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答案资料.docx

    • 资源ID:17877805       资源大小:391.04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答案资料.docx

    1、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答案资料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或评分要点 第一章 绪论一.选择题:1.( D )2.( D )3.( B )4.( B )5.( B )6.( A )7.( B )8.( C )9.( A )二、填空题1.植物 山石 水体 建筑2.空间的规划设计 景观艺术构成 植物栽培 土建工程技术3.生物科学技术 工程技术 美学理论 4.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纽约中央公园 波士顿和华盛顿公园绿地系统5.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6.传统园林学 城市园林绿化 大地景观规划;7.自然 艺术 8.梁思成 吴良镛 汪菊渊

    2、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简述学习园林史的目的与态度。(较难,理解;园林学科发展)答案要点:(1)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造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学习前人保留下来的优良的园林文化与技术。纵观中外园林史的发展变化把握园林学发展的方向。(2)园林史是一门综合科目,即是科学又是文化艺术。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背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山石、园林水体等。 (3)在学习园林过程中,要注意两个轴线知识领域的学习,一是横轴,包括环境、生态、美学艺术、植物学、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工程、养护管理技术等。二是纵轴,亦即园林历史。(4

    3、)对园林史要进行批判地学习。五、名词解释1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2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园林学)是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与艺术。第二章 中国园林史一、名词解释:1、囿:起源于狩猎,已具备园林的雏形。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通常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无异于一座大型的动植物园。2、文人园林:侠义指

    4、文人经营的或者文人所有的园林。文人凭借他们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来进行园林的经营,同时也把他们对人生的哲理的体验,宦海沉浮的感怀融注于造园艺术之中,是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附着着一层浓重的文人色彩。广义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3、一池三山: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我国古代神化传说中的神仙境地。汉武帝为追求长生不老,听信方士之言,在上林苑建章宫中,模拟海上神山,最早开始了“一池三山”的布局格局,后来演变成历代皇家园林的一种传统格局,在一个宽广的水域中筑三岛象征一池三山的神仙住所。对

    5、我国传统园林直至现代园林的创作均有深远影响。4、天人合一:是由宋儒提出,但作为哲学思想起源于周代,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类的政治、伦理等一切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这种哲学思想对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从开始就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5、君子比德:是一种导示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认识大自然的意识形态。就是说,大自然的山林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于大自然的形象表现出与人高尚品德相类似的特征。是决定中国古典园林从开始就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的一个

    6、精神因素。6、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一种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进行过描述,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园林中仿造建设弯曲的河道,做曲水流觞景点。7.澄怀味象:南朝画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澄怀”是对体验者审美心胸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审美主体澄清胸怀,涤除俗念,陶冶出纯净无瑕的审美心胸,这受庄子“心斋”说的影响。“味象”之“味”,即体味、品味、玩味,也即体验;“象”指客体物象、审美对象。所谓“澄怀味象”,就是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审美心态中,品味、体验、感悟审

    7、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8. 离宫御苑: 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9. 行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或远都城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尔游憩之用。10. 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游憩。11. 衙署园林: 凡是由地方官署或中央机关职能部门牵头兴建的园林,都应属于“衙署园林”的范畴。衙署园林建园缘由多是为了提高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追求环境的生态效益、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结果。12. 书院园林:书院,萌芽于唐末时期,形成于五代,盛于宋代。五代时期,由于烽火连年,学

    8、校停办,一些文人学者选择名山胜地,修建房舍,招收生徒,进行讲习活动,作为教学组织的书院。由此,产生了书院园林。13. 寺观园林:也称寺庙园林,指佛寺、道观的园林,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广义则泛指整个宗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14. 皇家园林:“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

    9、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15. 私家园林: 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地主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16. 林卡:藏语词汇,汉语译为园林。17.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作者为明代计成(字无否),它直观解读中国古代宅院,别墅营造的择地之要,相地风水,亭台门窗,墙垣屋宇,铺地装折,选石掇山,理水,以及草、木、花、竹营景之学。18.一

    10、家言: 又名闲情偶寄,为李渔重要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19.长物志:是明代苏州文人文震亨撰著的一部关于生活和品鉴的笔记体著作。所谓“长物”,即多余之物。其内容广泛,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十二个部分。20. 写意山水园:以诗情画意融入山水为创作特色的园林,始于魏晋南北朝,到了宋代,中国的写意山水园风格得以最终完成。写意山水园受到写意山水画美学思想的影响,追求幽寂脱俗、自然雅致的风格,色彩的应用上以自然、淡雅、平静为主,建筑轻巧纤细

