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作业本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作业.docx

    • 资源ID:17492461       资源大小:201.8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作业本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作业.docx

    1、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作业本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作业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下列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实际上是存在的B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吹的是西北风D大气环流分为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两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其中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B气压带具有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C热的地方一定形成低压,冷的地方一定形成高压D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A温度比赤道地区的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B温度比赤道地

    2、区的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C来自赤道上空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前进,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D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形成东亚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洋流的影响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的是()ABCD图22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的极地东风正确的是()A B CD图222图223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图223P地对应的气

    3、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暖湿的中纬西风B干冷的中纬西风C干冷的极地东风D冷湿的极地东风图224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 1011题。图224下列关于图甲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当地季节,判断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读图225,图中圆柱为气压柱,回答1213题。图225下列关于图225的说法,正确的是()A

    4、图(a)中气压柱表示冬季陆地上的高气压B图(b)中气压柱表示冬季陆地上的低气压C图(a)中气压柱表示夏季陆地上的低气压D图(b)中气压柱表示夏季陆地上的高气压图(a)中气压柱所示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读图226,回答问题。图226(1)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_,原因是_。(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4)气流相对上升的地区是_和_,那里一般是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气流相对下沉的地区是_和_,那里一般是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读亚洲某月

    5、季风示意图(图227),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图227(1)指出图中字母A、B表示的季风风向及其成因的差异。(2)说出该季节C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并分析其不在亚欧大陆中心的原因。(3)字母D表示_(方向)风,它由_气压带吹向_气压带。第2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图228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图228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炎热干燥B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高温多雨C终年受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温和湿润D受和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下列气候类型中,其成因与风带关系最密切的是()A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海洋

    6、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下列四幅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图229A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210),回答45题。图2210图中斜线部分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图中温带地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

    7、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读世界上某气候类型的部分分布地区示意图(图2211),回答67题。图2211图示气候类型的成因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B赤道低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C常年受西风带控制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地区该种气候分布的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C地形 D洋流读图22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图2212图示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A B C D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8、()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图2213中,图(a)为某地气候资料图,图(b)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为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1011题。(a)(b)图2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月下旬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与图(b)所示大致相同B图(a)所示气候类型夏季受丙控制,冬季受乙控制C图(a)所示气候类型受丙和丁的交替控制D戊控制区域内大都有明显的旱、雨季下列关于图(a)所示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气候类型全部分布在欧洲西部B该气候类型在北美洲呈条带状沿东西方向分布C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2030的纬度范围D雨热不同期是该气候类型的显

    9、著特点图2214中,左图为气压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13题。图2214a、b、c、d表示的气压带依次为()A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气候资料图中,与左图中M地气候类型最接近的是()A B C D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2215)。图2215 图2216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图2216)。材料三图2217为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

    10、合示意图。图2217(1)读材料一判断,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半球。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材料一图中_气压带和_风带(填数码)控制而形成的。(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其分布的规律是_。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地。(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地分布面积比B地的大的原因。图2218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图2218(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图示是北半球的_(季节)。(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要说明纬

    11、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3)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气候类型的分布?为什么?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C解析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并不存在,形成的是低纬、中纬、高纬三圈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2C解析 全球7个气压带中,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所以热的地方不一定形成低压,冷的地方不一定形成高压。3C解析 副热带高气压带由动力原因形成,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聚集,下沉形成高压。4C解析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是随着

    12、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5A解析 东亚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6D解析 图A中60N附近由于冷暖气流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上,应盛行上升气流,而图中箭头指示为下沉气流,不正确。赤道附近应盛行上升气流,而图B中气流是下沉的,不正确。30N附近气流堆积后下沉,图C所示也不正确。7D解析 极地东风应在地球两极地区,北半球极地东风为东北风,南半球极地东风为东南风,故D项正确。8A9.A解析 第8题,P地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9题,来自中纬的暖湿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干冷气流在Q地(60N附近)相遇,形成锋面;暖气流沿着锋面向上爬升,形成降水。10D1

    13、1.B解析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20N3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所以30N40N应受西风带控制,吹西南风。图甲中30N40N受西风带控制时应为1月左右(当地冬季),图乙中30N4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应为7月左右(当地夏季)。12A13.B解析 第12题,根据图中所示气压柱所在的位置可以判断,图(a)中气压柱表示冬季陆地上的高气压,图(b)中气压柱表示夏季陆地上的低气压。第13题,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14(1)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2)丰富A地(地处西风带)气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

    14、而B地(地处信风带)气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来自较低纬度,较暖轻,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4)南北纬60附近地区赤道地区低多阴雨天气南北纬30附近地区极地地区高多晴朗天气解析 第(1)题,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偏南,尤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据此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第(2)题,从A、B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B地气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水汽不易凝结;A地气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所以,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丰富。第(3)题,C气流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至纬度6

    15、0附近时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C气流因暖轻而向上爬升。第(4)题,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区,气流上升是成云致雨的条件之一,所以两地多阴雨天气。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地区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两地气流下沉,不易成云致雨。15(1)A为东南风,B为西南风。A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的,B主要是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的。(2)亚洲(印度)低压。该气压中心是一个热低压;夏季陆地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气温高,较低纬度气温比较高纬度气温高,因此该气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且位置偏南。(3)东南副热带高赤道低解析 第(1)题,

    16、从图中看出,A为东南风,B为西南风。两者的成因可据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进行回答。第(2)题,根据风向可知,图示时间为北半球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气温,形成热低压,即亚洲(印度)低压。第(3)题,字母D表示的风向能直接从图中读出,该风由高压吹向低压。第2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C2.C解析 第1题,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高温多雨;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高温少雨;受和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湿润。3A解析 根据1月最低气温判定温度带,根据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进一步确定气候类型。4A5.C解析 第

    17、4题,由图可知,图中斜线部分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地区,应为热带雨林气候。第5题,a、b、c三地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分别位于大陆西岸、大陆中部和大陆东岸,其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6A7.A解析 第6题,据该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可判断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第7题,地区35S以南为海洋,故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8C9.A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图示为南半球中纬度,近地面盛行西北风,C项正确。第9题,在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10B11.D解析 第10题,根据图(a)中的气温

    18、和降水量可知,该地气候类型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其成因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图(b)中甲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西风带,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丁为东北信风带,戊为赤道低气压带。第11题,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12B13.D解析 第12题,a在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b和c在纬度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在纬度60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第13题,M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是右图中的。14(1)北(2)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C(3)A地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山脉,地中海深入陆地内部,利于西风气

    19、流深入大陆内部;B地有高大的南北走向的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解析 材料一中的极地东风带风向呈顺时针方向偏转,表明该图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根据材料二的气候特点分析,该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D地位于撒哈拉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的。A地位于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由于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山脉且地中海深入大陆,西风气流可深入大陆内部;而B地有高大的南北向的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因此地中海气候在A地分布面积比B地的大。15(1)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2)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3)没有。 该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其他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不够明显,不能形成该气候。解析 第(1)题,从甲气压带南北两侧的风向上看,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大致在30N40N,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第(2)题,由图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第(3)题,除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无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因为其他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不够明显。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作业本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