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757280       资源大小:159.84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摘要(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吉林省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国家千亿斤粮食工程某市项目区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协作单位:吉林省某种业有限公司4.建设年限2013年6月-2014年5月5.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市城发乡水泉村和环城乡桂家村。6.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规模:城发乡水泉村现有玉米繁田12600亩,环城乡桂家村现有玉米繁田17860亩,两个项目区总的玉米繁田3.046万亩,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要建设高标准核心玉米种子田1.1万亩,其中水泉

    2、村6000亩,桂家村5000亩。建设内容:1、高标准种子田建设机耕路。水泉村修建砂石机耕路4千米,桂家村修建砂石机耕路15千米。修建标准为砂石路面宽度为4米,砂石路面厚度为20厘米。排水渠道工程。本项目开挖疏浚排水沟20千米。水源工程。本项目新打机电井26眼,并且每眼井要配套建设供电线路设施,共26套。节水灌溉工程。水泉村建设滴灌面积3947亩,桂家村配套滴灌面积4700亩。2、种子检测能力建设本项目种子检测能力建设主要进行种子检测仪器设备购置72台(套)。7.工艺设计方案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因地制宜进行施工设计,本着高标准、高水平、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制种工艺流程:种子加工工艺流程:8

    3、.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800.00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459.26万元,设备购置投资290.1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0.58万元。项目资金来源包括申请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其中申请中央资金1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00万元。9.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1)经济效益项目区气候、土地资源等各种条件适合良种繁育,隔离条件好,生产相对集中,区域内无检疫性有害生物,良种调出可以从原来的270公斤/亩增加到330公斤/亩,比项目实施前亩产量增产60公斤,增幅22.2%,则1.1万亩种子田总增产66万公斤。(2)社会效益国家启动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良

    4、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良种繁育条件,建成高标准种子田,不断选育出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品种,确保粮食生产所需良种,实现粮食高产,提高农民收入。可以利用品种优势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本项目建成后执行单位是吉林省某种业有限公司,具有较好的自身优势,科技力量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项目单位有科学的管理措施,有精心的育种工作者,有较大的推广销售群体和稳定的服务网络,繁育的良种可以推广开来,扩大种植面积。(3)生态效益本项目属于良种生产繁育加工项目,属于正常农业生产的范畴,同时,通过深翻、深松、秸秆还田、增施农肥

    5、项目区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本项目也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2.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0712号);3.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吉发20071号;5.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5.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6.农业部七大体系和十大行动规划;7某市农业自然资源及社会发展有关基础数据和资料;8.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三)结论与建议1.

    6、结论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玉米品种在提高产量和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品质优良的种子是保证优质商品粮生产的前提之一。发展玉米生产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符合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某市地处世界第三大黄金玉米带,大片平原、遍地黑土,一江两河纵横贯穿的资源禀赋,是某发展农业生产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态条件优越,光、热、水、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辐射带动效果好;种子生产具有较好的基础,基本建立起了种子繁育和加工的技术体系,具有较好完成项目的技术基础。本项目是贯彻落实农业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的具体体现。符合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符合国

    7、家优质粮食产业扶持政策。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内容实用,规划科学,切实可行。2.建议在某市建设该项目,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速新品种的繁育推广步伐,提高品种的利用水平;有利于探索市场条件下新品种的推广机制和方法,使项目建设完成后能长期发挥效益。该项目符合吉林省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带动性和辐射性,技术上有保障、工作上有基础、生态上有代表性,具有较好完成项目的基本条件,建议尽快立项实施。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种子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确保农产品高产、优质的科技载体,其研究、生产和加工产业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科研能力和生产水平的重要

    8、标志。研究表明,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诸项技术措施中,良种的贡献率占到30%左右而居首位,繁育和推广良种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种子工程”的战略决策是推动我国农业上新台阶的一项重要措施。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为此2005年农业部出台了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

    9、,其建设重点是“强化以良种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高粮食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中,种养业良种体系被排在七大体系之首,处于基础和先导的位置。农业部按照新型种养业良种体系发展的近期目标和任务,又出台了种养业良种体系规划,同时配套出台的还有种子工程二期建设规划。规划中重点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系统,推进良种繁育、推广应用的市场化进程,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种体系”。我国是农业大国,吉林省又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近几年以来一直稳定增