    11、、玲珑剔透。21. 集锦式园林: 所谓集锦式的园林体系,主要是指凭借封建帝王的权势,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和能工巧匠,将国内国外各类园林的精华,以及山水诗、山水画中所描绘的自然情致,仙居幻境,移植仿建于皇家苑囿之中,形成荟萃名园、景象万千的园林景观。这是北京乃至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一个显著标志。22. 掇山: 是用自然山石掇叠成假山的工艺过程。包括选石、采运、相石、立基、拉底、堆叠中层、结顶等工序。23. 理水:园林水景创作称之为理水。24. 借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园林中的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七类。

    12、25. 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26. 夹景: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27园林史:园林及其相关因素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二、填空:1、囿 台2、商殷3、囿 台 园圃4、帝王狩猎 观天象 通神明5、沙丘苑台 灵囿 灵台 灵沼6、章华台 姑苏台7、瓦 高台 政治 军事 生活享乐8、战国9、金谷园10、木 梁架结构11、一池三山12、西汉1

    13、3、天人合一思想 君子比德思想 神仙思想14、兰池宫15、兰池宫16、上林苑 建章宫 17、上林苑18、建章宫19、上林苑 一池三山 园中园20、观赏2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石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22、南京栖霞寺 山东灵岩寺 湖北玉泉寺 浙江国清寺23、舍宅为寺24、崇拜 生活 前导 游览25、“由俗入清、渐入佳境”26、邺城 铜雀台27、铜雀台 金虎台 冰井台28、洛阳29、华林园30、西苑31、浣花溪草堂 履道坊宅园或庐山草堂 辋川别业32、丛林 溪流 山道 丛林 综合33、魏晋南北朝34、写实 写实与写意相结合35、长安城36、兴庆宫37、华清宫38、曲江池

    14、曲水流觞39、小40、纤巧秀丽 成熟41、设计模数 工料定额制度42、东京(开封) 西京(洛阳) 临安(杭州) 吴兴 平江(苏州)43、寿山艮岳44、花园 宅园 游息园(别业类)45、私家 文人46、宋47、简远 疏朗 雅致 天然48、隋唐 大明宫(或兴庆宫或太极宫) 西苑 华清宫49、东京(开封)50、艮岳51、沧浪亭52、南宋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雷峰夕照双峰插云 南屏晚钟 三潭印月(写出5个即可) 53、太液池 方丈 瀛洲 蓬莱54、颐和园 避暑山庄 拙政园 留园55、万寿山 香山 玉泉山 静明园 静宜园 清漪园 畅春园 圆明园 56、北宋 苏舜钦

    15、 57、圆明园 长春园 绮春园 58、圆明园 59、沧浪亭 60、文震亨 61、简远 疏朗 天然 雅致 62、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63、沧浪亭 狮子林 拙政园 留园 )64、万寿山 昆明湖 65、李渔 66、花石纲 67、雷金玉 68、江南 北方 岭南 69、 花谱 70、艺圃 71、冠云峰 瑞云峰 岫云峰 72、戈裕良 73、留园 74、梁园 可园 清晖园 余荫山房 75、四时田园杂兴 76、延光阁77、清 78、涵碧山房 林泉耆硕之馆 五峰仙馆 79、白马 80、万卷 81、深圳 佛罗里达 82、梅 83、艮岳 艮岳记 84、 颐和园 避暑山庄 三、选择:1、C2、B3、D4、

    16、B5、C6、B7、D8、D9、A10、C11、B12、A13、C14、D15、B16、B17、A18、D19、A20、A21、C22、A23、D24、A25、A26、C27、B28、B29、B30、C31、D32、C33、D34、A35、A36、B37、B38、B39、A40、D四、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44、45、46、47、48、49、50、51、52、53、54、5

