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区域分析与规划材料分析.docx

    • 资源ID:17723546       资源大小:27.9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区域分析与规划材料分析.docx

    1、区域分析与规划材料分析区域分析与规划材料分析篇一: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2. 区域发展: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3. 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4. 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

    2、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5. 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6. 区域文化: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7. 人口素质:即人口质量,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构成。8. 适度人口: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一个经济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9. 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区域宏观运行机

    3、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10. 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本文来自: 小草范文 网:区域分析与规划材料分析)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11. 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2. 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

    4、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13.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14.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15.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16. 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17. 空间管治:是区域管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是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功能,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各类型区的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要求,其中包括乡村

    5、建设等内容,以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实施区域的统一规划,以协调区域内各级政府,各团体,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18. 产业:是指同一属性的产业集合,是企业与区域经济整体之间的一种中观经济层次单位。19. 基础设施:泛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20.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二、简答题1、区域划分为哪些类型?答:依概念划分:均质区和功能区;

    6、依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2、简要说明区域分析的内容。答: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3、简述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4、简述区域经济特色影响的原因。答: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劳动分工规律区域利益5、

    7、简要回答区域人口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答:性别构成对劳动力供应有影响,年龄构成影响社会财富,职业构成影响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特征,民族构成有利于发挥各民族固有的劳动和文化特长,促进区域经济繁荣。6、简述区域政策工具有哪些。答: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直接控制措施和空间控制措施)和区域发展政策工具7、简述评价区域发展水平常用指标有哪些?答: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评价指标、相对指标8、简述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答: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的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9、简述确定区域发展优势原则答:区域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

    8、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区域发展的优势要通过对区域全部生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10、按要素集聚程度可以将产业划分为哪些产业?各有何特点? 答: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11、简要回答区域规划的内容有哪些答: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和乡村居名点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区域空间管治区域发展政策12、区域发展战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经济目标:经济总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结构指标 社会目标:人口总量指标、人口构成指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 建设目标:空间结构目标、空间规模目标、建设环境质量

    9、指标13、简述区域发展战略抉择的基本内容答:内部条件:区域的低位区域优势与劣势区域容量创新活动 外部条件:总体环境产业环境企业或公司环境14、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有哪些战略模式答:自主发展战略高速度增长战略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信息化发展篇二: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单元练习题第一章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形式。2.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性上存在的 高度相关性 。3.区域的本质特性,一是 整体性(或系统系) ,二是结构性 ,区域另外还具有动态性等特性。4.文化区属于 均

    10、质 区域。城市经济区属于 结节 区域。5.近代上海的崛起改变了整个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格局和系统,这体现了区域的 整体性特性。6. 可持续 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7.在传统区域研究中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客观存在的比较优势 的分析,但区域研究新动向之一是更关心竞争优势。第二章1.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利用原则是应节约和尽可能 综合利用 的原则,杜绝浪费和破坏。2.由于自然资源的 有限性 特性,就使得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可以获得绝对地租等经济利益。3.自然资源的地域差异,不但表现在不同区域同一种资源在 数量和质量 上存在差别,而且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在其品种组合 上的差异。4.每一个区域的

    11、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 生态系统 。5.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导致黄河下游的洪涝、风沙、淤积等灾害,这也是自然资源的 整体性 特性的一种表现。6.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原因之一在于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7.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 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8.对于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 可利用价值 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 。9.对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应从技术的可能性 、经济上的合理性和 需求上的迫切性这三个方面去考虑。10.对自然资源质量的评价应结合资源本身 质量特征 和一定生产部门的 质量要

    12、求 ,确定其相应的质量指标,并运用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11.对自然资源量的评价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的 开发规模 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12.在评价中对自然资源保证程度的考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亦即自然资源在合适开发利用强度下的服务年限 ;二是预测资源的 远景需求量 。13.在自然资源评价中,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 实际规模,而相对指标则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 地位 和满足需求的潜力。14.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 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 及利用的 效率 。如陕西省的神府煤田开采条件优越,但

    13、远落后于渭北煤田的开发。15.自然资源的 地域组合 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第三章1.区域经济特色是由区际差异、 区域优势、 产业布局指向 、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区域利益所决定的。2.区域差异大体上可分为自然差(区域间 地理 、自然和历史基础的差异)、位势差(区域间 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差异)和趋势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差异)三种。3.根据产业布局指向性特点,可将产业布局指向归纳为以下几类:原料 指向、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消费市场指向、劳动力指向、高科技指向和交通枢纽指向。4.建筑材料工业布局是 原料 指向,服务业的产业布局是消费市场 指向。5.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包括:区域 产业结构

