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ZWB环境修复技术原理与应用思考题.docx

    • 资源ID:17599459       资源大小:29.0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ZWB环境修复技术原理与应用思考题.docx

    1、ZWB环境修复技术原理与应用思考题1. 什么是环境?如何理解“环境修复”中的“环境”?u (1)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主要指以人类为主体的环境,包含的是人类周围的所有生物的、非生物的因素。(2)“环境修复”中的“环境”指的是被污染的环境,即任何物质过度聚集而产生的质量下降、功能衰退了的环境。该环境在人为或自然干扰下形成的偏离了自然状态,环境要素成分不完整或比例失调,物质循环难以进行,能量流动不畅,系统功能显著降低。2. 什么是环境修复? 环境修复,就是借助外界的作用力,使环境的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的部分或全部恢复成为原来初始的状态。3. 如何理解“污染环境”与“健康环境”、“环境修复”与“环境净化

    2、”、“环境修复”与“三废治理”的区别与联系?(1)环境污染实质上是任何物质或者能量因子的过分集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对环境表现出有害的现象。故污染环境可定义为任何物质过度聚集而产生的质量下降、功能衰退了的环境。与污染环境相对的就是健康环境。最健康的环境就是有原始背景值的环境。(2)环境净化强调的是环境中的内源因子对污染物质或能量的清除过程,是一种自然的,被动的过程。而环境修复是人类有意识的外源活动对污染物质能量的清除过程,是人为的、主动的过程。两者共同点为目的都是使进入环境中的污染因子的总量减少或强度降低或毒性下降。(3)传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治理是环境工程的核心内容,强调

    3、的是点源治理,侧重于将污染物通过转化或再利用的方法进行削减,需要建造成套的处理设施。环境修复:是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环境工程技术,它强调的是面源治理,即对人类活动的环境进行治理。它不可能建造把整个修复对象包容进去的处理系统。两者都是控制环境污染,只不过“三废”处理属于环境污染的产中控制,环境修复属于产后控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污染预防则应该属于产前控制,它们三者共同构成污染控制的全过程体系,是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中的重要体现。4. 环境修复按照修复对象和修复方法分有哪几种类型?(1)按照修复对象,环境修复可分为土壤环境修复、水体环境修复、大气环境修复、固体废物环境修复等类型。(2)按照修复方法,环

    4、境修复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5. 什么是物理修复?其修复原理是什么?(1)物理修复是最传统的修复方法,是指用物理的方法进行污染土壤的修复。(2) 原理: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过程主要利用污染物与环境之间各种物理特性的差异,达到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分离的目的。一般指的是污染土壤(包括固体废物)的物理修复。6. 根据处理对象的位置是否改变,物理修复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根据处理对象的位置是否改变,物理修复可分为原位物理修复和异位物理修复。(2)原位物理修复是对污染物就地处置,使之得以降解和解毒。该修复技术更经济有效,不需要建设昂贵的地面环境工程基础设施和远程运输;操作维护

    5、比较简单;可以对深层次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异位物理修复环境风险较低;系统处理的预测性高于原位物理修复。7. 物理修复主要有哪些技术类型?其修复原理与适用范围是什么?(这题我理解问的应该是物理分离修复技术,否则与前后的题目都有重复,求解)(1)物理分离修复主要技术类型包括:粒径分离(筛选)、沉淀或离心分离、磁分离、浮选分离。(2)原理:粒径分离(筛选)依据粒径大小,采用过滤或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沉淀或离心分离依据分布、密度大小;磁分离依据磁性有无或大小;浮选分离依据表面特性。(3)适用范围:主要用在污染环境中无机污染物的修复处理上,从土壤、沉积物、废渣中富集重金属,清洁土壤、恢复土壤正常功能。

