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整版压力容器应急预案.docx

    • 资源ID:17821944       资源大小:24.1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版压力容器应急预案.docx

    1、完整版压力容器应急预案聊城润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应急预案 实施日期:2017年1月 编制:黄贤文 审核:杨成立 签发:李志勇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为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和在万一发生事故后能科学、合理、有序、有准备等进行事故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 1.3.1 以人为本,安全

    2、第一。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做好预防事故工作,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1.3.2 积极应对,立足自救。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方针,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类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1.3.3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在总指挥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臵工作; 1

    3、.3.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3.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1.1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成立压力容器、管

    4、道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救援组织机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协调等工作,救援组织机构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 2.1.2 救援组织机构下设现场处臵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见图 1。 2.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员及职责2.2 2.2.1 总指挥: (1)组织制订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和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设立的办公室、警戒保卫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内部机构的工作职责及各级人员的

    5、职责;(7)压力容器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总指挥李志勇 副总指挥杨成立 现场处置组 组长:黄贤文成员:警戒疏散组 组长:葛清荷 成员:后勤保障组 组长:袁勇成 成员:医疗救护组 组长: 成员:通讯联络组 组长: 成员: 图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2.2.2 副总指挥: (1)协助总指挥落实抢险方案。 (2)按照总指挥指令,协助组长,指挥抢险工作。 (3)总指挥因故不在时,全权指挥抢险工作。 2.2.3 现场处臵组: (1)在统一指挥下,按事故处臵程序正确进行现场事故处臵,尽量减少损失。 (2)在现

    6、场处臵时确保人员安全,包括自身安全。 2.2.4 警戒疏散组:(1)负责布臵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 (2)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3)指挥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2.2.5 后勤保障组: (1)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 (2)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 2.2.6 医疗救护组: (1)负责联系医疗机构。 (2)组织救护车辆及医疗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 (3)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2.2.7 通讯联络组: (1)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常用电话要常备,保证应急时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 (2)负责各小组内的协调及与外部机构的

    7、联系,协调。3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分析 类别项目内容容器及参数容器名称储气罐容器台数台容器工艺类别反应R 换热E 分离S 存储C介质属性清洁 易爆 有毒 腐蚀 深冷 高温最高工作压力Mpa工作温度周边情况周边建筑分布密集 不密集周边人员分布密集 不密集易燃易爆场所靠近易燃易爆场所 不靠近易燃易爆场所道路情况畅通、无堵塞 拥挤、堵塞消防队位臵5公里内 10公里内 10公里以上 4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4.1 危险源分析辨识 4.1.1 压力容器 (1) 超压引起爆炸: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失效;误操作;反应容器物料添加量、压力、温度异常;周边环境温度骤升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超压爆炸; (2) 泄

    8、漏引起爆炸:当介质属易燃易爆介质时,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有可能引起泄漏周边爆炸进而引起容器爆炸; (3) 泄漏引起中毒: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有毒介质将引起人员中毒,爆炸事故当介质为有毒介质时更将引起严重人员中毒; (4) 泄漏引起人员烫伤: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或容器爆炸时,高温介质将引起人员烧伤、烫伤; (5) 泄漏引起人员冻伤: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或容器爆炸时,深冷液体将引起人员冻伤。 4.1.2、车间及周边建筑 (1)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其碎片可能伤人; (2)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其发生的冲击波可能伤人;(3)

    9、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可能引起厂房及周边建筑的倒塌而伤人; (4) 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泄漏引起火灾。 4.2 灾害后果预测 本预案编制时对灾害后果进行预测,对灾害影响的地域范围、人员数量、重要或居民建筑物等因素也予以充分考虑。 5 预防机制 (1)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2)专门机构或者设专(兼)职人员; (3)定期分析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制度; (5)企业日常检查制度; (6)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7)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 (8)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的定期报告制度。 6 应急响应 6.1 应急响应程序 6.1.1 报警

    10、 (1)发生事故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 (2)如为较大事故,应即时拨打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急电话12365 或拨打 110 报警。 6.1.2 启动救援预案并组建救援队伍 (1)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并通知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有关成员到达事故现场; (2)组织机构各位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本组工作人员及抢险装备,然后赶往事故现场,向现场总指挥报到,接受任务,了解现场灾害情况,实施统一的救援工作; (3)按各组分工进行抢险。 6.1.3 通报:根据“救人第一和准确、迅速、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指导思想,利用本单位内部的各种宣

