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分析.docx

    • 资源ID:17835730       资源大小:564.20KB        全文页数:18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分析.docx

    1、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分析西方社会学理论绪论:西方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概念在西方社会的产生(标志性的人物和事件)孔德 : 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标志着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正式出现涂尔干: 1887年法国波尔多大学,首次在高校开设社会学讲坛 1902年应聘巴黎大学(索邦学院教育系),标志着社会学在最有声望的学府中获得承认 1913年巴黎大学设立社会学教授职位(教育部特为涂尔干设立),标志学术界和教育部门对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的正式承认。小结: 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社会学是一门最年轻的学科 社会学的创立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学术历程二、西方社

    2、会学产生的背景(一)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18、19世纪西方社会的两次大革命导致社会学的产生 :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即起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并于19世纪30-40年代波及到整个西方社会(特别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既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也是一场思想大革命;二是产业革命,即从18世纪的英国开始,19世纪扩张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为什么?1.两次大革命导致了一个全新的现代社会,需要一种新的知识体系对这种变化进行解释。 两次大革命导致了传统社会的瓦解和现代社会的产生,社会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这种全新的社会以及它与传统社会之间的断裂,需要人们作出一种合理的

    3、解释,即(现代)社会何以可能?从而产生了以解释社会为目的的社会学。2.现代社会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一种知识体系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现代社会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劳资冲突、阶级斗争、传统价值失落、亲密关系的解体等),迫切需要一种知识体系来应对和解决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人类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缺乏这种指向社会问题的学科,从而产生了直接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学。(二)科学条件自然科学的重大进展推动了早期社会学的发展表现: 1.从早期社会学的概念中(社会物理学、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实证社会学、社会生物学等)可以清晰地看到自然科学的痕迹; 2.社会学的研

    4、究方法向自然科学看齐,决定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保持一种客观的立场和非人格化的思维; 3.社会学研究的自然科学倾向或客观性原则为社会学的危机或者社会学内部的分裂埋下了伏笔。(三)思想渊源 1.最原始的思想萌芽:古希腊哲学 (1)柏拉图的社会学思想 “理想国”(理想社会的构想)的思想社会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劳动者),并各有自己的分工和社会职责。哲学王(统治阶级)负责管理社会;武士(上等阶级)负责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下等阶级)负责用自己的劳动养活上等阶级。 哲学王即圣人 上等阶级无私有财产,也没有家庭 结婚、生育和抚养子女是下等阶级的事情 贡献:社会分工思想;哲学王思想;社会分层思想

    5、 (2)亚里斯多德的社会学思想 1.中产阶级思想最富有阶级、最贫困阶级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等阶级(人数最多的阶级),最富有阶级的统治导致贵族政治,最贫困阶级得势导致民主政治。他反对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主张中等阶级掌权(建立共和体制),能抑制两个阶级的对立、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 2. 城邦社会学思想人之所以自然倾向于过城邦生活,是因为任何个人都不是自足的,只有通过城邦生活,人类才能获得完全的满足;人必须加入城邦生活,不只是因为城邦是满足人类需要的生活共同体,还因为城邦是实现人类本性的道德共同体。也就是说,人只有参加城邦生活才能成其为人;在个人与城邦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是整体论和反原子主义的

    6、。他认为任何公民都应为城邦所公有,成为城邦的一部分,而不应该假想任何公民可私有其本身。贡献:最朴素的中产阶级思想;最古典的整体社会观2.最直接的思想来源:文艺复兴/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1)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学思想 :马基雅维利(意大利著名政治社会学家 )的君主论思想 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和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马基雅维里最惊世骇俗的观点是:君王须兼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的观点自问世以来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恨之者斥之为“暴君的导师”,爱之者尊其为“民族主义国家的理论先驱”。

    7、 贡献:最早用世俗的眼光看待社会生活中的统治者,统治者不再是圣人、贵族;社会统治的思想。(2)启蒙运动最核心的社会学思想:社会契约论 核心价值:自由、平等和天赋权利。主张社会秩序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社会或国家的起源则是一个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状态”的过程。 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和卢梭霍布斯的契约论: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就是互相敌对、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状态。人类为了生存、自由和权利,为了不在互相杀戮过程中被消灭,互相订立“契约”,把自己的权力进行转让而交付给一个“第三者”的个人或会议,由他来进行治理,这样就产生了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人类一开始处于一种自由、平等和无压迫的自然状态,然而,

