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处理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7815774       资源大小:383.59KB        全文页数:1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处理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处理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第1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处理示范项目。 项目地点四川省凉山州泸沽湖旅游景区。编制依据(1)本可行性研究主要采用的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6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 7 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8投资项目可性行研究指南(试用版)(国家计委办公

    2、厅,2002)9盐源县泸沽湖镇总体、建设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12月)10泸沽湖风景名胜区(四川片区)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12月) 11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纲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12月)12四川省主要河流环境功能区划川环科发1997564号文13 泸沽湖镇地形图1:500(2)采用的主要规范与标准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修订版);5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

    3、准CJ18-86; 6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7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8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2001;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10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11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GB12348-90;12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14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J3-88;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7-89;16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3;1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4、;1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19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JGJ16-83;20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6-83;21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J8-83;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编制原则 遵循国家对环境保护、城市污水治理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 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保护城镇的水环境;充分发挥现有排水设施的作用,做到投资省、社会和环境效益高; 采用技术先进、高效节能、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污水示范项目的运行费用; 妥善处

    5、置污水输送、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和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编制范围 服务年限: 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 工程范围: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的主要排污区域,包括泸沽湖镇镇区、旅游接待区(古拉村)、博树摩梭村落自然保护区(阿六村、布树村、伍支落、落洼村)的污水处理站工程。其相应的配套管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见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 项目建设的理由泸沽湖风景名胜区蕴涵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风光,其自然景观资源具有一级风景资源价值;其摩梭母系氏族文化具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目前泸沽湖风景名胜区四川片区旅游开发正在大力进行,污水管网及相应处理设施的建设是保护水环

    6、境和维系该地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关键。同时,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可以处理泸沽湖镇区及周边村落的入湖生活污水,保障了服务范围内居民身体健康,改善了泸沽湖镇的城镇面貌。泸沽湖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其地理条件、经济状况和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中国西南地区非常有特色,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泸沽湖进行污水处理项目的示范,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1.3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目标对泸沽湖风景区的主要排污区域的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使得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同时对荷兰政府赠款项目技术执行单位的集

    7、成技术进行工程化应用,对中国西部小城镇污水处理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建设规模根据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污水处理设施总体布局的方案比选结论,针对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的主要排污区域:泸沽湖镇镇区、旅游接待区(古拉村)、博树摩梭村落自然保护区(阿六村、布树村、伍支落、落洼村)的污水处理工程,宜采用三站方案,即将泸沽湖镇镇区、旅游接待区(古拉)、阿六村污水合并处理,在母支村西面修建污水处理站;伍支落和布树的污水合并处理,在伍支落西面修建一污水处理站;落洼村修建一污水处理站,共3个污水处理站(站),不需设中途泵站。详见污水管网系统平面图(方案三)。母支污水处理站:收集处理泸沽湖镇镇

    8、区,旅游接待区(古拉)及阿六村的污水。处理规模:近期(2010年)1000立方米/日;远期(2020年)2000立方米/日。伍支落污水处理站:收集处理布树、伍支落的污水。处理规模:近期(2010年)400立方米/日;远期(2020年)600立方米/日。落洼污水处理站:收集处理落洼的污水。处理规模:近期(2010年)200立方米/日;远期(2020年)400立方米/日。项目投资总投资970.43万元,其中母支污水处理站投资为735.51万元,伍支落污水处理站投资为140.44万元,落洼污水处理站投资为94.48万元。污水处理运行费用为21.31万元,其中:母支污水处理运行费用9.63万元/年,折

