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药方剂配伍中半夏的功用.docx

    • 资源ID:1786942       资源大小:18.7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药方剂配伍中半夏的功用.docx

    1、中药方剂配伍中半夏的功用中药方剂配伍中半夏的功用【关键词】半夏;配伍半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enllia ternate(thunb)brt的块茎,后人将其性味、功用、归经为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然而在运用中,半夏通过巧妙配伍,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兹就其在代表方剂中的配伍作用总结并阐述如下。1 降逆止呕半夏其性主降,神农本草经谓之“下气”;别录说其能止“呕逆”,可知半夏具有降胃气而止呕吐之功,为临床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尤常与生姜配伍善疗寒饮(痰)之呕吐。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恶心

    2、、呕吐;金匮要略小半夏汤,主治痰饮犯胃之恶心、呕吐;如金匮要略半夏干姜散,主治胃寒干呕,吐涎沫;另如伤寒论干姜人参半夏丸,与干姜、人参等配伍可治中虚胃寒呕吐。半夏与他药合理配伍,可治各种原因之呕吐:与黄连、橘皮、竹茹同用,可治痰热犯胃,或胃热呕吐,如温热经纬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半夏与黄芩、黄连配伍,可治胃热呕吐,如金匮要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与栀子、黄连、芦根配伍,可治湿热霍乱之呕吐,如霍乱论中的连朴饮;与竹茹、竹沥、胆南星配伍,可治痰热呕吐;与人参、大枣等配伍,可治胃虚呕吐,如金匮要略大半夏汤;与大黄、枳实、厚朴配伍,可治阳明腑实之呕吐,如伤寒论大柴胡汤;与茯苓、橘皮、旋覆花等配伍,可治妊娠恶

    3、阻之呕吐,如备急千金要方半夏茯苓汤;而治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上逆之“气逆欲呕”,又可与竹叶、石膏、麦冬等相伍,清热生津,和胃止呕,如伤寒论竹叶石膏汤。2 化痰止咳半夏味辛性温而燥,善化痰消饮,适用于寒痰、湿痰犯肺所致的咳喘诸证。正如启源所载:“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 治疗 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方中以半夏与陈皮相伍,佐以茯苓、甘草,共奏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之功。伤寒论中治疗表寒里饮之寒痰咳嗽的小青龙汤,半夏与干姜、细辛、五味子合用,以温肺蠲饮,化痰止咳平喘。然而配伍恰当,半夏可用于治疗多种痰证咳嗽,配胆南星、黄芩、瓜蒌仁可治热痰咳嗽,如医方考中的清气化痰丸;配茯苓、

    4、枳实、天南星等治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痛,喘急咳嗽,如严氏济生方导痰汤。3 消痞除满痞证是患者自觉心下痞满窒塞不舒的病症,常因邪气内陷、或湿热蕴伏、或痰热互结、或虚实互见,寒热夹杂于中而导致气机痞塞、升降失常所致。本品辛开散结,化痰消痞,适当配伍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之痞。若因误下而致邪气乘虚而入,出现寒热互结,虚实夹杂,气机痞塞,阴阳失和之痞,可与黄连、黄芩、干姜、人参等合用,如半夏泻心汤,方中半夏辛温,散结除痞,与干姜一起与芩连配伍,辛开苦降,寒热平调,使升降调,寒温平,阴阳和而痞满消。同样,在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一类的方剂当中,张仲景同样使用了半夏,均取其辛行温通,滑利走散,除痞

    5、散结之效。故成无己曰:“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生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伤寒邪气侵及少阳三焦,而致少阳经气不利,三焦气机不畅者,当治以小柴胡汤,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能疏利少阳经气,畅达三焦气机,为主药。半夏辛温,辛散温通助柴胡以疏理气机,调畅三焦。全方合用而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其他如痰热互结之痞,可与黄连、瓜蒌配伍,如伤寒论之小陷胸汤;若湿热蕴伏,清浊相干之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可与厚朴、黄连、芦根、石菖蒲等相伍,如霍乱论之连朴饮;若属于中虚痰阻气逆之心下痞,又可与旋覆花、代赭石、生姜、甘草等相配伍,如伤寒

    6、论之旋覆代赭汤。4 通痹止痛痰湿阻滞,不通则痛。半夏辛开温散,能化痰散结,通达气机,使气血调畅而疼痛自止。正如别录说其能“消心腹胸中膈痰热满结,心下急痛”。金匮要略瓜蒌薤白半夏汤,用半夏助瓜蒌实、薤白、白酒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之力,治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之胸痹证。伤寒论小陷胸汤,半夏既可助瓜蒌实涤痰散结,又可与黄连辛开苦降,通畅气机,可治结胸证之心下按痛。伤寒论黄连汤、大柴胡汤分别治“腹痛呕吐”、“按之心下满痛”;以及金匮要略附子粳米汤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等,均取半夏通络止痛之功。5 涤痰利咽半夏味辛而燥,能滑痰利咽,可疗“喉咽肿痛”(神农本草经),与桂枝、甘草配伍,治寒痰结于咽喉而致的“