    8、这种自然状态却限制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为,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障碍,在阻力上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所能运用的能量,即自由平等的个人所具备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那种自然状态便不能继续维持,如果人类不改变其生存方式,不告别那种自然状态,就会消灭。所以只能共同创出一种“力量的总和”,这种“共同”不仅是个体的结合,而且必须形成一种共同意志(即公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这一结合使每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因此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所以,社会秩序并非出于自然,而是人为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洛克认为,人类一开始

    9、是拥有私有财产的,只是人人拥有私有财产的这种状况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又不断受到他人侵犯的威胁,而当人们受到损害或发生争执时,无处可以申诉。因此,人们就互订契约,组成国家,并推举一些人组成政府治理国家。贡献:社会契约论所探讨的核心问题(社会秩序和社会起源)构成社会学的理论视阈;对个人、社会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诸种假设启发了社会学的基本思维。 (3)空想社会主义中最晚近的社会学思想 代表人物圣西门 把“社会哲学”置于科学体系之首及其实证性,构成了孔德社会学思想的直接来源; 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为社会进化论和结构功能主义提供了对社会的基本假设; 关于社会发展的阶段,在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中得

    10、到了确认。三、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论域(一)基本问题或元问题 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心灵与秩序的关系为什么? 1.对社会的认知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都离不开两者之间的关系; 2.区别社会学的流派和属性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 3.社会学的主要内容,都是由这个问题派生和延伸出来的; 4.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工具和论题都是围绕这个问题构建的; 5.社会学中不同的方法论,体现了对这个问题不同的认知立场;讨论与总结1.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和不解的难题;2. 任何一种社会学理论,都不能回避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3. 掌握和理解社会学理论的关键,是个人与社会关系。 (二)基本论

    11、域:基本论域就是基本问题所包含的问题或派生出来的问题 1.个人(行为)何以可能? 2.社会(秩序、变迁)何以可能?讨论与小结1.上述论域的任何主张都是围绕着个人与社会关系展开的,不能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的理论原则,也是社会学想像力的具体表现;2.两大论域展开的逻辑和路径取决于对社会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假设和不同的方法论立场。四、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总体分期1古典社会学理论(19世纪30年代-20世纪20年代)(1)创立与奠基阶段:法国:孔德(1798-1857)托克维尔(1805-1859)德国:马克思( 1818-1883)英国:斯宾塞(1820-1903) (2)成熟与分化阶段

    12、:德国:滕尼斯(1855-1936)、齐美尔(1858-1918)、韦伯(1864-1920)法国:杜尔克姆(1858-1917)意大利:帕累托(1848-1923)2现代社会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年代)四大传统社会学流派:(1)结构功能论:帕森斯的系统结构功能理论;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2)社会冲突论:科塞的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3)社会交换论: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论(4)社会互动论:库利;托马斯;米德;布鲁默;戈夫曼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3当代社会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新功能主义 哈贝马斯的沟通

    13、行动理论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分析 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福柯、埃里亚斯等人的后现代社会理论五、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三个动向1微观宏观的整合在20世纪的一半时间里,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充斥着个体与集体、主观与客观、行动与结构的二分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存在着宏观与微观的对立。进入80年代,越来越多的理论家认识到,将宏观与微观分开,只注重其中的一端是十分片面和有害的,社会学理论若要发展,要能更准确地解释社会现实,便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如,杰弗里亚历山大,安东尼吉登斯,乔治瑞泽尔,詹姆斯科尔曼,诺贝特埃利亚斯等。2能动性结构的整合 个体行动者的能动性社会结构的制约性英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用结

