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数学教案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 资源ID:1771089       资源大小:26.6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学教案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1、数学教案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数学教案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内容教科书3839页的例3、例4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教学难点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指名用竖式板演 564 567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2全班口算4202 4206 1503 40083204 2005 3208 12

    2、06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3出示1284师问: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学习例3、例41教学例3:1284(1)小组讨论完成例3(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或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如问: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 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

    3、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 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38页算理图) (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2教学例4(1) 出示例4:1845(2)独立完成例4思考: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竖式的书写格式三、总结法则问:看谁能试着总结除法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2教师

    4、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3运用法则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四、巩固与反思1.基本练习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并改正五、反馈小结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反馈,并总结本课时的内容师生共同补充、完善除法法则的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除数当姐,余当妹六、作业12163 3696 4266 2166 3697 42682(1)3除81的商是多少? (2)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

    5、)被除数是576,除数是6,商是多少?板书设计教案点评:这节课的内容是用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的延伸,是以一位数除两位数为基础的,主要是解决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题。先复习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笔算除法,为学习新知识起到孕伏作用。接着引导学生以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能力。辨析区别例4和例3的不同,突出重点。在总结法则时,先让学生讨论汇报小结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构建能力。 练习的设计突出有针对性的对容错的问题进行训练。探究活动组题算题活动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笔算除法的方法活动准备若干组写有1、2、3、4、5、6、7、8

    6、、9的九张卡片活动过程1两人一组,任取三张卡片组成一个三位数作被除数,再选一个不同的数做除数,笔算出商2两个同学交换题目,验算3对一道加一分,看谁的成绩高,谁就是获胜者假设求解 【六年制三年级】 题目:小麦斯家有一些苹果和桔子,苹果的个数是桔子的3倍,爷爷和奶奶每天各吃一个苹果,小麦斯每天吃一个桔子,若干天后苹果还剩下8个而桔子刚好吃完,原来苹果有多少个? 这题初看无从下手,但我们可以用假设法依照已知条件来进行推算:因为苹果的个数是桔子的3倍,所以我们可以假设每天各吃3个苹果、1个桔子,在若干天后两种水果正好吃完。而现在爷爷和奶奶每天各吃一个苹果,也就是每天吃2个,比假设时少吃32=1(个),

    7、结果若干天后苹果还剩下8个而桔子刚好吃完。所以用81=8(天)可以求到吃的天数,用82+8=24(个)就能求到原来苹果的个数。 自我探索: 1、三(5)班的白粉笔是彩色粉笔的6倍,每天用去3盒白粉笔和1盒彩色粉笔,当彩色粉笔刚好用完时白粉笔还剩下12盒,原来白粉笔有多少盒? 2、小亮家苹果的个数是桔子的5倍,每天吃3个苹果和1个桔子,当苹果还剩下8个时桔子全部吃完时,原来苹果有多少个? 奇怪的年龄【六年制三年级】 张老师出示题目:祖孙三代的年龄加在一起正好是100岁,祖父过的年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月数,儿子过的星期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天数,问祖父、儿子、孙子各多少岁? 小马虎:这道题中的已知条件连

    8、数字都没有,怎么做呀? 张老师:假如你不知道如何求解,可以看看能不能从已知条件中知道祖父、儿子、孙子他们各有多少份呢? 小麦斯:已知条件中知道祖父过的年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月数,所以不管祖父是多少岁,孙子的年龄要乘12(一年12个月)才能和爷爷一样大。也就是说祖父的年龄是孙子的12倍,祖父相当于12份,孙子是1份。再根据第二个已知条件可以知道,儿子的星期数=儿子的年龄3657,孙子的天数=孙子的年龄365。而因为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所以儿子的年龄就是孙子的7倍,儿子是7份,孙子是1份。既然他们各自的份数已经求出来了,年龄也就非常好求了。 张老师:小麦斯能够抓住条件、找准解题的突破口,从而巧妙求解

    9、,可真了不起! 小朋友们,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试试看! 动手剪一剪 【六年制三年级】 题目:将一张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之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方法一:将这个正方形沿水平方向剪一刀,这时分成的两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和就比原来大正方形的周长增加2个边长;再沿竖直方向剪一刀,又增加2个边长,一共增加22=4(个)边长,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24 4=96(厘米)。 方法二:将这个正方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剪一刀,这时大正方形就变成了4个小正方形。这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24=8(个)小边长,