    17、5、56、五、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功能。答案要点:中国有园林的兴建应该是从奴隶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的商殷时期开始的。从甲骨文以及其他相关历史记载可以知道,起源的最初形式是囿、园圃及台。囿是帝王狩猎的场所,兼有“游览”的功能;台是囿中土筑的高台,有观天象、通神明的作用,兼有登高望远、欣赏风景的功能;园圃是种植果树蔬菜的场所,除食用、药用等生产功能外,也发展为观赏用。2、简述我国古典园林生成期的园林特征。答案要点:(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2)园林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逐步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园林总体规划粗放。(3)三种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

    18、、神仙思想)支配着人们对于大自然尚保持浓重的神秘性。对大自然山水风景,尚未构建完全自觉的审美意识。3、寺观园林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相比,有哪些自身的特点。答案要点:(1)绝非私园,除宗教活动外,带有公共游览性质;(2)在园林寿命上,苑囿常因改朝换代而废毁,私家园林难免家业衰落而败损,相对而言私庙园林较稳定,如少林寺;(3)寺观选址地域广阔,可选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胜地,“僧占名山”成为中国道、佛史上规律的现象;(4)由于寺庙园林主要依靠自然景观构景,在造园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设计手法:a、善于把建筑人工美和自然山水美天趣的融合顺应地形之基架屋;善于因山就势,建筑营造;b、善于控

    19、制建筑尺度,掌握合宜体量;c、善于运用质朴的材料,净净的色彩,造就素雅的建筑格调;d、善于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对景象进行组织剪辑,深化景观意境等等。 4、寺观园林在我国产生、发展和壮大的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1)作为“神”的世间宫苑寺观园林形象地描绘了道教的仙境和佛教的“极乐世界”,所谓“深山藏古寺”;(2)道士佛人都崇尚自然,悉心根据自然山水美景去精心营造园林景致;(3)寺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朝山进香与游览园林胜景的旅游胜地,起到吸引香客的作用;(4)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资助宗教,信徒也往往“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赴佛”,和尚、道士不愁无人。寺庙有钱有人也就发展起来。5、寺观园林的建造

    20、,都需要选择山林水畔作为参禅修炼的洁净场所。简述其选址的原则。答案要点:(1)近水源,以便于获取生活用水;(2)要靠近树林,既是景观的需要,又可就地获得木材;(3)地势凉爽、背风向阳和良好的小气候。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往往都是风景幽美的地方,“深山藏古寺”就是寺观园林惯用的艺术处理手法。6、简述我国古典园林转折期的园林特征。答案要点:魏晋南北朝历时369年的动乱时间,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1)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模拟自然山水进而艺术化地再现自然;(2)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活动已基本消失或保留其象征意义,而游赏活动成为

    21、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去追求视觉的景观美的享受,激发人们寓情于景的感受,但处于简单、肤浅的状态。(3)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大内御园居于城市的中轴线上成为城市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4)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的造园成绩。私家园林也就分化了二种倾向一种以贵族官僚为代表的崇尚华丽,争奇斗富;另一是文人名士为代表的隐逸,追求山林泉石,怡性畅情,成为后世园林的先声。(5)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风景区开发起到主导作用。 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是唐代哪一位著名诗人描写自己居住的园林内的景观,写出该园林的名称并

    22、作简要概述。答案要点:王维的辋川别业。对辋川别业作简要概述。8、宋代名园寿山艮岳的筑山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答出宋代名园艮岳的山体轮廓模仿杭州凤凰山(能答出模拟自然就给分),主山万岁山,侧山万松岭,东南的芙蓉城是山的余脉,三山错落,形成“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的气势(答出筑山有主有次就给分)。在寿山艮岳中大量使用一些形态奇特的巨石,进行特置孤赏。形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筑山置石景观(答出有特置石孤赏用的即给分)。9、简述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中的转折期?答案要点:魏晋南北朝历时369年的动乱时间,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1)中国古典

    23、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模拟自然山水进而艺术化地再现自然;(2)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活动已基本消失或保留其象征意义,而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去追求视觉的景观美的享受,激发人们寓情于景的感受,但处于简单、肤浅的状态。(3)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大内御园居于城市的中轴线上成为城市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4)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的造园成绩。私家园林也就分化了二种倾向一种以贵族官僚为代表的崇尚华丽,争奇斗富;另一是文人名士为代表的隐逸,追求山林泉石,怡性畅情,成为后世园林的先声。(5)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风