    14、构二重性克服微观与宏观的分离,社会系统既是它们不断组织的实践的,也是这些实践的结果,结构既对行动者起制约作用,又赋予他们能动性。行动者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吸收构成结构的规则与资源而构造行动,同时这些行动又不断再产生结构特性,同时社会系统的特性受当前社会行动造成的非预期结果的制约。英玛格丽特阿切尔的二元论: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反思社会学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3理论的综合回顾西方社会学理论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经过了从分化到综合到再分化的历程,80年代后又步入了一个新的综合时期。半个多世纪以前,一代理论巨人帕森斯综合韦伯、杜尔克姆、弗洛伊德、马克思等人的思想,构建了一座宏观的理论大厦,只注重社会系

    15、统的均衡与稳定而忽视了冲突与社会变迁,因此,到了60年代,在当时美国社会剧烈动荡的背景下,他的理论便遇到了多方面强有力的挑战,各种单维理论从各自的角度向这一理论发起攻击,直至动摇了帕森斯的理论综合。进入80年代后,这些单维、片面的理论所固有的局限在新的社会现实面前得到空前的暴露。于是,年轻一代理论家们在整个社会学学科状况和各理论传统的理性反思基础上,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从不同的角度致力于新的理论综合,构建多维的、综合的社会学理论。新功能主义、哈贝马斯的批评理论和沟通行动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分析、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福柯)等都带有综合的明显

    16、特征。六、关于社会学前景的九个观点 1社会学将逐步摆脱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社会思想的遗影2伴随着社会学争论而来的是将出现新的理论综合3社会学分析的主要对象将被深刻反思4社会学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视对世界体系的研究5社会科学内已有的学科划分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6社会学家将重新培育出一种对长期的大规模社会转型过程的关怀7社会学将进一步强化对社会政策或改革实践的研究8社会运动将继续对激发社会学想像力起主导作用9社会学像以前仍然是一门富有争议的学科个人主义(唯名) 交互(互为)主体性 集体主义(唯实)社会观 调和主义者 假论 社会性质决定个人行动源头: 韦 伯 : 源头:孔德 斯宾塞 集大成者:迪尔凯

    17、姆交换论 符号 齐美尔 极致:帕森斯20世纪70年代冲突论现代性(综述):首先,现代性是指一种时间观念,一种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 第一,现代性的出现是与文艺复兴之后,民族国家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普遍的世俗思想即启蒙思想的兴起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二,现代性还包括一种不同于以前的历史时间意识,虽然在纪元上都使用的是公历,但这种时间意识相对于中世纪而言,具有以下两种特征: 1、对自然世界,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理性活动来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而且还能以“合理性”、“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为标准达到对自然的控制,从而彻底摆脱了中世纪神权的控制; 2、在社会历史领域,人们不再蒙蔽于上帝和耶稣的历

    18、史阴影中,相信历史的发展是合目的的合进步的,人们可以通过理性协商实现世俗世界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其次,现代性还是一种“精神(ethos)”,代表着一种不断改造世界的内在要求,它具有“解构”和“重构”的双重取向:它注重的是对传统的解构,对当前的重构,其精神实质就是通过对过去的批判和发思来指导现代的世界改造。(2)现代性的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最核心的特征和首要内容,也是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标志和动因,更是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上的民主化社会上的城市化。分化、交往的扩展文化上的世俗化组织的科层化观念上的理性化。 现代性与现代化之辨:首先,“现代性”常常被用于描述那些在技术、政治、

    19、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最先进国家的共同特征,而且,它更多的是在欧洲社会现代化基础上抽象和提炼出来的那种共同的东西,代表着启蒙运动以来所形成的种种新制度、新思想和新观念,如理性、自由、民主、平等、契约、市场经济等。而现代化则泛指一个国家获取现代性这些特征的过程。作为现代社会特性的现代性是唯一的,而迈向现代社会的现代化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现代性代表着现代化的一种理念,而现代化则是现代性“化”的过程。 其次,作为一个概念,“现代性”是启蒙运动的直接产物,要远早于现代化概念的明确提出,按作为一个公共讨论的“问题域”,即作为一个理论问题,现代性问题的提出却要晚于现代化问题,仅是近三四十年的事,而且是对“现

