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甘肃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docx

    • 资源ID:17495188       资源大小:26.44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肃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docx

    1、甘肃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2012年甘肃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 一、监测目标(一)掌握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以下简称“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现状,了解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二)掌握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覆盖人口等基础信息;了解农村分散式供水的水源类型、饮用人口。(三)掌握农村高氟高砷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了解降氟降砷工程运行状况。(四)建立和完善全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二、监测范围全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农村集中式供水优先选择新建的饮水安全工程和降氟降砷工程。 三、监测县和监测点的选择 (一)监测县的选择原则1.从

    2、监测范围中依照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监测县。2.所选的监测县综合起来能代表全省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状况、水源类型和处理方式。3.降氟降砷工程监测优先选择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和全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中所规定的监测县(见附件1)。 (二)监测点的选择原则 选取监测县后,按照集中供水的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规模大小,结合供水人口等进行分层,按分层随机原则选择监测点。分散式供水监测点按照当地不同水源类型和取水方式的实际饮用情况抽取,原则上要涵盖所有的水源类型和取水方式。 (三)监测点数量 按照全省统一安排,确定了1400个集中供水工程、85个分散式取水点为监测点(具体任务分

    3、解表见附件2)。四、监测内容(一)监测县和监测点基本情况1. 监测县农村集中供水基本情况:全县各乡镇的农村集中供水的数量、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供水能力和供水覆盖人口、工程类型等基础信息。已调查过的监测县进行资料的复核和补充(见表1)。2. 监测县高氟高砷地区改水进度及运转情况(见表2)。3. 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及供水方式调查表(见表3和表4)。4. 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表:建设和营运时间、投资情况、水源类型、供水方式、供水范围、覆盖人口,水处理工艺等(见表5)。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按调查表格中的内容填写全国统一的调查表。供水覆盖人口

    4、一定要复核确认后填入调查表。(二)水质卫生监测1.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要求对于集中式供水,每个监测点于每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抽取出厂水和末梢水各检测1次;对于分散式供水,于每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农户家庭储水器中的水各检测1次;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分析按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规定执行。2.监测指标 (1)24项基本监测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度)、浑浊度(NTU)、臭和味(描述)、肉眼可见物、pH、铁(mg/L)、锰(mg/L)、氯化物(mg/L)、硫酸盐(mg/L)、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mg/L以CaCO3计)、耗氧量(mg/L)、氨氮(mg/L)

    5、。毒理学指标:砷(mg/L)、氟化物(mg/L)、铅、汞、镉、铬、硝酸盐(以N计,mg/L)。高砷/高氟饮水:当监测发现高砷/高氟饮用水时,需要在15天之内对超标的供水重新抽样监测确认,经过观测后方能确认“高砷/高氟饮水”。微生物学指标: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100mL)、耐热大肠菌群(MPN /100mL)。与消毒有关的指标:应根据饮用水消毒所用消毒剂的种类选择指标,如游离余氯(mg/L)、二氧化氯(mg/L)、臭氧(mg/L)等。(2)42项常规指标全省选择10%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优先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足的按照集中式供水能力由大到小补充),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

    6、标准(GB57492006)的42项常规指标的要求对其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进行监测,放射性指标不作强制要求。县区疾控中心没有检测能力则由市级疾控中心承担检测任务。3.评价标准大型集中式供水按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表1中规定限值进行评价;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表4中规定限值进行评价,表4中没有的指标按照表1规定限值进行评价。(三)水性疾病监测全省14个市州及各县区要进行水性疾病监测,通过传染病监测网、全死因疾病监测网等途径,收集农村水性疾病发生流行的相关资料,经进一步调查、分析、整理,逐步建立水性疾病数据库,掌握水性疾病状况。收集的疾病监测

    7、资料主要包括: 1.经水传播的重点肠道传染病(伤寒、霍乱、痢疾、甲肝)和寄生虫病发生或流行情况; 2.饮用水所致的地方病情况; 3.肿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情况。五、资金安排监测资金由 2012年度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程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提供经费支持,不足部分由各级政府配套解决。 六、监测管理(一)职责分工省卫生厅负责组织制定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程农村改水改厕工程管理方案和2012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落实集中式供水监测经费、开展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落实监测配套经费,开展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并向省卫生厅及同级人民政府提交工作报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提供必要的

    8、技术支持,制定监测技术方案、人员培训、质量控制、数据审核和数据分析,撰写技术报告。市(州)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承担本地区水质监测工作任务,制定本地区的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安排、协调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监测点的抽样,水样的采集、实验室分析、现场调查工作及监测结果的录入和上报。监测的原始资料保存在市(州)和县(市、区)级疾控中心备查。(二)数据录入上报和审核监测信息实行统计报表(丰水期、枯水期各报1次,发生突发事件时按照国家有关制度及时报告)逐级汇总报告制。通过网络直报将枯水期和丰水期的监测基础数据于9月30日前上报,逾期网络系统的直报和审核功能将自动关闭。监测实施过程中,省疾控中心