    10、加,对外制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外繁面积的不断增加说明吉林省具有成熟的玉米制种经验和得天独厚玉米制种条件。吉林省中部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热量适中,日照较好,无霜期在130-135天左右。现行推广的中熟、中晚熟品种,多数不具备抗病、高产的双重性,缺少适宜的主推品种,单产水平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许多病害生理小种也在改变,病害发生有越来越重的趋势,成为障碍我省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随着粮食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对商品粮外观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选育的中熟、中晚熟新杂交种要求商品品质好,容重不低于700g/升,淀粉含量不低于72.0%;因此,选育适宜中部温润气候特

    11、点的高产,尤其是抗病型粮食杂交种已成为我省育种的当务之急。因此,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的大环境下,某市做为增产千亿斤粮食规划区,建设高标准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来保证玉米产业由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优质的玉米满足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优化农业结构的调整,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地方经济;吉林省某种业有限公司,是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要依靠国家的支持,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不断发展中国农业,助力国家种子安全。(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良种是粮食发展的核心之一,是粮食生产的首要环节。种子

    12、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的高低和产品质量的优劣。提高良种扩繁供应能力,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在要求。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对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提高我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6亿,按人均400公斤的安全标准,我国的粮食产量要达到6.4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总产5亿吨,根据人口计划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还需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才能保证粮食供给。中央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继续

    13、实施种子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这对某市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提供了一个机遇,特别对良种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对玉米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按市场的需求,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完善现有的种子生产加工基础条件,增强玉米良种扩繁能力,提高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是提高玉米生产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目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业,玉米又是种植业的大头。由于近年来畜牧业迅猛发展,玉米生产前景广阔,而发展玉米种子生产又是一个基础工程,可以提高种植效益,保障良种供应,

    14、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扩大玉米良种繁育规模,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和更新换代能力,提高良种繁育区与推广区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是适应市场变化的迫切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品结构的变化,市场对玉米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玉米生产已由过去单一追求数量型转为优质高产型,市场对玉米品种的品质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我国“入世”后,迫切需要增强吉林省玉米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通过建立一批高质量的良种繁育基地,促进种子产业化的发展,可以快速为生产提供更多高质量、低价位受市场欢迎的优质玉米良种,将有力提升优质专用商品玉米的生产规模与品质,提高整体效益,满足

    15、国内市场需求,占领国内市场,进而增强我国粮食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促进某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某市是国家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规划项目区,近年来在国家千亿斤粮食工程某市项目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修建机耕路、打机电井等一系列措施,来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产量。本项目是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不仅可以有助于培育出某市甚至是吉林省自主种子品牌,保障良种需求,提高粮食单产,还可以起到带动示范作用,促进某市种子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推动某市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发展的脚步,保障粮食高产、稳产,带动项目区域经济发展。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明显提高我

    16、省中部地区的玉米单产,对吉林省及东北相关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玉米产业化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通过改善种子生产和加工条件,提高良种扩繁供应能力,促进技术措施与工程措施的有效结合,玉米生产与加工转化的有效衔接,实现粮食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相互促进,切实提高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玉米产业的持续发展。符合我国由单纯“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库”、“藏粮于地”和“藏粮于科技”结合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粮食生产,符合农业部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的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区

    17、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项目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良种繁育区位于某市城发乡水泉村和环城乡桂家村,区内隔离条件好,生产相对集中,区域内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环境清洁,自然条件较好。地势较为平坦,耕作层土壤类型以白板土为主,土层深厚、肥沃,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土壤呈中性团粒结构,保水、保肥能力强,黑土层大于50厘米,土壤有机质在2.81%左右。该地年有效积温2840,年降水量591毫米,年日照2603.7小时,无霜期135天左右,能够满足良种繁育所需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有良好的技术基础。某种业拥有资产总额1.83亿元,资产运行情况良好。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层层

    18、签定责任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竞争、激励、约束机制,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对每个生产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生产出的原种和杂交种符合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杜绝不合格种子流向市场。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某种业是集科研、生产、推广、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农作物种子公司,公司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独立的科研机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种子生产加工设备齐全,在全国多个省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销售玉米、大豆、水稻、高梁、杂粮等五大系列40多个种类的农作物种子。现在,某种业无论从研发能力、育种水平和种子销量都已进入国内领先水平,某种业已具备了向现代化种业集团迈进的条件。吉林省某

