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制药分离工程1.docx

    • 资源ID:17562328       资源大小:48.34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制药分离工程1.docx

    1、制药分离工程11-2 分别给出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以及中药制药的含义。 生物药物 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等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广义的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中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 化学合成药物 一般由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称全合成);或由已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对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称半合成)。 中药 则以天然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为主,但自古以来也有一部分中药来自

    2、人工合成(如无机合成中药汞、铅、铁,有机合成中药冰片等)和加工制成(如利用生物发酵生产的六神曲、豆豉、醋、酒等,近年来亦采用密环菌固体发酵、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灵芝和银耳发酵等)。1-5 试说明化学合成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三种制药过程各自常用的分离技术以及各有什么特点。工业应用的生物分离技: 回收技术: 絮凝,离心,过滤,微过滤。 细胞破碎技术: 球磨,高压匀浆,化学破碎技术 初步纯化技术: 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化学沉淀, 大孔吸附树脂,膜分离技术 高度纯化技术: 各类层析,亲和,疏水, 聚焦,离子交换 成品加工:喷雾干燥,气流干燥, 沸腾干燥,冷冻干燥,结晶化学合成药物常用的分离技术:

    3、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吸附技术蒸馏技术结晶技术常用中药纯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 超声波提取 微波辅助诱导萃取技术(MAE) 超高压提取技术 化学合成制药特点: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每一产品所需的原辅材料种类多,许多原料和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体是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很强的物质,对防火、防爆、劳动保护以及工艺和设备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产品质量标准高(纯度高、杂质可允许的含量极微),对原料和中间体要严格控制其质量。物料净收率很低药物品种多、更新快、新药开发工作的要求高、难度大、代价高、周期长。制剂生产则需要有适合条件的人员、厂房、设备、检验仪器和良好的卫生环境以及各种必需的制剂辅料和适

    4、用的内、外包装材料相配合。1-10 试按照过程放大从易到难的顺序,列出常用的8种分离技术。精馏 吸收 结晶 萃取 离子交换 吸附 膜分离 色谱 1-11 结晶、膜分离和吸附三种分离技术中,最容易放大的是哪一种?最不容易放大的又是哪一种?最容易结晶 最不容易的是膜分离1-12 吸附、膜分离和离子交换三种分离技术中,技术成熟度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又是哪一种最高的是离子交换 最低的是膜分离2-1简述植物药材浸取过程的几个阶段。 浸润、渗透阶段,即溶剂渗透到细胞中 解析、溶解阶段,解析即溶剂克服细胞成分之间的亲和力 扩散、置换阶段,包括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2-4选择浸取溶剂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对常用的水

    5、和乙醇溶剂适用范围进行说明。 对溶质的溶解度足够大,以节省溶剂用量 与溶质之间有足够大的沸点差,以便于溶剂采用蒸馏方式回收利用 溶质在溶剂中扩散系数大和粘度小 价廉易得,无毒,腐蚀性小生物碱盐类、苷、苦味质、有机酸盐、鞣质、蛋白质、唐、树胶、色素、多糖类(果胶、粘液质、菊糖、淀粉),以及酶和少量挥发油都能被水浸出,选择性相对差,容易引起有效成分水解。乙醇介于极性和非极性之间,乙醇含量90%以上时适合浸取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50%70%时,适合浸取生物碱、苷类;50%以下时,适合浸取苦味质。蒽醌类化合物。2-6固液浸取工艺方法都有哪些,各用什么设备。浸取工艺:单级浸取工艺。单级浸取工

    6、艺比较简单,常用于小批量生产,缺点是浸出时间长,药渣也能吸收一定量的浸出液,可溶性成分的浸出率低,浸出液的浓度也较低,浓缩时消耗热量大。单级回流浸取工艺。又称索氏提取,主要用于酒提或有机溶剂(如醋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浸提药材及一些药材提脂。提高了提取率,使提取与浓缩紧密结合在一起,缺点提取液受热时间长,对热敏性药材不适宜。单级循环浸渍浸取工艺。有点提取液澄明度好,密闭提取温度低,乙醇消耗量比其他工艺低,缺点液固比大。多级浸取工艺。半逆流多级浸取工艺。保持了循环提取法的优点,克服了酒用量大的缺点,从操作上看奇数不急偶数有规律。连续逆流浸取工艺。浸出率高,浸出液浓度也高,消耗的热能少,浸出速度快

