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文化考古.docx

    • 资源ID:17471331       资源大小:25.9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文化考古.docx

    1、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文化考古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文化考古 一、文化遗址新集镇赵牌遗址,属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民主乡李家坪遗址,属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黄泥湾乡振华遗址,属马家窑文化;北塬乡崔家庄遗址,属齐家文化,1947你首次发现,1957年出土文物有多口高颈瓶、双大耳罐、重腹罐等,1963年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家坡乡北小塬村上庄遗址,属齐家文化遗址,1976年出土文物有陶豆、多口高颈瓶、双大耳罐等;桥寺乡杨家河遗址及朱家墩遗址,杨家河遗址属马家窑文化,1976年出土文物有彩陶盆等,1981年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家墩遗址,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1976年出土文物有双耳

    2、罐、垂腹罐等;莲花镇秦魏家遗址、尕范家遗址及莲花城遗址,秦魏家遗址和尕范家遗址属齐家文化,莲花城遗址属辛店文化。秦魏家遗址出土的骨柄铜刃刀已列为国内珍品,选入中国文物精华辞典,莲花城遗址出土的锡青铜模铸铜罐,被认为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铜制容器。 二、著名烽火墩烽火墩,又称烽火台、墩堠或狼烟台,是古代军事上的通讯、报警建筑,多建在高山或转折处。县境明代以前的烽火墩有:韩集镇双城村的梁家山墩与韩集村西2.5公里处的哈嘛墩,麻尼寺沟乡佘家村的佘家墩,尹集镇大滩涧村的断绝岭墩。至清代沿袭明制,只易为塘丁,到顺治年间:“紧要墩台多以塘丁把守”,其余墩台尽废。河州21墩中县境有8墩,它们从崔家塬墩始西至

    3、青海边界为:崔家塬墩(北塬乡崔家村境内)、干沟岩墩(北塬乡前石村境地内)、小黑水山墩(土桥镇境内)、张家寨墩、船坡墩、朱家山墩(桥寺乡境内)、大通塬墩、尕撒拉墩。朱家山墩、崔家塬墩和梁家山墩今仍较完整,余皆成残迹。朱家山墩 位于临夏县城东北部约90里处,桥寺乡朱家村境内朱家山顶,海拔2000米。地处北纬35153518,东经1024210318的北塬北部的山坡台地,东临江家川北塬渠,南接黄家坷坨,西北临杨家河。站在墩上远望,“万顷源”田园风光尽收眼底,阡陌纵横,郁郁葱葱,幽静而富有诗情画意。该墩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现较为完整。为堡、墩、台聚于一体的长方形二层梯形土筑结构,上层为堡、中

    4、心为台、下层为墩。堡墙长45米,顶宽约6米;堡中心烽墩高约8米,成梯形圆柱状,底围约40米;墩基长62米,宽42米,高4米,纵高约14米。南望崔家塬一线烽墩,北与大通塬墩、尕撒拉墩至黄河以北永靖诸墩为一线。1976年,临夏州、县文物普查队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朱家墩村子周围和坡头乡以北的土门湾、曹家洼、大嘴子、东坡和墩把子一带是半山、马厂、齐家等多种文化类型共存的重要原始遗址,面积约有500亩。且在遗址周围发现了一些汉墓,为全县的文物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1976年6月15日,临夏县革委会将朱家墩遗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崔家塬墩 位于临夏县城东北部约48里处,北塬乡崔家村境内,海拔高2003

    5、米。东南俯看临夏州府所在地临夏市全境,西北与北塬乡连为一体,在古时对守卫河州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墩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现较为完整。为正方平顶梯形二层土夯结构,上顶单边长约45米,下层单边长约60米;上层高约7米,下层高约3米,共10米。此墩为古河州城第一近墩,俯瞰城区。西与梁家山墩,西北与干沟岩墩、小黑水墩、朱家山墩相望。据守此墩,可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进犯之敌及时发现报警,以备防范。明朝始常有五名军士守驻,清初裁减军兵,换以塘丁驻守,民国间未驻兵。民国十七年(1929年)马仲英起事,三围河州城,曾占据此墩。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由斐文在此首先发现崔家遗址,1956年、1