    10、这8个小边长相当于4个大边,所以这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244=96(厘米). 方法三:还是将这个正方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剪一刀,这时分成的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8个小边长,每个小边长为242=12(厘米),所以一共增加了128=96(厘米)。 小朋友们,你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巧妙求解 题目:将一张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之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方法一:将这个正方形沿水平方向剪一刀,这时分成的两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和就比原来大正方形的周长增加2个边长;再沿竖直方向剪一刀,又增加2个边长,

    11、一共增加22=4(个)边长,所以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24 4=96(厘米)。 方法二:将这个正方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剪一刀,这时大正方形就变成了4个小正方形。这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24=8(个)小边长,这8个小边长相当于4个大边,所以这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244=96(厘米). 方法三:还是将这个正方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剪一刀,这时分成的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8个小边长,每个小边长为242=12(厘米),所以一共增加了128=96(厘米)。 自我探索:把一个边长4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6个完全一样

    12、的小长方形,这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和与原来的正方形相比增加了多少厘米? 换种做法更容易【六年制三年级】 题目:三(5)班数学、英语考试,英语得100分的有10人,数学得100分的有12人,两门都得100分的有3人,两门都没得100分的有26人,三(5)班有多少人? 我们可以用“ ”表示人,用“ ”表示左手,用“ ”表示右手。英语得100分的伸出左手,数学得100分的伸出右手(如图1)。 根据条件“两门都得100分的有3人”,因为这3个人已经包含在一门得100分的人里面,所以我们可以让人两手齐伸,把图1变成这样(如图2)。 这样,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一门得100分的和双门得100分的一共有19人,再

    13、加上两门都没得100分的26人,三(5)班一共有19+26=45(人)。 小朋友们,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巧制“抽屉”解难题 森林学校要招聘图书管理员,应聘者一个个纷纷落马,最后出场的小松鼠心里七上八下。这时妈妈走过来,鼓励他说:“孩子,要有信心,我相信经过你的努力,一定会成功。” 听了这话,小松鼠深吸一口气,稳了稳神,蹦蹦跳跳进了考场。一眼望过去三位考官山羊伯伯、猫头鹰大叔、狮子大王正表情严肃地坐在那儿,在考场的中央摆满了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格子,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等。 小松鼠纳闷了,放这么多格子干嘛?这时,耳边忽然响起了山羊伯伯慈祥的声音:“小松鼠,你是最后一个选手了,不要紧张

    14、,慢慢考。首先,让你来熟悉一下我们森林图书馆的情况:我们森林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是按图形的形状来分类的,现在每本书的书脊都有应放的图形的形状,现在请你在五分钟之内将这些图书分别装在相应的格子里。准备好了吗,好!计时开始。” 小松鼠来不及多想,就急急忙忙地按要求将图书一一分好。“分得真是又快又准确,真棒!”山羊伯伯竖起了大拇指。擦了擦满头的汗,小松鼠吁了一口气,可转念一想,刚刚第一关就这样紧张,不知道下面是什么样的难题? 这时,猫头鹰大叔用鼠标在大屏幕上点击出了一道题:森林学校图书馆有许多故事书、历险记和连环画,每个小动物任意选两本,那么,至少应有几个小动物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动物所选的书相同

    15、? 小松鼠傻眼了,这该怎么做呀?它越想越急,越急越做不出来,刚要泄气,忽然,它发现这实际上不就是抽屉原理的题目吗?于是,它找到“抽屉数”,很快地就求出了是:3+2+1+1=7(位)。它高兴地大声说出答案,猫头鹰大叔欣慰地点了点头。 “小松鼠,你已经顺利过关,即将成为我们森林学校图书馆中的一员了,恭喜你!”狮子大王一改严肃的面容,笑眯眯 地说道。“成功了!”小松鼠高兴地跑出考场,它要告诉妈妈,是信心和智慧使它战胜了难题,获得了成功。 新龟兔比赛 经历了第一次比赛失利的耻辱之后,兔子下定决心血耻,它发誓要和乌龟再比一次,可怎样才能比赢呢?兔子冥思苦想:我的长处是蹦和跳,特别适合爬楼梯,所以就和它比