    19、种业凭借强大的科研队伍和丰富的品种资源,先后审定了某11、某14、某18、某20、某24、某31、某54、某55、某86、吉平1、吉平8、某134、某188等13个玉米品种;某豆7号、某豆8号、某豆16号、某豆49号、吉大豆1、吉大豆2等6个大豆品种;某粳稻6号、某粳稻7号、某粳稻8号、某粳稻11号、某粳稻13号等5个水稻品种,某粳稻6、7、8号获全国优质食味粳米称号,某粳稻8号在吉林省第五届优质水稻米鉴评会上获得第一名。以上这些品种的“某”系列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面积,表现出极好的优质玉米品种所特有的优良性状,深受农民欢迎,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同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有效的新品种的生产技术

    20、路线,做到明确目标、系统规划、深化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示范网络立体化。技术力量雄厚:吉林省某种业有较强的科技力量:现有玉米专业研究人员21人,其中研究员11人,副研究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高级农艺师5人,还有100余人的新品种示范推广队伍,在辽宁铁岭、海南、黑龙江绥化、吉林某、公主岭等地建立了200亩以上的育种基地和试验站共42个。技术措施完善:某种业在良种生产过程中总结和推广了一整套高产栽培和管理技术,包括一次播种拿全苗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量播种技术、节水播种技术等,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合理利用,实现了良种与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了良种的增产作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

    21、优势明显:玉米是项目区的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县GDP的50%,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项目承担单位在良种生产上始终坚持育、繁、推、销一体化经营格局,已取得明显效果。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切实可行而且迫切需要的。三、承担单位情况(一)项目承担单位名称及概况项目承担单位为国家千亿斤粮食工程某市项目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局。办公室主任周凤林(兼),副主任所泳霏(兼)。 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全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组织协调、招投标、质量监督检查、上报项目进展、工作总结、调度进度以及预验收等工作。(二)项目协作单位名称及概况1.单位名称:吉林省某种业

    22、有限公司2.企业性质:民营企业3.法人代表情况:张平4.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项目单位主要是生产、加工和销售玉米良种的国有民营企业,以企业自主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完善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经验。目前,公司在全国多个省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现有销售商1700余家,销售玉米大豆水稻高粱杂粮等五大系列40多个种类的农作物种子,其中自有品种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70%以上。现在,某种业无论从研发能力、育种水平和种子销量都已进入全国20强,某种业已具备了向现代化种业集团迈进的条件。公司现已成为玉米良种生产及加工经营产业化一体的公司,企业经济效益良好,有很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带动能

    23、力强。公司自从事玉米制种以来,制种面积2010年增加到3万亩,销售玉米种子1000万公斤。5.人员及其构成公司现有员工150人,专业技术人员59人,中层管理人员25人,高层管理人员10人。设有各类主要部门6个,科研部、监察室、生产加工部、销售部、财务部、行政部。职能部门细分共32个。公司设有4个分公司,一个子公司。分公司为吉林省某种业某分公司、米沙子分公司、农安分公司、长岭分公司。子公司为吉林省某种业晶晶乐道米业有限公司。公司注重国际型人才和行业顶尖人才的引进,并注重培养引进青年人才。公司现有研究员11人,副研究员16人,博士6人,研究生10人,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占60%。高级农艺师5人,注册

    24、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人力资源师共8人。6.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某种业先后培育和审定推广的玉米品种有某11、某14、某18、某20、某24、某31、某54、某55、某86、吉平1、吉平8、某134、某188、某180、某169号等15个优良玉米品种。公司先后培育和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有某豆7号、某豆8号、某豆16号、某豆49号、某豆80号、某豆86号等6个。公司先后培育和审定推广的水稻品种有某粳稻6号、某粳稻7号、某粳稻8号、某粳稻11号、某粳稻13号等5个水稻品种。其中,某粳稻6、7、8号获“全国优质食味粳米”称号,某粳稻8号在吉林省第五届优质水稻米鉴评会上获得第一名。目前,公司还有十几个玉米

    25、新组合表现优良,如某133号、某164号、某186号,正在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还有如PA201、PA304、PA101一批苗头组合正在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适应区进行多点抗病、抗逆、丰产性的鉴定和示范。某种业拥有各类玉米育种种质资源2万多份;抗玉米丝黑穗、玉米大斑病的自交系千余份;早熟玉米自交系材料500余份。近期从墨西哥、加拿大、美国等国引入基础材料120余份。7.生产经营规模生产规模:公司在国内玉米制种自然条件最具优势的甘肃、内蒙和新疆、吉林梅河等地建有稳定的生产基地。制种面积2010年达到3万亩,年产各类种子1200万公斤。2011年达到5万亩的制种面

