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7797746       资源大小:44.32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x

    1、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 全册备课一、指导思想: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二、教材分析:本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除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

    2、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的形式。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各单元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有兴趣学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三、全册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背唱4-6首。学习用正确的口型唱歌,注意咬字,吐字。2、学习用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唱法。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3、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4、欣赏

    3、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四、教学措施: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2、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

    4、的修正,形成“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3、教学研究,特别是适合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4、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五、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六、教学时间安排:第一课、春天 3课时第二课、可爱的动物 2课时第三课、童趣 3课时第四课、音乐会 3课时第五课、牧童之歌 3课时第六课、爱祖国 3课时 第七课、老师的歌 3课时第八课、爱和平 3课时第九课、家乡美 3课时 第一课 春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

    5、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 (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导入: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欣赏:1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

    6、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2.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3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4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唱歌曲: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 4讲解十六分音符

    7、的时值。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四、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

    8、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课前准备:音响设备、课本、彩笔、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1、导入: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1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2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

    9、(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3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4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5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6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 7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春的欣赏。 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3、欣赏:1.听春的主题音乐。 设问:你能从这一段

    10、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的感受。 2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3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4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 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四首音乐作品,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2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重难点: 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课前准备:音响设

    11、备、课本、钢琴、创作所需的物品。教学过程: 1、导入: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2、编创活动:1.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2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3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4可

    12、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5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6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三、教学小结。 第二课 可爱的动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 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2. 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 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 唱好顽皮的杜鹃。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杜鹃手偶”等教学过程: 1、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

    13、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二、欣赏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2.再听: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3师生讨论。 设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4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5.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三、学唱歌曲:1、轻声学唱: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2、用口风琴找到1=F的“5 3 1”三音,按课

    14、本中的要求吹奏3、表演唱: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四、“音乐游乐宫”:1、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2、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3、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4、手势游戏。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视唱。5、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

    15、曲。) 6、机动: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五、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并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欣赏乐曲赛马,观察探究其不同演奏方式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与音响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热爱。 3、试用“5 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 教学重点: 1、感受、表现歌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 2、即兴创作简短的曲调。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编写曲调;创造性地设计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二胡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顽皮的杜鹃,自由律动进教室。二

    16、、认识民族乐器“二胡” 1、以猜猜民族拉弦乐器的形式导课并认识二胡。 2、探索“二胡”。 探索二胡的演奏方法与用二胡模仿其他声音。 3、感受“二胡”。 老师(或擅长演奏二胡的学生)来演奏最形象的“拨奏”片断,请学生说说模仿的是哪一种动物奔跑的声音? 三、欣赏赛马 1、用“马”和“赛马”的相关问题导入。 2、欣赏全曲。 (1)乐曲开始,想象草原上是一派怎样的景象。 (2)乐曲结尾,骏马们好像在干什么? (3)请学生创造性地选择音色相近的物品表现。 四、学唱花喜鹊和小乌鸦 1、以谜语导入:“小鸟俩同穿黑黑衣,一个报喜不报忧,一个说话不惨假。” 2、听录音范唱,教师表演。 3、教师范唱,学生表演。

    17、4、唱唱。 5、探究活动:讨论该选择哪些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6、综合表演 学生用舞蹈、演唱和为歌曲伴奏的多种形式表观歌曲。五、创编曲调。 1、随琴模唱“5 5”的音阶。 2、出示节奏卡片:“、”并念一念,拍一拍。 3、老师宣布创编要求,学生开始自主创编并记录。 4、唱一唱自己创作的歌。 5、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我们的歌”精品曲集。 第三课 童 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2. 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 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 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

    18、复跳跃记号。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二、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2.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分句学唱(随机):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4.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19、“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欣赏1.介绍: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2.聆听猜调。 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3.再听猜调。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4.复听猜调。 5.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6.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

    20、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四、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2. 节奏问答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1一、形象导入。 (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 (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 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

    21、致,总结很得当) 二、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2.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

    22、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3.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三、 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1.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2.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3.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宜每课做些活动

    23、,细水长流。 四、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教学重难点: 感悟谜语的乐趣。教学准备:课件、收集谜语、白纸、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1.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2.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3.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4.在教

    24、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三、表演摇船调1.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2.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3.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音及=,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 (2)学奏伴奏谱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 (4)学习最后小节口风琴伴奏。 4.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

    25、由队员自己承担)。5.评价小结。 四、猜谜语活动 1.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2.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3.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4.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5.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五、教学小结。 第四课 音乐会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及音乐情境美。2.听辨乐器,能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导入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

    26、.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 二、聆听游击队歌: 1.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2.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三、聆听苗岭的早晨: 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四、 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1.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2.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3.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

    27、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4.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5.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

    28、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五、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 活动与练习(一) 教学重难点: 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教学准备:课件、节奏卡片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2、聆听1.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2.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

    29、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3.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 (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 (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4.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唱第一声部,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三、活动与练习(一)1.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 2.全班学生齐唱。 3.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4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