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17463303       资源大小:820.4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

    1、人教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含答案人教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含答案)一、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全球治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界经济)材料一 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摘编自许伴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有人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世界政治)材料二 一个崭新的世

    2、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摘编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世界科技)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4)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危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请以“潜在的危险与应对”为主题,从上述三个

    3、角度 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1)经济全球化。观点自选:赞同。理由: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由于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大等。不赞同。理由: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这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机遇;经济全球化能够让发展中国家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和就业;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等。(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

    4、化趋势。(3)例如原子能技术,利:给人类提供了高效清洁的能源。弊:也可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核灾难、核恐怖。计算机技术,利: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生活更加便利。弊:信息安全风险增加,也容易让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只答出“利”或者“弊”不得分)(4)提示:学生自选一个方面。例如:经济发展方面,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政局变化方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持睦邻友好,推进务实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扩散,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科技进步方面,加强科技的合理化运用,解决环境问题,解决能源危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解析】【分析】【详解】(1)据材料“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

    5、内部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很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水桶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末以来世纪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第二小问为开放题,可持赞同或者不赞同两种不同的观点,写出相应的理由即可,如赞同,理由是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由于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大等。不赞同,理由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这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机遇;经济全球化能够让发展中

    6、国家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和就业;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等。(2)根据材料二“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是指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便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苏联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991年底苏联解体,

    7、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被打破,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格局还没有形成。(3)据材料“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是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回顾历史,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曾给人类带来灾难,例如原子能技术,给人类提供了高效清洁的能源。但也可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核灾难、核恐怖。如计算机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生活更加便利。但信息安全

    8、风险增加,也容易让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4)开放题,围绕“潜在的危险与应对”的主题,从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即可。如:经济发展方面,从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政局变化方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持睦邻友好,推进务实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扩散,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科技进步方面,加强科技的合理化运用,解决环境问题,解决能源危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描述。【点睛】注意掌握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的相关知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

    9、。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1)材料中的“这一地区”指的是哪一个地区?(2)该地区的人们现在生活在和平之中了吗?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是什么?(3)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思想,你认为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你觉得应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答案】(1)中东地区(2)没有;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战火频仍,人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中。(3)后果:给双方人民带去更大灾难,只能是两败俱伤;双方都做出

    10、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为了共同的利益,要和谈,不要战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不仅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一地区”指的是中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的人们现在还没有生活在和平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战火频仍,人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中。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从自己利益出发,在此进行了长期角逐。大

    11、国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3)题干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不可能解决问题,能是给双方人民带去更大灾难,只能是两败俱伤。所以要想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双方就必须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为了共同的利益,要和谈,不要战争。3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出现1990年经济状况的原因是年份(年)1976198019811985198619891990社会总产值4.23.31.82国民收入4.33.21.04劳动生产率3.33.13A经济体制改

    12、革突破苏联模式 B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C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未见成效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90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并进行改革,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导致改革效果不佳,因此出现了1990年的经济负增长状况,选项C符合题意;经济体制改革突破苏联模式,不符合史实,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赫鲁晓夫改革,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整个世界”,力

    13、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中国则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请问:中美两国谁的主张更符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和更多国家的意愿?为什么?【答案】中国的主张更符合;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建设和平稳定,共同繁荣发展的世界是大多数国家的要求;美国的主张,实质是妄图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合潮流,不得人心;中国的主张顺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意愿。【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整个世界,力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中国则主

    14、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可知,中国的主张更符合。结合课本所学,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建设和平稳定,共同繁荣发展的世界是大多数国家的要求;美国的主张,实质是妄图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合潮流,不得人心;中国的主张顺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意愿。【点睛】了解“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解题的关键,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当今世

    15、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到处推行霸权主义,威胁到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渴望稳定的世界秩序,所以更愿意接受中国的主张。5请依据下面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事之间的联系)【答案】题目:科技与世界贸易组织。自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的潮流中 ,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繁荣可以共享 ,繁荣来自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与合作。制

    16、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1995年世贸组织WTO就应运而生。【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世界贸易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拟定题目:科技与世界贸易组织。自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的潮流中 ,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繁荣可以共享 ,繁荣来自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与合作。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1995年世贸组织WTO就应运而生。【点睛】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信息,“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17、世界贸易组织”,结合科技革命与世界贸易组织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即可。6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之间的联系性)【答案】题目:世界政治、经济两大支柱。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成立以来,为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世界

