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教案我们的身体.docx

    • 资源ID:17460280       资源大小:62.79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教案我们的身体.docx

    1、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教案我们的身体课 题:1、身体的结构备课老师:徐莲花课时计划:1课时2015年 12 月 9 日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过程与方法: 1、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2、根据观察目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教学重、难点:了解

    2、身体的结构。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老师知道练市小学有大课间活动,你最喜欢哪项活动?(原来大课间的活动这么丰富) 为什么我们的身体能做这么多的运动呢? 对,人之所以能做很多的事是与自身的身体结构有关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身体的结构。 (板书:身体的结构)二、探究活动(一)身体的外形1、首先我们来观察身体的外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当模特,其他同学思考,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刚才的观察很认真,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找到了哪几个部分的?有不同看法吗?(板书:头、颈、躯干、四肢)总结外部特点: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出示幻灯片,告诉学生这些部位的规范名称)小游

    3、戏:我说你做师:点点你的头 生:做动作师:转动你的颈 生:做动作师:举起你的上肢 生:做动作师:动动你的下肢 生:做动作师:弯弯你的躯干 生:做动作2、再来继续观察,我们的身体外形还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对称的呢?A、你能找到人身体的对称轴吗? 谁来指一指?(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往下的一条线)(我们的身体外形就是以这条假想的线为轴左右对称的。)具体又是如何对称的: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出示幻灯片)B、左右对称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来进行两个活动,进一步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1)一只手系红领巾和两只手系红领巾比赛。(协调)(2)单

    4、腿站立和双腿站立。(平衡)3、小结:我们的身体是对称的,可以让我们在活动的时候更灵活,运动的时候保持平衡,另外对称的身体外形使我们看上去很美。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很多人身体的残疾,给生活带来了很大不方便。以后,当你在看到残疾人出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啊?同时我们还要为有健全是身体感到幸运,更要珍惜和保护我们的身体,注意安全,不要让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出示幻灯片)(二)身体的内部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刚才我们观察了身体的外形,下面我们研究身体内部。教师准备一个纸袋,想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

    5、物品。2、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像这个袋子,外面包裹着皮肤,不容易看到里面,怎么知道里面是什么呢?可以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了解身体内部有什么?并且做好记录。3、在活动前老师给你两个温馨提示:(出示幻灯片) (1)我们把内部限定为皮肤以内的地方。(2)只能记录你们现在真实感觉到的,不可以凭空想象。 看哪个小组发现的多,开始吧!4、请学生上来汇报交流:看:血管、喉咙 、瞳孔(修正“经”就是血管,如果喉咙不出现可以提示) 听:心脏、肠 (听别人的心跳,得出心脏的位置;饿了,肚子咕咕叫,这是肠在蠕动)摸:心脏、肌肉、骨骼 (也可以摸到心跳,得出心脏;手臂弯曲,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捏到硬硬的骨头)闻:

    6、5、刚才我们通过看、听、摸等方法了解了一些身体内部器官,但是有还有些器官我们无法观察到,必须借助医学仪器,看,这里有一副“人体内部结构图”。再看一下刚才同学提到的几个器官的功用。(出示幻灯片)6、小结:看来人体内部结构非常复杂。身体表面是皮肤,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骼,里面包裹着内脏器官。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我们来研究身体的工作。(三)身体的工作1、首先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研究。老师请一位同学模拟跳绳的动作,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分参与了跳绳活动?同时完成课本65页的第一个气泡图。(出示幻灯片)巡视,指同学到前面汇报,修正。(带好笔和橡皮)强调除了外部器官外

    7、,还有一些内部器官也参与其中,如:脑、心脏、肺,必须把这些器官写入。(如果有同学写出来了,可以提问为何要写入这些器官。)一般来说,跳绳时有腿,手,脚,心脏,肺,脑这些主要的器官参与。(出示幻灯片)2、看来要完成一个工作还得调动身体这么多部位一起来参与,我们再换一个活动(大课间)来找一找吧,选择一个你比较熟悉的活动,可以回忆,也可以适当模拟一下,找一找有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记录在书本第二个气泡图里。3、指同学到前面汇报,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是怎样参与活动的?如:写字手、眼、脑、心脏、肺 玩溜溜球手、胳膊、眼、脑、心脏、肺 跑步胳膊、腿、脚、心脏、脑、肺比较两张气泡图,你有什么发现

