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二单元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含答案.docx

    • 资源ID:17639683       资源大小:83.5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二单元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含答案.docx

    1、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二单元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含答案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孺子(r) 2.怵惕(ch)3恻隐之心(c) 4.非由外铄我也(shu)5不如荑稗(t bi)二、通假字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同纳,结交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通徼,求取3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同燃,燃烧三、古今异义1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古义:在于 今义:在意,介意2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古义:的地方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四、一词多义1恶2辞3是4于5而6然五、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非由外铄我也 外:从外部2名词作动词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事:侍奉(二)形容词活

    2、用1形容词作动词舜明于庶物 明:明白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熟:使成熟(2)旷安宅而弗居 旷:使空闲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也”表示判断)2仁,人之安宅也 (“也”表示判断)3义,人之正路也 (“也”表示判断)(二)省略句自暴者不可与(之)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之)有为也 (省略代词“之”)(三)状语后置句1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于乡党朋友”作状语,后置)2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于禽兽者”作状语,后置)3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介词结构“于孺子之父母”后置)(四)宾语前置句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自”作“贼”的宾语,前置)(五)定

    3、语后置句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定语“美”后置)课文译注(1)原因。内(n):通“纳”。内交:结交。要(yo)誉:“要”通“徼”,谋求,求取声誉。恶(w):厌恶。于:第一个作介词“跟”,第二个作介这,这些;之,音节助词,没有实义。羞恶(w):羞,羞耻,因自身不善而羞耻;恶,憎恶,因别人不善而憎恶。辞让:推让、谦让。(2)(3)(4)(5)(6)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评析人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的同情心。这句话是孟子对孔子“性相近”思想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儒家思想“人性本善”的集中体现。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天赋道德,如果君王以此为基础,推行“不忍人之政”,国家便可运于掌上了。试想

    4、一下,如果在人与人交流更频繁的现代社会,如果人人以“不忍人之心”对待别人,与人为善,那么,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冷漠便涣然冰释,人人皆成为尧舜了。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评析自己残害自己的人没法和他谈出什么善言,自己放弃而不求上进的人没法和他有所作为。说话违背礼义,这就叫自我残害;自身不能居心于仁、由义而行,这就叫自己放弃。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孟子认为,仁、义都为人性天生所具有,不按照这些准则行事就是自暴自弃。一个人如果自暴“礼义”,自弃“仁”,就好比空着安全舒适的住宅不住,舍弃正确

    5、的道路不走,本来应成为德行高尚的人,可最终成为卑鄙无耻的小人,这样的结局,又是多么的可悲。3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评析这是孟子和他的学生公都子在议论人性善恶问题时讲的一句话,是宣扬人性论的。善恶之心每个人都有,羞恶心属于义。这“义”不是外加的,是我们本来就具有的,只不过没有意识到罢了。问题1选文1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用了哪些例子加以证明的?明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用了先王之政和孺子将入于井两个例子。问题2选文2,为什么说“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明确因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只要用心追求,加以扩充就能得到仁、义、礼、智。问题3选文3,孟子以“舜

    6、”为例,印证了什么观点?明确仁义礼智,我固有之。问题4选文4,扩充“四端”成为仁、义、礼、智的态度与方法是什么?明确反身而诚;强恕而行。问题5选文5中“仁义礼智”与“五谷”有什么相似点?明确仁义礼智就像五谷,是人固有的美德,如果不培养它,它就不会成熟。而要把它发扬光大并不难,就像种庄稼一样,好好照料它就是了。问题6选文5以“种五谷”设喻,目的是什么?明确说明将“四端”“扩而充之”成为仁、义、礼、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7选文6,孟子用“自暴自弃”阐明的目的是什么?明确阐明坚定本性追求仁、义、礼、智的必要性。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谋

    7、求)B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残害)C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即使)D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竭力,尽力)解析:苟:如果。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A项,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B项,均为判断句的标志。C项,表顺承;表因果。D项,对;跟。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义,人之正路也B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解析:“正路”古义是正确的道路;今义是指做人做事的正当途径。其他三项古今义相同。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饿其体肤”中的“饿”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8、)A强恕而行 B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C察于人伦 D反身而诚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按照恕道。B项,使动用法,使成熟;与例句同。C项,无活用,“仔细观察”之意。D项,意动用法,认为真诚。答案:B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9、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5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恐惧)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同“纳”,结交)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通“徼”,求取)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的样子)解析:然:同“燃”,燃烧。答案:D6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A. B.C. D.解析:A项,前“是”,这;后“是”,对的、正确的。B项,前“非”,不是;