    6、8. 土壤蒸汽浸提技术有哪些种类?其修复原理与适用范围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重点关注“原位土壤蒸汽浸提技术”、“异位土壤蒸汽浸提技术”、“生物通风技术”)(1)土壤蒸汽浸提技术的种类:原位土壤蒸汽浸提技术、异位土壤蒸汽浸提技术、多相浸提技术(两相浸提技术、两重浸提技术)、生物通风技术。(2)土壤蒸气浸提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污染土壤内引入清洁空气产生驱动力,利用土壤固相、液相和气相之间的浓度梯度,在气压降低的情况下,将其转化为气态的污染物排出土壤外的过程。适用范围:该技术适用于高挥发性化学污染土壤的修复,如汽油、苯和四氯乙烯等污染的土壤。特点:有效性,可迅速、有效地去除包气带中

    7、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经济性,处理系统安装简单,不需特制设备;操作灵活性,可结合治理地下水抽排井安装,可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后续处理简单,在出口处安装气体净化装置可避免二次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小,不影响区域内建筑的结构稳定性。(3)原位土壤蒸气浸提技术:利用真空通过布置在不饱和土壤层中的提取井向土壤中导入气流,气流经过土壤时,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有机物挥发,随空气进入真空井,气流经过后,土壤得到了修复。主要用于挥发性有机卤代物或非卤代物的修复,有时也应用于去除土壤中的油类、重金属及其有机物、多环芳烃或二恶英等污染物。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污染物的存在形态、水溶解度、蒸气压及土壤的温度、湿度、组成、空气传导率

    8、、地下水位等。(4)异位土壤蒸汽浸提技术:利用真空通过布置在堆积着的污染土壤中开有狭缝的管道网络向土壤中引入气流,促使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污染物挥发进入土壤中的清洁空气流,进而被提取脱离土壤。同时,这项技术还包括尾气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处理挥发性有机卤代物和非卤代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影响该技术发挥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挖掘和物料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气体泄漏;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导致挥发性物质释放;占地空间要求较大;处理之前直径大于60mm的块状碎石需提前去除;黏质土壤影响修复效率;腐殖质含量过高会抑制挥发过程。(5)多相浸提技术:土壤蒸汽浸提技术进行革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蒸汽浸提技术的强化,可以同时对地

    9、下水和土壤蒸汽进行提取。主要用于处理中、低渗透性地层中的VOCs及其他污染物。两相或多相浸提技术修复土壤的时间由6个月至几年不等,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修复目标要求;原位处理量;污染物浓度及分布;现场特性如渗透性、各项异质性;地下水抽取影响半径;地下水抽取速率。(6)生物通风技术:即BV法,结合了土壤通风的物理过程和增强的生物降解过程。生物通风应用范围较宽,不仅能成功用于轻组分有机物,如汽油和柴油,还能用于重组分有机物,如燃料油等,另外也可用于其它的挥发或半挥发组分。其影响因素包括添加营养物、氧源、土壤湿度、温度、加入优势菌、电子受体等。9. 什么是固化/稳定化土壤修复技术?其修复原理是什么?固

    10、化与稳定化有何区别?(1)固化/稳定化土壤修复技术是指防止或者降低污染土壤释放有害化学物质过程的一组修复技术,通常用于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土壤的无害化处理,可以是原位也可以是异位。(2)原理: 固化/稳定化技术一般常采用的方法为:先利用吸附质如黏土、活性炭和树脂等吸附污染物,浇上沥青,然后添加某种凝固剂或黏合剂,使混合物成为一种凝胶,最后固化为硬块。(3)区别:固化是指将污染物包被起来,使之呈颗粒状或大块状存在,进而使污染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稳定化是指将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解、迁移能力或毒性变小的状态和形式,即通过降低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实现其无害化或者降低其对生态系统危害性的风险如磷酸盐、硫