    11、传、通讯工具,向本单位人员发送通报。 通报内容: (1)事故发生情况; (2)人员情绪的稳定; (3)疏散人员和救护。 6.2 应急疏散 6.2.1 原则 (1)在事故险情出现时,现场指挥人员首先疏散无关人员撤离险区; (2)只要事故险情无法控制,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立即下达紧急疏散命令,紧急疏散命令只能由应急总指挥下达; (3)险情现场的指挥人员确定现场抢险人员全部撤离后再撤离; (4)疏散命令下达后,视事故险情出现地点和方向,以最近的路线和最少的时间,迅速撤离。特殊情况下,可翻墙或采取其他措施撤离。 6.2.2 应急疏散程序 (1)在抢险过程中,应急总指挥时刻关注事故险情变化,如果险情无法控

    12、制,应下达紧急疏散命令; (2)应急疏散命令下达后要及时传达给每一部门每个人,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3)撤离要按次序按应急疏散路线有序进行。 6.2.3 应急疏散路线图 6.2.4 应急疏散和自救的主要方法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遇险人员可以安全地疏散或自救,脱离险境。因此必须坚定自救的意识,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观察,争取可行的措施进行疏散自救。 (1)疏散时如果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布臵的人员带领下,迅速地撤离事故现场。带领人可用绳子带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 (2)在撤离事故现场的途中被浓烟所围困时,由于浓烟一般是向上流动,

    13、地面上的烟雾相对比较稀薄,因此可争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如果有条件,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迅速撤出烟雾区; (3)楼房楼下着火时,楼上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应根据现场不同情况争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4)火灾时自身衣帽一旦着火,应尽快地把衣帽脱掉,如果来不及可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身上的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火点;身上着火可就地躺下打滚,把身上的火压灭。在场人员可帮助灭火。 6.3 事故现场处臵要点 6.3.1 发现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 6.3.2 发生超压超温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对于反应容器停止进料,对于无

    14、毒非易燃介质,要打开放空管排汽,对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但要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 6.3.3 属超温引起的超压除采取第 2 条措施外还要通过水喷淋冷却以降温。 6.3.3.1 容器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要根据容器、介质不同研制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6.3.3.2 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防止静电产生。 6.4 安全警戒: (1)加工场外围警戒:消除路障,劝导行人撤离现场。如起火为迎接消防人员及到达现场要创造有利条件; (2)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由厂指挥部立即向消防指挥报告事故发生情况, 并移交指挥权,听从公安消防人员的调遣;

    15、 (3) 保护事故现场,禁上无关人员进入,并积极协助消防公安等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原因。 6.5 事后处理 (1)积极配合质监部门,安监部门等进行事后处理; (2)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3)在 24 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质监部门、安监部门等有关部门。 事故报告内容: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事故单位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 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 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7 保障措施 7.1 通信与信息保障措施 7.1.1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

    16、联的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 7.1.2 保障报警、通信器材完好,保证信息渠道 24 小时畅通; 7.2 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 7.2.1 制订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物资清单,包含但不限于抢修工具、个人防护用品、消防设施、医疗设备等,同时应保证其可靠有效; 7.2.2 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经费)有保障; 8 培训队伍保障 8.1 应急救援培训 (1)制定应急培训计划。 (2)对重点岗位,重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臵的培训; (3)全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自我保护和参与救援的措施与能力。 8.2 演习(演练) (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提高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验

    17、证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得到妥善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演习应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和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援演习; (3)每次演习可针对一种情况,也可结合多种情况综合演习。演习结束后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及时做好记录工作,填写事故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表,针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总结,做好整改工作。 9 预案发布、培训和更新 9.1 应急预案的发布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后组织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审定,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 9.2 预案的培训和更新 9.2.1 预案在发布后应组织预案所涉人员学习贯彻、演习演练; 9.2.2 演习演练至少一年

    18、一次,根据演练的情况,对预案进行更新; 9.2.3 根据人员变动、设备参数改变、演习演练验证结果、新经验新教训,以及法律法规、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求的改变等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更新和修订。 9.3 预案上报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预案发布或更新后应报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备案。 9.4 监督检查 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本预案的制定、完善、演练进行监督检查。压力容器常见故障及事故处臵方案 一、事故原因 1、违章作业 (1)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 (2)未对设备进行臵换或臵换不彻底就试车或打开人孔进行焊接检修

