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医外科学考试复习重点1精.docx

    • 资源ID:17443987       资源大小:21.8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外科学考试复习重点1精.docx

    1、中医外科学考试复习重点1精中医外科学考试复习重点笔记第一单元 疮疡一 . 疮疡暑疖1. 内治 :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味2. 外治 :1 初期 :千捶膏黄金散玉露散2 珠疖 :清黛散3 成脓 :切开排脓4 溃后 :九一丹 . 太乙膏贴5 并发湿疮 :清黛散疖病1. 内治 :祛风清热利湿防风通圣散2. 外治 :千捶膏 . 三黄膏二 . 疔疮颜面疔1. 内治 :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 . 黄连解毒汤2. 外治 :1 初期 :箍毒消毒玉露散 . 千捶膏2 中期 :提脓祛腐九一丹 . 八二丹 . 玉露膏 . 千捶膏3 后期 :生肌收口太乙膏 . 红油膏 .红丝疔1. 外治 :1 初起 :太乙膏掺红灵丹2 成

    2、脓 :切开引流3 溃后 :八二丹 . 九一丹药 . 红油膏4 脓尽 :生肌散 . 白玉膏三 . 痈颈痈1. 内治 :散风清热 . 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 . 银翘散2. 外治 :1 初起 :金黄膏2 溃后 :八二丹 . 金黄膏 . 红油膏3 脓尽 :生肌散 . 白玉膏四 . 丹毒1. 内治 :凉血清热 . 解毒化瘀1 头面者 :普济消毒饮2 胸腹腰胯者 :龙胆泻肝汤 . 化斑解毒汤3 下肢者 :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4 新生儿丹毒 . 毒邪内攻者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锁喉痈1. 内治 :1 初起 :.散风清热 . 化痰解毒普济消毒饮2 溃后 :清养胃阴益胃汤2. 外治 :玉露散 . 双柏散有头疽1

    3、. 内治 :1 初期 . 溃脓期 :和营托毒 . 清热利湿仙方活命饮2 阴虚火毒炽甚 :竹叶黄芪汤3 气血两虚不能透毒外出者 :托里消毒散4 收口期 :气血两虚 :十全大补汤2. 外治 :1 初期 :金黄膏 . 千捶膏2 溃脓期 :八二丹 . 金黄膏3 收口期 :白玉膏 . 生肌散六 . 无头疽附骨疽1. 内治 :1 初起 :清热化湿 . 行瘀通络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2 成脓 :清热化湿 . 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3 溃后 :气血两虚者 :调补气血 . 清热化湿十全大补汤 . 托里消毒散 . 2. 外治 :1 初起 :金黄膏 . 玉露散2 成脓 :切开引流3 溃后 :七三丹 . 八二丹 .

    4、红油膏 . 冲和膏七 . 走黄与内陷1. 走黄 :凉血清热解毒2. 内陷 :1 火陷 :凉血清热解毒 . 养阴清心开窍2 干陷 :补养气血 . 托毒透邪 . 清心安神3 虚陷 :脾肾阳衰 :温补脾肾 .八 . 瘰疬1. 内治 :1 初期 :疏肝养血 . 健脾化痰逍遥散合二陈汤2 中期 :疏肝养血 . 健脾化痰 . 托毒透脓逍遥散合二陈汤3 后期 :滋肾补肺六味地黄丸2. 外治 :1 初起 :冲和膏 . 阳和解凝膏2 中期 :冲和膏 . 阳和解凝膏3 后期 :七三丹 . 八二丹 . 红油膏 . 白玉膏 . 生肌散1. 内治 :1 初期 :益肾温经 . 散寒化痰阳和汤2 中期 :扶正托毒透脓散气血

    5、两虚者 :调补气血人参养营汤阴虚火旺者 :养阴除蒸清骨散2. 外治 :1 初期 :阳和解凝膏2 中期 :切开引流3 溃后 :五五丹 .第二单元 乳房疾病 :一 . 乳痈1. 内治 :1 初起 :疏肝清热 . 通乳消肿瓜蒌牛旁汤2 成脓 :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散3 溃后 :排脓托毒四妙汤2. 外治 :1 初起 :金黄散 . 玉露散2 成脓 :金黄散 . 金黄膏3 溃后 :八二丹 . 九一丹 . 金黄膏4 脓尽 :生肌散 . 生肌玉红膏 .二 . 乳癖1. 内冶 :1 疏肝理气 . 化痰散结开郁散2 冲任失调者二仙汤 . 小金丹2. 外治 :温阳活血 . 化痰软坚阳和解凝膏三 . 乳疬1. 内冶 :1