    9、合0.26元/m3;伍支落污水处理站运行费用为5.64万元/年,折合0.31元/m3;落洼污水处理站运行费用为6.04万元/年,折合0.41元/m3。 第2章 自然概况2.1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泸沽湖镇位于为东经10053,北纬2743,盐源县西北部,西南面与云南省宁蒗县洛水镇接壤,东北面与县内盖祖乡前新乡挨邻。全镇幅员面积283平方公里,属高山地貌,地势呈北高南低的高山盆地。土壤以红棕壤为主。最低海拔2668米,最高海拔3300米,平均海拔2944米,镇政府所在海拔2700米。镇政府所在地多舍距盐源县城118公里,离宁蒗县城72公里,除八家村和直普的雪地落社海拔在3290米外,其他的

    10、木垮、多舍、海门、博树、山南、舍垮等村社海拔在2970米左右。境内有山垮河、直普河、母古落河等山溪。泸沽湖镇辖35平方公里。 气候泸沽湖镇属于高原区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0.7,12月平均气温为3.7,7月平均气温为15.9,年极端最低气温-12.5以下。年降水量为953毫米,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1%,干温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2584小时,常年无霜期200天左右,累年日平均稳定通过积温(10)为2830小时。冰雹和洪涝灾害是泸沽湖镇的主要自然灾害。 水文泸沽湖是一个外流淡水湖泊,属金沙江水系,湖面海拔2690.8米。湖泊略呈北西一东南走向。湖泊集水面积247.6平方公里。泸

    11、沽湖东通四川打冲河,后注入前所河,最后注入雅砻江。流入湖的山泉主要有三家村附近山溪、小鱼坝山溪、洛水行政村附近大鱼坝山溪。除上述泉水外,湖水主要靠雨水补给。泸沽湖的集水面积不大,入湖河道都十分短小,较大的有由东岸汇入的山垮河和南岸汇入的三家村河。临时性的沟溪汇水和区间坡面漫流是湖水补给的一种主要形式。泸沽湖是一个产流条件较好、湖水补给比较充沛,而水量损耗又相对较小的一个半封闭湖泊。泸沽湖是一个高原深水湖泊,平均水深为40.3米。湖水最大透明度为12米,PH值在7.78.6之间,矿化度0.54mg/L,淡水总硬度5.5,属饮水。湖区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质标准。泸沽湖平均水位为海拔26

    12、90.7米,湖水平均水位变幅0.4m,则可以推算出泸沽湖最高洪水位为2691.1米。 土壤泸沽湖流域地区周围,亚热带森林云南松林广为分布,气候在水平地带上虽属于南温带,但由于群山环抱,受深水湖泊的影响,形成了较特殊的小区气候特征,而且有北亚热带与南温带的过渡色彩。因此,流域地区的生物气候土壤带可作如下划分:2800米以下:兼有北亚热带与南温带特点的云南松林红壤带;28003600米:南温带针阔混交林棕壤带;3600米以上:温带冷杉林暗棕壤带。 洪涝灾害泸沽湖镇地下水位低,地表水缺乏。但由于地形陡,遇连降暴雨时,地表水将以片流形式迅速汇入冲沟,并携带悬砂飘砾,可能形成短时间、小范围内的小型泥石流

    13、灾害。地形平缓段则会因排水不畅而形成洪涝灾害。 地震减灾盐源地区是地震多发地区,县域分布在全省第六地震带上。该地震带南北长约70km,东西宽约40km,震源深度一般在15-29km。该地震带西止长柏乡。据县志记载14661990年间,县域先后发生5级以上地震22次。2.2 社会经济 人口及劳动力2004年,泸沽湖城镇范围内总人口约为1万人,其中泸沽湖镇镇区人口2391人,其中城镇人口1591人,住宿学生800人;旅游接待区(古拉村)312人,阿六村239人,布树村249人,伍支落322人,落洼322人。另外当年泸沽湖镇风景区接待游客量约为7万人次/年。除镇政府25个行政人员和71个非农业人口外