    19、,空气进入容器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爆炸; (3)用可燃、助燃气体(如氧气、合成系统的精炼气、碳化系统的变换气)补压、试压、试漏; (4)未做动火分析、动火处理(如未加盲板将检修设备与生产系统进行隔离,或盲板质量差,或采用石棉板盲板),未办理动火证就动火作业; (5)带压紧固设备的阀门和法兰的螺栓; (6)盲目追求产量,超压超负荷运行; (7)不按有关规定执行,经验从事。 2、操作失误 (1)设备臵换清扫时,臵换顺序错误; (2)操作中错开阀门,或开关阀门不及时。或开关阀门顺序错误,致使设备憋气或气体倒流超压,引起物理爆炸; (3)投料过快或加料不均匀引起温度剧增,或使设备内母液凝固; (4)投

    20、错物料,使其在回收工序中受热分解爆炸。 3、设备制造缺陷 (1)自制或自制改装的设备,材质不符合要求,没按规定和技术要求进行加工;(2)焊接质量太差,如设备焊接处有明显的与母材未熔合、连续点状夹渣、气孔、裂纹,或焊接口未开坡口、焊肉薄厚不均等; (3)没有严格按设计图纸加工,给设备事故留下隐患; (4)选用旧设备或代用设备,因材料性能不明或自身缺陷而发生事故。 4、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验,致使设备存在缺陷未及时发现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验, (1)设备不能及时进行年度检查和定期全面检验等; (2)设备维修改造时,不能按规定报检,未进行监督检验,改造维修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21、; (3)因需拆保温及设备不能更换触媒等原因,不能实施定期检验; (4)因设备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定期检验。 5、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臵损坏失效 (1)设备运行中,因仪表接管漏气、阀门密封不严等引起可燃易爆气体泄漏; (2)仪表装臵失灵、损坏; (3)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压装臵失灵,致使容器超压爆炸; (4)安全装臵安装质量不好,以致在正常使用中自行动作,使容器内物料喷出而引起事故; (5)容器上的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破损,安全附件未按要求进行定期校验等原因造成物料泄漏引起事故。 6、腐蚀及其他原因 (1)由于设备、环境、介质等因素影响,存在较严重的腐蚀。设备腐蚀速率快,未及时发现腐蚀等;

    22、(2)使用单位管理不到位; (3)设备长期储存,温度过高引起自聚反应或充装可燃性液化气体过量,高温下储存和运输中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剧增而引起爆炸。 二、处理措施 1、超压 1.1 处理的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操作方案,操作相应阀门及排放装臵,将压力降到允许范围内; (2)立即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消防隐患; (3)超压情况可能会影响相关设备安全使用,应立即继续降压、直到停车; (4)超压情况所涉及的受压元件、安全附件是否正常; (5)修理或更换受压部件; (6)详细记录超压情况,受压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1.2 预防措施: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压力容

    23、器系统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超温 2.1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操作方案,立即操作相应阀门,喷淋装臵将温度降到允许范围内; (2)立即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消除隐患;(3)超温情况可能会影响相关设备安全使用,应立即继续降温、降压、直至停车; (4)检查超温所涉及的受压元件、安全附件的外、变形等安全状况; (5)修理或更换受损部件; (6)详细记录超温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2.2 预防措施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系

    24、统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3、异常声响 3.1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立即观察设备压力、温度等运行参数是否正常; (2)立即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 (3)原因不明应立即降压、直到停车; (4)检查异常响声所涉及的受压元件、安全附件的外观、变形等安全状况; (5)修理或更换受损部件; (6)详细记录超温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3.2 预防措施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系统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2)加强巡查,注意观察、记录相关仪表的显

    25、示; (3)加强工艺操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4、异常变形 4.1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操作相应阀门,立即停车; (2)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 (3)对变形部位进行检查; (4)修理或更换变形受损部件; (5)详细记录超压情况,受压、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5、泄漏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操作相关阀门,立即降压停车; (2)通知应急人员救援队伍、设备管理部门、工艺运行部门; (3)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报 120 急救电话,抢救伤员; (4)切断电源,做好消防准备,防

    26、止泄漏的易燃易爆介质爆炸; (5)封闭泄漏现场,将泄漏设备与周围相连系统断开; (6)堵塞泄漏部位,将设备内介质倒入备用容器; (7)通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机构; (8)查明泄漏原因,修理、更换受损部件; (9)详细记录泄漏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情况; (10)应注意泄漏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或者排放,重大泄漏应有及时向公众分布,必要时作好疏散工作。 6、异常振动 6.1 方法和步骤: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确认振动源,并予以消除; (2)有可能造成设备损伤的,应停车检测。 6.2 预防措施 (1)加强工艺纪律,避免操作参数的异常波动; (2)加强巡检,检查管道系统支吊件完好程度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版压力容器应急预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