    11、化物、碳酸盐作为反应剂。10.什么是原位/异位玻璃化技术?其修复适用范围是什么?有何特点?(1)原位玻璃化技术是指通过向污染土壤插入电极,对污染土壤固相组分给予16002000度的高温处理,使有机污染物和一部分无机化合物如硝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等得以挥发或热解从而从土壤中去除的过程。其中,有机污染物热解产生的水分和热解产物由气体收集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熔化的污染土壤冷却后形成化学惰性的、非扩散的整块坚硬玻璃体,有害无机离子得到固定。异位玻璃化技术指使用等离子体、电流或其他热源在16002000度的高温熔化土壤及其中的污染物,使有机污染物在高温下被热解或蒸发去除,有害无机离子则得以固定化,产生的

    12、水分和热解产物由气体收集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熔化的污染土壤冷却后形成化学惰性的、非扩散的整块坚硬玻璃体,有害无机离子得到固定。(2)适用范围:该技术通常可在6-24个月完成,适用于含水量较低、污染物深度不超过6m的土壤,处理对象包括放射性物质、有机物、无机物等多种干湿污染物,但不适于处理可燃有机物含量超过5%-10%的土壤。(3)特点:该技术所需的处理费用较高,且土壤高含水量会增加处理成本,但见效快、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11. 什么是热力学修复技术?其修复适用范围是什么?(1)热力学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热传导(如热井和热墙)或辐射(如无线电波加热)实现对污染土壤的修复。(2)适用范围:通常热力强化

    13、蒸汽抽提系统可在3-6个月完成修复。主要用于处理卤代有机物、非卤代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多氯联苯( PCBs)以及高浓度的疏水性液体(DNAPL)等污染物。12. 什么是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其修复适用范围是什么?(1)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指把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土壤并通入直流电,发生土壤孔隙水和带电离子的迁移。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在外加电扬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并在电极附近累积,抽出处理从而被除去的修复技术。(2)A去除重金属污染。电动力学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地下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B去除有机污染物。可运用电动力学修复技术以抽取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或者用清洁的流体置换受污染的地下水和洗刷受有机物污染的土

    14、壤。C电动力学技术与其他技术联用。发展趋势是将电动力学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强化电动力学修复。例如:电动力学生物修复技术、电化学自然氧化技术、电化学离子交换技术、电动力学吸附技术13. 什么是化学修复? 化学修复是利用加入到土壤中的化学修复剂与污染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被降解和毒性被去除或降低的修复技术。14. 什么是化学淋洗修复的定义与原理?有何优缺点?其适用条件是什么?(1)化学淋洗技术是指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的溶剂,通过水力压头推动清洗液,将其注入到被污染土层中,然后把包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原位化学淋洗和异位化学淋洗

    15、技术。(2)优缺点:优点:原位化学淋洗修复技术长效性、易操作性、高渗透性、费用合理性(依赖于所用淋洗助剂)、治理的污染物范围很广泛;异位化学淋洗修复灵活方便、有利于技术推广。缺点:由于土壤中重金属的溶解主要受pH值控制,被酸化土壤的pH 值只有达到一定程度,通常pH 3 或4 时,大部分重金属才以离子形态存在,但过高的酸度会严重地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大量土壤养分淋失,并严重破坏土壤微团聚体结构。其自身的性质使其无法再利用。同时在淋洗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废液,增加后处理成本。(3)适用条件:化学淋洗技术更适合用于污染物集中于大粒级土壤的情况,砂砾、沙和细沙以及相似土壤组成中的污染物更容易处理,对

    16、于含有25%30%粘粒的土壤不采用这项技术。15. 如何选择化学淋洗中的淋洗剂?有哪些淋洗剂种类?(1)选择的淋洗液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性能: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没有强的破坏作用;使用的淋洗剂必须价钱较经济具有实用性;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很强的溶解能力;淋洗剂和重金属的结合体易于分离,可以循环利用且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能最大限度的减轻淋洗液在修复过程中对土壤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2)淋洗剂种类:清水、无机淋洗剂、人工螯合剂、表面活性剂。清水:最简单的淋洗剂,避免淋洗液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无机淋洗剂: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相对其它淋洗剂具有成本较低,效果好,作用速度快等优点。人工螯合剂:常用的螯合剂

