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

    • 资源ID:17535071       资源大小:217.7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

    1、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一部分力学第一讲运动的世界 1(2016河北中考)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B) A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g 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2(2016崇左中考)2015年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如图是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A)A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 B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C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 D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3(2015呼和浩特中考)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

    2、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 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C新华大街 D天上飞过的小鸟4(2014荆州中考)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C)A小张先到达B地 B小王先到达B地C小李先到达B地 D三人同时到达B地5(2016泸州中考)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他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3、)A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C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D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6(2016潍坊中考)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B)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7(2016兰州中考)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船_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向_东_(选填“东”或“西”)行驶的。8(2015上海中考)甲、乙两物体先后

    4、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D)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9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自行研制的太空轨道空间站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与运输飞船“神舟8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合为一体,如模拟图所示。开始对接时两个飞行器相距5km,经过1h8min的时间完成对接。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则“神舟8号”的平均飞行速度为_1.23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当对接成功后它们的相对运动速度为_0_m/s。10(2016毕节中考改编

    5、)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_匀速直线_运动,速度大小为_15_m/s。若为参照物,乙车向_西_运动。11(2016江西中考)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甲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乙所示。求:车次萍乡北开南昌西到运行距离G134608:3809:40240kmG169208:4910:05240kmG148209:1110:31240k

    6、m(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解:(1)t0.5h,8:50到达车站,最快能赶上G1482车次。(2)列车运行时间t10:319:111h20minh,v180km/h。12(2014河南中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40.0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25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

    7、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小_。(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不正确_,理由是_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时,从后半段一开始就有一定的速度,而将小车从中间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时,后半段一开始的速度为零_。机械运动1(2015贵阳中考14题2分)滑板是一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极限运动,如图所示,一位运动员脚踩滑板高高跃起,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静止_的。解析: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和滑板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运动员是静止的。2(2013贵阳中考18题4分

    8、)当我们坐在沿直线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辆与我们并列同向行驶的自行车正在向后“退去”,这是我们以_公共汽车_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相对地面,两车行驶速度大的是_公共汽车_。解析:坐在沿直线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辆与他并列同向行驶的自行车正在向后“退去”,说明自行车是运动的,故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公共汽车,相对地面公共汽车的速度大。3(2015贵阳适应卷20题1分)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当我们乘坐一辆速度并不快的汽车行驶,与对面驶来的卡车交错的那一短暂过程,会有自己所乘汽车速度突然加快的感觉。这是因为我们选择_卡_车作为参照物的原因。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4(2015贵阳适应卷14题4分)2014

    9、年12月,全长854km的贵(阳)广(州)高铁全线开通,标志着我省高铁时代的到来。从贵阳到广州的最短运行时间仅为4h,则该次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_213.5_km/h。高速列车的车头外形设计酷似尖细的子弹头,如图所示,其主要目的是_减小空气阻力_。5(2012贵阳中考20题4分)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自行研制的太空轨道空间站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与运输飞船“神舟8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合为一体,如模拟图所示。开始对接时两个飞行器相距5km,经过1h8min的时间完成对接。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则“神舟8号”的平均飞行速度为_1.23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0、当对接成功后它们的相对运动速度为_0_m/s。解析:由v可知,“神舟8号”的平均速度为:v1.23m/s。当“天宫一号”和“神舟8号”对接后两者保持相对静止,故对接后它们相对运动的速度为0m/s。6(2014贵阳中考23题6分)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

    11、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1)求电梯静止时,小勇对秤台的压力。(2)若电梯在10s内下降的距离为18m,求电梯这段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哪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求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解:(1)小勇对秤台的压力FGmg60kg10N/kg600N;(2

    12、)v1.8m/s;(3)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由图像可知,在0t1阶段,小勇的质量为45kg,此时处于失重状态,对秤台的压力等于其重力,FGmg45kg10N/kg450N。方法指导:(1)电梯静止时,小勇对秤台的压力等于其重力。(2)已知电梯这段运动时间内的路程,利用v可求得这段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根据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结合图像可知在哪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根据Gmg可求得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据已知条件画图像和单位运算7(2016贵阳中考24题2分)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另一端放一木块,推动木块挤压弹簧至A点(如图甲所示)。松手后,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粗糙

    13、的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当木块运动到O点时,弹簧恢复原长;木块离开弹簧后继续滑行至B点静止(如图乙所示)。请画出木块从A点运动至B点过程中,其速度随位置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解:8(2016贵阳中考29题第一问2分)他们在弯道处的行驶速度为54km/h,合_15_m/s。解析:v54km/h15m/s。自由落体运动9(2013贵阳中考34题4分)在一次趣味物理讲座中,老师谈到传说中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时说:“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的任何物体,都会同时落地,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这种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课后,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他们用频闪照

