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必修3第三单元练习.docx

    • 资源ID:17581249       资源大小:24.8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必修3第三单元练习.docx

    1、必修3第三单元练习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异彩纷呈 D丰富多彩2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以华夏为号,炎黄为旗,阴阳为道,中庸为德,龙凤为图,汉字为记,凸显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这表明(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和

    2、表现形式中华文化在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A B C D3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凸显开放性和流动性。而处于内陆山地的滇黔文化则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具有内敛性。这表明不同区域的文化( )A受地理历史因素影响 B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 C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 D由不同风俗习惯决定4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 B C D5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

    3、,至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已成为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这表明(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A B C D6一个小儿醒目的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中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A B C D7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曾做过“汉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

    4、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8我国疆域辽阔,既具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文化,又拥有粗犷豪放的北方草原文化;既有质朴淳厚的中原文化,又有浪漫神奇的西南文化。这说明( )我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明显 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文化差异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 各地自然与社会情况不同,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A B C D9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在这里,他看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毛泽东住在十分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

    5、的背心从共产党人极其简朴的生活中,斯诺发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他称之为“兴国之光”。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我们( )A发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B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C传递团结统一的精神火炬 D用改革创新的精神照亮前进路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回答第1012题。10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历史上的无数考验都没能征服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B中华民族有伟大的民族精神C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

    6、中华民族(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B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C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D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1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A B C D13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

    7、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42011年纽约时代广场的电子大屏幕上,一群中国人在中国红的底色中,向着熙来攘往的路人微笑,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集纳了来自中国的59个人物,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这一做法有利于( )A促使世界认同中华文化 B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C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D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国精神”是( )A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C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16我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是2

    8、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钱老的颁奖词以“爱国”为关键语。当今时代需要弘扬这种精神,因为它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A B C D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17交通发展促进社会变迁。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交汇点,古老的百越文化,汇聚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在每三个广州人中就有一个外来户,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愈加频繁,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结

    9、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18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总是担心,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否会流失?集体主义是否必要?协作的精神是否会弱化?汶川地震,涤荡了我们心头的尘埃,震醒了人们内心的信念。它让我们看到,美德仍在,传统没丢。“512”,像一块巨型磁铁,凝聚起共御天灾的合力;“512”,也像一面特殊的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结合材料,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9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

    10、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惨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2年6月,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一幅传世古画引起海峡两岸民众对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共鸣。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一幅画能引起两岸民众共鸣的原因。20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记录中国各地富有传奇色彩的美食文化纪录片,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阅读材料,分别指出其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1)舌尖上流淌着故乡的味道 美食是骨子里的乡思。看到片中介绍家乡的美食,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做的饭。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故乡的味道”,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而

    11、且是一颗思乡的心。蕴含道理:_(2)舌尖上品尝着八方的味道北方人喜欢吃面,南方人喜欢吃米。西安的羊肉泡馍、兰州的拉面、嘉兴的粽子、宁波的年糕,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烹制出各具特色的美食。蕴含道理:_(3)舌尖上感受着中国的味道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这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折射出中国人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蕴含道理:_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概括的是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

    12、过程;“博大精深”的特征,概括的是中华文化极为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试题情景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征,所以A符合题意。异彩纷呈、丰富多彩,都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正确答案是A。2A解析:试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在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并且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故正确答案是A。3A解析:文化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虽表述正确,但是与试题材料设问不符,故排除选项B;风俗习惯也是文化的具体表现,所以不能说文化自身决定文化,排除选项D;试题材料并未说明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这一内容,故选项C与试题要求无关。正确答案是A。4C解析:文化是精神力量,需

    13、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故排除。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故正确答案是C。5B解析:试题材料中强调,孔子学院是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这表明中华文化通过在海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得以传播。通过孔子学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所以正确;孔子学院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这表现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不是表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故不能选。正确答案是B。6C解析:试题考查对“汉字”的认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文化创新的源

    14、泉是社会实践,故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故说法错误。正确答案是C。7A解析:汉字的作用与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是不同的,试题设问强调的是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通过书写汉字可以传播、传承中华文化。选项B、C、D是回答如何创新汉字书写,与试题要求不符。正确答案是A。8C解析:我国地域幅员辽阔,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形成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试题材料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地域性,并没有说明不同区域文化渐趋融合这一内容,故排除。正确答案是C。9B解析:试题对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A、B、C、D四

    15、个选项所述内容,但结合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试题材料突出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优良传统。正确答案是B。10B解析: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试题需要我们分析中华民族能够不断战胜灾难的原因。正确答案是B。11C解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精神。正确答案是C。12D解析:试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面认识。正确答案是D。13B解析:岭南文化的形成是本土的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的结果,体现出岭南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这是文化包容性的体现。选项A与C,表明岭南文化有地域特征,但未能说明岭南文化的形成原因,与试题要求不符。

    1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明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B。14C解析:纽约时代广场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可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选项A是迷惑性最大的选项,播出中国宣传片,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并不能起到让世界认同中华文化的作用。正确答案是C。15C解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选项B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故选项D错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传统建筑、传统习俗、传统思想等,故选项A错误;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故正确答案是C。16C解析:

    17、试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原因。民族精神是本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民族精神与世界文化的发展无关,错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与设问不是因果联系,故排除;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故正确答案是C。二、非选择题 17参考答案:不同地区的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共同熔铸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岭南本土文化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它的形成是不同地域文化、各民族文化、国外优秀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面对岭南本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碰撞,我们应求同存异,与外来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积极成分,增强对自

    18、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解析:试题中“正确认识”这一设问,需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思考。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会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创新,这是碰撞的意义。同时如何对待碰撞,需要从怎么做的角度分析回答。18(1)参考答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解析:试题考查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熟悉教材内容就可以完整回答问题。(2)参考答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

    19、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在抗震救灾的斗争中,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凝聚和动员了全国人民的力量,团结起来、自强不息,最终经受住了巨大挑战。解析:在设问中,运用教材知识回答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但同时要结合试题材料加以具体分析。19参考答案: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也增强了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解析:本题需要从设问入手分析,因为试题材料并未给作答提供太多的信息。海峡两岸民众,同根同源,都深受深远持

    20、久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共鸣原因之一即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共鸣的另一原因即文化认同,因为两岸民众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化。20(1)参考答案: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解析:试题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线索,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分析纪录片反映的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看到片中介绍家乡的美食,想起了小时候,想到故乡的味道”,表明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2)参考答案:文化具有多样性。解析:试题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线索,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分析纪录片反映的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西安的羊肉泡馍、兰州的拉面、嘉兴的粽子、宁波的年糕”,表明文化的多样性。(3)参考答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解析:试题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线索,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分析纪录片反映的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厨房、五味折射出中国人在为人处世、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注意事项

    本文(必修3第三单元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