    17、大致可分为人工螯合剂和天然螯合剂两类。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制:为胶束-溶解配位机制。16. 化学淋洗技术有哪些关键步骤?化学淋洗技术的关键步骤包括:淋洗剂的筛选,土壤因素影响分析,淋洗条件的优化(淋洗时间、水土比、淋洗液组合等)。17. 化学淋洗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看题目分值考虑是否详细说明各因素)(1)土壤性质:质地、SOM、CEC。(质地:土壤中粉砂和粘土含量较高时,土壤比表面积较大,对污染物具有强烈吸附作用,会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溶出效率,一般土壤中粉砂和粘土含量超过20 %30 %时,不再适合化学淋洗。SOM: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污染物的吸附量成正比,土壤有机

    18、质含量较高时不利于污染物的去除。CEC:阳离子交换容量大的土壤不适合用化学淋洗技术修复)(2)污染物的性质:污染物的种类与含量、存在形态。(污染物的种类与含量:石油类污染物从土壤中洗出的难易程度与其性质、浓度及老化时间密切相关;不同的重金属与土壤矿物质的结合力大小不同,从而影响它们的淋洗。存在形态:如重金属元素常常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各种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具有不同的迁移能力和可解吸性。)(3)淋洗剂的性质:种类、浓度。(种类:各种淋洗剂对重金属的鳌合作用能力以及重金属鳌合物的水溶性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淋洗剂对重金属的淋洗效率。浓度: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通常随淋洗试剂浓度增大而提高,并在达到某一

    19、定值后趋于稳定。不同淋洗剂对不同土壤中不同的重金属的萃取有不同的最合适浓度。)(4)淋洗条件:淋洗时间、pH、淋洗温度、固液比。(淋洗时间:在最佳淋洗时间以内,随着淋洗时间的加长,淋洗效率一般都有明显的提高。pH:淋洗液的pH值影响到鳌合剂和重金属的鳌合平衡以及重金属在土壤颗粒上的吸附状态,从而对重金属的萃出有一定的影响。一般低的pH值由于具有高的酸度,使得重金属更容易被解吸下来。淋洗温度:淋洗温度对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影响很大,升高温度一般可以大大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固液比:提高液固比一般会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液固比的选取要合适,过小不利于搅拌,过大则会增加设备的负荷量,也大大增加淋

    20、洗试剂的消耗量和废液产生量。)18. 什么是化学固定修复的定义与原理?有何优缺点?(1)化学固定是在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或化学材料,并利用它们与重金属之间形成不溶性或移动性差、毒性小的物质而降低其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减少其向水体和植物及其它环境单元的迁移,实现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方法。(2)优点:能原位进行固化,从而大大降低修复成本;对于由农业活动引起的程度较轻的面源污染具有明显的优势。缺点:固定在土壤中的重金属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仍然可以从土壤中释放出来,变成生物有效形态。固定剂的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结构,同时对土壤微生物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发展稳定性好、对土壤结构影响小的固定剂

    21、将是十分重要的19. 重金属离子固定的3个普遍性原理是什么?其一,是在高pH值条件下产生固定,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使金属离子难以向地下水淋溶;其二,是在固定过程中金属离子被整合到粘性复合体的晶体结构中,使其很难被溶解和渗滤;其三,是金属离子被截留在粘性复合体低渗透性的基质中。20. 适用于重金属Pb、Zn、Cd的化学固定剂主要有哪些?其固定机理是什么?(1)Pb:采用多种含有磷酸矿物的固定剂,例如人工复合的或者天然的磷灰石(Apatites)、羟磷灰石(Hydroxyapatities)、磷岩石、磷酸以及他们的混合物。固定机理:磷酸盐改良剂在污染土壤里对Pb的固定是通过离子交换和形成Pb5(P