    14、特色、区域 产业布局 特色。6.市场意识 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7.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 速度 。8.作为生产者,人口的迁移和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 布局 。9.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 消费结构 ,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10.具体地说,人口性别构成受出生婴儿性比例、男女分龄死亡率、 移民的性别选择 ,以及战争、城乡差别等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11、影响人口年龄构成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 人口迁移 。12.人口的年龄构成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在 劳动适龄 人口同 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关系上。13.人口职业构成代表了经济活动人口的

    15、就业分布,它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 特征。14.对区域人口的 民族构成分析,有助于认识区域社会、文化及经济发展过程。15.构成就业人口总体的三部分人口是 适龄就业人口 、 未成年劳动人口、 老年劳动人口 。 第四章 1.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的技术进步划分中认为凡是提高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比例的技术进步是 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而使资本边际生产率对劳动边际生产率保持不变的则是 节约资本 技术进步。2.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 非地产 资源的依赖程度。3. 科技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规模和素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科技实力和潜力的总要指标。4.对区域研究与发展经

    16、费的分析一般从研发经费总量、 经费分布、经费来源三个方面进行。5.技术扩散可以分为 空间梯度式 、 跳跃式 、 双向式三种类型。6.日本与西欧间的技术扩散属于 双向对流式 类型。韩国与北美间的技术扩散属于 跳跃式 类型。7.最为常见的技术扩散模型是 传染模型 。8.将甲国已用于生产的新技术转用于乙国的生产领域,这种技术转移属于 水平技术转移 。9.被形象地比喻为“介于镰刀和收割机之间的技术”,这是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在1936年提出的 中间技术 概念。10.既满足了引进国或区域发展经济的技术需要,又考虑了引进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的现状、市场规模、文化社会环境、当前技术状态等因素而使引进技术的最终效果

    17、最大的那类技术称为 适用技术 。 第五章 1.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最常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2.反映区域消费状况的相对指标是 恩格尔系数 。3.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UNRISD在1970年提出了包括人均能源消费等 15 个指标在内的区域发展衡量指标体系。4.PQLI指标体系中 识字率、人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相关。(此题待定)5.库兹涅茨认为工业部门的国民经济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 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6.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六个“经济成

    18、长阶段”的美国经济学家是 罗斯托。7.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第二阶段,霍夫曼比例下降到2.5(1) 。 第六章: 1.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 竞争能力 ,具有更高的 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 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区域优势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区域的 经济要素及其 组合在空间上是有差异的。3. 绝对 区域优势是指在一个区域或城市,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个区域或城市要高。4.区域分工是指相互联系的社会生产体系在 地理空间 上的分布。5.大卫.李嘉图继斯密之后提出的关于劳动地域分工的

    19、理论称为比较成本说。赫克歇尔俄林关于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叫做 资源禀赋理论 。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公式指出的一差额是实现地理分工的必要前提。这一差额是 CvCp+t 。6.区域分工的主要特点有:区域生产的专业化 、 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7.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称之为“雁行形态说”。8.区域分工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垂直分工、 水平分工 、混合分工。9.区域的要素流动可以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 增长效应。10.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区域内的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 区域要素流动 以及货物和服务流动产生的外部

    20、作用。11.区域间通过分工生产出不同的产品,需要通过 区际贸易来进行交换,达到商品供给的平衡。 第七章 1.产业划分时,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将区域经济活动分为 主导产业、辅助产业 、基础性产业三类。2.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每个劳动力或单位产品所需或占用投资较多的生产部门称为 资金密集 型产业;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低,需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的生产部门称为 劳动密集 型产业。3.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包括社会消费、 资源状况 、科技水平、基础与传统、 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 等五个方面的因素。4.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应围绕 产业结构合理性 这个中心展开,重点分析区域

    21、产业结构的因素等问题。5.在分析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协调如何时重点是分析 主导产业 与辅助产业 和 基础型产业 的协调关系。6.配第-克拉克认为:劳动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变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由此而导致的 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密切。7.罗斯托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区域 经济成长 阶段的演化趋势有方向上的一致性。8.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 份额分量 、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 、 竞争力偏离分量 。9.运用偏离-份额分析的部门优势分析图进行区域部门优势分析时,处于第 1、2 扇面中的部门,为具有部门优势的增长部门。10.进行产业结构效益分析时,当S

