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心理学史的总结.docx

    • 资源ID:17885722       资源大小:38.4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学史的总结.docx

    1、心理学史的总结心理学史 一、各大学派的简介学派产生时期国家代表人物主要标志性著作、文章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构造主义19世纪90年代德国冯特、铁钦纳构造心理学的公设实验内省法心理内容自身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直接经验机能主义1896年美国杜威、安吉尔、卡尔心理学中反射弧的概念内醒法、客观观察整个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研究反射弧和适应性功能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华生、霍尔特、拉施里.亨特、魏斯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自然观察法、实验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语言报告法、测验法行为格式塔学派1912年德国维特海默、科勒、考夫卡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观察法、内省法(直接观察法)对现

    2、象进行“质的观察和分析”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末页德国弗洛伊德癔病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对日常生活的分析无意识现象和内容前意识和潜意识二、解释概念 1.韦伯:德国解剖学家、生理学家,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最早系统地用实验证明了阈限的概念,并且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韦伯律:K = I / I ( K=常数;I=刺激强度;I=最小可觉差)。他最早揭示了感觉与刺激强度的关系,使心理学从研究经验转向研究心理学问题。开创了心理学式实验,引起了费希纳等的后继研究。首次用数量法则来说明刺激与心理关系。首次对阈限概念作了系统的实验说明。2.冯特:(构造)德国人,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奠定了构造主义心

    3、理学派的基础。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诞生。l862年发表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与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被视为新心理学著作诞生的标志。使用实验内省法,他认为心理是由元素组成的,主张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提出身体平行论、感情的三度说。但是,他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摆脱不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束缚。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内省法遭到批评。3.布伦塔诺:(意动)生于德国,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为奥国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1874年出版从经验观点看心理学,1911年出版论心理现象的分析。他认为心理学可以认为是研究灵魂的科学。认为心理

    4、学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心理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心理活动,即意动(akt(德)或act)。主要使用自我观察法。他虽然具有唯心主义思想,但他提出意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后来心理学影响很大。它的心理学观点成为以后不满于内容心理学理论的推动力。4.惠特海默:(格式塔)德国人,格式塔心理学的最初倡导者。他提出了所谓大脑交互历程的看法,解释了似动现象他认为似动现是一个整体或完形(格式塔),而不是感觉的一束。他和苛勒,考夫卡三人于1912年发表了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一文,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5.托尔曼:(新行为)美国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动物和人

    5、类的目的性行为(1932)。他提出行为具有目的性和整体性;他最先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着重研究有机体的中央(内心)的过程,反对“刺激-反应”理论;他以各类迷宫为学习情境,其中有许多选择点,即通往目的地的符号或线索,提出“符号-格式塔”。他的认知理论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开山始祖;但是,他没有把行为恰当地同内隐的机能彻底地、明确地联系起来,因而不能发展成为一种完全整合的理论体系。而且他以动物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推论人类行为,忽略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异。6.桑代克:(机能)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主要著作:动物的智慧,教育心理学,成人的学习等。首先

    6、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学习心理。提出学习理论:试误说,联结说和学习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主张研究人类学习心理、学习迁移,提出学习迁移的“相同元素说”。他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7.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发现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迂回道路,梦的解释也可以作为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他于1900年发表了梦的解释一书。他认为梦有显梦与隐义,梦的解析是由显梦寻求隐义。凝缩(一种象征表示几种隐义);换位(观念互换);梦的工作方式戏剧化(具体形象表示抽象欲望);润饰(条理化)。 梦的解释优点在于承认人类经验中的象征的丰富,

    7、而缺点在于无法证明其正确与否。8.心理生活空间:(拓扑P361)勒温认为场是人及心理环境的生活空间,个体生活空间由人(p)及心理环境(E)构成,包括具有正负效价的目标和吸引或排斥的向量。生活空间是用来表示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一切事件,分为3类:准物理事实、准社会事实、准概念事实。(准指觉察到的对心理事件有实际影响的事实。生活空间可以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看成一个心理事实。9.意识流:(实用主义)意识流是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思想。他认为意识不是由片段或者元素集合而成的,而是不断流动的。意识流的提出有力的反对冯特的元素主义思想。他提出意识的5个特点: 意识是属于私人的;意识是常变的;意