    6、957年先后由安志敏和甘肃省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进行详细考察,1963年甘肃省人委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甘肃省政府再次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崔家遗址以崔家庄为中心,东至胡家村,西至刘仲家四队村南,北至村北500米处,南至北塬坡头,总面积在百万平方米以上,为典型的齐家文化遗址。梁家山墩 亦称双城墩,位于临夏县城东部约4公里处韩集镇双城村北山顶,海拔2310米。此墩地处老鸦关、土门关、槐树关三关交汇之处之北山巅,“三河四嘴”之梁家山,东临新集镇 塘村,南可俯视古 罕双城,西与县城相望,北接新集镇杨坪村。据临夏县志载:“县境明代以前的墩堠有韩集双城村北山顶的梁家山墩,韩集镇韩集村西

    7、2.5公里处的哈嘛墩,麻尼寺沟乡佘家村上湾的佘家墩”。由此可见,该墩的夯筑年代最迟也在明代。古代西汉初在双城置 罕县城,唐开元年间,置平夷守捉,在城池周围高处或山顶夯筑墩堠的历史来看,双城墩可能是在西汉初或唐开元年间夯筑的。现较完整,为正方平顶梯形三层黄土夯筑而成。上层顶单边长约9米,中层单边长约15米,基台单边长25米,每层高约4米,共12米。此墩西南远望及太子山、积石山一线报警的十关墩台烽火;东北可瞻及20公里处的崔家塬墩。周围名胜古迹众多,有古 罕双城、龙首山公园近在咫尺,三河交汇尽收眼底,大庙山、古城山、三法观及梁家山“四嘴”地理位置独特,老鸦关、土门关、槐树关三大关皆可通往。光绪二十

    8、一年(1895年),反清军马永琳设计埋伏在梁家山,占据有利地形双城墩,在双城大败河州,总兵汤彦和。民国十七年(1928年),马步芳军曾占据此墩有利地形,在双城打败马仲英。哈嘛墩 位于韩集镇韩集村西2.5公里处,临循公路左侧,设置年代无法考证。佘家墩 位于麻尼寺沟乡佘家村上湾,遗迹可辨,设置年代不清。干沟岩墩 位于北塬乡前石村境内,据河州志校刊载:“州西十里”。小黑水山墩 位于土桥镇境内,据河州志校刊载:“州西十五里”。张家寨墩 据河州志校刊载:“州西三十里”。船坡墩 据河州志校刊载:“州北四十里”。大通塬墩 据河州志校刊载:“州东北百五十里”。尕撒拉墩 位于南塬乡境内。 三、古城迄今发现的考古

    9、资料表明,本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到新石器时代开拓发展已具规模。远在6千年以前,县内已有人类定居,并创造了马家窑、半山、马厂3种类型的文化。文化遗址有居住的房屋、室穴、灰坑及墓地。到了距今30004000年时的齐家(公元前2000年左右)和辛店文化(公元前1000年左右),也就是历史进入夏商周时代,今临夏县就已成为羌人居住之地,且居住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在甲骨文中就有众多的有关羌人的记载,明大一统志记载:古西羌地禹贡:雍州之域。诗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羌人作为生力军参加了灭商的战斗。在春秋战国时期,境内有势力强大的羌部落,罕羌候活动在枹罕(双城)一带,在今双城置候邑,名为罕羌

    10、候邑,它是枹罕最早的城市雏形。到战国后期,秦置陇西郡,灭罕羌候,在该地置县,为枹罕县,随之,也在该地修筑了古枹罕城双城。此后,由于战乱及统治的需要,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在新集镇古城村修筑新集古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在麻尼寺沟乡韩家门村修筑城庄古城。在尹集镇桌子山顶部修筑尹集古城。双城 又叫白石县,位于县城东约4公里处的韩集镇双城村境内大夏河左岸第二台地。地处老鸦关、土门关、槐树关三关交界处,四周有梁家山、大庙山、太和山、古城山环绕;大夏河、槐树关河、老鸦关河在此会合,形成地理位置独特的“三河四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双城之来源有两种说法,一为“大古城、小古城”。公元前1100年