    14、,其余全是农业人口,人口密度为39人/平方公里。剩余劳动力553人,其中全年外出打工的有186人,季节性外出打工的有144人。农业生产与人均收入泸沽湖镇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土豆、大豆、荞子、白瓜子等品种为主,畜牧业主要养殖牛、马、羊、猪和鸡。人均占有粮食361公斤。农户现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出售鸡、鸡蛋、羊和白瓜子,少数农户上山挖取中药材、采集菌类换钱。另外,泸沽湖边住户有的靠打银鱼出售获取收入。人均纯收入528元。 电力泸沽湖镇在长柏乡境内有一座750千瓦的水电站,目前还有2个村及43个社未用上电。2.3城镇给排水现状 供水现状泸沽湖镇现有供水500 m3/d给水泵站一座,实际供水400m3/

    15、d,主要供镇政府所在地的多舍村用水。但是一方面泵站设备简陋,净水效果差,水质得不到保证,雨季水混浊度高;另一方面取水口以上集雨面积小,水量少,在枯水季节还同下游农业生产用水发生矛盾。现供水系统不能保证全镇的供水。此外,约有1/3泸沽湖镇居民采用自备水井取水,但水井中水质较差。泸沽湖镇以外的村落只能靠附近出露的少量泉水或打井取水来解决人、畜用水。由于环境条件决定,用水水质和枯水季节的水源得不到保证。 排水现状来自当地居民及其旅游设施所排放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通过房屋边或道路边的明沟、暗渠直接排到泸沽湖或者雨水冲沟中,造成雨污混流,影响了泸沽湖的水质。目前已经导致泸沽湖靠近村落岸边的水体严重污染,并

    16、且出现了富营养化趋势。2.4 城镇给排水规划 城镇给水规划按照泸沽湖风景区(四川片区)总体规划的要求, 泸沽湖风景区的供水方式应采取近期以“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分片供水;远期采用多水源并网供水,以提高供水的保障率。近期镇区及宾馆区利用现供水站供水(日供水能力500T),采取措施修建水源调节水库,以提高供水保障率。其他村落以山泉和水井(机井和压水井)水源供水。远期从直普村白草坪引溶洞水源向各村落及镇区供水。 城镇排水规划按照泸沽湖风景区(四川片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一方面集中处理产生污水量较大的公共设施。将宾馆集中安排在泸沽湖的下游,古拉村东侧的旅游接待区。该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安排污水管道

    17、系统,采用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就近河中排放,远期可与镇区污水合并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海门桥一带湖中。另一方面, 采取“村外截洪、村内截流、生物降解、汲水灌溉”的生态治理污水的模式处理分散,小规模性的村落污水。村落外沿山脚截洪沟将山上的雨水直接引入湖中。村中地表污水汇集于低洼处,形成池塘,塘中种植水生植物,对污水进行沉淀和降解,并定期将塘中积水泵到山坡,灌溉农田。2.5泸沽湖水质现状及其演变趋势泸沽湖水质现状泸沽湖是一个高原深水湖泊。最大水深93.5米,水深超过50米的湖区约占全湖面积的一半,平均水深为40.3米,居我国深水源的第三位。湖水库容量为22.52亿立方米。湖水最大透明

    18、度为12米,PH值在7.78.6之间,矿化度0.54mg/L,淡水总硬度5.5,属饮用水。湖区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质标准。 泸沽湖水质演变趋势泸沽湖水源主要为雨水汇集,另外湖泊西北部泸源崖下有一出水洞,向湖中补给泉水。流入湖中的河溪主要有山垮河、三家村河与小鱼坝山溪、大鱼坝山溪、落水村山溪。湖泊出水在湖区东部,湖水通过草海入打冲河,最后汇入雅袭江。出湖水量与入湖水量相近,每年610月份向外排水,汛期流量达35m3/s。15月份湖水基本无外泄,1012月份排流量甚小。湖水平均水位变幅0.4m。另外,泸沽湖库容量大,且蓄水量常年变化不大。泸沽湖是一个典型的交换流量小的半封闭湖泊,其环境