    6、 肾阳虚者 :温阳化痰右归丸合小金片2 肾阴虚者 :滋阴化痰左归丸合小金片2. 外治 :参照乳癖 .三 . 乳腺增生病1. 内治 :1 肝郁痰凝治 :疏肝解郁 . 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 . 六神全蝎丸2 冲任失调 :调理冲任 . 温阳化痰二仙汤合四物汤 . 合十全大补汤 2. 外治 :阳和解凝膏 .四 . 乳衄内治 :1 肝火偏旺 :疏肝解郁 . 清热凉血丹栀逍遥散2 脾虚失统 :健脾养血归脾汤 .1. 情志郁结 :疏肝解郁 . 化痰散结神效栝蒌散合开郁散2. 冲任失调 :调理冲任 . 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3. 毒蕴溃烂 :解毒扶正化岩汤4. 气血虚弱 :调补气血归脾汤第三单元 瘿一 . 气瘿

    7、内治 :疏肝理气 . 解郁消肿四海舒郁丸二 . 肉瘿内治 :理气解郁 . 化痰软坚海藻玉壶汤三 . 石瘿 :内治 :化痰软坚 . 开郁行瘀海藻玉壶汤第四单元 皮肤病 :一 . 热疮1. 内治 :1 风热毒盛者 :疏风清热解毒辛夷清肺饮2 湿热重者 :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3 阴虚内热者 :养阴清热 . 解毒利湿增液汤2. 外治 :青吹口油膏二 . 缠腰火丹1. 内治 :清肝火 . 利湿热龙胆泻肝汤皮疹消退后 . 皮肤仍刺痛者 :疏肝理气 . 活血 . 重镇止痛逍遥散 . 2. 外治 :玉露膏 . 双柏散 . 三黄洗济 . 解毒洗济 . 颠倒散水疱破后 :青黛膏三 . 疣1. 内治 :清热解毒 .

    8、活血化瘀 . 平肝潜镇马齿苋合剂2. 外治 :寻常疣 . 扁平疣 . 传染性软疣 . 掌趾疣丝状疣 .四 . 癣头癣白秃疮肥疮外治 :一扫光或雄黄膏手足癣鹅掌风外治 :1 潮红湿润者 :雄黄膏或皮脂膏2 水疱为主者 :用二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3 粗糙皲裂者 :用枫油膏外搽脚湿气 (水疱型 . 糜烂型 . 脱屑型 1. 内治 :清热利湿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2. 外治 :1 脱屑型和水疱型 :一号癣药水 . 复方土槿皮酊 . 藿黄浸剂2 脱屑干燥或有皲裂者 :雄黄膏3 有脓疱者 :青黛膏4 糜烂型 :皮脂膏 . 雄黄膏圆癣外治 :二号癣药水 . 一号癣药水 . 颠倒散皮损有糜烂 . 疼痛者 :

    9、雄黄膏 . 二号癣药水 . 一号癣药水 紫白癜风外治 :密陀僧散干扑 . 二号癣药水或 10%土槿皮酊外搽 .五 . 疥疮1. 内治 :疏风清热利湿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2. 外治 :硫磺软膏 . 一扫光 . 雄黄膏 .六 . 接触性皮炎1. 内治 :清热解毒 . 利湿1 上部者 : 消风散2 下部者 : 龙胆泄肝汤3 严重者 : 普济消毒饮或清瘟败毒饮2. 外治 :1 潮红 . 丘疹者 :三黄洗济外搽 , 用青黛散2 肿胀 . 糜烂 . 流滋较多者 :用 10%黄柏溶液湿敷3 糜烂 . 结痂者 :青黛膏或清凉油乳剂外搽七 . 湿疮1. 内治 :1 湿热证 :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 萆解渗湿汤 .

    10、 二妙丸 湿重于热者 :宜健脾利湿 . 佐以清热除湿胃苓汤2 血虚风燥证 :宜养血祛风 . 消热利湿四物汤合萆解渗湿汤 2. 外治 :1 急性者 :10%黄柏溶液 . 青黛散2 亚急性者 :三黄洗剂 . 黄柏霜3 慢性者 :外搽青黛膏或皮枯膏婴儿湿疮1. 内治 :疏风清热利湿消风导赤汤2. 外治 :1 湿性者 :青黛膏 . 黄连油2 干性者 :三黄洗剂 . 黄柏霜八 . 药物性皮炎1. 内治 :1 风热证 :祛风清热消风散2 湿热证 :清热利湿萆解渗湿汤3血热证:凉血.清热利湿 3血热证:凉血.清热利湿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血热证 4火毒证 清营解毒.养阴泄热 火毒证: 4火毒证:清营解毒.