    16、赛爬五十层的“森林大厦”。乌龟本来爬得就慢,让它去爬一层一层的楼梯,就更慢了。这回,我一定要抓住机会,向大家证明我们兔子家族是最棒的!兔子在打好了小算盘之后,抱着必胜的决心向乌龟挑战,乌龟爽快的接受了。 比赛的日子就快到了,兔子憋足了劲进行起跑、蹦跳、拐弯等强化训练。可乌龟并没有训练,只是在楼梯旁边的一扇门里进进出出。 终于,比赛的日子到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到“森林大厦”观看比赛。大家都为乌龟捏了一把汗,可乌龟呢,神情泰然,甚至还微笑着朝大家点头致意。 随着发令枪一响,兔子撒开了腿一溜烟地窜了上去。而乌龟依然不紧不慢,它登上楼梯旁边的一个门口,轻轻地按了一下按钮,“噌地”一声就如同离弦之箭似

    17、的冲了上去。大家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乌龟用的是电梯,动物们议论纷纷,聪明的小松鼠说:“把它们上升的路线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501=49(个)三角形。乌龟的路线呈一条直线是三角形的底边,兔子的路线呈八字形上升是三角形的两个腰,相比之下乌龟的路线显然比兔子短多了” 话正说着,电梯中乌龟一瞬间已经升到半空了。而兔子因为走的路曲折迂回,早已累得气喘吁吁,腿都快挪不动了。不一会儿,乌龟到达了五十楼,早就等在那儿的山羊伯伯将冠军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动物们一片沸腾,而兔子被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离终点还远着呢! 这一次乌龟不再以恒心取胜,而是运用数学智慧获得了成功。 新龟兔赛跑 经历了第一次比赛失利的耻辱之

    18、后 ,兔子下定决心血耻,准备再战一次。它想:上次是我太大意了,让乌龟钻了个空子。这次再战我一定会记住上次失败的教训,集中精力将比赛进行到底。于是已做好起跑、蹦跳、冲刺等强化训练的兔子抱着必胜的决心向乌龟挑战,乌龟爽快的接受了。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比赛在“森林学校”的圆形操场场上开始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到学校观看比赛。大家都为乌龟捏了一把汗,可乌龟呢,神情泰然,甚至还微笑着朝大家点头致意。 随着发令枪一响,兔子憋足了劲撒开腿一溜烟地窜了出去。而乌龟依然不紧不慢,它掏出一个东西爬在上面沿着操场的直径向终点滑去。大家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乌龟用的是滑轮,动物们议论纷纷,聪明的小松鼠说:“乌龟利用

    19、圆的知识自制了滑轮,走的又是圆当中最短的路,相比之下兔子的路线显然比乌龟长多了” 话正说着,乌龟沿着直径一瞬间已经到中途了。而兔子因为走的路太远,早已累得气喘吁吁,腿都快挪不动了。不一会儿,乌龟冲破了终点的红线,早就等在那儿的山羊伯伯将冠军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动物们一片沸腾,而兔子被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离终点还远着呢! 这一次乌龟不再以恒心取胜,而是运用数学智慧获得了成功。 新国王登基记 数字王国的老国王岁数大了,他想在还能动的时候漫游整个世界,所以他就将王位传给了数字0。可是0当国王,19这几个数字老在一起嘀嘀咕咕,其中9最不服气:“0是我们几个数字中最小的,凭什么让他当?”其他数字一起附和

    20、:“就是,就是。”“不如我们在登基仪式上出几道题吓唬吓唬他把他给难倒,看他还神气不!”于是,九个数字联合在一起准备给新国王0来个下马威。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隆重的登基仪式开始了。就在0准备登上国王宝座的时候,数字9说话了:“尊敬的国王,我们数字王国有个规矩:就是每个新国王在登基的时候任由数字王国的臣民们出题,只有每题都答对了,才有资格当我们的国王!”其他数字点头称是。数字0明知是九个数字搞的鬼,但转念一想如果不象这样确实也难以服众,于是就微笑着接受了挑战。 只见数字9用鼠标在大屏幕上点击出了一道题:数字19每两个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新国王0想都没想,就大声说出了算式:982=36(次

    21、),九个数字暗暗惊叹数字0的思维敏捷。 但是数字9还不服气,用鼠标又在大屏幕上点击出了一道题:从19九个数字中选取,将11写成两个不同的自然数之和,有多少种不同的写法?新国王0愣住了,这题该如何下手呢?看着得意洋洋的九个数字,他越想越急,越急越做不出来,刚要泄气,忽然,它发现只要将19从小到大排成一列,即:1、2、3、4、5、6、7、8、9,就有了解题思路:先看最小的1和最大的9相加之和为10不符合要求。但用第二小的2和最大的9相加,和为11符合要求,得11=2+9。依此做下去,可得11=3+8,11=4+7,11=5+6,共有4种不同的写法。 终于解出来了,0吁了一口气,稳了稳神,然后微笑着