    7、。2-7影响浸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浸取溶剂选择和辅助剂的添加 (2)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药材的粒度。按理论药材愈细与溶剂接触面积愈大,提取效果愈好,但植物性药材愈细,吸附作用于强,过细大量细胞破裂,不溶性杂质以及较多的树脂,粘液使提取困难。浸取的温度。温度升高使组织软化,促进膨胀,增加可溶性成分的溶解和扩散速率,而且温度升高可使蛋白质凝固,没被破坏,有利于浸出和制剂的稳定。但温度过高可能是药材中不耐热的成分分解或挥发性成分分解、变质、或挥发散失。溶剂用量及提取次数。由实验确定。浸取时间。一般谁来浸取时间与浸取量成正比,但时间过长往往导致大量杂质溶出,如苷类易被在一起的酶所分解,以水为溶剂容

    8、易霉变。浓度差。浓度差越大进出速率越快,一般连续逆流浸取的平均浓度差比1次浸取过程的浓度差大一些,搅拌或强制浸出循环液等有助于扩大浓度差溶液的PH值。如酸性溶液提取生物碱,碱性溶液提取皂苷等。浸取的压力。一种是密闭升温加压(慎用),一种是通过气压或液压不升温。2-122-143-2在液液萃取过程选择萃取剂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有哪些?理论依据: 根据萃取剂极性指数与被分离体系中各组分极性指数的差异来选择萃取剂,即萃取剂的极性指数与被萃取(略)数差异尽可能小而于其他组分的极性指数差异大3-5比较多级逆流萃取和多级错流萃取,说明两种方法的缺优点多级错流萃取流程特点是萃取的推动力较大,萃取效果好。但所

    9、用萃取剂量较大,回收溶剂时能量消耗也较大,工业上也较少采用这种流程。多级逆流萃取流程中,萃取相的溶质浓度逐渐升高,但因在各级中其分别与平衡浓度更高的物料进行解触,所以仍能发生传质过程。萃余相在最末级与纯的萃取剂接触,能使溶质浓度继续减少到最低程度。此流程萃取效果好且萃取剂消耗小,在生产中广泛应用。3-6如何判断采用某种溶剂进行分离的可能性与难易。3-7给出分配系数与选择性系数的定义。分配系数K:是指溶质在互成平衡的萃取相和萃余相中的质量分率之比。选择性系数:是指萃取相中溶质与稀释剂的组成之比和萃余相中溶质与稀释剂的组成之比的比值。K=1时,萃取操作可以进行,=1时萃取操作不能进行3-8在液-液

    10、萃取过程,选择萃取剂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有哪些?理论依据:溶质在两个液相之间的不同分配。基本原则:萃取剂的选择性与选择性系数;萃取剂与原溶剂的互溶度;萃取剂的物理性质;萃取剂的化学性质;萃取剂的回收;萃取剂的价格,对设备腐蚀性小和安全性好。3-9液液萃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萃取剂的影响,操作温度的影响,原溶剂条件的影响(pH值、盐析、带溶剂),乳化和破乳3-133-14 超临界流体萃取 4-5 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性说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没有残留的有机溶剂,故产品为纯天然的,可节能大量溶剂。可以在低温下提取,特别适合于那些含有对湿

    11、热不稳定易氧化物质的中草药的萃取。超临界CO2萃取速度快,可以缩短生产周期。超临界CO2萃取,可提高收率,降低成本。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也有其局限性,如前所述,对于极性大,分子量超过500的物质的萃取,需加夹带剂或在很高的压力下进行,这就需选择合适的夹带剂或增加高压设备。4-12 试对超临界萃取应用于天然产物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的优势与局限性进行评价。萃取能力强,提取率高。用超临界CO2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能将所需提取的成分几乎完全提取,从而大大提高产品收率及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随着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不断进步,把超临界CO2萃取扩展到水溶液体系,使得难以提取的强极性化合

