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品解析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刘渡中学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17447258       资源大小:492.8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解析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刘渡中学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1、精品解析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刘渡中学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 年 级 物 理 试 卷一、填空题(每空1 分,第10小题2分,共27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 人类一直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其中贡献突出的有: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发现了_,从而证明原子是可分的;1911年著名科学家_在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答案】 (1). 分子 (2). 电子 (3). 卢瑟福【解析】由物理学史的知识可知

    2、,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证明原子是可分的;1911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a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 天气炎热时多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如图甲是某同学买瓶矿泉水时的情景。当该同学用手握住瓶子使瓶身竖直在空中静止不动时,手与瓶的摩擦力和瓶子受到的_是一对平衡力,当压力增大时,手受到的摩擦力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图乙所示,瓶盖外侧有一道道竖条纹,其目的是在用手拧开瓶盖时能_(选填“增大”或“减少”)摩擦。【答案】 (1). 重力 (2). 不变

    3、(3). 增大【解析】瓶子静止在手中时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手对瓶子摩擦力的作用,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当压力增大时,瓶子仍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瓶子的重力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瓶盖上有竖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3. 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4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此时运动员(包括伞)受到的阻力为_N,合力为_N 。【答案】 (1). 700N (2). 0【解析】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合力为零。由于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4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所以伞一定是受到平衡

    4、力的作用,即伞受到的阻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F阻=G=mg=70kg10N/kg=700N。4. 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_,他会向_(选填“前”或“后”)的方向倾倒;若甲、乙两辆运动的车发生碰撞时,两车司机均为前额受伤,则甲、乙两车最可能是_(选填“迎面”或“追尾”) 碰撞。【答案】 (1). 惯性 (2). (3). 迎面5. 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为5kg,在1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N。如图乙所示,若将A、B木块紧靠着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

    5、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是 _N。 【答案】 (1). 0 (2). 10【解析】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B间没有摩擦力,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N;由甲图知道,A和B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 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F1 是10N,所以整体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是10N;当如乙图所示时,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A和B整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乙图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还是10N;整体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乙图中推力F2 大小是10N。6. 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是_;液压

    6、机利用_原理工作的;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_来测量液体密度的。【答案】 (1). U形管压强计 (2). 帕斯卡 (3). 漂浮条件F浮=G物【解析】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是用U型管压强计,通过比较U型管两边的液体高度差来研究液体压强,液体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液压机是根据加在小活塞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密闭液体传递到大活塞上而工作的,即根据帕斯卡原理工作的;密度计是利用漂浮条件F浮 =G物 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7. 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内部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是m甲_m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 V甲和V乙的大

    7、小关系是V甲_V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_F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是p甲_p乙。【答案】 (1). = (2). (3). (4). 【解析】试题分析:牙膏袋的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所以m甲=m乙;甲下沉,F浮G,乙漂浮,F浮=G,所以F甲F乙;由F浮=水gV排可得,V排甲V排乙;所以h甲h乙,由p=水gh得,p甲p乙。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压强大小比较8. 质量相等的两个均匀实心球甲和乙,它们的密度之比甲:乙=1:2,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_;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的水的容器中,当它们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6:5,则甲球

    8、的密度甲=_kg/m3。【答案】 (1). 2:1 (2). 0.6103【解析】由=m/V知道,V=m/,因为m甲:m乙=1:1,甲:乙=1:2,所以V甲:V乙=2:1;若两球在水中都漂浮,则F甲:F乙 =G甲:G乙=m甲:m乙=1:1,而水对两球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6:5,与实际不符;若两球在水中都是全部浸没,故F甲:F乙=水 gV甲:水 gV乙 =V甲:V乙 =2:1,与实际不符;这样就只有是一个漂浮、一个浸没,因为它们的密度之比甲:乙=1:2,所以甲球漂浮,乙球下沉,故F甲:F乙=甲V甲g:水V乙g=甲V甲:水V乙 =6:5,所以甲 =6水V乙/5V甲=61103kg/m3 1/5

