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docx

    • 资源ID:17503281       资源大小:30.2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docx

    1、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是考纲要求的考点,但全国卷近几年未做单独考查。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本书对本考点也做到了精讲精练,达到备考无盲区的复习目标。常考修辞手法辨识及运用“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上这一课。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一、9种修辞手法明鉴(一)比

    2、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

    3、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例如:生活是海洋。(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借喻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出现于全世界。(4)博喻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

    4、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运用博喻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内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例如: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测出他的分量,也不能完全看透他。他像森林,像海,像夜,像日出带给我各种惊奇、震动和强大的吸引力。(二)借代借代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借用与所指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所指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结构上的“本体”(所指事物)和“借体”(借用事物),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2分类(1)特征代本体包括用事物的特征、标识、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服装、饰品、嗜好等)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

    5、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做借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是冤枉?“三道头”指当时上海租界里的外国警察头目,因为他们的臂章上有三条人字形的标志,所以叫他们“三道头”,含厌恶、鄙视的意味。(2)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雷锋”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上述语境中成了一类人的名称。(3)处所代本体包括以人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等代替人或事物。例如:“两杯龙井”,景先吩咐完,随即付了钞。“龙井”代“龙井茶”,“龙井”是这种茶的产地。(4)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眉”代“头”。(5)具体代抽象例如:尽管战争近在咫尺,然这儿却

    6、没有一点火药味,倒是夜夜艳歌,日日浪舞。“火药味”代“战争气氛”,“艳歌”“浪舞”代太平景象。(6)结果代原因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捏着一把汗”是“紧张、担心”的结果。(7)以材料、工具代事物以制造该事物所用的原料、材料、工具等代替事物。例如:住房的事是笔杆子们要那样吹,与周志允同志本人无关。“笔杆子”是写文章的人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工具,用来代文人、作者、记者等。(三)比拟比拟指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1特点有本体和拟体,拟体虽然是明确的,但一般不出现,而只是把适用于拟体的词用在被拟体上。2分类(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具有人的动作行为

    7、、思想感情、音容笑貌的一种比拟。拟人,是人格化的手法,可以把无生命的物写得栩栩如生,也可以把有生命的物写得可爱可憎。可分为动物拟人、植物拟人、具体事物拟人、抽象事物拟人几种。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2)拟物赋予人以物的特性,把它当作物一样来描述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的一种比拟。根据被比拟对象的属性,拟物又可分为人物拟物和事物拟物两小类。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以人拟物)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 (以物拟物)(四)夸张夸张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或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故意夸大或者缩小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作

    8、用等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夸张的基础是真实性,被夸张的事物不是真如此,而是经过作者丰富想象的主观感受。2分类(1)扩大夸张把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或作用等,用夸张的语言尽量往高、多、强、大等方面说。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缩小夸张把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或作用等,用夸张的语言尽量往低、少、弱、小等方面说。例如:天是那样蓝,几乎是透明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3)超前夸张把在时间上后发生的事物或行为说成先发生,或者说成同另一先发生的事物或行为同时发生。例如:他酒没沾唇,心早就醉了。(五)对偶对偶是两个短语或句子相对称地组织在一起,表示相关或相对内容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从形式上看

    9、,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必须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同或相似,词性、平仄相对;从内容上看,对偶句表达的是相关或相对的内容。2分类从形式上可分为严对和宽对。(1)严对就是严格的对偶。“严”表现在三个方面:语音方面不仅要求音节相等,而且要平仄相对;词汇方面,要求上下联不能出现相同的词,且对应的词在意义上要有一定的联系;语法方面,要求对应的词词性相当,语法结构必须相同。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宽对与“严对”相对,在形式上不需像“严对”那样严格,语法结构大致相当即可;不必讲究平仄和词性;字面上也可出现个别词的重复。例如:权力使人昏迷了,叫人发狂了。(六)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

    10、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段落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1特点形式上,构成排比的语句至少要有三项,而且结构相似,一般带有相同的提挈语;内容上,构成排比的各项在语意上是相同或相关的。2分类(1)短语排比以短语形式组成的排比,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中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后的甘霖。(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单句排比由几个句子构成的排比。例如:天太大。海太阔。人太老。游泳的姿势和动作太单一。胆子和力气太小。舌苔太厚(王蒙海

    11、的梦)(4)段落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段落组成,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常用相同的句子提领。(七)反复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段落。1种类(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2反复和排比的区别反复只需词语或句子连续出现两次,即可构成;排比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仿的短语、句子,才能构成。(八)设问下面有答案而故意设置疑问的一种修辞

    12、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无疑而问的一种;(2)设问的部分一般包括自问、他问或自拟他问;(3)设问后面的答案包括自答、他答或自拟他答。(九)反问反问一般是用否定的问句表肯定或用肯定的问句表否定,作者不作回答而句意确定的一种修辞方式。1特点从反面提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义,答案已由句子本身阐明。正因为“反问”的答案已寓于问句之中,用疑问表感叹,句末也可用叹号。2分类(1)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例如:人被压迫了,为什么不斗争?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啊,黄继光、刘胡兰不都是党亲手培育的用共产主义的甘霖灌溉出来的鲜花吗?(2)肯定形

    13、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内容。例如: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属黄帝子孙,谁愿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1(2017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14、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解析:选BA暗喻,本体是“一带一路”,喻体是“新引擎”,比喻词是“成为”。C.明喻,本体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喻体是“洪水猛兽”,比喻词是“般”。D.借喻,无本体和比喻词,只有喻体“弯道超车”。“弯道超车”在交通法规中是明令禁止的,但在竞技赛车中,高水平车手多选择在对手拐弯减速之际,加踩油门抢道胜出。“弯道超车”在本句中的意思是东道国利用发展机遇实现观念上的加快转变。2(2016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解析:选A解答此类