    8、?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如:大脑负责指挥协调的器官 肺负责呼吸的器官 心脏负责血液循环的器官 胳膊、腿、手、脚负责运动的器官(出示幻灯片)4、人体的器官根据功能的不同(工作类型)可以分为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运动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三、总结归纳 在今天的科学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课 题: 2、骨骼、关节和肌肉备课老师:徐莲花课时计划:1课时2015年 12月 9日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

    9、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教学难点:了解身体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哑铃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刚才同学们这么轻松地站起来又做下去,你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组织来完成的吗?(大腿、骨骼、肌肉)2、其实这是由人体的

    10、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揭示课题。二、初步认识骨骼、关节和肌肉及其作用(一)认识骨骼。1、师:刚才我们说到了骨骼,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比比谁摸出的多。2、学生摸骨数骨(学生在摸骨的过程中感受骨头在身体的分布及特点)3、小结:(出示人体骨骼图片)其实我们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有大有小,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4、师:那你觉得骨骼对于我们身体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运动)(二)认识关节。1、师:是什么将一块块骨头连结在一起的?(关节)2、师:大家找一找我们人体哪有自由活动的关节?3、如果我们人体没有关节会怎样?(通过绑住

    11、肘关节写字的活动来感受关节使骨骼能够灵活运动,有了关节骨骼才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三)认识肌肉。1、师:有了骨骼和关节,人体就能运动了吗?(还需要一个动力源肌肉)2、找找看,身上哪里有肌肉?动手捏捏,它是怎样的?3、(带领做曲臂运动)提问:你观察到是哪里的肌肉在起作用吗?这个过程中还有那些部位的组织也参与了?三、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作用1、师:那这些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让前臂一伸一屈运动起来的呢,下面我们借助哑铃来研究。我们就以(教师示范)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上肢的运动来进行观察。课件出示:(1)小组内轮流做,反复做几次。(2)分别观察和用手摸摸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骨骼关节和肌肉

    12、的变化。(3活动后请将观察到的和亲身感受到的事实在小组内交流。(4按记录表要求记录。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交流观察结果,适时补充:在举起哑铃时,我们发现肌肉变硬鼓起(也就是肌肉收缩)牵引着附在它上面的骨骼绕着关节运动。4、出示屈肘伸肘动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5、先前我们观察记录的结果描述的准确吗?可以怎样完善?6、延伸:(起立,弯腰,直立,又弯腰):解释一下自己的动作是如何产生的?四、知识迁移1、人们利用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模仿制作了一些工具,他们和人体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那些作用相似?(出示图片:吊车、挖掘机、高塔)2、小组讨论汇报,想说哪种就先说哪种。(万节天

    13、线像关节;吊车像手臂;挖掘机像手掌;高塔像人的骨架)五、健康教育1、师:看来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2、小结: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课 题: 3、跳动起来会怎样1备课老师:徐莲花课时计划:1课时2015年12 月9 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

    14、与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2.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教学重点】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教学难点】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教学准备】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

    15、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测量心跳和呼吸(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讨论交流掌握测试呼吸次数的方法。学生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汇报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数根据

    16、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对比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呼吸加快)三、呼吸为什么加快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猜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

    17、数据。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四、课的延伸。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五、作业板书设计:跳动起来会怎样呼吸 心跳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呼吸量课 题: 4、跳动起来会怎样2备课老师:徐莲花课时计划:1课时2015年12 月9 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

    18、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2.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3.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到心脏工作强度和工作量。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教学重点】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

    19、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教学准备】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激活已有经验 提出探究问题(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2.探究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1)认识心脏和心跳(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板书:心跳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

    20、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一次。(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板书:血液循环)(2)测试运动前的心跳次数心脏跳动可有规律了,你们知道平静时自己每分钟心跳几次?交流:你有什么方法能测试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动几次。(摸脉搏)强调测试时注意事项。学生测平静时心跳次数并做好记录。汇报并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次数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的次数并做好记录。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心跳次数。对比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数据