    8、识是联系不断的;意识必定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意识具有选择性。10.形质:(意动)是厄棱费尔在研究时间和空间形式中提出的。最初认为形质是它本身能够互相分离的作为由要素而形成的表象的复合,后来简化为“是具有感觉和表象复合的新的属性”。后为格式塔心理学所引用和替代。形质的构成:基素和基体。11.刺激错误:(构造铁钦纳)被试的报告是说明刺激的意义,而不是描述自己的意识状态,犯了用意义代替刺激的错误。把心理过程同被观察的对象相混合。(事实上:心理学被试应该应该观察心理过程本身,而不要观察它的意义。)12.自由联想法:(精神分析)是由弗洛伊德在精神病治疗中创造的方法,他让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说出任何事、任何

    9、话。后发展成为心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13.中介变量:(新行为托尔曼)中介变量是与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和行为变量(亦称因变量)相关联,它是中介于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的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来的中介因素,并用公式B=f(S、P、H、T、A)(其中B代表行为变量,SPHTA代表实验变量,S代表环境刺激,P代表生理内驱力,H代表遗传,T代表过去经验或训练,A代表年龄)说明行为变量和实验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弥补了早期行为主义的不足。14.基本焦虑:(新精分霍妮)缺乏家庭关爱不安全感基本敌意压抑后基本焦虑。(解释:她强调一个基本原则,即安全的需

    10、要。不安全的恐惧导致了焦虑。她强调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认为个体从出生就寻求安全的需要,如果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不好缺乏家庭关爱,儿童内心产生不安全感,从而对外界产生基本敌意,当这种敌意被压抑一段时间后,儿童就会产生基本焦虑。)15.向上意志:(精神分析阿德勒)或称为“权力意志”,即人生来就具有奋力向上、追求卓越的内驱力。但是过分强调“人生来就带有”,带有唯心的色彩。16.生活风格:(精神分析阿德勒)在对付困境中逐渐形成的特殊而固定的行为方式和策略。(解释:阿德勒认为在不同的情境的影响下,每个儿童逐渐形成一套对付困境的方法和策略,形成一套特殊的行为方式。这种每一个儿童在对付

    11、困境中逐渐形成的特殊而固定的行为方式和策略,就形成了生活风格。)17.集体潜意识:(精神分析荣格)位于心灵的最深层,它一般指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本能 人格面具(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 主要内容 阿妮玛(男性心中女性的成分和意向) 原型 阿尼姆斯(女性心中男性的成分和意向) 阴影(人性中黑暗的一面) 自性(起着将整个人格结构协调整合的作用自我实现)18.心理物理场:(格式塔考夫卡)包括自我和环境两部分。 自我包括需要、准需要、意向、意志、态度等。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实际现实的环境)和行为环境(心中臆想的环境) 过分强调行为主义,具有主观唯心。19.意识阈:(1

    12、8实际法国感觉主义心理学 赫尔巴特 P73)由于观念具有引力和斥力的关系,人们只能意识一定的对象或注意有限的范围,不能同时注意两个观念,除非它们联成一个复杂的观念。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接下女,这些界限便为意识阈。就是说,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的状态。20.二重心理学:(意动)(1)麦塞尔的二重心理学认为应该研究有意的经验,包括不易理解的意动和易于理解的意动。(2)屈佩尔的二重心理学认为对象有两个:心理内容和心理机能。是意动和内容心理学的折中和融合。21.创造性综

    13、合:(构造冯特)也称“统觉”, 具有意识的主动性、创造性、统一性的作用。在统觉状态下(使意识对象处于注意的焦点),原来元素才能组合形成具有新质特性的心理复合体。22.逃出自由说:(新精分弗洛姆)(背景解释:弗洛姆的人格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认为人们的主要动机是逃避日益增多的自由而祈求恢复到较安全的存在。在“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组织已不如以前那些小的政治单位提供坚定的指导和安全的背景,人们所获得的“自由”是“消极的自由”。所以,人们总是感到孤寂和不安,总想逃出这个社会中的自由,以求得安全的存在。)对自由的分析 消极自由:不安全的自由 积极自由:安全的自由(支配)逃避自由(消极)的动机和方