    9、2=0.6103 kg/m3。9. 如图所示,一滑轮下端悬吊一个重50N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在2s内匀速上升了2m,(不计滑轮、绳的重力和摩擦)则拉力F=_N,动滑轮上升的速度是v=_m/s,拉力F所做的功W=_J。【答案】 (1). 100 (2). 0.5 (3). 100【解析】由图知道:F=2G,即F=250N=100N;所以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二分之一,则滑轮在2s内移动的距离为1m,故动滑轮上升的速度:v=s/t=1m/2s=0.5m/s,则拉力所做的功:W=Fs=100N1m=100J。10. 如图所示,OA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在

    10、A端施加动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及动力臂l1(保留作图痕迹)。【答案】图略【解析】过支点O做动力F1 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重物对杠杆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为阻力,作用点在B点,如图所示: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答案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11. 江城芜湖,风景秀丽。如图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 阳春晌水涧花香阵阵B. 盛夏陶辛花红叶绿C. 深秋赭山落叶归根D. 严冬马仁山玉树琼花【答案】A【解析】分子运动是微观上的运动,肉眼看不见

    11、的;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的运动。花香阵阵,是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盛夏陶辛,花红叶绿,是光的反射,与分子运动无关,故B错误;深秋赭山,落叶归根,是落叶的机械运动,肉眼能看得见的运动,故C错误;严冬马仁山,玉树琼花,“雾凇”是凝华形成的,是物态变化,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A。12. 下列图中所示的工具,属于等臂杠杆的是A. 起子 B. 天平 C. 钳子 D. 镊子【答案】B【解析】杠杆的分类和特点: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

    12、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是等臂杠杆;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是等臂杠杆;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不是等臂杠杆,故选B。13. 初中毕业体育考试项目有长跑、实心球、立定跳远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长跑的考生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B. 立定跳远时用力蹬地快速跳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推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考生对实心球做了功D. 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考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D【解析】赛跑到达终点时,人不能立即停下来是

    13、因为人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错误;推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过程中,推力已经消失,故手的推力没有做功,是由于惯性在运动,故C错误;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受到的重力和与地面对考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14. 以下选项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A. 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 B. 正在漂流的一只“橡皮船”C. 正在空中滑翔的“雄鹰” D. 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答案】B【解析】试题

    14、分析: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就是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正在漂流的一只“橡皮船”,利用了浮力等于重力实现漂浮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雄鹰在空中“滑翔”就是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由于空气流速加快,内部压强变小而上升,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15. 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上浮,F浮6N B. 物体悬浮,F浮5NC. 物体漂浮,F浮5N D. 物体沉在水底,F浮6N【答案】C【解析】若物体完全浸没时,所受的浮力F浮 =液

    15、 gV排 =1.0103 kg/m310N/kg610-4 m3 =6N5N,即重力小于浮力,所以物体上浮,最后物体静止时会漂浮再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F浮 =G=5N,故C正确,故选C。16. “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A. 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 压强减小,浮力增大C.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D.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答案】A【解析】潜艇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在海水中的深度变小,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它受到海水的压强减小。因为潜艇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故A正确为答案。17. 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

    16、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F,使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 一直是变大的 B. 一直是变小的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力F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即动力臂不变,然后分析阻力与阻力臂的关系,并得出正确结果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将杠杆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为杠杆的重力,也不变,阻力力臂变大,所以动力变大当杠杆从水平位置拉到最终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

    17、阻力臂变小,所以动力变小故F先变大后变小故选:C【点评】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否正确分析重力的阻力臂与动力臂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8. 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B. 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C. 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D.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答案】B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考点定位】机械效率;功和功率19. 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18、是A.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B.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C.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D.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答案】B【解析】A、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A正确;BC、物块从P到N碰撞后还能返回到P说明没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故B错误,C正确;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形变达到最大限度,弹性势能最大,故D正确故选:B20. 小明的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小明作用

    19、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B. 小明做的有用功为3000JC. 小明拉力的功率为250WD.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因为小明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水平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做功为0J,故A错误;小明做的有用功是W有用 =Gh=800N5m=4000J,故B错误;由图知道,绳子的有效股数n=2,则s=2h=25m=10m,拉力做的功W总 =Fs=500N10m=5000J,功率为P=W/t=5000J/10s=500W,故C错误;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用/W总100%=4000J/

    20、5000J100%=80%,故D正确。三、实验题(第21小题10 分,第22小题10分,共20分)21.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液体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填序号)。(2)若选用的操作是,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的关系。(3)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_。(4)根据上面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A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是_N,物体A的密度是_kg/m3,盐水的密度是_kg/m3。【答案】 (1). (2). 液体密度 (3). (4). 在液体密度相同时

