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docx

    • 资源ID:17501808       资源大小:17.6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docx

    1、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字的方法读准轻声词、儿化词、多音字;通过讲授与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杂拌 儿、正月、万象更新、腊月、腊八”等词的意思。 2通过列表梳理的方法,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3通过朗读感悟,联象拓展等方法体会北京春节的年味儿;并在此过程中体会作者围绕中心详略得 当地描写的写作特色。 4感受春节这一中国传统的丰厚博大。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列表梳理的方法,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通过朗读感悟,联象拓展等方法体会北京春节的 年味儿;并在此过程中体会作者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描写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感北京春节的氛围 1

    2、.事先板书课题,说说感受,读出不同的读法。了解“春节”“北京”。 2.提示本文作者。 3.过渡:老舍是一个老北京,这么一个老北京写这个具有文化底蕴的老城市的传统节日,又会透出 怎样的京味儿和年味儿呢?请同学们读读这篇文章。 4.这篇课文的用词很有特色。归类出示字词,指导学生读好。 轻声: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规矩 掺和 红火 儿化: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通过读文中句子,了解“杂拌儿”。) 多音:万象更新 正月 间断 分外 5.请学生说说“北京的春节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 1.过渡:老舍是怎样写出北京春节的这些特点来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完成这份表格。

    3、 既然是填表可要注意简洁,尽量用几个关键词来表示。填好后,同桌之间可以讨论核对一下。 出示表格:(时间、风俗栏内容待学生填。) 时间 风俗 腊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除夕 赶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年画、灯火通宵、鞭炮不绝、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拜年、逛庙会、逛天桥、听戏 正月十五 挂灯、吃元宵 正月十九 残灯末庙,春节结束 2.交流小结,北京的春节何时始,何时终。随机理解“腊月”“正月”。了解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三、感受北京春节的年味 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透过这么一个表格看到了老舍眼中北京的春节印象。老舍选取了春节一个多月中的

    4、其中六天来写,如果让你选其中的一天去经历一番,你喜欢哪天呢? 预设:除夕 元宵(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随机重点教学“除夕”与“元宵”两天。) (1)除夕: 1)师:除夕一到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就到了!请生自读。 2)说说读着这段文字,看到了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逐步感受完段落中的每一句) 师:一句话一番景,老舍的语言异常简炼,高度概括,却一下子把除夕的热闹繁忙的景象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真是令人目不暇接。 指名读。 齐读。 3)师:老舍的语言虽然概括,却又是如此的丰富,既写出了人们的繁忙喜庆,又写出了满城的鞭炮不绝,还写出满街的红火绚丽,写得有声有色、热闹非凡! 齐读。 4)师:不光如此,同

    5、学们再来看: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我们可以看到那是“家家”的热闹。我们再读下去“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如果我们也用刚才一样的叠词来说的话,那是怎样的热闹呢?(概括出“人人”“处处”“时时”“户户”) 5)师:怪不得老舍谈起除夕,一开口便说除夕真热闹。 齐读出热闹。 (2)引述“正月初一”: 1)引读这一部分,说说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有什么不同。理解“截然不同”。 2)体会初一的早上为什么如此安静? 预设:因为除夕实在太热闹了。 为了下午能继续热闹。 3)引读下午的情景。 (3)正月十五: 1)写元宵节的内容有两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读,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清楚元宵节的情景的。 2

    6、)请学生读读两处写灯的地方。说说我们眼前一下子展现出了怎样的情形?出示画面,指导学生读好两个部分。 3)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正月十五怎样?引读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4)思考老舍写正月十五的花灯,仅仅是在写灯吗? 体会人多、热闹。 5)师引读:在这红火而美丽的元宵节,大家小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笑语连天,怪不得老舍先生说“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在这红火而美丽的元宵节,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观灯赏月品元宵,心情多么舒畅,怪不得老舍先生由衷赞叹“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2.师:在老舍眼中,北京的春节是,是,也是,这是老舍眼中的北京的年味儿! 板书:年味儿 3.了解

    7、文章写作的详略 师:北京的春节很长,有一个多月,可是老舍却只选了这么六个特殊的日子;而在这六个日子中,老舍又只选了其中的几个日子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你们看出来是哪几个日子了吗? 生答。预设: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请生说说他为什么这么安排。 预设:这是北京的春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日子,是最热闹的日子。 师:是呀!老舍就是这样抓住了几个典型的日子,有详有略地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他的文字并不华 丽,但是却一下子把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四、品味北京春节中的孩子 1过渡:北京的春节不仅仅因为有了这些年味儿而美丽,更因为有了孩子而显得格外热闹。 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描写孩子的语句。 2.出示

    8、。齐读。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3.师:春节里,孩子们都在干些什么呢? 4.师:我想大家春节里也一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那么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来写一写,让我们大家都来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时间五分钟。交流。 五、比较不同人眼中的春节 1.师:春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街上总洋溢着我们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北京更是如此。孩子们欢喜,老舍也欢喜!这同样是老舍眼中的年味儿!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看看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请生自读阅读链接材料,体会与北京的春节的不同处。 2.交流: (1)梁实秋过年 1)体会他的并不特别喜欢。 2)体会他的其实挺喜欢。 3)了解明贬实褒的写法。 (2)斯妤除夕 1)老舍抓大场面,斯妤则写一个家庭。 请学生读读最喜欢的语句。 2)一个家庭都如此热闹,整个村子就更热闹了。 3)抓局部,反映整体的写法。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