    14、法 获得积极自由 逃避任何自由23.单子论:(1719世纪的德国心理学思想莱布尼兹)德国心理学家莱布尼兹1714年出版单子论,他认为,单子是能动的客观精神实体。心理是由单子组成的,单子是能动的,分为不同等级,按其自身内部规律活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24.符茨堡学派:(意动)由屈佩尔建立,该学派认为思维的内容里有非感觉、非意向的元素,提出“无意向思维”的有关思维的实验和“二重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有关思维的研究主要是:马尔比的判断研究、瓦特的联想研究、彪勒的思考研究。该学派主要人物有马尔比、瓦特、彪勒等。25.潜意识:(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性的),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它回到

    15、意识中是困难的,有严密的防守。26.拓扑心理学:拓扑心理学是勒温借助几何学中的拓扑学陈述心理学事件在心理生活空间的移动,采用向量学的向量分析陈述心理事件的动力关系。拓扑心理学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体系;注重对行为动力进行研究,并对需要、紧张、欲求水准等进行实验研究;把社会问题引入实验室研究,创立了团体动力学,并推动心理学理论的应用。但它也存在不足之处,不足,过分强调心理环境的影响,忽视个体过去历史的影响,某些概念前后不统一,不精确。27.高峰体验:(人本马斯洛)是瞬间产生的极其强烈而美妙的快乐感觉、幸福感或敬畏感。但马斯洛过分强调高峰体验也是不正确的。28.实验内省法:(构造冯特)是冯特心理学研

    16、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又称为“自我观察法”,让被试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陈述并从中进行分析的方法。冯特提出,要求经过训练的被试只分析所观察的心理元素,单纯描述它们的强度、性质指类而剥去所观察的心理的客观刺激和实际意义。冯特把实验内省法限制在只能用于简单的心理现象,而反对把实验内省用于复杂的心理过程。29.神经症自我:(新精分霍妮)真实自我:指个体潜能。是发展的原动力。理想化自我意象:个体脑中凭空设想的形象。现实自我: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30.空间知觉部位记号说:空间知觉是由于接受刺激的部位所留下的特殊记号,同某种运动经验逐渐结合的产物。部位记号说反对了康德的空间知觉先验说,主张以生理学

    17、知识为依据、以人的经验为中介来解释空间知觉形成的规律,实质是一种空间知觉经验说。但是不足的是将空间知觉看作是一种记号的结合,而不是客观实在的映像,违反了反映论。三、简答+大题1.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进展(1)贝尔(1807)和马戎第(1882)分别发表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率(2)反射动作的研究(3)关于神经冲动电的性质和传导速度的研究(4)人差方程式的发现(5)约翰内斯缪勒的感官神经特殊能力学说2.感官生理机能的研究(主要记视觉)视觉:(1)发现视锥细胞的作用和分布 (2)发现普金耶现象 (3)西贝壳认为有两种色盲 (4)对明暗适应现象探究,研究双眼辐合、双眼视差 (5)提出三色说 (6)提

    18、出四色说听觉:(1)缪勒对外耳、中耳和内耳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对中耳、内耳的机能不大清楚,没有正确的解释 (2)赫尔姆霍兹提出共鸣说3.实验心理学为什么诞生在德国(1)由德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发展状况所制约的:德国工业的飞速发展;1871年德过实现自上而下的统一;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强烈要求(2)德国科学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体制促使生物科学的发展(3)生物学尤其是感官生理学的领先地位(4)生理学、物理学与联想心理学的结合出现了实验心理学冯特早期从事感官生理学的研究,喜欢哲学、致力于建立一门新的心理学4.韦伯的研究和评价研究:(1)两点阈的研究:皮肤上刚刚感觉到两点的精确数值 (2)韦伯律:K=I/I

    19、(K=常数,I=最小可觉差,I=刺激强度)评价:(1)提出感觉与刺激的关系,使心理学从研究经验转向研究心理学问题 (2)韦伯开创了心理学式实验,引起了费希纳等的后继研究 (3)首次使用数量法则来说明刺激与心理的关系 (4)首次对阈限概念作了系统的实验说明5.冯特心理学体系是什么?(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直接经验(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历史法(3)关于心理学的任务:把心理混合物分析成为最简单的心理元素;将心理元素结合成愈来愈复杂的心理混合物;确定各种心理的一般公式和从中获得心理规律。(4)具体心理学思想:关于心理元素和意识结构(最简单的心理元素是感觉和感情,感觉的复合物是观念,观