    2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5). 1N (6). 4103 (7). 1.2103【解析】(1)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应保持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浸没的深度不同,故选择实验;(2)在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但液体的密度不同,故可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3)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保持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选择实验;由于图中测力计的示数比图的测力计示数小,根据称量法测浮力知道,物体所受浮力变大,所以可得的结论是:在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也越大;(4)由图可知,物块A

    22、的重力G=4N,根据图和图可得,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G-F4 =4N-3N=1N;根据F浮 =液gV排 可知物体体积:V=V排水=F浮/水g=1N/1.0103kg/m310N/kg=110-4 m3 ;由G=mg=gV得物体A的密度:A =G/gV=4N/10N/kg1104m3=4103 kg/m3 ;根据图和图可知,物块A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G-F5 =4N-2.8N=1.2N;根据F浮=液gV排可得盐水密度:盐水=F浮/gV排=1.2N/10N/kg1104m3=1.2103 kg/m3。22. 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

    23、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对应的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实验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3)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4)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_(选填“右侧下降”、“左侧下降”或“保持平衡”)。(5)利用实验得到的结论,小明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取下一个钩码,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侧钩码_

    24、(说出钩码移动的方向及格数)。【答案】 (1). 右 (2). 便于测量力臂 (3). 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4).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F1l=F2l2) (5). 左侧下降 (6). 向左移动1格【解析】(1)杠杆左端下沉,应将杠杆重心向右移,所以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2)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3)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25、或F1l1 =F2 l2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 l2 得知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左边=3G2L=6GL;右边=2G3L=6GL;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取下一个相同的钩码后:左边=2G2L=4GL;右边=G3L=3GL;杠杆不再水平平衡,左边会下沉;(5)杠杆左侧的一个钩码取下,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 =F2 l2 ,左边=2G2L=4GL;则右边=2G3L,即向左移动1格.四、计算题23. 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把重力G为900N的物体沿着长s为5m,高h为1m的斜面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90% 。(1)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2)若斜面

    26、的机械效率为,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将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请推证: f = F(1)。【答案】(1)200N;(2)F(1)【解析】(1)因为=W有用/W总=Gh/Fs,所以拉力F=Gh/s=900N1m/90%5m=200N;(2)因为=W有用/W总=W有用/Fs,所以W有 =W总 =Fs,又因为W总 =W有用 +W额,所以W额 =W总 -W有用 =Fs-Fs=(1-)Fs=fs,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1-)24. 如图所示,体积为V=200cm3的木块在绳子拉力F=0.8N的作用下完全浸没在水中(绳子重力不计)。求:(1)木块此时受到浮力。(2)木块的重力

    27、。(3)剪断绳子,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答案】(1)2N (2)1.2N (3)1.210-4m3【解析】(1)木块体积V=200cm3 =210-4 m3 ,所以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V排=V=210-4 m3 ,则受到的浮力为F浮=水gV排=1.0103 kg/m3 10N/kg210-4 m3 =2N;(2)木块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所以G木+F=F浮 ,则G木=F浮-F=2N-0.8N=1.2N,(3)剪断绳子,因为F浮G木,所以木块上浮,静止时会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 =G木 ,即:水 V排 g=G木 所以排开水的体积V排 =

    28、G木/水g=1.2N/1.0103kg/m310N/kg=1.210-4 m325. 物体重600N,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500cm2(如图甲所示)。(1)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某工人用400N的力在10s内将物体匀速提高了5m(如图乙所示),拉力的功率是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答案】(1)12000Pa (2)75%【解析】试题分析:(1)知道物体的重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知道物体底面积(受力面积),利用p=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强;(2)知道物体的重力和上升的高度,根据W=Gh求出工人做的有用功;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

    29、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工人做的总功,利用P=求工人拉力的功率,再根据效率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1)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600N,受力面积:S=500cm2=0.05m2,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1.2104Pa;(2)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Gh=600N5m=3000J;由图可知,n=2,绳端移动的距离:s=2h=25m=10m,工人拉力做的总功:W总=Fs=400N10m=4000J,工人拉力的功率:P=40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0%=100%=75%;答:(1)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2104Pa;(2)拉力的功率是40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解析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刘渡中学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