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地图单元检测卷一 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7788150       资源大小:1.63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地图单元检测卷一 新人教版.docx

    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地图单元检测卷一 新人教版地球地图单元检测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

    2、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1-2题。1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2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为A. 2 300千米 B. 6 300千米 C. 10 500千米 D. 15 500千米 读图,完成3-4题。3. 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A.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4. 楠迪位

    3、于莫尔兹比港的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5-7题。5甲村与图示区域最高处的温差可能为A. 2.4 B. 3.6 C. 4.8 D. 6.06站于处可以观赏到A. 乙村 B. 镇 C. 镇 D. 山山顶7该地区政府为将地的铁矿运到镇,决定在两地间修建公路,从地形角度考虑,路线设计合理的是A. M线 B. N线 C. P线 D. Q线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水圳图,读图完成8-10题。8. 河流段的两个断面水面的高程差称为落差。a溪流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A. 20m B. 40m C. 60m D. 80m9. 水

    4、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A. b B. c C. d D. e10. 暴雨发生时下列四点中最易被侵蚀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某同学到郊外春游,下图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及该同学行走速度图,据此回答11-12题。11四条前进路线的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 A1B1东北至西南B. A2B2西南至东北C. A3B3东南至西北D. A4B4东北至西南12若四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同,根据该同学行走速度图,可推断其前进路线是A. A1B1B. A2B2 C. A3B3 D. A4B413. 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单位:米)。该地山脉的大致走向是

    5、A. 东西走向 B. 西北东南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南北走向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该流域出口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下图示意某流域等流时线,读图回14-15题。14该河干流的流向是A. 先流向西,再流向北 B. 先流向南,再流向东C. 西北流向东南 D. 东南流向西北15图中虚线L可能是A. 等高线 B. 交通线 C. 山谷线 D. 山脊线 图3为“东南亚某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地形图”。读图,回答16-17题。16. 地形剖面示意图中M点对应左图中点 A. B. C. D. 17. 婆罗洲 A. 东南部海域大陆架宽广 B. 聚落多分布在沿海平原 C. 甲河流程约为200公里 D.

    6、 降水多,河流通航里程长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丁可以通视 B乙点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佳地点C丙点是观日出最佳地点 D图中最大高差可能是386m19. 有一地理兴趣小组,想到此地考察地质构造和河流水文特征,请问他们选择考察的地点是A B C D20. 图示区域的面积约为A0.2016km2 B2.016 km2 C20.16km2 D201.6km2下图是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 图示河段的流向是A. 由南向北 B. 由东向西 C. 由西南向东北 D. 由东南向西北 22. 若测得a、b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厘

    7、米,判断a、b两点间山坡的土地利用方式应为(tan150.268tan250.466tan350.700) A. 农田 B. 梯田、经济林地 C. 林、牧用地 D. 封山育林区第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6分)23.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大约为_;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相对高度约为_。(4分)(2)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6分)(3)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4分)24.

    8、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3分)(1)图中C处有一石碑“X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河流。该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流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请解释其原因。(7分)(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粘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8分)(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CH沿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CH沿线剖面的是_ ,请在两图中

    9、标出GH和DE的交点I。 (4分)(4)该小组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4分)25. 下图 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1)说出图中AB 线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4 分)(2)一组老人在、两条徒步登山线路中,选择线路登山。说出选择的理由,并估算线路的相对高度和水平距离。(6 分)(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6 分)(4)概括图中公路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9 分)2017-2018学年高三 一轮复习地理地球地图单元检测卷一参考答案1B【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山站 (69.4S,76.4

    10、E),长城站 (62.2S,58.9W),可知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北,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北方,故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B正确。2C【解析】弗里曼特尔 (32. 1S,115. 8E),蓬塔 (53.1S,70.9W)之间的最短距离为过极点的经线圈的长,即(57.9+36.9)X 111=10522km, C正确。3.D 【解析】两幅图图幅大小相等,但图乙所跨经纬度大于图甲,则图甲的比例尺大于图乙,表示的范围小于图乙,D正确。4.D 【解析】楠迪经纬度大约为(18S,178E),而莫尔兹比港经纬度大约为(10S,147E),则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东南方向,D正确。5.C 【解析】图示最高处是1

    11、000-1200米,甲村海拔是200-400米,两地海拔高差是600-1000米;由于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所以两地温差是3.6一6。C正确。6.D 【解析】站于处看不到乙村,是被乙村南边的山脊挡住了视线;看不到镇,是被其前方的的小山挡住了视线;看不到镇,是被其前方的的小山挡住了视线;可远眺山山顶。D正确。7.B 【解析】M线虽起伏小,但距离远,不合理;N线起伏小,距离近,较为合理;P线有起伏且距离太远,不合理;Q线穿过山脊,起伏大,不合理。B正确。8.B 【解析】图示等高距是20米,a河段上游140-160米,下游100一120米,落差可能是20-60米。B正确。9.A 【解析】水