    20、代化”运动的一种反思性产物。 再次,从其理论形态的表现来说,广义的现代化理论就是现代性理论,当我们讨论现代社会思想时,称其为现代性理论,而当我们在讨论现代社会的具体转型(也就是从前现代社会或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时,往往称其为现代化。 最后,如果以“目的手段”为坐标,就可以发现,越是接近于目标一端,现代化就越会表现出与现代性的共性;越是接近于手段一端的,现代化就越是表现出一种相异性。也就是说,现代化所要努力达成的目标与内容现代性,是超越民族的,而现代化则是有着不同的实现手段,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小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现代性与现代化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其统一的基础便是对现代社会的

    21、追求,现代性不仅代表着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还表达着现代化所要追求的具体指标。在随着西方社会从现代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现代性与现代化之间出现了理念和现实的分歧,现代性以及后现代思潮作为对现代化后果的反思而被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被提出。第一章孔德和斯宾塞古典社会学的创立与奠基第一节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一、生平与著述简介: 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创始人(社会学之父或鼻祖)。1814年在巴黎工业大学学习,因反对陈旧的考试形式,忿而弃学;1817年任圣西门的秘书与学术合作人(7年);1824年因论文的署名问题导致关系破裂,决裂之后,生活与工作遭遇困境;1825年为生计所迫与

    22、小书店的老板娘结婚,后因妻子声名不佳而分手(另一种说法相反);后来担任富人子弟的家庭教师,在此期间醉心于理论研究和著述;晚年生活极为艰难,甚至靠施舍度日。1857年死于癌症。 主要著作:实证哲学教程六卷18301842 二、孔德对社会学的奠基性贡献(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科学等级体系中的皇冠 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 根据 (1)整个宇宙中的现象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天文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社会现象。 (2)人类首先实现对低级现象的科学认识,并形成一种实证性的知识,并为高级现象的认识提供基础。 (3)在知识体系的递进中,复杂性不断增加,一般性和简明性不断下降。 (二)社会学学科

    23、品格的规定:实证主义社会学 (1)实证:就是科学的、可检验的必须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把社会现象看成与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现象一样的客观现象进行研究; (2)根据: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获取社会的知识与获得自然的知识没有差别; (3)前提:社会现象是以生物现象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在基本结构和关系上存在相似之处; (4)路径:从社会有机体的整体出发、不能将社会分割开来,只对个别进行研究。(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形成 观察法:来源于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实验法:来源于物理、化学、生物学 比较法:来源于生物学(有机体类比、人类社会的比较) 历史法:社会学独有 三、孔德的

    24、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一)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的基本秩序及其组织、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社会横断面入手,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构成与协调制度,寻求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共存和持续的原则。1.学术使命 :生活在法国历史上政治革命和流血时代,一场场狂飙突进式的革命和封建阶级的反扑,使整个社会原有的秩序荡然无存,他深受法国大革命的狂乱和无无序的刺激,试图寻求社会秩序的准则,挽救大革命之后的“革命后遗症”。因此社会静力学实际上就是要回答“社会秩序何以可能”?2.思想灵感 :有机体类比3.社会单位 :尽管社会学的分析对象可以分为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次,但真正的社会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

    25、即家庭是社会的起源),原因如下: A.一个体系必须由性质相同的成分构成,个人并不符合这种系统构成的规定性; B.个人通过家庭进入社会的,家庭内部的训练为个人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经验; C.正是在家庭内部,个人的利己主义倾向才有可能被抑制,学会为他人而生活;4.社会纽带:A.语言: 社会交往、文化传承 行动的媒介B.分工: 经济合作、相互依赖C.宗教: 情感忍痛、社会规范 行动的指导(二)社会动力学 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及其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其核心是社会变迁。1.学术使命:回答现代工业社会何以可能?2.思想灵感 :通过人类智力(认识水平、思想方法)发展的基本规律来识别社会进