    11、养阴泄热清营汤 5气阴两伤证 益气养阴.清热.健脾和胃增液汤合益胃汤. 气阴两伤证: 5气阴两伤证:益气养阴.清热.健脾和胃增液汤合益胃汤. 2.外治 三黄洗剂. 外治: 2.外治:三黄洗剂.青黛散 九. 瘾疹 1.内治: 1.内治: 内治 1风寒证 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风寒证: 1风寒证: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桂枝汤或麻黄桂枝汤 2风热证 疏风清热 风热证: 2风热证:疏风清热消风散 3肠胃实热证 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肠胃实热证: 3肠胃实热证:疏风解表.通腑泄热防风通圣散合茵陈蒿汤 4气血两虚证 调补气血 气血两虚证: 4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 5冲任不调证 调摄冲任 冲任不调证: 5冲任

    12、不调证:调摄冲任四物汤合二仙汤 十. 牛皮癣 1.内治 内治: 1.内治: 1风湿热证 疏风清热.利湿 风湿热证: 1风湿热证:疏风清热.利湿消风散 2血虚风燥证 养血祛风.润燥 血虚风燥证: 2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四物汤 2.外治 外治: 2.外治: 1风湿热证 风湿热证: 1风湿热证: 三黄洗剂 2血虚风燥证 血虚风燥证: 2血虚风燥证:二号癣药水外搽 十一. 十一. 白庀 1.内治 内治: 1.内治: 1血热证 凉血清热犀角地黄汤. 血热证: 1血热证:凉血清热犀角地黄汤.凉血地黄汤 2湿热蕴积证 清热利湿.和营通络 湿热蕴积证: 2湿热蕴积证:清热利湿.和营通络萆解渗湿汤 3血虚

    13、风燥证 养血祛风.润燥 血虚风燥证: 3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四物汤合消风散 4火毒炽盛证 凉血.清热.解毒 火毒炽盛证: 4火毒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清营汤 十二. 十二. 粉刺 1.内治 内治: 1.内治: 1肺经风热证 疏风宣肺.清热 肺经风热证: 1肺经风热证:疏风宣肺.清热枇杷清肺饮 2肠胃湿热证 清热化湿.通腑 肠胃湿热证: 2肠胃湿热证:清热化湿.通腑茵陈蒿汤 3脾失健运证 健脾化湿 脾失健运证: 3脾失健运证: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2.外治 颠倒散洗剂. 外治: 2.外治:颠倒散洗剂.痤疮洗剂外搽 十三. 十三. 多形性红斑 1.内治 内治: 1.内治: 1风寒证 和营祛寒

    14、 风寒证: 1风寒证:和营祛寒桂枝汤 2风湿热证 疏风清热.利湿 风湿热证: 2风湿热证:疏风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合消风散 3火毒证 清热解毒.凉血利湿 火毒证: 3火毒证: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普济消毒饮 2.外治 外治: 2.外治: 1皮肤糜烂者 三黄洗剂外搽. 皮肤糜烂者: 1皮肤糜烂者:三黄洗剂外搽.青黛膏 2粘膜糜烂者 粘膜糜烂者: 2粘膜糜烂者:青吹口散吹 十四. 十四. 结节性红斑 1.内治 内治: 1.内治: 1疏风清热 和营利湿 疏风清热. 1疏风清热.和营利湿四物消风饮 2表证解后 表证解后: 2表证解后: 桃红四物汤 2.外治 用金黄膏. 外治: 2.外治:用金黄膏.玉露膏 十

    15、五. 十五. 红斑性狼疮 盘状红斑性狼疮 1.内治 滋阴补肾 内治: 1.内治: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 2.外治 外治: 2.外治:白玉膏 系统性红斑狼疮 1.内治 内治: 1.内治: 1热毒炽盛证 凉血.清热解毒 热毒炽盛证: 1热毒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 热毒内陷神昏者: 加安宫牛黄丸. 热毒内陷神昏者: 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2阴虚火旺者 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 阴虚火旺者: 2阴虚火旺者: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3气滞血瘀证: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逍遥散. 气滞血瘀证 3气滞血瘀证: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逍遥散.血府逐瘀汤 4心阳不足证 益气养心生脉散. 心阳不足证: 4心阳不足证:

    16、益气养心生脉散.苓桂术甘汤 5脾肾阳虚证 温肾壮阳.健脾利水附桂八味丸. 脾肾阳虚证: 5脾肾阳虚证:温肾壮阳.健脾利水附桂八味丸.真武汤 重者 重者参附汤 2.外治 白玉膏. 外治: 2.外治:白玉膏.黄柏霜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一. 痔 1.内治 内治: 1.内治: 实证: 实证: 1血热者 清热凉血 血热者: 1血热者:清热凉血凉血地黄汤 2湿热下注 清利湿热 湿热下注: 2湿热下注:清利湿热黄连丸 虚证: 虚证: 1养心健脾 益气补血归脾汤. 养心健脾. 1养心健脾.益气补血归脾汤.十全大补汤 2脱出 气虚:补气升举 脱出: 2脱出:气虚:补气升举补中益气汤 血虚:补

    17、血养血 血虚:补血养血四物汤 肿胀痒痛:清热祛风.除湿活血 肿胀痒痛:清热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如神汤 便秘: 便秘: 1实证 通腑泄热 实证: 1实证: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2虚 润肠通便五仁丸. 2虚证:润肠通便五仁丸.麻子仁丸 2.外治 外治: 2.外治:熏洗法 二.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1.内治: 1.内治: 内治 1实证 清热解毒 实证: 1实证: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 2虚证 养阴清热利湿 虚证: 2虚证:养阴清热利湿青蒿鳖甲汤与三妙丸 2.外治 外治: 2.外治: 1初起 实证用金黄膏.黄连膏.虚证: 初起: 1初起:实证用金黄膏.黄连膏.虚证:冲和膏 2成脓 成脓: 2成脓:切开

    18、引流 3溃后 九一丹纱条引流, 溃后: 3溃后:九一丹纱条引流,生肌散纱条 三. 脱肛 1.内治 补气.升提.固摄 内治: 1.内治:补气.升提.固摄补中益气汤 2.外治 苦参汤. 外治: 2.外治:苦参汤.五倍子散或马勃散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男性前阴病 一. 前列腺炎 1.内治 内治: 1.内治: 虚证: 实证:疏导法. 虚证:补益法 实证:疏导法. 1湿热壅阻证 清利湿热八正散.龙胆泻肝汤. 湿热壅阻证: 1湿热壅阻证:清利湿热八正散.龙胆泻肝汤.大分清饮 2阴虚火动证 补肾滋阴.清泄相火知柏地黄汤合萆解分清饮. 阴虚火动证: 2阴虚火动证:补肾滋阴.清泄相火知柏地黄汤合萆解分清饮.

    19、 3肾阳不足证 温肾固精 肾阳不足证: 3肾阳不足证:温肾固精金锁固精丸合右归丸 4气血瘀滞证 活血散瘀 气血瘀滞证: 4气血瘀滞证:活血散瘀前列腺汤 2.外治 湿热下注.气血瘀滞.金黄散. 外治: 2.外治: 湿热下注.气血瘀滞.金黄散.葱归塌肿汤坐浴 二. 前列腺增生症 1肺气失宣 水道不利证:开泻肺气.清热利水 肺气失宣. 1肺气失宣.水道不利证:开泻肺气.清热利水黄苓清肺饮 2湿热下注 膀胱涩滞证:清热化湿.通利膀胱 湿热下注. 2湿热下注.膀胱涩滞证:清热化湿.通利膀胱八正散 3中气下陷 膀胱失约证:补中益气.制约膀胱补中益气汤. 中气下陷. 3中气下陷.膀胱失约证:补中益气.制约膀

    20、胱补中益气汤.补元煎 4肾阴不足 水液不利证:滋肾养阴.清利膀胱 肾阴不足. 4肾阴不足.水液不利证:滋肾养阴.清利膀胱知柏地黄汤 5肾阳不足 气化无权证: 肾阳不足. 5肾阳不足.气化无权证: 尿闭:补肾湿阳.化气行水 尿闭:补肾湿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 失禁.遗尿: 失禁.遗尿: 螵蛸丸 6下焦蓄血 瘀阻膀胱证:活血散瘀. 下焦蓄血. 6下焦蓄血.瘀阻膀胱证:活血散瘀.通利膀胱抵挡丸 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 外科其他疾病 一. 烧伤 1.内治 内治: 1.内治: 1火热伤津证 养阴清热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清营汤. 火热伤津证: 1火热伤津证:养阴清热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清营汤.犀角