    11、至771年,周族兴起于甘肃东部。据史记周本纪,周朝始祖后稷的母亲姜原为羌族(姜即羌)的女儿,太王、文王皆娶姜女为妻。周人姬、姜两族世代联姻,关系密切。从殷墟(在河南安阳市西)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羌方”的记载来看,自盘庚迁殷后的商朝中期,羌族已成为商朝属下的方国之一。据春秋战国时期把临夏地区称为“羌中”的史实,可知“羌方”就在现双城这一地区。商朝统治者俘虏来的奴隶叫“众”或“羌”。由于商羌之间历来有敌意,战争不断。到商朝后期,武王率羌、姬等八百诸候,会于牧野,消灭了殷商政权。据说武王的统帅姜太公是西土羌族部落的首领,帮助武王夺取了殷商的统治权。此时,西羌王声势俱盛,在“羌方”之地修筑了一座城(即后

    12、称的大古城),并建都。西羌王死后,其弟继位,以大古城东墙为隔墙(有过门),紧靠大古城向东修筑了一座较小的城(即后称的尕古城),后来人们把大、小古城称为双城,因两城相连,亦名连城。一为“旧城、新城”。“旧城”遗址在扫帚沟西南(今双城粮站周围地方)。秦置 罕县,西汉设秦县,皆属陇西郡,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 罕县改属金城郡。后来从 罕县析出白石县,亦属金城郡。东汉、三国时 罕又属陇西郡。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 罕宋建割据自立,建元置白官,号“河首平汉王”。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遣猛将夏候渊讨伐,屠 罕,将城池夷为平地,古城沦为一片废墟。此后 罕城东移到新集古城村。秦 罕县,

    13、汉百石县和宋建自立“河首平汉王”城古址被双城村民称为“大古城”、“小古城”,统称“旧城”。大古城西临老鸦关河,南毗大夏河,西北靠兰郎公路,长250米左右,宽与长大致相等。尕古城北临扫帚沟,南毗大夏河,西挨大古城,长200米左右,宽250米上下。大小古城相连,一墙之隔。西、北遗留的城墙,还能看出痕迹。南墙尚有100米上下的残余,有些段落墙厚还有4米之多,有的地段存有1米左右的土粱粱。“新城”遗址在今扫帚沟东(双城小学和水文站之处)。“新城”是唐朝“平夷城”古址。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在此地置“平夷守捉”,因筑其城。旧唐书地理志载:“平夷守捉在河州西南40里,官兵3千人”。“平夷城”是唐蕃战争

    14、的产物。元、明以后,随着中央政府对青藏高原吐蕃地区管辖的加强,此城也就失去了作用,逐渐废弃成为居民居住之地。明朝初期,在扫帚沟以东又建一城,后世人称明城,亦称堡子。地处扫帚沟以北,北至水文站,南到双城小学,西至双城清真大寺殿后面,东至伪县长马廉的旧居,长宽150米左右。清朝年间,双城设有三珊(其上有门,借之御敌):一个设在崖边坡子上,即通往尹集的岔路口坡上,一个设在扫帚沟石巷口,一个设在口子河坡上。1937年,国民党为堵截我红军长征部队(徐向前部队)在扫帚沟坎上修筑了一座土木结构的碉堡。解放前,人们皆知城墙四址分明,完整无损。北门、西门通行,南门不通,挖有一洞,车马行人,从洞里通过。城墙西南角

    15、上修有门楼,叫尕栅门。城墙高7米左右,顶面宽4米多。1958年以后,生产队在城墙上取土做肥,大部分逐年毁平,尚在东北角残存一段,长15米,高4米,顶宽4米。双城开发历史早,因而留存了大量文物。除了古城墙、秦砖汉瓦、玉块石础、箭镞铠甲,还有数块石碑。其中最著名的是革除关隘弊窦碑记。此碑刻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韩镇撰文,贺溶书写,嵌于贺应岚大门外墙面。这是清代双城人民反抗土门关、老鸦关酷吏贪婪苛虐,争取减轻农商收费负担的历史见证。自明朝设立土门关、老鸦关后,往来商贩不问货物多寡,每驮只收五文关费。但到清光绪年间,官场腐败,官吏酷恶,重征关费,以至“播(剥)衣质物,种种苛虐,不堪牛毛颠末