    15、题目,首先要理解语句的意思,然后再根据意思判断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A项,出自鸿门宴,将他人比作“刀俎”,自己比作“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使用了比喻的手法。B项,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尧”和“舜”指代贤人,有作为的人,使用了借代的手法。C项,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指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干戈”,盾牌和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玉帛”,古时国与国交际时用作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代指和平、友好。本句使用了借代的手法。D项,“情人眼里出西施”是谚语。“西施”原是春秋末期越国的美女,后来代指心上人。此句表示有感情,觉得对方无处不美,

    16、使用了借代的手法。3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打印社广告:“不打不相识。”裘皮大衣厂广告:“该大衣唯一的缺点是,将使您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毛线衣。”皮鞋油广告:“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儿童牙膏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A反复反衬拟人夸张B双关反衬双关拟人C双关拟人比喻比喻D反复反衬拟人比喻解析:选B“打”兼有“打交道”与“打印”双重含义,语义双关。中的“缺点”实乃褒赞之辞,正话反说之意。中的“足下”既指脚下的鞋,又是第二人称的敬称;“添光”既指鞋油质量好、光彩足,又指给人“增添了面子”。用拟人手法。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解释,不正确

    17、的一项是()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凸显了诗仙李白的逼人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看人不能被美化了的假象迷惑,要看他们的气节、品质。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白洋淀人民对家乡的热爱。D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志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18、解析:选CC项,“就像铜墙铁壁一样”“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侧重的都是相似性,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5下面的句子都是同学们在日常习作中对“父亲”的描写,请判断他们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父亲是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里,默默开垦自己的一片土地,从不抱怨。父亲一生保守,视新思想为毒蛇猛兽,他对这些迷失人心志的东西从来都是避而远之。父亲出身贫寒,祖祖辈辈都是布衣短褐,除了躬耕桑麻,实在不知还能干些什么。每到傍晚,那杆烟枪就开始了与父亲的交谈,在“咕噜咕噜”的吞云吐雾间,解读着父亲的内心世界。从来安静无声的父亲突然震怒起来,冲着我和母亲狂吠:“滚,都给我滚

    19、!”答:_答案:暗喻明喻借代拟人拟物6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1)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解析:选B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横线前的内容,明确文段的中心内容。本段文字讲的是“不可抛弃宽容之心”。根据语境“遭遇无意的伤害”,可排除A、C项,因为牛被牛虻叮咬,不是“无意”,不让“做一颗明星”不能说就是“伤害”。根据不可抛弃“那一颗宽

    20、容之心”可排除D项,只有B项讲的是宽容之心。(2)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要求:运用比拟,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语意连贯。水,有着很强的可变性:伸长脖子,就变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变成了喷泉;_,_。解析:题目要求非常明确,“运用比拟”和“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横线前面的两个句子运用比拟手法从水的姿态入手,解说了水的可变性。仿写的两个句子也应该对水的可变性从另外的方面或角度(如水的“三态”,水花、水滴等)进行解说。注意,冒号前面的内容是引领后面各分句的总括句。答案:亲吻礁石就变成了浪花二、4组易混修辞辨识(一)比拟VS比喻比拟和比喻的不同点: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

    21、”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喻”。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一般不出现。如“风愤怒的时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二)借喻VS借代区别借喻和借代的方法有三:看实际上是两种事物还是一种事物。借喻所用的喻体和本体是两种事物,而借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原来事物的一部分来指代该事物。看他们构成的基础。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本体和喻体这

    22、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而借代中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却基本上指的是同一事物,构成借代的基础则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关性。看能否变成明喻。凡借喻大都可以变成明喻,而借代则不能。(三)对偶VS排比对偶和排比不同。对偶仅限于两项,排比必须是三项或三项以上;对偶一般要求字数相等,最好不出现相同词语,排比可以字数参差,长短不齐,常常要重复某些词语。(四)对偶VS对比对偶和对比不同。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7下面选项中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偏重形式

    23、的古典主义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对具体事物的感受能力,对外界视而不见,恰像_。A花园里的花朵,只能是被动地供游人观赏B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C鸟笼中的小鸟,失去生命的自由和活泼的灵性D铁屋子里的婴孩,渐渐地沉入更深的迷惘解析:选B句子的“本体”强调的是:“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使作者“丧失对具体事物的感受能力,对外界视而不见”,故只有B项最恰当。A项强调自主性的缺乏,C项强调失去自由的痛苦,D项强调无知与懵懂,都不符合“本体”所要表达的意思。8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沙鸥翔集,锦鳞游

    24、泳。D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解析:选AA项的“琼”“玉”是比喻,B项的“黄发垂髫”、C项的“锦鳞”、D项的“马褂”“西装”都是借代。9把下面画线处的语句改为对偶句。这座小村庄,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高山,高山上林木苍翠。答案:面临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林木苍翠的高山。面临大海,大海碧波荡漾;背靠高山,高山林木苍翠。10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源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答案: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

    25、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11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格。华彩翰章乃思想映现,鸿篇巨制是情感铸就。()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身价低贱的山野小草。()解析:句的前后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是对偶;句前后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相同,是对比。答案:对偶对比12(2017山东卷)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_。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鼓掌欢迎。解析:首先明确开场白的主题“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和题干中的限制条件“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分析要补写的句子的位置及其与前后分句的联系。本文段所要补写的句子是对“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的进一步描述。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是为了使描述更加形象、生动,突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答案:(示例一)它如春风,吹走我们脸上的愁云;如阳光,驱散我们心头的阴霾;如暖流,融化我们心里的坚冰。(示例二)它如明亮的灯火,温暖寒冷的暗夜,驱散心头的迷雾,照亮回家的路途。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