    18、贸易组织”,分别是世界政治、经济两大支柱。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成立以来,为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点睛】解答此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信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对这两个组织进行分析,回答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即可。7探究问题。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全球化发展出现了不确定性。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有所倒退.荚美两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开启并领导经济全球化

    19、,同时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而先后成为霸权国家.然而,作为历史上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英美两国却成为新一轮反全球化逆流的策源地.英国“脱欧”事件及“脱欧”扩大化,特朗普上台后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一系列反全球化现象这对世界经济、对全球化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现在从美国到欧洲,反全球化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已经形成了。虽然反全球化从很多年前就一直存在,但之前只是一种社会思潮.政治人物是“不管你(社会上的声音)怎么反对,我都要推进全球化”,但是现在,逆全球化成了政治思潮,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都有。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从历史发展的长距离看,反全球化很有可能是短期现象。1929

    20、年-1933年的大萧条、1973牟的石油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等,都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等反全球化现象的高涨,但每一次反全球化的逆流消退之后,都开启了更大规模的全球化浪潮。2011年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预计2016年印度或将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新机遇。尤其是新时期下,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是下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最为瞩目,也是最为重大的事件。(l)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2)从上述材料表述的经济全球化的观点

    21、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答案】(1)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材料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比如: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2)本题属于

    22、开放性试题,可以从材料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比如: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8世界政治格局是指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一超多强再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探究回答问题:(1)美苏两极格局终结后美国的霸权政策有何新变化?举出一个事例。(2)当今世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哪些?【答案】(1)美国的霸权政策变化:利用北约组织随意干涉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事务;大力发展

    23、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主要事例;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等。(2)根本原因: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力量: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 冷战后的美国,由于具备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拥有世界最多的高科技人才,处于难以撼动的“一超”地位。美国依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企图独霸世界,利用北约组织随意干涉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事务;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科索沃战争的爆发是其典型的事例之一。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

    24、北约集团,未经联合国授权, 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伊拉克战争、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都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主要事例。(2)结合所学可知,冷战结束后,新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即经济的多极化发展。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其主要表现为“一超多强”,即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多强并存成为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9火是希望,使人类拥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力量;火是绝望,因为它是那样的无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罪恶之火)材料一:(燎原之火)材料二 现在中国

    25、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现实的客观情况是各种矛盾都向前发展了,全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灾难之火)材料三:(发展之火)材料四 2016年二十四国集团杭州峰会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也是继韩国举办2010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之后第二次在亚洲举办这次峰会。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1)材料一中的图片是中国历时150年建造的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建筑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大火付之一炬的残迹。这场“大火”的放纵者是谁?(2

    26、)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说说“一点小小的力量”是指什么?这点“小小的力量”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道路?(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分别指什么事件?各自带来了什么影响?(4)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如何应对?(5)结合上述材料与图片,谈谈你对“火”的认识。【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萨拉热窝事件 日本偷袭珍珠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4)经济全球化。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

    27、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制度创新,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任答一点即可)(5)“火”是一把双刃剑,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火,战火在历史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史实。(1)此问考查的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根据图片学生可知是被大火烧毁的圆明园的断壁残垣。1856年到1860年,英法侵略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侵略者攻占北京,并且洗劫了著名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28、然后将其付之一炬。充分体现了侵略者残暴的本质。(2)此问考查的是中国革命发展的相关史实。根据材料二“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结合课本所学,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是力量非常弱,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之后又建立很多革命根据地,形成燎原之势。(3)此问是图片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根据图片结合课本所学,图一是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图二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场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4)此问考查的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史实。根据材料四

    29、中传递的信息“2016年二十四国集团杭州峰会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二十四国参加说明这些国家在经济方面密切合作,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二小问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作为发展中国家,要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并且还要表达今后的做法。(5)此问考查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是综合性问题。通过材料一“火”火烧圆明园,给人类带来灾难。通过材料二“火”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得出“火”是一把双刃剑,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

    30、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0请依据下而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答案】评分说明: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给分要点:自拟题目:(1分,如“创新引领时代进步”、“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等。)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2分,联系:计算机技术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引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有“创新”关键词:史实正确,表述完整。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创新有关知识的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两幅图片“电子计算机”和“比尔盖茨和微软品牌”的关系。两幅图片之间的联系是:计算机技术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引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人们可以在网上购物、交流、学习、查阅资料、看病。电子计算机”和“比尔盖茨和微软品牌”都是技术的创新,因此题目可以拟为“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等。【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