    16、”。双城硬汉贺九龄忍无可忍,率众砸掉土门关酷吏征费站,并状诉陕甘总督杨昌浚“泣恳雪冤”。陕甘总督接状后责成地方官详查实情,最后重申“仍收五文”。贺九龄等恐时久之后又复萌滥收,于是勒石立证。碑文庄严宣布:“自古关防,御暴制强;收钱五文,灯油各行。近关效尤,陋习纷张;抽收货物,征收客商;往来行人,目惨心伤。宪德高厚,革除陋章;仍收五文,复由古纲。告示谆谆,碑文煌煌;王道坦坦,行旅荡荡。刊左载右,布告四方;湮年代远,渐杜微防;谨志谚语,世代传扬”。19711975年,生产队社员在大小古城遗址平整田地,从大、小古城墙内挖出二块石门窝。每块长2市尺,宽2市尺、高2市尺,据说这是两城隔墙的门窝。在尕古城内

    17、挖出桶瓦上百面,每页长33公分,宽16公分,厚2公分。还挖出王弟养鱼池三亩,红板瓦一块,瓷瓶一个,玉石多个。在大古城内挖出一块石门窝,长2米多,宽2米,高2米,门窝直径78市寸。因石门窝体大量重,地里放了三年,不知去向。挖出青板瓦多页,长33.3公分,厚2公分。还挖出许多弓箭和一些铠甲。同时期,农田基本建设大干时,在现双城旅社附近挖出死人骸骨,其双手腕骨上带着铁手铐,铐生锈快要断了,这里称官地,也称教场。在鹁鸽庄村西土场崖壁上有密集的汉墓群,附近农民家常存放着挖出的汉代陶罐。双城历史悠久,过去是边关重镇,战乱频繁,现今成为本县重要的工业区。2006年通过的县城规划,把双城列入新县城建设区域,不

    18、久的将来,在这古老的县城遗址上,将会出现一座崭新的城市。新集古城 位于新集镇古城村,地处大夏河谷地,南北1400米,东西1200米,今已无城迹。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 罕宋建割据自立,建元置百官,号“河首平汉王”。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遗猛将夏候渊讨伐,屠 罕(双城),将城池夷为平地,古城沦为一片废墟。此后, 罕城东移到新集镇古城村。晋太康二年(281年),废 罕县,立 罕护军。东晋十兴国时,张轨据凉州,建前凉政权,在河湟地建立晋兴郡,辖兴晋、 罕等10县。前凉张骏二十一年(344年)设立河州,河州之名自此开始,以黄河而得名。前凉之后,河州相继被前赵、后赵、前秦、后秦、氏、羌族

    19、政权所辖。后赵石虎曾遣大将麻秋攻 罕不克。石虎叹曰:“吾以偏师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围 罕,彼有人焉,未可图也”,悻悻而去, 罕固若金汤。公元385年,鲜卑族乞伏炽盘由谭郊(今积石山县刘集乡崔家村)迁都至 罕,建社稷,置百官。乞伏氏开业洮罕以来,风雨经营,在此立都共19年。西魏、隋代,设州、设县、设镇也都在 罕。隋末,全国各地反隋保境势力风云而起。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举自称西秦霸王于兰州,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于凉州。九十月间,李薛交战,薛举败北。“九州凉、甘、瓜、鄯、肃、会、兰、河、廊皆平,皆为轨所据之地也”(资治通鉴卷一八七胡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平李轨、置河州,领 罕、大

    20、夏二县(太平寰宇记卷154)。这时河州的治所仍在 罕。太平寰宇记卷154记载:“后魏至唐,州皆治于此”。唐高宗及武则天时,国力强盛,于边地开屯田,严烽逻,重兵设防,至玄宗时,设河西、陇右、剑南三节度以防吐蕃,仅陇右节度使就拥兵7万多人,占全国总兵力的七分之一。猛将精兵,聚居西北,军镇守捉,驻兵达1万多人。置屯田,建新城是自然而然的事。“天宝元年(742年)河州改为安乡郡”(旧唐书地理志)。将州城从 罕东迁至今临夏市后古城村。到宋绍兴元年(1131年),金将宗弼(金兀术)、阿卢补攻克定、巩、河、乐、西宁、积石等州。泾州、熙河西路皆为金所有(金史太宗本记)。三十二年(1162年),四川宣抚使吴 遣