    12、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也兼有泄洪的功能。a、d、e三条水路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都是水向低处流;b水路两侧等高线无明显变化,应是水圳。A正确。10.C 【解析】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等高线坡度差异不明显;甲是凸岸,不易侵蚀;乙处河道平直,侵蚀弱;丙处是凹岸,易被侵蚀;丁处河道平直,不易侵蚀。C正确。11.A 【解析】图中指向标可确定方向。线路A1B1指示的是东北至西南方向,A正确;线路A2B2指示的是西北至东南方向,B错误;线路A3B3指示的是东北至西南方向,C错误;线路A4B4指示的是东南至西北方方向,D错误。12.C 【解析】该同学行走速度受到地形的影响,下坡时行

    13、走速度快,上坡时行走速度慢,平坦的地区行走速度较均匀。读右图可知,该同学出发时行走速度较快且保持一段时间,说明该路段地形较平坦,之后行走速度快速下降说明该同学正在上坡,以最低速度行走一段时间后速度加快,说明此时该同学先经过平坦地区然后下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经过分析左图中四条线路经过地区的地形特征可知,线路A3B3符合右图曲线特点,C正确。13.D 【解析】该地山脉的大致走向是南北走向。把图中数值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即为等高线,如下图所示,图中粗黑线段走向即为山脉走向,由指向标可知,图中山脉走向为南北走向,所以D正确。14.B 【解析】等流时线是流域内

    14、地表径流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连线,单位为小时,时间越短越靠近河口,所以该河流干流的流向是先流向南,再流向东,B正确15.D 【解析】图示L线以西,等流时线21-12的变化为南北变化东西延伸,说明由北向南为海拔变化,河流由北向南流;L线以东,等流时线数值由北向南减小,说明河流由北向南流;L是流域内两条支流的分水岭,即山脊线;两条支流由北向南流,在最南端汇合向东流出。D正确16.D 【解析】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点南北方向剖面是中间低,两端高,A错;点东西方向剖面是两端高,中间低,B错;点东西方向剖面是中间高,两侧低,C错;东西方向剖面西高东低,符合右侧剖面图,D对。17.B 【解析】根据

    15、等值线疏密判断,婆罗洲西北部海域大陆架宽广,东南部大陆架狭窄,A错;聚落多分布在沿海平原,B对;根据赤道部分的经度差,估计比例尺约为1:22000000,甲河流程约为550公里,C错;降水多,但地形起伏大,河流较短,河流通航里程较短,D错。18.D 【解析】甲和丁之间的等高线向低处凸是山脊,有山脊阻挡甲和丁不能通视;乙地与主峰之间有一山脊和一山谷相隔,山脊阻挡视线,不是拍摄主峰的最佳地点:丙地东侧是山地,海拔高,不是观日出最佳地点;图中海拔最高处为887米,最低处为500-550米相对高差为337387米,D正确。19.C 【解析】图中处为陡崖,可看到裸露的岩层进行地质构造考察;处等高线向高处

    16、凸,是山谷,山谷处有河流发育,可以考察河流水文特征,C正确。20.A 【解析】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cm表示实地距离0.l千米,可推出图示区域面积不超过1平方千米,A正确。21.C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是从海拔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图示中的指向标得知:图示河段的流向由西南向东北,C正确。22.C 【解析】a、b之间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500-200=300米;a、b之间水平距离是2.5cm除以l/20000二500米。坡度tanx二3/5二0.6,x在2535。结合图示信息判断该地土地利用方式是林、牧用地。C正确.23. (1) 10 0 0 1200 米左右 ( 2分)250米至

    17、350米之间(2分)(2)地势北高南低(2分)。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2分);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2分)。(3)暴雨山洪(洪涝、洪水)(2分);滑坡及泥石流(2分)24. (1)画图略。(从C处凸起开始连接各等高线向高处凸起部分)(3分) 原因:该河流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2分)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2分)(2)看不到C处的同学,(2分) D、E之间是鞍部,不会阻挡视线。(2分)(3) (2分)图略。 (交接点分别在图的最低处和图最高处)。(2分)(4)3 (2分) 原因: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 000米,气温下降6。(1分)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海拔相差500米。(1分)25. (1)(2分) 依据:等高线弯曲,且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2分)。(2)理由:线路经过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更省力(2分);相对高度:320480米(2分);水平距离:约3千米(2分)。(3)分布不均;(1分)东南部山区公路密度较小(2分);西北部平原地区公路密度较大(或彼此交叉形成网状)(2分)。成因:东南部山区地形崎岖,修建成本高;(1分)人口(或聚落)较少;(1分)地形平坦,修建成本较低(1分);人口(或聚落)较多,运输需求较大(1分)。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地图单元检测卷一 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