    22、O4)3X, X=F, Cl, B 或OH沉淀的方式。这种化合物即使在土壤pH很低的条件下也处于稳定状态,而且该沉淀是非可利用形式。(2)Zn:适用的化学固定剂为碱性物质,如煤灰和赤泥,含P改良剂,Mg、Al、Si粘土如坡缕石和绿坡缕石和海泡石,石灰石、磷酸钙、粉煤灰、钙镁磷肥、碳酸钙、有机肥等。固定机理:Zn在土壤中的形态受土壤pH变化影响很大,碱性物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pH值,对Zn的处理效果很有效。(3)Cd:适用的化学固定剂包括碱性固定剂和石灰。如:单剂或混配的磷酸盐、褐煤、碳酸钙,硅酸钠等,吸附能力强的改良剂,同时添加堆肥泥炭会活化土壤中的Cd。固定机理:碱性固定剂固定土壤重金属主

    23、要通过提高土壤的pH起作用。OH-与CO2生成CO32-,CO32-与Cd2+生成难溶的CdCO3;而且,在pH升高条件下,Cd2+可水解生成CdOH+, CdOH+在土壤吸附点位上亲和力明显高于Cd2+,这都使土壤中活性Cd的数量降低。石灰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土壤的pH起作用,使重金属生成氧化物或以碳酸盐的形态,另外随着石灰添加量的增加,土壤表面可变负电荷增加而增加土壤对Cd离子的吸附,土壤对Cd的吸附强度增强。21. 什么是Fenton试剂?Fenton氧化法有何优缺点?(1)在双氧水中加入亚铁离子形成Fenton试剂, 使其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H0自由基。H0自由基是一种很强的氧化

    24、剂,具有很高的电负性或亲电子性,可通过脱氢反应、不饱和烃加成反应、芳香环加成反应及与杂原子氮、磷、硫的反应等方式与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反应。(2)优点:Fe2+和H2O2都没有毒,有毒副产物产生的几率显著降低,且价格便宜;反应速率很快,产生的OH可迅速氧化去除多种有机污染物,反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H2O2环境友好且易于处置,会缓慢分解为氧气和水,H2O2的加入可以提供一部分溶氧,而且铁的来源丰富、无毒、易于去除,减少了体系的处理成本,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催化反应中不需要额外的光照;H2O2可在土壤污染区中以电化学方式自动产生,增加了经济可行性和修复土壤的效率;没有污染物浓度的限

    25、制。缺点:H2O2利用率低,有机污染物矿化不充分;运行成本高。22. 什么是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其修复原理是什么?(1)可渗透反应墙技术是指在地下安装活性材料墙体以便拦截污染物羽状体,使污染羽状体通过反应介质后,其污染物能转化为环境接受的另一种形式,从而实现使污染物浓度达到环境标准的目标。(2)可渗透反应墙技术的修复原理:在污染水土原位设置一个填充有活性反应介质材料的反应屏障区,当污染地下水通过该反应屏障区时,污染物质依靠自然水力运输通过预先设计好的介质,介质对溶解的有机污染物、金属、核素及其他污染物进行降解、吸附、沉淀或去除,达到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进行修复的目标。23. PRB技术的

    26、反应材料必须满足哪些基本条件?其反应材料可分成哪些类型?有哪些常用的反应材料?(1)反应材料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污染组分与反应材料之间应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反应性,从而确保其流经系统时,污染组分能全部被清除;反应材料应能易于大量获得,以确保处理系统能长期有效地发挥功用;反应材料不应产生二次污染。(2)反应材料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些材料可以和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分解污染物使其转化为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或危害较轻的组分(接触脱卤反应、去氮反应、氧化反应); 另一些材料是通过将污染组分从溶液中转移到固体颗粒表面。(3)常用的反应材料:零价铁屑、活性炭、轮胎碎片、泥煤、稻草、锯末、树叶、黑麦籽

    27、、高锰酸钾晶粒以及泥炭和砂的混合物等等。24. 什么是生物修复,狭义、广义如何理解?(1)定义: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2)狭义:通常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特定的微生物降解、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技术。(3)广义:利用生物(细菌、真菌、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有机污染物,减轻其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土壤中的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而影响它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从而将环境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统称为生物修复。25. 生物修复的优点与局限性是什么?(1)

