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一二五单元复习题.docx

    • 资源ID:17763270       资源大小:28.8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二五单元复习题.docx

    1、第一二五单元复习题第一单元检测(一)、字词 1、识记生字给加点字注音。溃( )退 阻遏( ) 仄( )歪 荒谬( ) 瞥( )见 箱箧( ) 疟( )子 绥 ( )靖( ) 劫( )掠( ) 憧( )憬( ) 负隅( )顽抗 提( )防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消ho( ) 肃m( ) zng( )物 寒jn( ) 杀l( ) jin( ) 忘 晨x( ) 惊hi( ) yo( )水 j gng( )( ) yo he( )( ) pn zhng( )( )地Jiao( ) 制cI ( ) cun( )跳2、成语巧积累。眼花( )乱 高屋建( ) ( )然无存 锐不可( ) 排山( )海 气势

    2、磅( ) 灭( )人性 精( )力竭 风烛( )年 诗情画( ) 转弯( )角 永垂不( ) 月明( )清 响彻云( )富丽( )皇(二)、初步感知比一比 友情提示:仔细辨认,看共有几部分的知识!1、看谁记得准(1)、新闻的六要素指 。(2)、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五个部分,即 。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雨果,他是 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_九三年等。(4)蜡烛一文的作者_,他是_(国家名)作家。(5)芦花荡的作者是 ,选自 ,本文是他的“”,他的另一篇小说是 ,写作年代也是抗日战争。(6)、写出四个有关战争的成语( )(7)、写出古今有关战争的两句名言( )(

    3、8)请写出两句有关战争的诗句(1)诗句:_(2)诗句:_2、火眼金睛.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2分)(1)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 (2)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 ) (3)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 (4)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

    4、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三)、能力提升1、浏览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友情提示:消息的核心部分要记牢!反映1937年中国南京的战争灾难大片南京!南京!4月16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首映礼,导演陆川携刘烨、范伟、高圆圆等演员悉数到场,敬一丹、杨澜、许戈辉等众多名嘴也前来助阵。一如该片沉重的主题一样,首映礼凝重而感人。央视“大姐大”敬一丹则现场感谢陆川:“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电影?是为让现在的青年知道,我们的先辈不是懦弱的,他们为这个国家、民族所做的是不会被忘记的。我们感谢他,感谢这部电影。”(1)根据第一段导语部分的概述,请把这则新闻压缩成不多于15个字的一句话。(2)习

    5、惯上,1937年的南京是血腥而懦弱的。而从主体部分看,南京!南京!似乎突破了习惯。请你说说它应当被感谢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试为下面的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要超过10个字)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四)拓展延伸:阅读孙犁荷花淀节选做后面的练

    6、习。大船追得很紧。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面,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7、!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藏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好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

    8、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1为选文提炼事件概括句。2第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3第段中的“荷花变成人了?”是什么意思?“啊!原来是他们!”又表达了妇女们什么心情?4第段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号的内容(50字左右)5请你简单说说选文的语言特点?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基础知识(共2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A、憎恶(zng)琐屑(xi) 涎水(xin)B、诘问(ji)惦记(din)胡同(tng C、哀悼(do) 奔丧(sng) 取缔(d) D、颓唐(tu)糟糕(zo)

    9、骷髅(k) 2、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5分)A、 蹋败和蔼烦躁噩耗 B、仲胀惧惮尴尬呵斥C、潦倒交卸渴幕焦灼 D、跋涉赋闲狼藉伎俩 3、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5分)A、触目伤怀(心,心中)人才济济(形容人多)B、情不能已(停止)猝然昏厥(出乎意料) C、情郁于中(聚集) 犹豫再三(重复三次)D、识文断字(判断)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5、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5分)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

    10、,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二、现代文阅读(共64分)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孝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

    11、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 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看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

    12、用手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 “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

    13、下了。 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4分)A慈祥B慈善C慈爱D慈悲E朦胧F噱咙 G依稀 H模糊 7、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2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5分) 答: 8、“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

    14、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5分) 9、“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5分) 答: 10、“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 “孝子”的表现。(5分) 答: 11、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 答:12、本文与朱自清背影很相似,在内容上它们同是写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背影处处紧扣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本文则侧重写 。体现了父恩难忘。(5分)月光启蒙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

    15、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

    16、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17、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我问:“朝哪里猜?”母亲说:“朝吃的猜。”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母

    18、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1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1)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14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6分)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说谜语15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4分)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16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文中运用同样修辞方法的另一个句子是 。(6分)17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

    19、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18如果以“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一份母爱”来结尾,和原文比较,哪一个好?为什么?(80字左右)(9分)第五单元检测题一、语言运用(20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豁然开朗(hu) 问津(jn) B.亵玩(xi) 鸿儒(r)C.箬篷(ru) 篆章(zhun) D.决眦(c) 幽咽(y)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20、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B.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于)。D.急应河阳役,犹得(还能够)备晨炊。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那核舟的底面稍平,上面题着雕刻者的名字。B.贷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偷盗的人不再滋事。4.文学常识填空。(4分)(1)桃花源记选自_作者_文中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

    21、了作者的_(2)陋室铭选自_,“陋室”的意思是_ 该文的作者是_(3)爱莲说的作者是_,字茂叔,_(朝代)_家。(4)礼记是_家经典之一,西汉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 辑录,其中的大道之行也指明了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_。5.默写。(3分)(1)山不在高,_。水不在深,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予独爱莲之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_(3)大道之行也,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_,_。6.指出下列对应有错的一项(3分)(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B.嘻!技艺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洢明朝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白居易唐代二、阅读(

    22、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苔痕上阶绿,草

    23、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B.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C.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开花是隐藏着的。9.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5分)(1)甲文中“陋室”二字紧扣课题,“惟吾德馨”一语是统领全篇的主旨。( )(2)甲文的句运用类比写法,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3)乙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乙文将记叙、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1022题。(22分)晋太

    24、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0.将

    25、空缺的原文,填在下面横线上。忽逢桃花林,_ (2分)11.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 )A.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12.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13.翻译下列各句。(4分)(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不足为外人道也。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B.选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

    26、花源人的幸福生活。C.“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写出桃花源人的惧怕心理,不愿让官府知道他们的住处。15.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三个与本文意思有关的成语。(1分)16.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1分)(1)缘 溪 行,忘 路 之 远 近。(2)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17.依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1分)山洞口位于_18.用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19.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1分)20.“桃

    27、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9分) 草书大王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注: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u):责骂。胡:为什么。2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_ (2)使侄录之_ (3)侄罔然而止_ (4)执所书问曰_22.

    28、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2分)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1)皆讥笑之_ (2)诟其侄曰_(3)汝胡不早问_ (4)致余忘之_23.翻译下列句子。(2分)(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2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阅读下文,完成26-29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5.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选贤与能 ( ) 讲信修睦 ( ) 男有分 (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盗窃乱贼而不作( ) 是谓大同 ( ) 26.揣摩句子特征,翻译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7.文章的结构方式是 28.文章从 、 两个方面说明了“大同”社会的优越性。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二五单元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