    12、物如蛋白质等的超临界CO2提取已成为可能;萃取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流体的密度,最终取决于操作过程的温度和压力。改变其中之一或同时改变,都可改变溶解度,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中药中多种物质的分离,从而可减小杂质,使中药有效成分高度富集,便于减小剂量和控制质量,使产品外观大为改善;超临界CO2萃取的操作温度低,能较完好地保存中药有效成分不被破坏,不发生次生化,因此,特别适合于那些对热敏感性强、容易氧化分解破坏的成分的提取;提取时间快,生产周期短。超临界CO2提取循环一开始,分离便开始进行。一般提取10分钟就有成分分离析出,24小时左右便可完全提取,同时,它不需浓缩等步骤,即使加入夹带剂,也可通过分离功能除去

    13、或只需简单浓缩;超临界CO2提取,操作参数容易控制,因此能保证有效成分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超临界CO2还可直接从单方或复方中药中提取不同部位或直接提取浸膏进行药理筛选,开发新药,大大提高新药的筛选速度。同时可以提取许多传统方法提不出来的物质,且较易从中药中发现新成分,从而发现新的药理药性,开发新药;超临界CO2还具有抗氧化、灭菌作用,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超临界CO2萃取应用于分析或与GC、IR、MS、LC等联用成为一种高效的分析手段,将其用于中药质量分析,能客观地反映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真实含量;经药理、临床证明,超临界CO2提取中药,不仅工艺上优越,质量稳定,且标准容易控制,其药理、临床

    14、效果能够保证或更好;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节省劳动力和大量有机溶剂,减少三废污染,这无疑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提取、分离、制备及浓缩的新方法。反胶团萃取与双水相萃取 5-1 简述反胶团与胶团的定义胶团: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当其浓度超过临界胶团浓度时,表面活性剂就会在水溶液中聚集在一起形成聚集集体,称为胶团反胶团:若向有机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当其浓度超过临界胶团浓度时,便会在有机溶剂中也形成聚集体。 5-2 试说明反胶团萃取的原理及特点反胶团萃取的萃取原理: 反胶团萃取的本质仍然是液-液有机溶剂萃取。 反胶团萃取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反胶团,从而在有机相中形成

    15、分散的亲水微环境,使生物分子在有机相(萃取相)内存在于反胶团的亲水微环境中。5-4 试说明双水相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基本原理: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但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当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 电荷作用和各种力(如憎水键 氢键和离子键等)的存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上相和下相间进行选择性分配,这种分配关系与常规的萃取分配关系相比,表现出更大或更小的分配系数。特点:1.易于放大 2.双水相系统之间的传质和平衡过程速度快,回收效率高 3.易于进行连续化操作,设备简单,且可直接与后续提纯工序相连接,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4.相分离条件温和,因而会保持绝大部分生物分子活性,而且可直接用在

    16、发酵中 5.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来提高选择性或提高收率 6.操作条件温和,整个操作过程在常温下进行。第六章 非均相分离6-2过滤操作的操作原理是什么,影响过滤操作的因素有哪些?过滤是使悬浮液通过能截留固体的并具有渗透性质的介质来完成固液分离的过程。因素:悬浮液的性质,减小悬浮液黏度有利于提高过滤,一般采用提高温度或者抽真空过滤推动力,重力设备简单但速度慢,真空速度快但受溶液沸点和大气压力的影响,加压对设备的强度、紧密性要求较高。过滤介质与滤饼的性质,对不可压缩的滤饼提高推动力提高速率,对可压缩性介质提高压差反而不利6-3主要与过滤分离性能相关的物料性质有哪些?固体颗粒的形状、尺寸,悬浮液的密度、黏