    19、纳污能力(环境容量)非常有限,一旦受到污染很难恢复。泸沽湖位置偏远,交通条件不好,受到外界影响较小,加之流域范围相对集中,从来没有受到过生态性灾难,高原湖泊原貌得以保持至今。但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人的增加,风景区内服务设施大量建设,产生大量污水直排湖区,同时景区内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泸沽湖近岸边已经收到污染,局部区域出现明显的富营养化。图2-1 泸沽湖近岸边富营养化状况2.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泸沽湖风景区是中国高原湖泊中的瑰宝,景区中蕴涵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目前泸沽湖风景区旅游资源正在开发,然而现有区内基础设施非常不完善,特别是污水管网及相关

    20、设施几乎为零。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实质改善,泸沽湖水环境将遭受严重破坏。(2)泸沽湖风景区水质保护要求依据四川省主要河流环境功能区划川环科发1997564号文,泸沽湖适用功能类型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类。沿湖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需限期治理,其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并由当地县级环保部门根据环境容量要求从严控制。(3)保障当地居民身体健康目前, 泸沽湖风景区污水通过明渠和暗沟直接排放到受纳水域中,由于未经过处理,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并同污水溢流入湖泊或者渗

    21、入地下水。居民通过自备水井或湖中取水,饮到被污染了的水,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完善的排水管道,生活污水被散排到屋前屋后,滋养蚊蝇,干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城镇的环境卫生,也降低了当地的旅游价值。(4)区内生态资源和摩梭文化资源的保护要求当前,湖区周边生活污水仅通过明渠和暗管直接排放到泸沽湖水体中去,减小了维系湖区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增大了整体区域生态平衡的不稳定性,也间接地干扰了摩梭人的生存环境。只有及时地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将湖区周边村落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处理达标排放,才能保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泸沽湖风景区的生态资源和摩梭文化资源才能得以保护。(5)工程实施促

    22、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泸沽湖镇是以第一产业为经济支柱的贫困乡镇。随着国家对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大, 泸沽湖镇也转换了发展思路,大力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积极地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不能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在积极开发旅游市场的同时,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管网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实施,保护了泸沽湖的水环境,改善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障了当地旅游开发的发展速度。(6)工程实施促进了当地的就业泸沽湖镇居民就业方式比较单一,多数以种植业为主。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管网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可以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广开就业渠道,稳

    23、定社会治安环境。(7)工程的辐射和示范效应泸沽湖镇是中国西部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聚集地,该地区在中国西部极具有典型。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为同类及相似项目提供了借鉴。 综上所述,多角度论证得出: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是非常必须的,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第3章 工程规模3.1 服务年限近期为2010年,远期为2020年。3.2 服务范围本工程服务范围为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的主要排污区域,包括泸沽湖镇镇区、旅游接待区(古拉村)、博树摩梭村落自然保护区(阿六村、布树村、伍支落、落洼村)。3.3 服务人口根据泸沽湖镇的统计资料,2004年泸沽湖镇镇区人口2

    24、391人,其中城镇人口1591人,住宿学生800人。旅游接待区(古拉村)人口312人,阿六村人口239人,布树村人口249人,伍支落人口322人,落洼人口322人。 根据盐源县泸沽湖镇总体、建设规划规划说明书、泸沽湖风景名胜区(四川片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书,考虑到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等因素,确定服务范围内人口增长率20042010年为13,20112020年为12,人口数详见如下表3-1:表3-1 人口现状与预测计算村 镇2004年人口数(人)2010年人口数(人)2020年人口数(人)泸沽湖镇239125832911古拉村312337380阿 六239258291布树村249270304