    24、景区开发起到主导作用。 10、简述我国宋代的园林特征。答案要点:宋代是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主要特点有:(1)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2)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3)叠石、置石均显示其高超的技艺,理水已经能够缩移模拟大自然界的全部的水体形象,与石山、土石山、土山的经营相配合而构成园林的地貌骨架。(4)唐代园林创作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传统,到南宋时大体上已经完成其向写意的转化。(5)总之,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体的两宋园林,显示出蓬勃进取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登峰造极的境地。11、简述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答案要点:简远、

    25、疏朗、雅致、天然。12简述成熟后期私家园林的造园成就。(适中,理解)知识点:私家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的代表和精华,分析艺术成就对现代造园有借鉴意义。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成熟后期私家园林的历史背景;(2)私家园林的类型和特点;(3)举例说明私家园林的造园要素:从建筑、山石、植物和水体分析;(4)综合分析成熟后期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特点。13简述成熟后期皇家园林的三个类型,并各举2个代表作品。(适中,理解)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园林类型和代表作品,通过分析理解成熟后期古典园林的艺术造诣。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中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皇家园林类型包括大内御苑、离宫御

    26、苑和行宫御苑;(2)每个类型园林分别举例说明造园艺术特点。如:大内御苑中的慈宁宫、建福宫;离宫御苑中的三大名园林(圆明园、避暑山庄和清漪园)和行宫御苑中的静宜园、静明园。14列出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中所提及的园林,并说明宋时期私家园林的特点? (适中,理解)知识点:宋代私家园林的背景和特点。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分为三类:花园类;宅园类;(别业类)游憩园。(1)除依附于邸宅的宅园外,单独建置游憩园占大多数。(2)洛阳的私家园林都以栽植花木著称;有大片树林而成名:林景,如竹林等。(3)所记诸园都没有谈到用石堆叠假山:足以见当时仍以土山为主。(4)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15简述宋代文人

    27、园林的特点。(容易,理解)知识点:宋代文人园林的概念和特点。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文人园林的概念文人园林乃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情操、表现隐逸,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情趣沁润的“文人化”的园林。(2)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和天然。(3)分析宋代文人园林具体特点及表达方式从简远、疏朗、雅致和天然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内涵、艺术特质和举例说明。16简述中国园林借景手法。(适中,理解)知识点:中国园林代表手法借景的定义、内涵、类型和举例。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借景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园林中的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28、的妙用。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7类。其方法通常有开辟赏景透视线,去除障碍物;提升视景点的高度,突破园林的界限;借虚景等。借景内容包括:借山水、动植物、建筑等景物;借人为景物;借天文气象景物等。17试述园冶的主要内容?(容易,理解)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代表专著的基本内容和造园精华。答题要点:园冶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9、”,“巧于因借,精在体宜”18 简述壶中天地造园哲学思想。(较难,理解)知识点:古典园林造园哲学思想。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壶中天地造园哲学思想的含义和解释;(2)壶中天地造园哲学思想在现实造园活动中的借鉴和运用价值(3)举例说明壶中天地造园哲学思想的应用。19 简述集锦式皇家园林的特点。(适中,理解)知识点:清末后期皇家园林的艺术特点。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集锦式皇家园林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2)集锦式皇家园林的艺术特点。 20清代私家园林造园要素。(适中,理解)知识点:私家园林造园要素和特点。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清代私家园林造园背景 ;(2)清代私家园林造园要素; (3)清代

    30、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特点。21分析与谁同坐轩的园林意境。(适中,理解)知识点:园林意境的形成,园林意境产生的效果及分析。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分析与谁同坐轩的园林要素和特点 ;(2)分析与谁同坐轩的园林意境的形成; (3)与谁同坐轩的园林意境的借鉴价值和意义。22. 中国古典园林手法中主与从的含义。(适中,理解)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分析和运用。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主与从的园林艺术内涵和特点 ;(2)主与从的园林造园手法的分析和举例。23. 举例说明看与被看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适中,理解)知识点:古典园林造园手法,造园要素与人的互动关系。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看与被看的园林艺术内涵和特点 ;(2)看与被看的园林造园手法的分析和举例;(3)看与被看园林手法的应用。24. 简述曲径通幽的园林内涵,并举例说明。(适中,简单应用)知识点:曲径通幽的园林内涵。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曲径通幽园林内涵和特点 ;(2)举例说明曲径通幽园林手法。25. 简述藏与露的园


    注意事项

    本文(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答案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