    17、度、固含量、电动现象等6-4简述表面过滤与深层过滤的机理与应用范围。筛网材料(尼龙单丝、金属单丝)将过滤中杂质直接截留在材料表面。优点是单丝结构可反复清洗,消耗成本较低;而缺点是表面过滤模式,易造成滤袋表面堵塞,该类型产品最适用于精度较低的粗滤场合.颗粒尺寸比介质的孔道直径小得多,但孔道弯曲细长,颗粒进入之后很容易被截住,更由于流体流过时所引起的挤压和冲撞作用,颗粒紧附在孔道的壁面上,这种过滤是在介质内部进行的,介质表面无滤饼形成。过滤具有较高过滤效率,此外高温表面热处理,即应用瞬间烧结技术,能有效地防止过滤时纤维受流体高速冲带而散失;毛毡材料是属于丢弃型的(一次性使用)6-5简述过滤介质的分

    18、类。a,织物介质,工业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过滤介质,又称为滤布。由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和各种合成纤维制成的织物,以及玻璃丝和金属丝织成的网。b,粒状介质,由细砂、石砾、玻璃渣、木炭屑、骨炭以及酸性白土等细小坚硬的颗粒状物料作堆积层,多用于城市和工厂给水设备中的滤池以及含滤渣较少的悬浮液的场合。多用于深层过滤。c,多孔固体介质,有具有很多微细孔道的固体材料,如多空陶瓷、多空塑料或多空金属制成的板状或管状介质。适用于处理只含少量细颗粒的腐蚀性悬浮液及其他特殊场合。6-10制药工业中常用的液固非均相过滤设备为哪几种?简述他们的结构、特点及操作过程。真空吸滤器,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价格低廉、耐

    19、腐蚀,其滤渣可以洗涤。缺点是过滤面积小、速度慢、人工间歇操作、滤渣中含液量较多。适用于悬浮液中含固相量较少的场合。转筒真空过滤机,将过滤、洗涤、吹干、卸渣、清洗滤布等操作在转筒的旋转过程中完成。优点是操作自动化,单位过滤面积的生产能力大,改变转速即可调节滤饼厚度。缺点是过滤面积远小于板框压滤机,设备结构比较复杂,滤渣含湿量比较高,洗涤也不够彻底等。适用于颗粒不太细、黏性不太大的悬浮液。不宜用于温度太高的悬浮液,以免滤液的蒸汽压过大而使真空失效。板框压滤机,属加压过滤机,主要由固定板、滤框、滤板、压紧板和压紧装置组成。优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生产能力弹性大,能够在压力下操作,滤饼含液量较一般过

    20、滤机低,单位产量所占地面和空间小。确定是由于滤饼的密实性和变形,洗涤不完全;由于排渣和洗滤布易发生对过滤介质的磨损,过滤介质的寿命短,手动拆框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不好,保压性能差,增加了善后处理工作量。适用于过滤黏度较大的悬浮液、腐蚀性物料和可压缩性物料。叶片压滤机,洗涤与卸装均较方便,占地面积小,过滤速度大,但滤饼厚度不易均匀。管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现在几乎被其他过滤器所取代,主要用于除去气体中的尘粒。空气过滤器单元式空气空气过滤器。微孔滤膜过滤器,多用于精馏,也可用于无菌空气的净化等。6-13离心机有哪些类型?三足式离心机,结构简单,运行平稳,适用于过滤周期较长、处理量不大的物料,分离因

    21、子为5001000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不需要过滤介质,分离因子最大可到达1800,一般用于处理固体颗粒尺寸5到40m,固液相密度差大于0.05g/和固相浓度小于10%的悬浮液。螺旋沉降离心机,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结构。连续操作,可用于处理液液固三项混合物。分离因子可达6000,分离性能较好,适应性较强,对物料浓度的变化不敏感。管式高速离心机,其转股呈椭圆形,分离因子可达1500到6000,适合分离稀薄的悬浮液、难分离的乳浊液以及抗生素的提纯,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等。管式离心机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能好,但容量小。碟式分离机的转鼓内装有许多倒锥形碟片,碟片数为30到100,可以分离乳浊液中轻重两相,也

