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考点练习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

    • 资源ID:17527757       资源大小:333.1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考点练习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

    1、高考地理考点练习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点06 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点热度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S、P两类地震波的区别代码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S波横波较慢固体P波纵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两个不连续界面C界面莫霍界面,两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D界面古登堡界面,S地震波完全消失,P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3)内部圈层的划分圈层位置圈层名称C以上部分地壳C、D之间部分地幔D以内部分(E和F)地核(4)岩石圈由两部分构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特别提醒 地壳厚薄不均,陆地部分地壳厚,海洋部分地壳薄。在陆地上,高原、山地的地壳厚,平原、盆地的地壳薄。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大气圈:由气体和

    2、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3)生物圈构成: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考向 地球的圈层结构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征地壳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平均172 900陆地33 km处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2 900 km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固体外壳;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温度

    3、、压力、密度增大地核外核呈熔融状态(液态)内核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2016年9月27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2千米,导致半空布满火山灰。据此回答12题。1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2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4、【答案】1C 2B【解析】1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岩石圈和地球的生物圈关系密切,C正确。2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A错误;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它们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也较密切,D错误。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地壳,是地幔,是地核 B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C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

    5、法通过地幔2图中的X处为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完成34题。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57题。5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A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6、C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6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7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A B C D读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示意图,完成810题。8影响图示火山灰厚度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陆地分布 B火山高度 C植被覆盖率 D东南信风9该火山主要喷发物质最可能来自A上地幔顶部 B岩石圈上部 C内核 D地壳内部10该火山爆发后使当地土壤肥力增加 影响海洋鱼类的呼吸作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可能引发当地森林火灾A B C D2012年12月7日,日本东北(330N,1446E)发生了里氏73级

    7、地震。若下图表示本次地震的时距曲线(地震波随时间而传播距离差异),回答下题。11关于此次地震叙述正确的是A距震中越远,a、b传播速度越快B距震中越近,逃生的准备时间越少C本次地震是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D汕头接收到本次地震a波比b波早了约2分钟(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下题。12浅层地能存在的内

    8、部圈层是A软流层 B地壳 C地幔 D地核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314题。13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和池塘的游鱼,都会感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晃14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的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

    9、很大差异如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516题。15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横波在层传播速度比层快C是软流层 D层和层属于地壳16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莫霍面以上部分 B的全部和的顶部C的全部和的大部分 D的全部(2019年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图7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题。1据图可推断A地地壳厚度最薄 B地金属矿产丰富C地地幔深度最浅 D地地下水埋藏深(2019年海南卷)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23题。2该钻井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

    10、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3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4(2016年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双选)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考点冲关【答案】1B 2B【解析】1根据深度和波速大小、变化分析:为地壳和地幔,为外核;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可以通过地幔;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故选B。2X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即古登堡界面。故选B。【答案】3D 4A【

    11、解析】3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说明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故选D。4海底如果存在石油,那么横波在此处的传播将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将突然下降,并且纵波速度大于横波。符合情况。故选A。【答案】5A 6C 7A【解析】5从图中的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得出图示区域内的地壳厚度有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故选A。6地壳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是以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来进行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被称作地壳,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应以莫霍界面为0千米起点,海平面是海拔高

    12、度0千米的起点,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是岩石圈,A、B、D错,C正确。故选C。7本题主要考查剖面线的判读。根据处在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曲线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以肯定图中40a42,38b40,由此就可以直接排除选项B、C、D;再结合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选A。【答案】8D 9A 10C【解析】8图中西北部火山灰分布范围明显大于其他地区,距火山口相同范围内西北部火山灰厚度最大,说明受东南风的影响。故选D。9火山喷发物为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A正确;岩石圈和地壳位于软流层以上;内核位于软流层以下。故选A。10火山爆发后,火山灰使当地土壤肥力增加;火山灰不溶解于水,不会影响海

    13、洋鱼类的呼吸作用;火山灰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会导致气温下降;火山喷发可能引发当地森林火灾。故选C。【答案】11B【解析】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横波的传播速度慢。横波造成的破坏严重,纵波与横波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间隔时间短,逃生的机会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通过的介质有关,与距震中的远近无关,A错误;距震中越近,纵波和横波的时间间隔越短,越不利于逃生,B正确;本次地震应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形成的,C错误;由图知a传播速度慢,b传播的速度快,汕头接收到本次地震b波比a波时间早,D错误。故选B。【答案】12B【解析】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

    14、的低温热能。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地壳,B对。软流层位于地幔,地幔、地核在地壳下面,埋藏比地壳深,A、C、D错。【答案】13C 14D【解析】13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所以,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会感到P(纵)波,上下颠簸。答案选C。14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所以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速度也不同。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点,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下降,说明

    15、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该层以上为固体,该层以下为液体或熔融状态),D正确;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所以横波是可以通过岩浆的,故A不符合题意;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主要是物质的状态而不是温度,故B不符合题意;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平均厚度33千米,大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所以与题干中2900千米深处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15D 16B【解析】15莫霍面以上部分为地壳。故D正确。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

    16、圈层;下层富含硅和镁,为“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因此图中层为“硅铝层”,层为“硅镁层”。故A、C错误。在经过莫霍面时,地震波横波和纵波速度明显加快,因此横波在层传播速度比层慢,故B错误。16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因此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图中合称地壳,为地幔。故B正确,A、C、D错误。直通高考【答案】1B【解析】判断图中的等值线的值,处等深线为(385,39),处等深线(350,355),处等深线值为(375,380),处等深线的值为(350,355)。根据地球的圈层划分,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处等深线比处都深,因此处地壳最厚,A不对;根

    17、据材料信息判断地地壳较薄,且位于河流流经地区,推测可能堆积了富含金属矿产的岩石,B对;从图中看,的莫霍界面的深度较浅,地幔深度较浅,不是最浅的,C不对;根据一般规律,地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地势较低,是集水区域,地下水埋深浅,D不对。故选B。【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地下33km处的莫霍界面和2900km处的古登堡界面为分界,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一般来说,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壳较薄;海拔高处较厚,海拔地处较薄。【答案】2A 3D【解析】2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钻井深8 588米,未穿透地壳。故选A。3该地为“顺北油气田”,主要开采油气资源,而油气等化石燃料多储存在沉积岩中。故选D。【答案】4AC【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进入生物圈,并进入岩石圈,故A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故B项错误;火山活动喷出的大量CO2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故C项正确;地球内部温度与大气无关,故D项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考点练习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