    21、,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心跳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心跳加快)3.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1)提出疑问:剧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这是为什么?(2)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体验(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3)谈话: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二、课外延伸(1)出示情境: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

    22、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讨论: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2)交流汇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 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3)解释这种现象差别的主要原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跳动比不经常锻炼的人更有力,肺的呼吸本领也强,因此,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心、肺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也就不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他的心脏不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那么有力,心肺的供氧的本领不强,不能满足从事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要靠额外加快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弥补,也就特别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4)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心脏更有力、更持久的工作?(5)讨论并交流。(

    23、6)谈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板书:增强心肺功能 有利健康)(7)讨论交流:在日常,我们可以进行哪些体育运动项目锻炼我们的身体?三、总结提炼课题,体验收获喜悦(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获?(2)提炼课题:运动与健康。(板书)(3)总结:同学们,身体健康是第一,增强体质靠运动。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让我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让我们的心肺功能更强,实现健康工作5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希望你们成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接班人。四、作业板书设计: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24、心跳次数血液循环输送 排出体外课 题: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备课老师:徐莲花课时计划:1课时2015年 12 月 9 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

    25、,愿意合作交流。2.能够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教学难点】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馒头,听诊器,有关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投影片或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馒头及搜集到的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谚语。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1.创造情景,导入新课。讲述:同学们大都比较喜欢出去旅游吧?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旅行,好吗? 我们的旅行既不是去游览壮丽的山河,也不是去探险寻宝,我们将要钠里去呢? 先请我们的导游闪亮登场,(亮出馒头),今天我们将馒头导游到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去哪里呢

    26、?2.学生猜测后导出本课研究内容,食物的消化,并且板书课题。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1)提问,旅游时旅客可以更着导游走,我们增氧才能跟着馒头导游到我们身体里去旅行呀?(2)学生咀嚼馒头,并且体会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3)学生汇报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处不认识特难题的消化器官。(1)讲述:当馒头导游进到胃里的时候没,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了,馒头导游,还会带我们到哪些地方旅游呢? 现在请同学们猜测并绘制一幅旅行图吧/(2)提出要求,绘制的景点名雀,消化器官路线清楚。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旅行图。交流、展示绘制的旅行图个不幸同

    27、,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小组设计的旅行图最准确路线组合理,其实馒头旅行的景点是固定的,履行的路线也是固定的,怎样才可以知道谁画的旅行图是正确的呢。交流讨论。(3)我们找来了最精确的旅行图,和标准图比较 找出差异。(4 ) 各小组学生对照正确的消化器官进行自我修正。各小组在一次绘制旅行图。(5)各小组进行比较先后画的旅行图,找出先后内两次的差异 。(6)小组交流,比较那个同学绘制的消化器官明确。消化顺序清楚。学生汇报对消化器官的认识。老师提问: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 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汇报。教师通过计算机可将向学生展示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消化过程。对学生有争议的胰脏

    28、何肝脏是否属于消化器官进行分析。三、认识消化道的蠕动是推进食物前进的主要方式。1.提问:我们看过人倒立吃东西的表演,逆向过问什么人能倒立着吃东西吗2.学生猜测,做出假设。3.知道学生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运动的实验。4.提问: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5.学生回答,老师讲这种方式归纳为蠕动四、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1.辨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2.讨论:因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及怎样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3.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课 题6:口腔里的变化备课老师:徐莲花课时计划:1课时2015年 12月 9 日教

    29、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3、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2、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

    30、流。二、教学重点: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三、教学难点: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四、课前准备:馒头、花生、镜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谁来说说食物是怎样旅行的?生:食物从口腔经过食道到达胃,在胃内消化并通过小肠进一步吸收,最后通过大肠排出体外。师:食物旅行的“第一站”在哪里?生:口腔。师:你认为食物在口腔里会发生变化吗?生:预测师: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研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板书课题: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二)观察牙齿师:我们开口微笑,首先看到口腔里有什么?生:牙齿、舌头师:那么我们先观察过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教案我们的身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