    25、伍支落322348392落洼村322348392小 计3836414546702010年(近期),城镇人口为4145人;2020年(远期),城镇人口为4670人。3.4 排水体制的选择排水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分流制排水系统两种。现分别就合流制和分流制运用到泸沽湖风景区的可行性作出分析。 合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是让城镇的污水和雨水汇入共同的排水管渠,相互混合排放的系统。现在常用的是截留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或道路边建造截留干管,同时在支管与截留干管交汇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末端设置污水处理厂。旱季污水和初期雨水都排送至污水处理站处理排放。降雨时,随着降雨量的增大,当

    26、汇集的雨、污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放水体,留在截流干管内的混合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合流制排水系统的优点是:(1)排水管网按合流制建设,可直接利用城镇现有的排水管道,投资省、易于实施。(2)可截流处理污染负荷较大的初期降雨。其缺点有:(1)降雨时有部分混合污水直接排放水体,使水环境遭受污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2)合流制的污水处理厂需考虑混合污水的处理,规模相应增大,加大了污水处理站部分的投资;(3)当降雨量大,降雨持续时间较长时,混合污水的污染负荷将下降,影响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的生长,造成污水处理站运行失常。 分流制分

    27、流制是使城市污水和雨水分别进入两套相互独立的管渠排放的系统。分流制系统一般只考虑城市污水的处理,让雨水直接排放水体。分流制排水系统的优点:(1)较完全地处理了城市污水,可彻底解决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问题,并且降低了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2)分流制系统的水质、水量变化较小,有利于污水处理站的稳定运行。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工程造价高。根据现场踏勘,泸沽湖镇目前基本无污水排放管道和雨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雨水基本上是散排到附近的冲沟。故无管道可以利用,确定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先修建污水管网系统收集污水,雨水则利用现有的冲沟排放。3.5 污水量预测 用水量预测目前泸沽湖镇现有500m3/d给水设施,

    28、实际供水量为400m3/d,主要供泸沽湖镇区用水,包括镇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城市市政用水及宾馆用水,镇区人口为2391,床位数为249个计算如下:据统计镇区居民综合用水量为280m3/d,人均综合用水量定额为:28023911000=117 L/人d, 取120 L/人。镇区宾馆等服务设施用水量为120m3/d,床位用水指标为: 1203111000= 386L/床d,取400L/床d。泸沽湖镇其余村镇主要是采山泉、湖水和打井等自备水源供水,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1997版),确定城镇用水定额为100140 L/人d,这些村镇的经济相对落后,生活设施与镇区相比更加不完善,综合比较

    29、分析取 100L/人d,宾馆床位用水取400 L/床d。对于游客和宾馆的用水量,采用宾馆床位综合用水指标法,即旅游散客(不住宿的游客)、宾馆等旅游设施及旅游工作服务人员的用水均摊在宾馆的每床位用水量上 ,统计确定目前宾馆的床位综合用水指标为400L/床d; 2010年宾馆的床位综合用水指标为550L/床d;2020年宾馆的床位综合用水指标为700L/床d。各用水指标详见下表3-3,用2004年用水量统计见表3-3 ,规划水平年的预测水量计算见表3-5、表3-6:表3-2 2004年村镇用水量统计村 镇名 称人口数(人)居民用水量(m3)床位数(个)服务设施用水量(m3)总用水量(m3)泸沽湖镇

    30、2391287249100 387古拉村3123700 37阿 六239296124 53布树村249258032 57伍支落32232405162 194落洼村32232307123 155小 计38364421102441883表3-3 用水指标统计与预测村 镇2004年2010年2020年人均用水量(L/人d)床位综合用水(L/床d)人均用水量(L/人d)床位综合用水(L/床d)人均用水量(L/人d)床位综合用水(L/床d)泸沽湖镇120400180550220700古拉村100400180550220700阿 六100400180550220700布树村100400180550220700伍支落100400180550220700落洼村100400180550220700表3-4 2010年村镇用水量预测计算村 镇名 称人口数(人)居民用水量(m3)床位数(个)服务设施用水量(m3)总用水量(


    注意事项

    本文(凉山州泸沽湖风景区污水处理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