    9、将适时督查和通报网络监测直报进展。市(州)、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资料录入,并对上报的监测资料进行及时审核,网络直报的数据采用省级终审责任制,并及时反馈至监测县。(三)报告形成工程完成后各市(州)、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形成监测报告,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疾控中心汇总分析全省报告以及监测数据后形成全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报告,上报省卫生厅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四)信息管理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资料属于国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的一部分,未取得主管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不得擅自公布或发表监测信息资料。原始资料归档保存在地市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查。各级工程

    10、机构详尽记录工程内容和进度并建立档案,内容包括经费下拨与使用、培训、监测进度及监测结果、组织管理和技术督导等与工程有关的全部文件和技术资料。 七、质量控制 (一)严格按照全国爱卫办及省卫生厅组织的统一的监测方法开展监测工作。 (二)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参加监测的实验室须通过计量认证,未通过计量认证的监测县,由市(州)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监测工作。 (三)参加监测的实验室应采取从现场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室所用仪器、器械和标准进行定期校准。 2.除定期的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外,各监测实验室要进行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3.建立监测数

    11、据的审核检查制度,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场资料审查。 八、督导和培训 (1)督导省卫生厅将适时组织开展督导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对在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通报。市(州)卫生局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市级督导检查工作。(2)培训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水质的监测技术人员就现场卫生学调查、水样采集、实验室分析、数据管理等进行定期培训,使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技术及卫生学调查人员理解和掌握监测内容与方法。 九、考核评估省卫生厅组织考核评估组按照有关规定对各市(州)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质量、中央资金分配

    12、及使用等进行终期评估,并完成评估报告。 十、调查表格表1 监测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基本情况调查表表2监测县高氟高砷地区改水进度及运转情况表3 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表4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及供水方式调查表表5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表附件:1、2012年监测任务一览表2、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监测县甘肃省名单3.名词解释4.填表说明5.计算方法表1 监测县集中式供水工程基本情况调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 县工程名称详细地址建成时间(年)水源类型井深(M)水处理方式供水能力 (吨/日)覆盖人口(人)工程类型是否监测点工程编码备注:1.详细地址:注明所在乡镇和

    13、村名。 2.水源类型:江河填1,湖泊填2,水库填3,沟塘填4,溪水填5,深井填6,泉水填7,浅井填8,其他填9。 3.井深:水源类型如为地下水的填写井深。 4.水处理方式:完全处理填1,沉淀过滤填2,仅消毒填3,未处理填0。 5.工程类型:县城填1,饮水安全工程填2,降氟工程填3,降砷工程填4,淮河流域填5,其他填0,可多选。 6.是否监测点:是填写1,否填0。 7.工程编码:前6位为县行政区划代码,后3位为各县工程的顺序码。如全县供水工程超过1000个,顺序码可多加1位。 报告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 报告人: 日期: 年 月 日表2 监测县高氟高砷地区改水进度及运转情况省(自治区、直辖

    14、市) 市 县 乡(镇)名行政村名自然村村名自然村 人口(人)高氟高砷村是否改水建成时间(年)供水能力(吨/日)水源类型井深(M)运转情况改水工程名称改水工程 编码备注:1. 自然村人口数:单位为人。 2.高氟高砷村:高氟村填1,高砷村填2,高氟高砷村填3。3.是否改水:是填1,否填0。 如改水则继续填写后面的选项。 4. 水源类型:江河填1,湖泊填2,水库填3,沟塘填4,溪水填5,深井填6,泉水填7,浅井填8,其他填9。5. 运转情况:正常供水(除正常检修外,一年所有时间都能供水)填1,间歇供水(一年累计有4个月及以上不能正常供水)填2,报废(完全停止供水)填3。6. 改水工程编码:同一工程需

    15、与表1编码相同。报告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报告人: 日期: 年 月 日表3 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地区编码 全县总人口:人;农村总人口数:人,县城总人口数:人。序号乡、镇人口数(人)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地面水厂地下水厂个数供水人口数(人)个数供水人口数(人)村数饮用人口数(人)合计注:如某乡镇饮用水来自其他乡镇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则填写供应人口数,但不计工程个数。报告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报告人: 日期: 年 月 日表4 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及供水方式调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市):地区编码 水源类型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

    16、水水厂数(个)覆盖人口(人)数量(个)饮用人口(人)地面水合计 其中:江 河湖 泊水 库沟 塘溪 水其 他地下水合计 其中:深 井泉 水浅 井集中式供水工程合计 其中:完全处理部分处理其中:沉淀过滤仅消毒未处理分散式供水合计其中:机器取水手压泵人力取水报告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报告人: 日期: 年 月 日表5 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供水工程名称:(集中式供水工程填)监测点编码 (同一工程编码需与表1编码相同)1. 监测点类型:农村国家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省级监测点或常规工作2水源类型:地面水:江河 湖泊 水库 沟塘 溪水 其它地下水

    17、:深井 泉水 浅井3集中式供水工程:水处理方式:完全处理 沉淀过滤 仅消毒 未处理4消毒方式:不消毒 液氯 漂白粉 二氧化氯 臭氧 紫外线 其它5消毒设备使用情况:无消毒设备 按要求使用 偶尔使用 不使用6工程建成时间:年月 正式运营时间:年月总投资(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万元):供水覆盖人口(人):供水能力(吨/日):供水工程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多选):高氟高砷 苦咸水 缺水 污染水(主要污染物)7. 水质检测结果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测定日期: 年 月 日指 标 结 果出厂水末梢水1、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

