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材料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17607609       资源大小:506.9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材料题含答案.docx

    1、最新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材料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 辨析题 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那时还没有发明火药,也没有更多的先进工具。要把大山劈开,就只能依靠钢钎和石锤旷日持久地凿打。李冰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决定对岩石使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公元前256年,历时十四年之后,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建成竣工。开始了它对四川平原持续至今的影响水通过宝瓶口持续稳定地流入成都平原,灌溉的便利使辽阔的乡村五谷丰登。人们在栽种粮食的同时,还利用多余的水来蓄塘养鱼。水又作为动力带动水轮水磨和水碾用来加工各种农产品。农业不断发展,手工业也得以繁荣。盆地之内犹如天之府库,物

    2、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被世人誉为天府之国。以至于后世的历代王朝都把成都平原视为重要的战略和粮食基地摘编自世界遗产在中国解说词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惊世之作”指的是哪一项工程?(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1)都江堰。(2)论述示例:观点: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论述:材料讲述了战国时期,在没有发明火药和更多先进工具的情况下,秦国李冰想出一个奇妙的办法,通过对岩石使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历时14年建成都江堰。都江堰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它使四川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作用。这充分说明创新的重要,创新

    3、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选用粗布、麻头作为造纸的原料,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纸这样的书写材料得到广泛的传播,推动了中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结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青年学生应努力培育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利用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内容“李冰”“公元前256年,历时十四年之后,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建成竣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惊世之作”指的是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从材料内容中归纳,符合题意即可。如: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再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来举例论证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创新促进社

    4、会发展的史实,如都江堰的建造、造纸术的发明等,最后要注意扣题,写出结论即可。2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将该疆域图所属朝代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方框“A”内。(2)请将该朝代的都城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方框“B”内。(3)据图指出该朝代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答案】(1)A框元。(2)B框大都。(3)设置行省,管理方式多样。【解析】【分析】【详解】(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疆域图所属朝代是元朝。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超越

    5、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都城在大都。(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是设置行省,管理方式多样。3读谚习史谚语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阅读下面三则谚语,并回答问题。谚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范成大吴郡志语曰:“苏常熟,天下足。”陆游集渭南文集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明)李釜源地图综要(1)结合所学,归纳“苏湖熟,天下足”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2)“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在南宋文人笔下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6、3)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南方战乱较少,政治相对安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劳动力;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引进、推广优良品种。(2)宋代,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3)南方经济持续发展。【解析】【详解】(1)根据“苏湖熟,天下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等谚语,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南方战乱较少,政治相对安定;中原人为逃避战乱大量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南方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引进、推广优良品种。(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湖熟,天下足” 在南宋文人笔下反复出现,说明到宋朝时,

    7、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苏州、湖州都在太湖流域。(3)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说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超过了北方。4阅读清朝闭关锁国图:请回答;谈谈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答案】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逐渐落伍了。【解析】【详解】据所学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逐渐落伍了,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5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

    8、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1)这部条约名称是什么?何时签订的? (2)这部条约鉴订前,俄军曾在什么地方两次被打败?(3)这部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1)尼布楚条约。1689年签订的。(2)雅克萨。(3)这部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上述条约的名称是尼布楚条约,是在1689年签订的。这部条约鉴订前,俄军曾在雅克萨两次被打败。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的历史意义:这部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

    9、下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西汉2 470 68519.8%9 985 78580.2%唐朝3 920 41543.2%5 148 52956.8%北宋11 224 76062.9%6 624 29637.1%材料二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少于两点)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答案】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

    10、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经济重心南移(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从唐朝中期开始,南宋时完成。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加上自然条件的便利,南方农业生产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至少两点)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等(符合题意即可)【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表格中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唐代南方户口数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可以归纳为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