    26、积,年产各类种子2000万公斤。2013年制种面积达8万亩,生产种子可达3200万公斤。2012年公司新上两条国内最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严格控制了产品的加工质量。新建成两个种子仓储库房,使得年仓储加工能力达到4000万公斤。销售规模:公司现设有营销部,下辖各营销机构,如吉林销售区、黑龙江销售区、内蒙古销售区、辽宁销售区、河北销售区、黄淮海销售区、大豆公司、水稻公司、米业公司、技术服务推广中心、情报信息部、客户服务部等。目前,已在全国多个省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公司设立了直销大厅12个,渠道销售代理商1700余家,年销售玉米、大豆、水稻、高粱、杂粮等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农作物种子2000万公斤

    27、以上。8.资产及财务状况公司2012年末总资产为1.83亿元,固定资产总额1.64亿元,2012年经营总收入2.07亿元,净利润3158.51万元,资产运行状况良好。资产负债率42.5%,银行信用等级AA+级。(三)技术依托单位情况为做好品种研发工作,某种业公司成立了吉林省某农业科学院。内设玉米所,水稻所,大豆所,园艺所。建立了200亩以上的育种基地和试验站共42个,拥有研究人员21人,其中:研究员11人,副研究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高级农艺师5人,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科研队伍。公司有种子专业生产、加工、贮藏技术人员6名,种子检验人员6名。技术某种业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现有组培8万

    28、份,自成立以来,已审定品种24个。在已审品种中,玉米13个,水稻5个,大豆6个。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水稻现已选育出两个粳稻杂交的新品系。两系不育系“平1S”和三系不育系“平粳6A”,这两个品系的选育成功,对提高水稻单产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增强育种力量,某种业投入科研经费850万元,并与内蒙古通辽农科院、甘肃武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沈阳雷奥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紧密合作,为某种业进行专门育种,已育出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使某种业的育种规模、作物种类和育种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以科研、开发、推广为载体,以促进成果转化为核心,以龙头企业带动为支撑,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和农业产

    29、业化经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步伐。通过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农业经济研究,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成果示范和科技服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玉米是我国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2550万公顷,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5%;占世界玉米产量的18%左右,仅次于美国。东北平原区,玉米产量占全国的35%,总产量达到13000万吨,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北方独特的气候、农业生态条件,大幅度增加玉米生产总量,创立优质玉米品牌,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市

    30、场供求分析本项目为良种繁育基地项目,通过本项目建设,为吉林省中部提供玉米良种,逐步向我国主要玉米种植区如东华北玉米种植区、黄淮海玉米种植区、东北早熟区域等提供优质专用玉米种子,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玉米生产加工规模,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宏观政策的具体贯彻和实施。农作物种子不同于其它产品的主要特点是:种子市场的总容量长期相对稳定。一般来说,玉米每亩用种量1.5公斤,既不能缺,也不宜多,缺则种不上地,多则积压。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3900万亩,年需种总量近5850万公斤。中部年种植面积1500万亩,年需中熟、中晚熟高产高抗玉米杂交种近2250万公斤,市场需求量大。工业产品使用年限较长,使

    31、用期间一般数年或10年以上。而种子只能一次性使用,需要年年取得新的种子。特别是使用杂交种的玉米,农户难以自繁自用,必须年年购种于市场。玉米是吉林省中部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大,需种量大。选育高产、抗病型玉米良种提高我省中部地区玉米单产,增加我省高淀粉含量玉米的总产量,可大大促进玉米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分析本项目为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玉米原种与良种繁育基地设在吉林省某地区。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宏观政策和规划的投资方向。项目单位多年来一直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收增效为目的,以提高种子企业效益为中心,以新品种研发为先导,以质量保证为纽带,以专业化生产基地为依托,实行育、繁

    32、、推、销一体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育、繁、推脱节的状况,提高了种子在农业上的贡献率。但由于我国种业体制改革时间尚短,尤其是种子企业,玉米育种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较低,生产和经营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粗放、分散、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方式,还难以与大的跨国公司竞争。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大大提高玉米良种自给率。另外调进种子销售价格比其在外地的价格高出20以上,而且在当地玉米制种,亩收入是大田作物的2倍,特别是在积温、土质条件优越的某市制种,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并减少了中间流通五环节,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某种业已具备一定科研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得到根本转变,繁育生产可集约化,经营可社会化和国际化,最终达到产业某系列高产、优质、专用玉米品种的推广面积,发挥良种在农业上的增产作用,进一步增加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因此,实施“


    注意事项

    本文(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