    14、相机(频闪间隔时间t0.1s)拍摄下了数张不同质量的金属小球从同一位置自由下落的影像,其中一张如图甲所示。小知识:频闪照相,是让照相机对某一个运动物体每间隔相同时间曝光一次,将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位置记录下来,由于曝光间隔时间固定,因此,频闪照片除记录下物体的位置外,还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1)从起点0算起,小球到达位置3时下落的时间t_0.3_s,通过的路程s_0.45_m。(2)请根据影像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小球下落0.3s内的st图像。(提示:下落距离s要从起点0算起)解析:(1)根据图甲小球在不同时刻所处位置可知,小球从0到达位置3时,下落的时间为0.3s。小球下落时通过的总路程为0.4

    15、5m。(2)根据小球在不同时刻所对应的路程在图像中采用描点法,再连线,即为小球下落的st图像。,中考考点清单)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高频考点)1物理学中,把_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_称为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的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标准,这个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_参照物_。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参照物_。2根据物体运动情况选取参照物的方法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易错警示】1.不能选取所研究的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否则,所研究的物体永远是静止的。2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往往不同,这就是运

    16、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长度与时间1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刻度尺_,测量精度较高的仪器是_游标卡尺_。2我们用_手表_或_机械停表_来测量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秒(s)_,1h_60_min,1min_60_s,1s_103_ms,1ms_103_s。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米(m)_,其他常用的单位有千米(_km_)、分米(_dm_)、厘米(_cm_)、毫米(_mm_)、微米(_m_)、纳米(_nm_)。1m_103_mm_106_m_109_nm。4刻度尺的使用使用之前“三观察”一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二观察量程是多少三观察分度值为多大使用过程中做到“

    17、五会”会“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会“放”:刻度尺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会“读”:读数时,准确值估读值会“记”:正确记录数值和单位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概念区别误差错误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测量结果不正确产生原因仪器精密度不够或者实验方法不完善;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及环境对仪器的影响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者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可否避免不可避免可以避免减小或消除的方法减小误差的方法:(1)校准测量仪器(2)改进测量方法(3)选用精密度较高的测量工具(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消除错误的方法:(1)正确使用测量工具(2

    18、)正确读数和记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高频考点)完成表中的空格图解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_时间_比较_路程_相同_路程_比较_时间_定义法解路程与时间的比即速度直线运动1速度是用来表示_物体运动快慢_的物理量,用符号_v_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单位时间_内通过的_路程_,速度的计算公式是_v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m/s_,读作_米每秒_;1m/s_3.6_km/h,由速度公式变形得_svt_,可用来计算路程;由速度公式变形得_t_,可用来计算时间。2_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_变速直线运动_。把变速直线运动当作简单

    19、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即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比值,称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或在这段时间内的_平均速度_,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易错警示】1.平均速度绝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即v(v1v2)。2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在计算时要用该段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要注意的是路程与时间的对应性。,中考重难点突破)长度、时间和速度的估测【例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现用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B人1min心跳约为100次C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5m/sD初中一节物理课的正常时间约为90min【解析】选项正误解读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

    20、0cm,符合实际情况B人的正常心跳频率约为75次/minC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5m/sD初中一节物理课的时间一般为45min【答案】A1.(2016武汉中考)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C)A身高约为160dmB100m的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的速度约为1m/s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2.(2014永州中考)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B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3.40_cm。运动状态的判断及参照物的选取【例2】(2016长沙中考)长沙市万家丽路快速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架桥上向北行驶,则()A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

    21、运动的B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C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D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答案】D【方法指导】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不改变则是静止的。3.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st图像和vt图像的理解和应用【例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720秒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

    22、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解析】乙车在720s内的图像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由图像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像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由图像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由图像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为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为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答案】B4.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

    23、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30_m/s,当t50s时,甲、乙两车相距_450_m。,(第4题图),(第5题图)5.(2016兰州中考)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_0_m,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0.4_m/s。,中考实验突破)速度的变化(近5年未考)命题点:1实验原理(v)2实验方法(间接测量法)3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木块、秒表、刻度尺、金属片)4斜面的设置及作用(放置:斜面的坡度应小,以便于测量时间;作用:获得动力)5金属片的作用(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6刻度尺和秒表的读数7速度与平均速度的计算8实验方案评估及误差分析【例】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

    24、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dm;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BC是_m/s;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m/s;(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_。【答案】(1)v;(2)不是;(3)4.00;0.5;0.3;(4)大(1)实验中测量_时间_时容易产生误差,为减小实验误差的做法是_应保持斜面倾角较小_;(2)某同学计算A到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方法计算:vAC2,计算结果_不对_(选填“对”或“不对”);(3)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_增大斜面角度_(写出一种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部分中考题训练及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