    7、少阴病,咽中痛”,如伤寒论半夏散及汤;与肉桂、草乌头配伍,治寒痰凝结,咽喉不利,语音不出,如卫生宝鉴玉粉丸;伤寒论中的苦酒汤以半夏为主药,配伍鸡子清,苦酒(即醋),治疗“咽中伤,生疮,不能,声不出者”。绛雪园对本方半夏的配伍做出精妙的评述:“方中半夏之辛滑,佐以鸡子清之甘润,全方有利窍通声之功,而无燥津涸液之虑”。肺胃阴虚,虚火上炎所致之“咽喉不利”,与麦门冬、人参、甘草、大枣等相伍,如金匮要略麦门冬汤;至于痰气交阻于咽喉,表现为“咽中如有炙脔”之梅核气,又当与厚朴、茯苓、生姜、苏叶合用,共奏散结行滞化痰之功。半夏在上述方中的配伍运用,皆取其行气涤痰,利咽消肿之功。6 健脾益气半夏入脾胃二经,

    8、善治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者,故半夏有益气健脾之功,如张山雷在脏腑药式补正中曰:“半夏和胃健脾,亦脾胃家燥湿健运之专药”。主治秘要谓半夏:“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张仲景在黄芪建中汤方后加减运用中亦指出:“补气者加半夏三两。”半夏若作为益气健脾来用,常与人参、甘草、大枣等相配伍,如伤寒论中主治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之甘草泻心汤,方中重用甘草,配伍半夏、人参、大枣,既可增强全方益气健脾之功,又使全方补而不滞。又如伤寒论竹叶石膏汤,选用“人参、甘草、麦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以豁痰止呕导逆而能益其气也”(医方集解泻火之剂)。以上二方均

    9、以半夏益气健脾,然细究半夏益气健脾之功,实乃燥湿也,脾喜燥恶湿,喜通恶滞,半夏辛温而燥,可燥湿运脾,行气化滞,恰投脾之所好,脾运如常,胃气自健。7 和胃安神胃不和则卧不安,本品能燥湿和胃,故可治失眠。如灵枢中的半夏秫米汤,用其与秫米相伍,治痰浊内阻,胃气不和,夜不安卧之失眠;胆为清净之府,性喜宁谧而恶烦忧,若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则胆怯易惊,虚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对此胆热犯胃,虚烦不寐者,可用半夏与竹茹、枳实、陈皮等配伍,以求胃和胆舒,痰除寐安。方如备急千金要方之温胆汤;若痰浊壅塞胸中,气机阻滞,见胸痛及背,喘息不能安卧者,又可与瓜蒌、薤白相配,以宣痹痛,豁

    10、痰利气,使痹除气畅痰行,阴阳相通而卧安。方如金匮要略之瓜蒌薤白半夏汤;“阴平阳秘,精神乃和”。若阴阳违和,二气不交,则阴阳不通而卧不安。冷庐医话引秘旨中用半夏与夏枯草各3钱治阴阳相离之失眠,旨在使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阴阳相合,精神乃和而寐安。8 辛温布津半夏辛温,可振奋脾阳,恢复脾运而布达津液,常与清热养阴之品配合,运用于热病后期,津液亏损之证。如伤寒论治伤寒、温病、暑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之竹叶石膏汤,方用石膏、竹叶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人参、麦门冬益气养阴;配伍半夏除可治“气逆欲呕”外,还可借其辛温之性条达脾气,使津液得输,口干可解,虚烦而安。金匮要略麦门冬汤,选用半夏配伍麦

    11、门冬、人参、甘草、大枣、粳米,用治津液干涸“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虚劳肺痿。喻嘉言深谙仲景制此方配伍半夏之奥妙:“此方治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孰知仲景妙法,于麦冬、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大补中气以生津液队中,又增入半夏辛温之味,以开胃行津而润肺,岂特用其利咽下气哉。”然半夏毕竟为温燥之品,配伍运用中,需与清热生津之品合用,且用量宜轻于他药,方能体现其布津之功。9 解毒散结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用于痰湿凝结,瘿瘤瘰疬,常与海藻、连翘、贝母等同用,如外科正宗海藻玉壶汤;用于痈疽肿毒,坚硬不溃,可与生川乌、生草乌、芙蓉叶等配伍,如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铁箍散;若寒痰凝结

    12、,咽喉不利,语音不出,又与肉桂、草乌头配伍,如卫生宝鉴玉粉丸。实验研究证明,从半夏新鲜鳞茎中分离的外源性凝集素(PTA,低分子蛋白)可以凝集人肝瘤细胞、艾氏腹水癌和腹水型肝癌细胞;半夏多糖组分PMN也有活化抗肿瘤作用。10 润肠通便半夏味辛,本体涎滑,滑而能润,辛而能散,可通大便、泄小便。用于中寒内盛,阳气不运,冷积便秘,四肢不温者,可与硫黄合用,以温通寒凝,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老人虚秘之半硫丸。11 化痰止眩痰饮内生,上蒙清阳,或痰饮夹肝风上扰,致人眩晕。半夏辛温而燥,功善化痰,常与白术、天麻、蔓荆子等健脾、祛风之品配伍,可治痰饮或风痰上蒙清窍之冒眩。如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用半夏与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等配伍,治风痰眩晕;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所治“眩晕”等症,亦取半夏祛痰定眩之意。 【 参考文献 】 1 高学敏.中药学.北京: 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2002,406.2 陶弘景(梁).名医别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42.3 王子接(清).绛雪园古方选注(上卷).上海:上海 科学 技术出版社,1982,7.4 张山雷.张山雷全集:脏腑药式补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70.


    注意事项

    本文(中药方剂配伍中半夏的功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