    22、可以有少量原粒的悬浊液。6-14离心沉降与离心过滤有什么不同?式离心机设备转鼓开孔,附加过滤介质通过拦截的方式做到固液二相分离的离心机我们统称过滤式离心机,过滤式离心机适用于物料粘度小、固相颗粒不易变形(如结晶体)固相颗粒较大且小批量的生产的工况,多用于工业脱水。沉降式离心机设备转鼓为密闭桶状,该设备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心力做到固液二相分离,这种形式的离心机我们通称沉降式离心机。沉降式离心机适用物料广泛,如物料粘度大,固相颗粒小都能通过提高离心力的方式来达到固液二相分离的要求。精馏技术 7-2 为什么制药过程中主要采用间歇精馏方式?1.可以采用单塔分离多组分混合物,获得各纯组分产品。2.一塔多用,

    23、如根据需要处理不同的进料得到不同的产品,或处理同一进料得到不同纯度的产品3.适于特殊场合,如高真空,高凝固点,高纯度,热敏性等4.设备简单,操作灵活,投资少。 7-11 水蒸气蒸馏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水蒸气是在低压下在装置中自上而下地通过植物层,水扩散表示其中的一个物理过程(即渗透过程,指提取时油从植物油腺中向外扩散的过程),然后再重力作用下,水蒸气将油带入冷凝器,蒸汽由上往下做快速补充。膜分离8-1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是什么?膜分离技术的特点:(1)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与有相变化的分离法和其他分离法相比,能耗要低。(2)膜分离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因而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的物质,假如汁、酶、药

    24、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3)膜分离技术不仅适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从病毒、细菌到微粒的广泛分离的范围,而且还适用于很多特殊溶液体系的分离,如溶液中大分子与无机盐的分离、一些共沸物或近沸点物系的分离等。(4)由于只是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操纵轻易,易自控、维修。8-2 什么是浓差极化?它对膜分离过程有什么影响?当溶剂透过膜,而溶质留在膜上时,膜面上溶质浓度增高,这种膜面上的溶质浓度高于主体中溶质浓度的现象叫浓差极化。浓差极化可造成膜的通量大大降低,对膜分离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实际操作过程尽量减小膜面上溶质的浓差极化作用。为减少浓差极化,通常采用错流过滤。8-3 膜

    25、组件主要有几种型式?简要说明各种膜组件的特点。膜按照分离精度大体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8-6 试比较反渗透 纳滤 超滤和微滤四种膜分离过程的特点。反渗透特点:1.操作过程不需要热处理,故对热敏物质是安全的。2.没有相变化,能耗低。3.浓缩和纯化可以同时完成。4.分离过程不需加入化学试剂。5.设备和工艺较其他分离纯化方法简单,且生产效率高。 微滤膜孔径均匀,具有很高的过滤精度;孔隙率高,一般可达80%左右,过滤通量大,过滤所需时间短;滤膜薄,过滤时液体被滤膜吸附造成的损失较小;膜孔结构对称,自膜上表面至下表面,膜孔孔径均匀一致;膜构连续,过滤时无介质脱落,无杂质溶出,滤液清洁; 超滤膜

    26、孔径不均匀;孔隙率,滤膜薄厚;膜孔结构是非对称结构,喇叭状,上小下大,上层为致密层,约占膜厚的5%10%,起精密分离作用,下层为大孔层,仅起支撑作用;第九章 吸附9-1吸附作用的机理是什么?固体内部分子受到作用力的总和为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而界面上的分子受到不相等的来自两相的分子作用力,作用力的合力指向固体内部,内从外界吸收分子、原子或离子,并且在其表面形成多分子或单分子层。9-2吸附法有几种?各自有何特点?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变温吸附分离,低温吸附,高温解吸,循环时间较长。变压吸附分离,高压吸附,低压解吸。变浓度吸附分离,热敏性物质在较高温度下容易聚合,因此不宜升温解吸,可用溶剂置