    21、地黄汤 2阴伤阳脱证 扶阳救逆.固护阴液参附汤合生脉散. 阴伤阳脱证: 2阴伤阳脱证:扶阳救逆.固护阴液参附汤合生脉散.四逆汤 3火毒内陷证 清营凉血.解毒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 火毒内陷证: 3火毒内陷证:清营凉血.解毒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 热毒传心: 安宫牛黄丸. 热毒传心: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4气血两虚证 调补气血 气血两虚证: 4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 5脾胃虚弱证 调理脾胃益胃汤. 脾胃虚弱证: 5脾胃虚弱证:调理脾胃益胃汤.参苓白术散 2.外治 外治: 2.外治: 初期:清凉膏.万花油外搽.虎地酊 初期:清凉膏.万花油外搽.虎地酊 中期:黄连膏

    22、.红油膏. 中期:黄连膏.红油膏.生肌玉红膏外敷 后期:生肌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 后期:生肌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黑布膏 二. 臁疮 1.内治 内治: 1.内治: 1急性继发感染 清利湿热 急性继发感染: 1急性继发感染:清利湿热萆解渗湿汤 2气阴不足 宜益气养阴 气阴不足: 2气阴不足:宜益气养阴六味地黄丸 3肾亏疮面乌黑不痛 肾亏疮面乌黑不痛: 3肾亏疮面乌黑不痛: 附桂八味丸 2.外治 九一丹药.红油膏.生肌散. 外治: 2.外治:九一丹药.红油膏.生肌散.白玉膏 三. 脱疽 内治: 内治: 1寒湿证 温阳通脉.祛寒化湿阳和汤.独活寄生汤. 寒湿证: 1寒湿证:温阳通脉.祛寒化湿阳和汤.独

    23、活寄生汤. 2血瘀证 活血毒.止痛四妙勇安汤. 血瘀证: 2血瘀证:活血毒.止痛四妙勇安汤. 3热毒证 清热解毒.止痛四妙勇安汤. 热毒证: 3热毒证:清热解毒.止痛四妙勇安汤. 4气血两虚证 补养气血十全大补汤. 气血两虚证: 4气血两虚证:补养气血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 5肾虚证 肾虚证: 5肾虚证: 肾阳虚:温补肾阳附桂八味丸 肾阳虚:温补肾阳附桂八味丸 肾阴虚: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知柏八味丸 四. 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青蛇毒 血栓性浅静脉炎(青蛇毒 1.内治 和营活血.清热利湿五味消毒饮合三妙丸. 内治: 1.内治:和营活血.清热利湿五味消毒饮合

    24、三妙丸. 2.外治 早期:金黄散.四黄散. 外治: 2.外治:早期:金黄散.四黄散.双柏散 血栓性深静脉炎(股肿 血栓性深静脉炎(股肿 1早期 湿热蕴阻.气血瘀滞:清热利湿.活血通络通络活血方. 早期: 1早期:湿热蕴阻.气血瘀滞:清热利湿.活血通络通络活血方.抵挡汤 2后期 气虚血滞.寒湿凝滞:温阳利水.活血化瘀阳和汤.补阳还五汤, 后期: 2后期:气虚血滞.寒湿凝滞:温阳利水.活血化瘀阳和汤.补阳还五汤,当归四逆汤 六. 肠痈 1.初期 初期: 1.初期: 1温热内蕴 气滞血瘀者:行气祛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温热内蕴. 1温热内蕴.气滞血瘀者:行气祛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锦红片 2寒湿夹瘀血凝结者 疏化导滞.理气行瘀藿香正气散合红藤煎剂 寒湿夹瘀血凝结者: 2寒湿夹瘀血凝结者:疏化导滞.理气行瘀藿香正气散合红藤煎剂 2.酿脓期 酿脓期: 2.酿脓期: 积热不散.热胜热腐:通腑泄热.解毒透脓 积热不散.热胜热腐:通腑泄热.解毒透脓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3.溃脓期 溃脓期: 3.溃脓期: 1阳明腑实 热盛伤阴者: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阳明腑实. 1阳明腑实.热盛伤阴者: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增液汤 2阴损及阳 温阳健脾.化毒排脓 阴损及阳: 2阴损及阳:温阳健脾.化毒排脓薏以附子败酱散合参附汤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外科学考试复习重点1精.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