    28、优点:与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相比,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投资费用省(只是物理化学30-50%);对环境影响小(最终产物是CO2、水、脂肪酸-无害化);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适用在其他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现场操作,如位于建筑物或公路下受污染土壤;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位点,而且能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在土壤修复中利用适当的植物种类不仅可去除环境的有机污染物,还可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可对富营养化地表水体进行修复。(2)局限性:耗时长:生物修复的机理在于生命体的新陈代谢,生物特别是高等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需要经过一定的生命周期才能完成其代谢活动。能处理的污染物的种类有限:微生物不能降解进入

    29、环境的所有污染物,需要对具体地点的状况和存在的污染物进行详细而昂贵的具体考察;另外,污染物的低生物有效性、难利用性及难降解性等常使生物修复不能进行。条件苛刻: 微生物活性容易受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影响。对污染物选择性强:特定的生物只能吸收、利用、降解、转化特定类型化合物,状态稍有变化的化合物可能就不能被同一种生物酶破坏。因此,在有些情况下,生物修复不能去除全部污染物。26. 生物修复必须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生物修复的四项基本原则:适合的生物、在适合的场所、适合的环境条件和适合的技术费用。(1)适合的生物(生物修复的先决条件):指具有正常生理和代谢能力,并能以较大的速率降解或转化污染物,并在

    30、修复的过程中不产生毒物的生物体系。其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微生物(细菌、真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适合的场所:指要有污染物和合适的生物相接触的地点,污染场地不含对降解菌种有抑制作用的物质且目标化合物能够被降解。(3)适合的环境条件:指要控制或改变环境条件,使生物的代谢与生长活动处于最佳状态。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湿度、氧浓度、pH值、无机养分、电子受体等。(4)适合的技术费用:指生物修复费用必须尽可能低,至少低于同样可以消除该污染物的其他技术。27. 生物修复的可处理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可处理性试验目的:环境中的污染物一般是混合性化学物质。污染现场各有特点,氧浓度、

    31、营养物浓度、水的移动性等可影响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及生物的生长发育等。在某一现场起作用的生物修复技术在另一现场不一定有效。因此,每个现场需进行可处理性研究,以便对决定生物修复技术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基本了解。28. 生物修复工程的效果评价指标有哪几个?其含义是什么?(1)对所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有:原生污染物去除率、次生污染物增加率、污染物毒性增加率、经济效果评价。(2)原生污染物去除率=(原有浓度-现存浓度)/原有浓度*100%;次生污染物增加率=(现存浓度-原有浓度) /原有浓度*100%;污染物毒性增加率=(原有毒性水平-现有毒性水平)/原有毒性水平*100%;经济效果评价:包括修复

    32、的一次性基建投资与服役期的运行成本。29. 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类型有哪些?影响微生物修复的因素有哪些?(简答)(1)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类型包括: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基因工程菌,其他微生物如藻类和微型生物,微生物产品和酶。(2)影响因素:微生物营养,电子受体,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污染现场和土壤特性,共代谢基质。(论述)(1)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类型包括: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基因工程菌,其他微生物如藻类和微型生物,微生物产品和酶。土著微生物:天然水体和土壤中存在数量巨大的各种各样微生物,在遭受污染后可出现一个天然的驯化过程,使适合污染环境生长的微生物不断增长繁殖、数量不断增多。由于土著微生物降解、清除污染物有巨大潜力,生物修复工程中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外来微生物:在天然受污染环境中,当合适的土著微生物生长过慢、代谢活性不高,或因污染物毒性过高造成其数量下降时,可人为投加一些适宜该污染物降解的与土著微生物有很好相容性的高效菌。基因工程菌: 采用基因工程


    注意事项

    本文(ZWB环境修复技术原理与应用思考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