    20、念的形式有强度、时间和空间);感情三度说(感情有三种特征:愉快与不愉快、紧张与松弛、兴奋和抑制);统觉学说(心理复合物结合形式:联想和统觉,联想是被动的结合形式);意志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6.冯特的贡献与局限贡献:(1)使心理学独立 (2)建立实验心理学 (3)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局限:(1)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摆脱不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束缚 (2)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内省法遭到批评7.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思想(1)思想基础:心理学可以认为是研究灵魂的科学(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心理学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心理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心理活动,即意动 内容心理学的对象

    21、:所见、所闻、所思之物 意动心理学的对象:所见、所闻、所思之物动作(也包括所涉及的心理内容) 意动的分类:表象的意动;判断的意动;爱憎的意动(3)研究方法:观察,主要是自然观察(4)评价(有空就看看):虽然具有唯心主义思想,但他提出意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后来心理学影响很大。它的心理学观点成为以后不满于内容心理学理论的推动力8.机能主义的起源(1)美国移民国家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特点(2)达尔文进化论的对美国心理学思想的直接促进作用(3)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影响巨大,在英国促进了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1877年达尔文发表一个婴孩的生活概述1882年威廉.普雷叶出版儿

    22、童的心灵和个别差异的研究。 (主要是高尔顿的能力遗传的学说和能力的测量)(4)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些都使得美国心理学一步一步朝向机能主义心理学方向发展9.芝加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评价观点:(1)心理学研究对象杜威:整个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卡尔:研究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 研究反射弧和适应性行为。(2)研究方法安吉儿主张采用内省法和客观观察。卡尔认为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需要文化产物分析法、日常生活资料来补充。评价:把心理学研究对象从主观方面(意识)扩大到对客观方面(外部行为),为行为主义开拓了道路。10.广义机能心理学的产生的历史背景、特点、代表人物历史背景:(1)美国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

    23、(2)实用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特点:(1)致力于个别差异的研究; (2)用“刺激反应”的联合代替“观念”的联合; (3)采用多种多样的客观方法; (4)使心理学应用于社会领域和实际生活代表人物:卡特尔、桑代克、吴伟士11.桑代克、吴伟士、卡特尔分别研究了什么?美国机能主义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桑代克:(1)首先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学习心理 学习理论:试误说、联结说 学习定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2)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创建了教育心理学 (3)研究人类学习心理、学习迁移,提出学习迁移的“相同元素说”吴伟士:(1)研究整个人的全部活动,包括意识与行为 (2)方法:内省法、

    24、实验法、观察法 (3)研究的问题: 内驱力,是激发机制的内在条件,回答机制“为什么”的问题; 机制,是内驱力得以满足的外在行为方式,回答“怎样”的问题卡特尔:(1)反应时间的研究 (2)个别差异的研究 (3)心理测验方法对能力的研究 (4)首创等级评列法(1902年)美国机能主义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验、揭示人类行为动机12.格式塔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观点、评价历史背景:(1)社会历史背景:倾向于整体的研究,强调主观能动和统一的意志。 (2)哲学思想背景:理论基础是现象学,强调对意识的直接经验给予朴素而丰富的描述。 (3)自然科学重视整体研究的趋势的影响:有物理“场

    25、”引起“心理场”、“行为场”、“环境场” (4)心理学的影响:马赫的影响空间形式的感觉、时间形式的感觉 厄棱费尔形质学派的影响观点:(1)研究对象:科勒的直接经验 考夫卡的行为和行为环境(行为和心理物理场) (2)心理学的方法:采取自然的观察法、内省法,主张对现象进行“质的观察和分析”,而不宜作量的研究 (3)心物同型论: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都有同样的格式塔的性质,因而它们都是同型的,实际上是身心平行论的翻版。 (4)知觉理论:一个良好格式塔的组织原则或因素,包括: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接近性原则; 类似原则; 共同命运原则; 完形的倾向性或良好万兴原则; 封闭性原则 (5)苛勒对黑猩猩的学习实