    21、兴州前军统领惠逢攻河州。州民起而响应,擒金置河州同知郭琪,以城献宋。惠逢以伏兵取胜,金将温特梭败逃,惠逢占领河州。每以十余钱赏士卒,当时食物昂贵,只买一饼。士卒掷地大骂:“我等捐躯下河州,今性命之贱,乃不值一炊饼也”。一月后金兵聚集数万人反攻,惠逢众寡不敌,领军退去。金兵先屠宁河寨(今和政),后合兵万人围河州,河州百姓自为守城。“男子升城,女子供饷”,拼力以御。“有木浮图,高数百尺,因折木为碾械”(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这个木浮图即唐尉迟恭所修也,拆为守城器械。金兵不能急下,遂退。兵驻白塔川(即河州东川)。月余,金兵集数万人马再围河州城,城破,金兵屠河州,尽泄其愤,老幼数万遭难,强壮者征入

    22、军中,毁城堡,焚庐舍,城遂毁,一片瓦砾,仅余城址而已。州城被金兵屠掠一空(资治通鉴宋纪136)。州城废止后,穷兵黩武的金王朝认为建一城,不如迁一城,于是州城迁到 罕(新集镇古城村)。明河州志记载;“西古城,州西三十里,周围墙垣犹在,乃宋城也”。因此,这个城可以说是宋城,也可以说是金城。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军破河州。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府治设在河州城内(今临夏市)。后又设古城寨。随着城址的东迁,古城成为当地居民居住之所。城庄古城 位于麻尼寺沟乡韩家门,南北约500米,东西约400米,今存部分墙迹。该城系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所置之天成军驻守之城。居老鸦关上游谷地,形势险峻,地

    23、理位置重要。尹集古城 位于尹集镇桌子山(亦名古城山)顶部,占地约百亩。今有城墙遗迹,基厚约8米,始建年代无法考证。据民国邓隆诗:“岩邑多兵戈,随处留战迹。西有古城山,传来露骨脉。山巅有遗址,御番自古昔。光绪乙末春,花门造叛逆,乡民无处避,据山造木栅。满山堆骨胳,迄今三十年”。 古墓葬文物古迹遍及临夏县境内。这里大量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半山和马厂文化等。此外,还有历代众多的文物及古迹遗存,其中,古墓葬也成为县境内独特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本县的古墓葬有新集镇埉塘汉墓,莲花镇大坡沟汉墓、鲁家塬汉墓,桥寺乡石家坡汉墓,北塬乡余王家汉墓,唐后周兰靖墓,尹集镇马莲滩

    24、宋墓,明刘昭墓,韩集镇阳洼山的马福禄墓等。新集镇 塘汉墓 在后 塘村,位于 罕古城(今双城)东8公里处,为砖室墓,出土1件铜弩机及数枚“五铢钱”。唐后周石兰靖墓 在北塬。嘉靖乙西,耕农获半石,遇郡医戴氏,与家收半石合之,果一志石也。文无遗损,因录其志文曰:“君讳靖,字士安。冀州乐陵人也。其先周成王之子石文候之孙。汉魏以来,衮绂相传。十一世祖苞晋录尚书荆州刺史。累业重光,英辉相断。祖延便弓马,从魏道武口口西征,任统军,留镇 罕,因而家焉。父雀夙经行阵,任第一军主。公幼怀朗悟,明惠若神。永熙三年任洪和郡守。至大统二年中,授都督任河州。寻除大都督仪同三司。武成元年,授开封府。二年除甘州刺史,仓泉县开

    25、国公。邑三千五百户。降年有永,春秋六十有七, 于位。有诏督河渭二州刺史,以大周天和三年岁次戊子十月二十二日,葬于 罕县广大塬。立碑封树。乃为铭曰:猗欤胄胤,世出能官。惟公继诸,神武桓桓。方超逸翮,邃掩幽攒。庶因真础,永播芳兰”。尹集镇马莲滩村发掘出土仿木作结构砖室宋墓 2001年3月16日,临夏县尹集镇马莲滩村7社福利建材厂在扩建取土时,距地表约1.4米深处发现一座砖室墓。临夏州博物馆与临夏县文化馆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该墓为单室仿木作结构砖室墓,南北向,墓向53,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道呈斜坡式,长7.8米,前宽0.76米,墓门处宽1.12米,侧壁略斜。墓门顶部以“八