    10、后“非”,无。C项,前“于”为介词,到;后“于”为介词,给、向。D项,残害、损害。答案:D7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A义,人之正路也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解析:D项既是省略句,即“运之(于)掌上”,又是状语后置句,即“(于)掌上运之”。A、B、C三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答案:D8下列关于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B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对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更是成了中国古

    11、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C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D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解析:“唯物主义思想”说法错误,应是“唯心主义思想”。答案:C9分析文中“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比喻的妙处。答:_答案:这句话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此句鲜明生动,言简意赅。(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陈亢问于伯鱼曰:“子

    12、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注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鲤趋而过庭 (趋向)B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劳碌)C舜之不臣尧 (以为臣)D以意逆志 (揣测)解析:A项“趋”意为“快步走”。答案

    13、:A11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因果。B.疑问语气词,“吗”。C.介词,向;介词,在。D.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答案:B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尝独立,鲤趋而过庭。译文:_(2)是诗也,非是之谓也。译文:_答案:(1)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走过庭院。(2)这首诗,不是说的这个意思。13对于学诗,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答:_答案:孔子认为行事、说话要以诗经中的内容为依据,要以诗经中的内容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孟子认为读诗经不能望文生义、机械理解,需要自己去领悟。参考译文:陈亢

    14、问伯鱼:“你在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走过庭院。他说:学诗经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我回去就学诗经。”咸丘蒙说:“舜没有把尧当作臣,我已领教了您的解释了。诗经上说:普天之下,没有哪里不是天子的土地;四海之内,没有哪个不是天子的臣民。舜已经做了天子了,瞽瞍却不是他的臣民,请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孟子说:“这首诗,不是说的这个意思,(是说作这首诗的人)公事劳碌以至于不能奉养父母。(意思是)说:这些没有一件不是公事,却只有我最劳碌。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能因为字面的解释而损害词句的意思,不能因为词句的解释而损害全诗的意

    15、思。要用自己的体会去揣度作者的原意,这样才能把握住诗经的意思。”三、语言表达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特警总队主要负责处置性质严重、规模大、社会危害性大、暴力性和对抗性强的、市级公安机关其他警种或事发地公安机关难以承担的反恐、反暴、防暴等事件,承担重大活动的安保等特殊任务。B具有中国铁路“纯正基因”的亚吉铁路,正在成为中非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深化产能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C一些发达国家的决策者和监管机构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并且充分地意识到金融市场正在扩大的风险,未能及时进行金融革新或者未能考虑本国监管不力所产生的后果。D在谈及水下文物保护时,专家指出,白鹤梁题刻长期浸在水中,不

    16、仅要经受泥化、石化的侵蚀,还要经受藻类生物膜的“困扰”也是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解析:B项,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典范”。C项,语序混乱,应改为“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D项,句式杂糅,“还要经受藻类生物膜的困扰”与“藻类生物膜的困扰也是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两种句式杂糅,任选其一即可。答案:A15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应认真倾听,机智应对。假如你正在参加某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请听出面试官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不超过70个字。面试官:你的成绩很优秀,也参与过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我们希望招收的是能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结合起来的学生。你:_解析:从“参与过很多的社

    17、会实践活动”“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结合起来”中可得出面试官的言外之意是认为“我”阅读量少。围绕这个点可从“承认不足,争取机会”或“强调优势,化解尴尬”的角度应答。答案:(示例一)老师,我确实因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耽误了阅读。但希望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相信您会看到一个内外都出彩的学生。(示例二)老师,有这么两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虽然在阅读量方面可能比不过其他同学,但我相信我的实践能力是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关于孟子冯友兰我们已经知道,孔子对于“仁”讲了很多,对“义”“利”之辨也分得很清。每个人应当毫不考虑自己利益,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换句话说,他应当

    18、“推己及人”,这实质上就是行“仁”。但是孔子虽然讲了这些道理,他却没有解释为什么每个人应该这样做。孟子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性善的学说使孟子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外,还另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既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详孟子告子上)。持第一种学说者是告子,他是与孟子同时的哲学家。孟子中保存了他和孟子的几段很长的辩论

    19、,所以我们对于第一种学说比对于其他两种知道得多一些。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说的一个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地说,不应当认为是“人”性部分。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有段论证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

    20、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这也就是孟子同告子争论的根本之点。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善,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即所谓“义,外也”。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应当让他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自由发展?孟子的回答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所以应当发展“四端”,因为只有通过发展“四端”,人才真正成为“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他这样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这个问题。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知识链接:冯友兰,1895年生,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甲子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二单元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