    26、验研究:进行动物实验,提出了顿悟说(学习是突然产生的对整体完形的知觉和理解) (6)魏特海默的创造性思维:魏特海默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通过顿悟打破旧的格式塔,建立新的格式塔 (7)对行为的研究:“块状的行为”与“分子行为” “地理的环境”与“行为的环境”评价: 积极方面:(1)强调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制约部分具有积极作用,有力反击冯特的元素主义心理学 (2)在研究方法上有进步。既重视客观的观察也重视内省的观察,收集大量的实例 (3)在知觉和学习方面进行了首创性的实验研究,取得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4)是一个既注重收集事实,也注重理论建设,内容复杂,体系严谨,立论精密,影响广阔的极富有迷惑力

    27、的心理学派别,对人本主义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影响很大 消极方面:(1)强调同型论,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2)强调心理现象的“组织作用”,轻视经验的作用;采取动力的观点而排斥发展的观点;强调顿悟否认试误说,缺乏辩证思想13.简述勒温拓扑心理学思想拓扑心理学是勒温借助几何学中的拓扑学陈述心理事件在心理生活空间的移动,采用向量学的向量分析陈述心理事件的动力关系。(1)心理生活空间勒温认为场是人及心理环境的生活空间。生活空间是用来表示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一切事件。分为三类:准物理事实、准社会事实、准概念事实。准是指觉察到的对心理事件有实际影响的事实。(2)区域、疆界、移动区域:心理生活空间的每一部分,都可

    28、同等于一个区域。疆界:区域具有一定的疆界。移动:从一个区域达到另一区域的运动称为移动。14.精神分析理论内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的理论、方法、对象、梦的解析理论:(1)早期理论中的两种本能 性本能:保护种族繁衍的倾向 自我本能:饥饿、害怕等,保护自己的倾向 (2)后期理论中的两种本能 生本能:(包括早期理论中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其能量称之为力比多 死本能: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行为的能量来源方法:(1)自由联想法:在放松状态下随意说出任何事、任何话 (2)梦的分析:从1897年自己分析梦,发现对梦境的解释可以找到患者被压抑的欲望(3)对日常生活的分析

    29、(过失行为)对象:无意识现象和内容前意识与潜意识前意识就是在无意识中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潜意识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性的),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它回到意识中是很困难的,有严密的防守。研究的核心是潜意识。梦的解析:梦有显梦与隐义,梦的解析是由显梦寻求隐义。 梦的工作方式: 凝缩(一种象征表示几种隐义); 换位(观念互换); 戏剧化(具体形象表示抽象欲望); 润饰(条理化)。15.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时间、与精神分析的观点分歧及霍妮的理论产生时间:20世纪30年代观点分歧:赞同潜意识、压抑、抵抗、移情、自我防御等观点。反对里必多,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反对恋父、恋母情结和童年经

    30、验的决定作用。反对性本能的冲动,认为具有要求安全满足的冲动;反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粘连,强调在自我水平上研究。霍妮的理论:(1)神经症理论1)根源:病因在人格结构。所以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寻找。2)基本焦虑:缺乏家庭关爱不安全感基本敌意压抑后基本焦虑3)神经症需要:应对基本焦虑的防御性策略,是潜意识的驱动力。有十种:对友爱和赞许的神经症需要; 对主宰生活的伙伴的-; 将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的-; 对权力的-; 对利用他人、剥削他人的-; 对社会承认和声望的-; 对个人崇拜的-; 对个人成就和野心的-; 对自足和自立的-; 对完美无缺的-;4)神经症人格:由神经症需要所决定有三种:顺从型( ); 攻击型( ); 退缩型( )。 5)神经症自我:真实自我:指个体潜能。是发展的原动力。理想化自我意象:个体脑中凭空设想的形象。现实自我: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6)基本冲突:在基本焦虑基础上形成内心冲突。由不适当家庭环境引起;包括三种冲突:各种神经症需要之间的冲突;三种人格之间的冲突;三种自我之间的冲突;(2)治疗:挖掘自我实现的潜能;建立与他人和谐关系;强调自我分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学史的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