    11、依据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得出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2)依据上述表格和材料反映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这个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的变化,随着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者说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期开始到南宋时完成的。(3)依据所学知识总结南方发展的原因即可。如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大量增加;北方人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的重视等。()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要引进外来技术等等。7编报学史某校初一学生为编辑主题为“宋元科技成就”的历史小报,收集了下列图片资料,请你帮助他们

    12、完成编辑任务。 陶活字版 金刚经(部分) 罗盘针(模型) 火炮 司南(模型)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第一步:整理图片资料上述图片符合小报主题,可以作为素材编入小报的有:第二步:说明图片内容小报讲究图文并茂,请参照范例,任选一幅符合主题的图片,为其配上说明文字。范例:赵州桥 便利交通第三步:评说宋元科技在小报结尾部分,同学们引用了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的一段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结合所学,你认为陈先生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答案】第一步:整理图片资料陶活字版 罗盘针 火炮 第二步:说明图片内容 陶活字版(活字印刷术) 促进文化传播 火炮(火药武器) 广泛用于战争,增加了

    13、杀伤力罗盘针(指南针) 为远航创造条件(注:对不符合主题的图片进行说明,不得分。)第三步:评说宋元科技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第一步:整理图片资料,小报的主题是宋元科技成就,故金刚经、司南(模型)和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不能选,因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战国时期人们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是清朝制造的。故可以作为素材编入小报的有陶活字版、罗盘针、火炮。 第二步:说明图片内容选择一幅图片,写出其作用即可,如:图片:陶活字版;说明文字:促进文化传播。

    14、图片:火炮(火药武器);说明文字:广泛用于战争,增加了杀伤力。图片:罗盘针(指南针);说明文字:为远航创造条件。第三步:评说宋元科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所以陈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8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请回答: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相权,财权,兵权;措施:相权:在中央,

    15、削弱和分割相权.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财权:在地方,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和转运使.【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安矣”并结合所学可知,“权”“钱”“兵”,分别指的是相权,财权,兵权。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在中央,削弱和分割相权。在兵权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在财权方面:在地方,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和转运使。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5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1)材料中所叙述的事件发生于中国哪个朝代哪

    16、个皇帝时期?(2)当时率领船队七次远航的是谁?他所率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3)请谈谈你对这次远航的认识。【答案】(1)明朝明成祖(2)郑和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3)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明成祖时期派郑和七次下西洋。(2)根据所学可知,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3)根据所学可知,对郑和远航的进行评价即可,如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等,言之有理即可

    17、。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摘自历史教材(七下)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摘自历史教材(七下)请回答:(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选官制度的弊端,哪一朝代开创了什么选官制度被材料二中赞为“长策”?(2)这一“长策”制度对当时社会产生的作用有哪些?【答案】(1)隋朝,科举制;(2)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

    18、垄断。为了改变魏晋以来用人做官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的创立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尤其是进士科重视考试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11 材料 论述按照唐代的规定,十六至二十是中男。二十一岁为男丁,需为政府服役。但太宗却下旨征满十八岁未成丁的男子入伍。当时魏征正在负责审核政令的门下省任官,对皇帝这一诏书总是抗拒,顶着不办。于是太宗大发雷霆召魏征上殿。魏征历数太宗即位以来四个月中几件失信于民的大事,包括减免关内外租税,

    19、徭役诏敕的反复,驳得太宗张口结舌,不得不回心转意地说:“今天听了你论述国家不守信用的情况,乃是我不通民情。我不曾认真考虑,过错实在不小,处理事情如此失策怎能把国家治理好?”于是太宗收回成命,停止了征召中男入伍,并厚赏了魏征。(1)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政局是什么?(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答案】(1)贞观之治(2)观点:重用人才是兴国安邦的重要前提。论述:唐太宗任用贤才,在位时期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姚崇、宋璟为相,实行一系列改革,使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

    20、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结论:综上所述,人才是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兴国安邦的重要前提。(说明:其他观点及其论述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提炼的观点是重用人才是兴国安邦的重要前提;论述:唐太宗任用贤才,在位时期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的“