    18、/100mL)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菌落总数(CFU/mL)2、毒理指标砷(mg/L)镉(mg/L)铬(六价,mg/L)铅(mg/L)汞(mg/L)硒(mg/L)氰化物(mg/L)氟化物(mg/L)硝酸盐(以N计,mg/L)三氯甲烷(mg/L)四氯化碳(mg/L)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甲醛(使用臭氧时,mg/L)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铂钴色度单位)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 (pH单位)铝(mg/L)铁(mg/L)锰(mg/L)铜(mg/L

    19、)锌(mg/L)氯化物(mg/L)硫酸盐(mg/L)溶解性总固体(mg/L)总硬度(以CaCO3计,mg/L)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氨氮(mg/L)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4. 消毒剂常规指标(填写供水技术类型所采用的消毒方法)氯消毒为游离余氯(mg/L)一氯胺(总氯,mg/L)二氧化氯臭氧5、放射性指标(放射性指标不作要求,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判定能否饮用)总放射性(Bq/L)总放射性(Bq/L)报告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 报告人: 日期: 年 月 日附件12012年监测任务一览表市州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合计总工程数(

    20、个)其中氟砷工程(个)其中监测42项指标的工程(个)总水样数(份)监测点(个)水样数(份)监测点(个)水样数(份)白银100100400510105410定西1202004801428134508甘南9010036081698376嘉峪关100040001040金昌30001200030120酒泉801503200080320兰州8054032061286332临夏90503604894368陇南1101530440816118456平凉1001004001020110420庆阳20025308001020210820天水1701506801224182704武威100101040081610

    21、8416张掖120103048000120480合计140015014056008517014855770注:氟砷工程中,其中砷工程共25个,庆阳市和定西市各5个、武威市、甘南州、陇南市、天水市和张掖市各3个。附件2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监测县甘肃省名单类型地 市县类型地 市县地方性氟中毒张掖甘州地方性砷中毒陇南市成县武威民勤庆阳市环县平凉庄浪武威市天祝县天水市武山县甘南州夏河县庆阳环县定西市漳县临夏永靖附件3 名词解释1.监测点:是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的基本抽样单位,能代表本省/县的水源类型、供水方式、水质状况的饮水安全工程设施。2.集中式供水:自水源集中取水,经过处理或未处理后,通

    22、过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3.降氟工程:在高水氟地区以解决降氟为目的的改水工程,覆盖1个或多个高水氟村。4.降砷工程:在高水砷地区以解决降砷为目的的改水工程,覆盖1个或多个高水砷村。5.完全处理供水工程:指原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后通过配水管网送往用户的供水方式。如以地下水为原水,在原水水质较稳定而不需混凝沉淀、过滤处理的情况下,仅经过消毒处理后通过配水管网送往用户也可列为完全处理。6.沉淀过滤:只经过沉淀过滤水处理工艺的供水方式。7.仅消毒:只有消毒处理工艺的供水方式。8.未处理供水工程:指原水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通过配水管网送往用户的供水方式。9

    23、.分散式供水: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10.浅井:指水井的水是取自第一个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11.深井:指水井的水是取自第一个不透水层下的地下水。12.机器取水和手压泵取水:用器械取水时,需用动力取水的属于机器取水,不需用动力取水的属于手压泵取水。13.地区编码:各个县行政区划代码为六位数编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为准。14.覆盖人口数: 指水厂供水的人口总数。15.水厂数:指全县(含县城)的镇、村自来水厂数量。16.工程编码和监测点编码:前6位为县行政区划代码,后3位为各县工程或监测点的顺序码,同一工程编码相同。编号尽量保持与往年

    24、监测一致,多出的监测点往后排。如超过1000个供水工程可多加一位顺序码。附件4填表说明在表1-5中,表1-2按本方案的报表格式,用excel表汇总后上报,表35的内容直接录入至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直报系统。表1 监测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基本情况调查表1.为监测县全县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基本情况,需要进行现场调查逐项核实后填入。2.水源类型如为地下水,需填写井深(m)。3.水处理方式按实际情况填,如完全处理、沉淀过滤、仅消毒、未处理。4.覆盖人口为设计供水人数。5.是否为监测点指是否为本年度的监测点。表2 监测县高氟高砷地区改水进度及改水工程运转情况按照调查表下方备注的要求填写。表3 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1.监测县编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1999)为准。2.人口总计应为全县总人口数。3.人口计数单位均为人。表4 监测县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及供水方式调查表1.水源类型中的供水人口总数应与覆盖人口和饮用人口总数一致。2.机器取水和手压泵取水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动力,凡是需用动力取水的属于机器取水,不需要用动力取水的属于手压泵取水。表5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结果报告表1.监测点编号为监测县编码加顺序码。2.偶尔使用:这里定义为使用但未按要求使用


    注意事项

    本文(甘肃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