    22、说出了解题过程。九个数字面面相觑,暗自想:怪不得老国王将王位传给了0,原来0不仅思维敏捷,而且才华过人,不愧为数字王国的新国王。 隆重的登基仪式继续进行着,数字0最终凭借着自己的数学智慧征服了数字王国的臣民们,如愿以偿的坐上了国王的宝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例3、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学会根据进率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参与、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

    23、换算方法准确、迅速地进行换算教具、学具准备教师:课件、投影片(或小挂板)学生:每人准备直尺一把、7厘米长的一张纸条、1米长的绳子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出来?(从大到小依次是:米、分米、厘米、毫米,或从小到大说)2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3填空(投影或挂板出示)1米( )分米 1分米 ( )厘米 1厘米( )毫米10分米( )米 10厘米( )分米 10毫米( )厘米 1米( )厘米然后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的?二、操作体验1教学例3(1)独立操作师:请每个同学动手量一量桌上的“纸条”

    24、长几厘米(教师事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7厘米的纸条)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2)指导正确的测量方法强调:测量纸条的长度时先用纸条的左端对准0刻度,看纸条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数几,纸条就是长几厘米(3)研究问题提问:把纸条的长度单位改用毫米做单位,该怎样表示?学生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可能会有多种方法,只要正确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4)质疑提问:你发现了什么?(7厘米70毫米)为什么?明确:因为 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是7个1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板书:7厘米70毫米)(5)追问:70毫米( )厘米,该怎样想?借助线段图进行讲解明确:因为10毫米 l厘米,70毫米就是7个1厘米,所以,7

    25、0毫米7厘米说明,一个关系式(如 1厘米10毫米)正反两个方面都可以用(6)练习:先填空,再说出思考过程2厘米( )毫米 4分米( )厘米 3米( )分米提问:通过上面的习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板书: 2学习例4(1)出示例4图(2)提问:一张桌子高80厘米,把厘米改用分米做单位怎样表示?同桌同学讨论,汇报交流板书:80厘米8分米强调:因为10厘米1分米,80厘米里面有 8个1分米,所以80厘米8分米(3)练习,说出思考过程20毫米( )厘米 60分米( )米 50厘米( )分米 300厘米( )米质疑:通过这几道习题,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板书: 三、巩固应用16千米()米 4000米()千米

    26、2园林工人要在一条路旁植树,每5米划分一段算一算,1千米的路要划分多少段?32千米()米 3000米()千米4千米()米 6000米()千米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课题:长度单位的换算)怎样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五、课外实践作业量出100米的距离,试走一下这100米要走多少步?用几分钟?板书设计 课题一: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教

    27、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例1用的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学生用的42根小棒,(4个整捆,2个一根),小红旗若干,大红旗一面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口算除法”下载)1口答(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2口算:363 242 303 606484 844 802 903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十数两种类型让学生任选一题说口算过程3口算的8道小题的被除数末尾各加一个0,继续让学生口算看题直接写结果,订正时,一位数除整百数,除整百整十数各选一题让学生说出口算的具体方法二、探究新知(一)导入(继续演示课件“口算除法”下载)1422你是怎样口算的?2板书:

    28、422=21(402=20,22=1,20+1=21)3师:如果我们把除数2改成3,423等于多少呢?同学用刚才的方法试算问: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这时会发现被除数十位上的4不能被除数3整除教师板书部分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二)教学例1,口算:423(继续演示课件“口算除法”下载)1教师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生可能回答:(1)42是3的几倍;(2)42里面有几个3;(3)把4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教师都要给予肯定2师:我们把42平均分成3份,到底该怎样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42根小棒,分分看,每份是多少根?同学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讨论,初步理解算理3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先分3捆,把3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得到1整捆,剩下的一捆平均分成3份,不能得到整捆再把剩下的一捆拆开是10根,和2根合在一起是12根,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根)师:实际上,我们是分几次来分的?先分什么?再分什么?(把42根分两次分,先分30根,再分12根)4教师边继续演示课件“口算除法”下载边说明先把3捆平均分成3份,是计算303的1捆,即:10根,再分剩下的1捆零2根,即:12根,平均分成3份,是计算


    注意事项

    本文(数学教案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