    21、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姚崇、宋璟为相,实行一系列改革,使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结论:综上所述,人才是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兴国安邦的重要前提。12 一提起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人们往往马上就会想到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弗培根认为,“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按:指印刷术)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按:指火药)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按:指指南针)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都仿佛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英国科学史

    22、家贝尔纳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夏鹏翔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1)请写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以“科技”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求: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答案】(1)毕昇。(2)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宋代发明的指南针被运用于航海之上,极大的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印刷术传入欧洲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火药传入欧洲加速了

    23、封建制度的解体。评分标准:一等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紧扣观点,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二等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围绕观点,仅根据材料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较清楚。三等观点体现主题且较明确。围绕观点,仅根据材料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有结合。条理不够清楚。四等观点不明确或没有体现主题,但对材料有一定理解,有自己的论述。观点明确,体现主题,但史论结合不够合理,条理不清楚。【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2)根据题干信息“以科技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观点:科技是推动社会发

    24、展的强大动力。论述:宋代发明的指南针被运用于航海之上,极大的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印刷术传入欧洲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火药传入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点睛】解答此题,主要抓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取观点,结合历史史实,进行论述即可。13 一提起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人们往往马上就会想到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无疑是极其伟大的,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

    25、为人类提供了质地优良、方便而又经济的书写材料,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延续和发展。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西传,则成为促进欧洲近代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有力杠杆。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弗培根认为,“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按:指印刷术)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按:指火药)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按:指指南针)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都仿佛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而四大发明毕竟是中国科技文化史上很小的一部分,仅仅知道四大发明,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史还是远远不够的。纵观中国几千年的

    26、科技文化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对于整个世界的文明进化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夏鹏翔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1)请写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以“科技”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1)毕昇。(2)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宋代发明的指南针被运用于航海之上,极大的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指南针传入欧

    27、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印刷术传入欧洲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火药传入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一个活字可以重复使用,保存方便,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奠定了近代印刷术的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2)宋代的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论述:由材料中的内容可以归纳出,宋代的三项科技成就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

    28、时代影响,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印刷术传入欧洲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火药传入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点睛】此题注意识记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北宋毕昇发明的印刷术传入欧洲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火药传入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14中学生小红发现一个有关糖的奇特语言现象,于是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历史资料有不同的类型,小红可以

    29、选择上面哪些资料释疑?请说明理由。(2)说说小红的研究性学习对于我们学习历史的启示。【答案】(1)选ACD。理由:资料A属于文献资料,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期印度制糖技术传入中国。资料C属于口述资料,印证了制糖技术由印度传入唐朝。资料D属于文献资料,反映了“糖霜法”由中国反传入印度,所以印度语中白糖被称为“中国的”。资料B属于文献资料,反映的是鉴真东渡,与糖在中印之间的传播无关。(2)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历史事件;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树立证据意识,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图片内容 “西方普遍认为糖是由印度传向世界各地的”可选择的资料有ACD,资料A属于文

    30、献资料,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期印度制糖技术传入中国。资料C属于口述资料,印证了制糖技术由印度传入唐朝。资料D属于文献资料,反映了“糖霜法”由中国反传入印度,所以印度语中白糖被称为“中国的”。资料B属于文献资料,反映的是鉴真东渡,与糖在中印之间的传播无关。(2)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历史事件;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树立证据意识,一分证据说一分话。15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有关“隋朝大运河”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图说历史(1)图1和图2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角色扮演(2)假如家住余杭的你,唐朝贞观年间要沿着大运河

    31、乘船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根据上图你必须先后经过隋朝大运河的哪几段运河?论从史出(3)古人评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它说明隋朝大运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理解学习“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4)你同意诗人皮日休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仅列举即可)【答案】(1)隋的富庶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为隋朝的经济发展(富庶)创造了条件)。(2)先后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三段。(3)运输(或沟通南北交通)。(4)同意。理由:大运河通航后,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隋的富庶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依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依次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材料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