲,劳动力减少) 3)拉:灭顶之灾、贫穷、落后(金银掠夺、种植园经济、种族灭绝)3、世 界:1)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2)世界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注释】所谓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


    注意事项

    本文(必修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