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docx

    • 资源ID:17514457       资源大小:643.77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docx

    1、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2019-2020年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1683年康熙帝命令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A、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B、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C、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基础D、驱逐了外来势力入侵【答案】:【解析】: 第2题【单选题】康熙帝的行为属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典型表现( )A、亲自东巡,了解敌情B、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对方谈判C、签约时使用“中国”这一国号D、极力维护满州的统治【答案】:【解析】: 第3题【单选

    2、题】“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与上述康熙诗句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平噶尔丹叛乱B、清军进入台湾C、平三藩之乱D、收复雅克萨之战【答案】:【解析】: 第4题【单选题】下表是清朝康熙统治时期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国家繁荣昌盛,库存盈余增加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快速增加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开支不断增加D、对外贸易发达,海关税收不断增加【答案】:【解析】: 第5题【单选题】下列统治机构,始设于清康熙帝时期的是A、台湾府B、军机处C、云南行省D、议政王大臣会议【答案】:【解析】: 第6题【单

    3、选题】尼布楚条约用“中国”指称清朝疆域,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主权,但康熙帝也强调:“我满洲姓人,应遵满洲之道。以己之迂效法汉人,复为汉人所笑骂,自食其果。”以上信息不能说明( )A、康熙帝打破了“汉人中心论”B、康熙帝重视确立自身的正统性C、康熙帝排斥和拒绝汉族文化D、尼布楚条约里的“中国”具有近代主权国家的含义【答案】:【解析】: 第7题【单选题】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

    4、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答案】:【解析】: 第8题【单选题】西方史学界将“始于康熙平三藩的1681年,止于乾隆退位的1795年之间的历史”称为“HighQing”。下列可为这一观点提供的依据是( )A、学术文化全面繁荣,科技成就领先西方国家B、中小市镇向边疆拓展,资本主义发展较迅速C、对外交往空前频繁,中外文化交流渐入佳境D、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大一统国家进一步巩固【答案】:【解析】: 第9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清政府设立台湾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驱逐了荷兰殖民者B、加强了东南海上防务C、使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D、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

    5、:【解析】: 第10题【单选题】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标志着外蒙古纳入了清帝国的版图。这次会盟( )A、接受了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臣服B、为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创造了条件C、册封了达赖、班禅、章嘉等四大活佛D、彻底平息了噶尔丹分裂叛乱势力【答案】:【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在国家统一和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材料二: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

    6、,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清朝民族政策解读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中如何体现这一政策的。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康熙帝的历史地位。后人对康熙帝的评价大致有两种:康熙帝是一位“盛世圣君”。康熙帝有才无识,因循误国。您更侧重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请从处理蒙藏民族关系的角度予以阐述。侧重分析,请从康熙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四个个角度予以说明(。只作选择不作

    7、阐述,不得分)【答案】:【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除了秦国内部的条件以外,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全国范围内也存在着统一的条件。西周时期,以宗周为中心,用车就能够通达四方各国,到战国时期,内河交通,可以通达全国九州。由于华夏族生产力的进步和文化程度的提高,逐渐将居住在中原地区和四周边沿地区的各族融合了起来。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体上来说也只存在着一个华夏文化了。于湘琳简明中国史材料二:1681年冬,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同年郑经病死,郑氏集团再次发生内乱。冯锡范、刘国轩发动政变,杀死了郑克藏,拥立年仅12岁的

    8、郑克塽,“军内多思叛”。到1682年十月,施琅所统率的水师已有“精兵二万余 ,战船三百艘”, 已足以保障攻台所需船舰。摘编自朱元鹏清圣祖康熙全传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外部条件。根据材料二,指出康熙作出进取台湾战略决策的有利时机,并结合所学简述康熙管辖台湾的措施。【答案】:无【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08年,康熙帝下令编绘康熙皇舆全览图。这是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聘请西洋传教士经过经纬度测量绘制而成。其中,实测经纬度值的地点有六百馀处,多处使用三角测量法,并使用少数的天文测量法。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

    9、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绘图人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士雷孝思、马国贤、白晋、杜德美及中国学者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明安图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十余人。根据清廷三大实测全图集整理材料二:由于中国人特别强势的群体观念,很早以来就发展了群体构图的概念:建筑群以院落的形式横向伸展,占据很大一片面积。这就产生了外部空间的课题,即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各个构图因素有机组织起来,包括各单体之间的烘托对比、院庭的流通变化、空间与实体的虚实材料相映、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以形成总体上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渲染出强烈的气氛,给人以深刻感受。萧

    10、默建筑的意境概括材料一中康熙皇舆全览图编绘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确定当时清朝东北边界的法律依据。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建筑的主要特点。以故宫为例,予以说明。【答案】:【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康熙时,人民的丁银负担极为繁重,山西等地每丁纳银至四两,甘肃巩昌(今甘肃陇西)至八九两。农民被迫逃亡,拒绝交纳丁银,各地的官吏又害怕清朝政府催逼,往往少报多留。为了稳定收悦的数额,确知人丁的实数,特别是因为山陕一带部分农民在赋役逼迫下的四处流亡,“任意行走,结成党类”,对清朝的统治不利,于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即以五十年(1711年

    11、)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添丁,不再多征,叫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清朝政府又进一步采取了“地丁合”“摊丁入亩”的办法,把康熙五十年固定的丁银平均摊入各地田赋银中,一体征收。从此以后,丁银就完全随粮起征,成为清朝划一的赋役制度。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下册)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初年赋役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赋役制度改革的影响【答案】:【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康熙不论对传统文化还是西学,不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传教士,都没有偏见。他的这种对待各种文化、不同种族的平等心态,来自于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追求真理的科学

    12、态度。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材料二:康熙对孔孟程朱那套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思想中消极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汤若望、南怀仁的天文历算虽然精确,却只用来为官廷迷信活动服务;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花费三十多年测绘出了皇舆全览图,全国印刷业、测绘业却未趁此而改进;南怀仁造出的西洋火炮虽受到康熙夸奖,却既未推广,也未引起对军火工业的重视;科学著作翻译过来了,而府州县学仍在以八股取士。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材料三: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讲述了康熙皇帝微服私访的系列故事,目前共完成五部144集。康剧的系列故事,情节曲折迷离、惊心动魄,人物丰富生动,戏剧结构明快,风格诙谐得当,每一小部还有大量当红艺人加盟,因此一播出便得到部分观众的欢迎。材料一、二在康熙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据材料概括指出这种不同。材料三反映的现象能否作为研究康熙的主要依据?为什么?对这种历史题材的作品,你有怎样的认识?有人认为是阎崇年过人的学问成就了康熙过人的业绩,你认为正确的人物评价方法有哪些?【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