    27、换吸附分离。色谱吸附分离,医药工业常用且高效的分离技术之一,按操作方法不同分为迎头分离操作、冲洗分离操作和置换分离操作等。循环吸附分离技术。是一种固定吸附床,经热力学参数和移动项周期性的改变,来分离混合物的技术。按作用力的本质即按吸附剂和吸附质的吸附作用的不同,吸附过程可分为3类。物理吸附,吸附剂和吸附质通过分子间范德华力产生的吸附作用称为物理吸附。特点,吸附区域为自由界面,吸附层为多层,吸附是可逆性的,吸附的选择性较差。规律,易液化的气体易被吸附。焓遍较小。化学吸附,固体表面原子的价态未完全饱和,还有剩余的呈键能力,导致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吸附作用,称为化学吸附。特点,吸附区

    28、域为未饱和的原子,吸附层数为单层,吸附过程是不可逆的,吸附的选择性较好。焓变较大。交换吸附,吸附剂表面如果由极性分子或者离子组成,则会吸引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双电层同时在吸附剂与溶液间发生离子交换,称为交换吸附。特点,吸附区域为极性分子或离子,吸附为单层或多层,吸附过程可逆,吸附的选择性较好。9-4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有哪些?吸附剂的特性,组成结构,容量,稳定性等。吸附物的性质,熔点,缔合,离解,氢键等。溶剂,单,混。吸附操作条件,温度,ph等离子交换10-1 何为离子交换法?一般可分为哪几种?离子交换法 是应用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等离子交换剂作为吸着剂,将溶液中的物质,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

    29、脂上,发生离子交换过程后,再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物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浓缩、提纯的目的,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离子之间所发生的交换反应进行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10-2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 组成?按活性集团不同可分为哪几大类?离子交换树脂是带有官能团(有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球形颗粒物。离子交换树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结构比较复杂.离子交换剂的结构可以被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具有高分子的结构形式,称为离子交换剂的骨架;另一部分是带有可交换离子的基团(称为活性集团)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10-6 PH值是如何影响离子交换分离的?离子交

    30、换色谱中,PH的影响极大。其原理: 离子色谱是利用相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的,当检测物质带负电荷时,要选择阴离子色谱柱,阴离子色谱柱带正电荷的配基,进行阴离子-阳离子交换,结合带负电荷的分子,经过交换后检测物质的带负电荷的分子就会吸附色谱柱上,然后在用高盐洗脱,洗脱的组分先后进入检测器,就达到了检测的目的。当检测物质带正电荷时,道理类似。pH梯度可以改变检测物质电荷、偏离等电点的程度,从而影响带正/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与色谱柱的结合能力(可以认为是牢固程度),洗脱时的难易程度就改变,从而改变了分离选择性。10-7 各类离子交换树脂的洗涤 再生条件是什么? 强酸性阳离子树脂 :可在全PH范

    31、围内使用,采用过量稀酸进行再生后重复使用。弱酸性阳离子树脂: 溶液PH越高,弱酸性树脂的交换容量就越高,易再生成氢型,耗酸量亦小。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各种PH条件下使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通常在PH小于7的溶液中使用。用NaOH再生成羟型较容易,耗碱量也小,甚至可用NaOH进行再生。色谱分离过程 11-1 色谱分离技术有何特点,适用于哪些产品的生产过程? 1. 应用范围广 从极性到非极性 离子型到非离子型 小分子到大分子 无机到有机及生物活性物质 热稳定到热不稳定的化合物都可用色谱方法分离。尤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和制备方面,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 2.分离效率高 特别适合于极复杂混合物的分离,且收率,产率和纯度较高。 3.操作模式多样 可选择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和亲和色谱等不同的色谱分离;可选择不同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状态和种类;可选择间歇式和连续式色谱等。 4.高灵敏度在线检测 11-3 按移动相特点,色谱可以划分为哪两类?按两相状态分类:以流动相状态为标准划分类型。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


    注意事项

    本文(制药分离工程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