    26、”字形收顶,上中镶长方形牡丹花卉砖雕一幅。门高1.08米,宽0.5米。墓门用素面条砖干砌墙。甬道进深0.42米,高1.08米,用素面条砖平砌而成。墓室呈长方形,长2.14米,宽2.06米,高2.98米,墓室底部用3131厘米方砖砌成,并砌砖床。墓室高10.22米,长1.94米,宽1.55米。墓室四壁结构完整,除北壁中部没有甬道,其它结构均对称而施。墓室内砌模制、雕刻砖两种,由人物、动物、花卉、几何等砖雕组成。砖雕极具研究价值。墓室清理中发现墓室已被拢乱,尸骨架一具,残缺不全,较为散乱,为男性;另置2个头颅,为女性。墓室随葬品仅有破碎的1件灰陶瓷罐、1件黑油瓷碗,瓷碗制做较粗,口径10.5厘米、

    27、底径4.3厘米、高4.5厘米。未发现有确切纪年或可明确断代之物。但根据墓室建筑结构、随葬品推测分析,认为该墓时代应属北宋晚期。仿木作结构砖室墓,在本县当属首次发现,而且墓室建筑保存完整,它为研究宋代在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路盘乡出土两件宋代瓷器 2003年7月,在路盘乡政府院内挖自来水管道时发现一座宋金时期的古墓。出土两件瓷器,一件是褐瓷碗,一件是白瓷花纹壶。据专家鉴定,均属宋代磁州窑瓷器,其特点是:碗口大底小,腹壁斜直,俗称“斗笠碗”,施褐色釉;壶的造型更具特色,壶腹椭圆,肩部较高,肩上有一圈凸棱,颈部较瘦长,小喇叭,管状斜流与壶口齐平,扁圆把手,壶底为圈足,胎质黄白,釉白而莹润

    28、,且在素白瓷上用绿彩料绘花卉纹样,腹部写有民间俗语“点铁化成金,贪心由未足”字句,行书笔划比较流利,是民间画工手笔,构图装饰简洁洗练,活泼大方,它对研究临夏地方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明刘昭墓 位于民主乡孙家平村老庄社西北侧坟湾。刘氏墓地所在,形似摇篮,墓在正中,座北朝南,上端是刘母余老太夫人墓,其下紧挨着刘昭墓莹,墓地气势若虹,与众殊异。其经历年山洪冲刷,目前随成沟壕。墓碑、享堂、石兽等遗迹无存,仅有其母余氏墓碑,圆顶石座,额篆“大明”二字,中书“故母太夫人余氏之墓”,右书“骠骑将军陕西都指挥使孝男刘昭”,左书“口口十五年七月初八日良时立石”。风侵雨蚀,字迹斑驳。正如积石录载教

    29、授高弘诗云:“粉墙零落画堂空,石兽荒凉野草中,惟有小溪挑李在,花开不似旧时红”。刘昭,滁州全椒人,洪武末年陕西都指挥同知,镇守河州,后历升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宣德年间卒于任上。“在镇三十余年,居民安堵”。刘昭墓地现辟为果园,林树茂密,保存良好。韩集镇阳洼山马福禄墓 现该墓地保存完好,并有一岩石刻有标记,但字迹难辨。马福禄(18541900年)字寿三,回族,韩集镇阳洼山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武进士。二十一年(1895年)河湟事变,募兵成立安宁营为督带,平马营、米拉沟之乱。二十六年(1900年),马福禄随董福祥率“简练军”各营保卫北京,六月十日御八国联军于廊坊,血战退敌,史称“庚子第一恶战”。七月初,奉命防守正阳门,不幸中弹牺牲,时年四十八岁。遗身由其弟福祥葬于北京阜城门外三里河清真寺旁。清廷追封他为振威将军,谥忠烈。民国6年(1917年)其子马鸿宾立一神道碑,此碑撰文者为清进士、新疆布政使司布政使,新城(属河北省)王树 (字晋卿),书丹者刘民(字觉岩)。1955年冬,经周总理批准,由其子马鸿宾连同叔父马福祥遗骨运回老家韩集镇阳洼山安葬,墓碑无存。马福禄将军不仅是一位爱国者,同时也为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代世人所敬仰。


    注意事项

    本文(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文化考古.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