    22、e小于0,表示结构效益低 ;如与前一个时期的某一时点相比,此值上升,表示 结构效益提高 。11.若效益超越系数大于1,说明区域产业结构素质 好 。12.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中包括对 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 有效利用 。13.一个产业在产业体系中可通过 前瞻 效应、 回顾 效应和旁侧效应与相关产业发生联系,带动相关产业的产量增加和质量提高,而主导产业应该对区域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影响作用。14.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产业结构的整体性 与系统性;产业结构的 先进性。15.产业结构的优化应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 地区专门化 方向发展。 第

    23、八章 1.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 土地利用 的总体部署。2.区域规划具有本身的几个显著特点,分别是综合性、 战略性 、 地域性 。3.从区域规划的战略性上来讲,规划指标应具有较大的 弹性 。4.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发展定位与 发展目标 、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基础设施规划、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等。5.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规划已关注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特别是 生产性服务业 的布局。6.区域规划的系统法通常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即 问题形成 、系统分析、系统评价。7.国际上区域规划方法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综合平衡法 。8.动态规划过程

    24、要求:一是重视规划过程的 循环 ,二是保持规划的 弹性 ,三是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随时对规划做必要的调整或修编。 第九章 1.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 基本发展 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2.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 发展战略和 部门的、行业的 发展战略,也有 空间开发 战略。3.战略目标是 战略思想 的集中反映,中期目标一般以 10 年为期。战略目标制定时要注意目标要与 各时期 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4.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战略任务 ,它是关系到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或薄弱的 部门或项目 。5.区域发展目标可以分成总体目标 和具体目标 两大

    25、类。6.空间结构指标属于区域发展具体目标的 建设 目标。7.区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 资源状况 、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8.同类产业的 排异性 是导致经济活动的分散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十章 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 区位关系 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 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2.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 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制约的作用。3.经济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明显具有滞后性 。4.布德维尔对增

    26、长极作了定义,使得增长极包括了两个明确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 推动型 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 城镇 ,即增长中心。5.推动性产业是区域发展的 领头产业或带头 产业。6.推动型产业具备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高、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性强等特征。7.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极化作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规模经济效应和 聚集 经济效应。8.增长极的扩散作用之所以能够发生,有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经济“外溢” 作用等原因。9.从极化现象的地域空间形态来看,有向心式 极化、 等级式 极化、 波状圈层式 极化等多种形式。10.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空间结构

    27、形态。依据核心边缘理论,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即 离散型 、 聚集型 、 扩散型 和 均衡型。11.核心边缘理论认为,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是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控制 。12.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对生产力地域组织的空间过程作了阐述,提出了 点-轴渐进式 扩散的理论模式,同时篇三: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期末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1、 结节区 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例如,目前在区域研究和规划中普遍采用的城市经济区,即是以城市为中心,其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2、霍夫曼系数 =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

    28、产值。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 3、主体功能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分的具有某种主体功能的规划区域。 4、增长极开发模式: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生产增长中心,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增长极开发模式(P163) 5、情景分析法:就是就某一主体或某一主题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通过对环境的研究,识别影响研究主体或主题发展的外部因素,模拟外部因素可能发生的多种交叉情景分析和预测各种可能前景。情景分析法,又称前景描述法或脚本法,是在推测的基础上,对可能的未来情景加以描述,为决策对策提供依据。

    29、(P296) 6、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7、区域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后发展规划,预期在一定时期后要求达到后实现的区域发展目的和状态,它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P216 9、区域:地球表面(层)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P1 10自然区域: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依照一定的目的去揭示自然环境结构的特定性质而划分出来的自然自然综合体。P2 11、经济区域:是人

    30、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等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的生产地域综合体。如东北经济区就是有生产、交换、分配等环节构成的区域。P2 12区域系统的结构:区域系统内各部分各子区域、各部门、各要素、各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有机联系。从两个方面研究区域系统的结构:一是区域系统内部各种比例关系,这是区域系统最直接的反映;二是区域系统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这是对区域内部各种比例关系实质的补充和深化。P13 13、资源优化配置:在区域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各要素投入的合理分配和相互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要素投入的总体产出水平。P35 14、GDP:是一个国家(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一年)内生产的最终成果所创造的增加值之和。 P39) 15、产业集群:指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103) 16、集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P103) 17、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


    注意事项

    本文(区域分析与规划材料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