    26、步和变迁;或者说把人类社会的进步理解为人类理性进步的结果。在社会进步或变迁的动力中,人类的智力状况(认识水平、思想方法)居于首要地位,因为人类历史的重大变迁都是由人类思想方法、认识水平(即智力因素)所决定的,或者说是人类理性的进步和发展史。因此,人类智力的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3.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 A.神学阶段或虚构阶段(13世纪以前):人类坚信超自然的力量(神灵)是万事万物的根源,用神灵和上帝的旨意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 B.形而上学阶段或抽象阶段(13-18世纪):人类强调抽象的自然规律和法则是万事万物的基础,抽象的力量(规律、法则、真理)取代上帝和神灵成为新的崇拜对象,人类

    27、认识自然的方法主要是形而上的推理; C科学的或实证阶段(18世纪之后):不再以虚构的神灵和形而上的(抽象的)法则来解释人类所面对的各种现象,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实证的、科学的、可观察的和可检验的方法认识事物。实证阶段的特征是把经验资料作为知识的最根本来源,人们把推理和观察结合起来,合理地分析经验资料,最终将使人类发现规律。 人类智力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理性的进步史。 形而上学阶段是一种过渡性的阶段。4.社会变迁的阶段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神学阶段(远古中世纪早期):祭司(神灵的代理人)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军人则具体管理着整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组织是军事或武力形式的组织,

    28、社会内聚力依靠军事和武力 只有依靠军人和武力这种无条件的统治形式,才能体现神灵、上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无可辩驳的旨意和不可置疑的权威性。 如果没有神学信仰的帮助,使人们盲目服从的军事首领、军事组织也就无法建立和巩固。 形而上学阶段(中世纪早期18世纪):占据统治地位的是牧师和法官,民族国家成为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法律充当了社会组织的基础,社会团结依靠法律系统来维持。 宗教的地位开始动摇,但尚未完全丧失统治地位; 开始注重人权和法制; 国家和军事开始(由攻击性)转向防御性和保护性的职能; 人类理性的巨大进步,对上帝的崇拜转向(抽象)社会崇拜; 实证阶段(18世纪以来):由人道教的牧师和工业管理者统

    29、治的时代,工业社会组织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而全人类构成一个巨大的、有机的社会组织并取代民族国家。社会生活依靠人道教的牧师和工业管理者共同协调(实际上是依靠实证性的科学来调节)。 人道教: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人道主义”的宗教,社会学家是人道教的牧师,将成为社会生活的指导者,任务是解释实证社会学的秩序、进步等教义,通过教育和布道去影响和指导社会生活。人道教与行使世俗权力的政府应该是并存的,而不是取代,人道教的牧师应该超越世俗的政治权力,从精神层面去指导社会生活。 实证阶段意味着人类生活进入了科学时代,科学将彻底取代上帝、抽象的“实体”而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宰;实证阶段是人类理性的最高阶段,意味着

    30、理性彻底战胜了上帝。 人道教最后成为孔德改造社会,恢复社会秩序的一种构想(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发挥牧师的特殊作用、通过实证学说的宣传控制社会舆论等,都体现了这种构想)。 对孔德的评论: 1.贡献: (1)孔德为社会学确立的实证主义原则一直影响着后世社会学的发展。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可以轻易地发现,孔德提出的那些思想,例如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体的见解,在西方社会学尤其是在迪尔凯姆和帕森斯代表的实证社会学传统中一直流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德不仅是社会学的开创者,而且也是我们前面所划分西方社会学三大研究范式之一实证社会学的一代宗师。 (2)孔德为社会学树立的两大主题“秩序”和“进步”一直是社会学

    31、理论建构的主要原则。 (3)孔德提出的社会学具体研究方法也为后世实证社会学的具体个案研究提供了指南。 (4)提倡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社会,为把社会学发展成客观性的科学有积极意义2.不足尽管这位实证主义创始人极力提倡把经验资料作为人类知识的最根本来源,但他却违背了自己确定的社会学研究原则。 一方面,不论是他的社会静力学还是社会动力学,他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他所谓人性三要素的基础之上的,认为社会秩序源自人性中利己心与利他心的和谐一致,社会和历史的进步受人性中智力和思维发展的变化等等,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并不是说唯心主义就一定是错的,而是因为他完全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实证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在他的社会学中,尤其是在探讨人类精神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三阶段论中,孔德并非是基于经验现实所得出的结论,


    注意事项

    本文(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