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安徽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8第八章 卤素精选教学文档.docx

    • 资源ID:17421333       资源大小:69.72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安徽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8第八章 卤素精选教学文档.docx

    1、安徽安徽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8第八章 卤素精选教学文档第八章 卤素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8. 1. _01 卤素单质的存在状态: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

    2、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卤素单质以双原子分子形式存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半径也依次增大,所以色散力也增大,导致物质的熔沸点依次增高。故常温常压下氟单质为气体、氯单质为气体、而溴为液体、碘固体。要练说,得练看。看与

    3、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8. 1. 02 卤素单质的的颜色及显色原理: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

    4、重要前提和基础。 卤素显色机理属于吸收光谱。Cl2 吸收紫光,显示黄绿色;Br2 吸收蓝绿光,显示红棕色;I2 吸收黄绿光,显示紫色。卤素吸收部分可见光,以满足电子从最高占有轨道 *,向最低空轨道 * 跃迁所需的能量。其分子轨道图的高能级部分如下图所示。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

    5、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 和 * 两种轨道的能量之差用 E 表示,则 E E E 这个能量差随着原子序数 Z的增大而变小,即从 Cl2 到 Br2 再到 I2,E 依次减小,故吸收光的波长由短到长。8. 1. 03 溴水、碘水和氯水:Br2 在水中溶解度是卤素单质中最大的。单质Br2 溶于水得溴水,随浓度的增大呈黄色到红棕色。卤素中 I2

    6、 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几乎不能显色。I2 在KI 或其他碘化物溶液中溶解度较大,而且随 I 浓度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I + I2 = I3实验室中进行 I2 的性质实验时,经常用 I2 的 KI 溶液,即所谓碘水。I2 的浓度大时,碘水呈很深的红棕色。Cl2 溶于水得氯水,氯水的浓度较溴水小。Cl2 与水也有化学反应发生。8. 1. 04 萃取:I2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在 CCl4 中的溶解度很大。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用 CCl4 从水中提取 I2。这种分离和提纯方法叫做萃取。 8. 1. 05 卤素与金属的反应:F2 可以与所有金属直接化合,生成高价氟化物。但是 F2 与

    7、Cu,Ni,Mg 作用时,由于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氟化物膜而使反应中止。所以 F2 可储存在 Cu,Ni,Mg 或其合金制成的容器中。Cl2 可与各种金属作用,有的需要加热。例如:2 Cr + 3 Cl2 = 2 CrCl3 产物三氯化铬为红紫色。又如:Cd + Cl2 = CdCl22 Ag + Cl2 = 2 AgCl常温下干燥的 Cl2 不与 Fe 反应,因此 Cl2 可储存在铁罐中。Br2 和 I2 反应活性较低,与不活泼金属只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8. 1. 06 链反应:常温下 Cl2 与 H2 缓慢反应,但有强光照射时,将发生链反应导致爆炸 Cl2 + H2 = 2 HCl这是

    8、一个复杂反应,其基元步骤为Cl Cl = 2 Cl (1)Cl + H2 = HCl + H (2) H + Cl2 = HCl + Cl (3)基元步骤(1)产生能量高、反应活性极强的自由基 Cl ,称为链引发。基元步骤(2)和(3)反复多次进行且速率极快,生成新的自由基和生成产物,称为链传递。自由基与自由基相撞,可能使自由基消失Cl + Cl = Cl2 H + H = H2 Cl + H = HCl 这一步骤称之为链终止。8. 1. 07 单质F2与非金属反应:F2 可与除 O2,N2,He,Ne 外的非金属作用,直接化合成高价氟化物。低温下可与 C,Si,S,P 猛烈反应。加温时可以与

    9、 Xe 反应生成 Xe 的氟化物,如 XeF2,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得到 XeF4 或 XeF6。8. 1. 08 氯、溴、碘单质与非金属反应:Cl2 也能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直接作用,但不如 F2 的反应激烈。例如高温下与单质Si反应可以将其氧化,得液态的四氯化硅:Si + 2 Cl2 = SiCl4(l) Cl2 与单质P作用,氧化产物为无色发烟液体三氯化磷:2 P + 3 Cl2 = 2 PCl3(l) 过量Cl2与PCl3进一步反应,产物为淡黄色固体五氯化磷。总反应可以写成:2 P + 5 Cl2 = 2 PCl5 Br2 和 I2 与非金属的反应不如 F2,Cl2 激烈,且不能将非金属氧

    10、化到最高氧化数。8. 1. 09 卤素单质之间的反应:氧化性强的卤素,如Cl2,可以将具有一定还原性的单质 I2 氧化,在碱性介质中发生如下反应,氧化产物为碘酸盐:5 Cl2 + I2 + 12 OH = 10 Cl + 2 IO3 + 6 H2O两种卤素单质共热,生成卤素互化物,例如:F2 + Cl2 = 2 ClF8. 1. 10 单质F2与水的反应: 2 F2 + 2 H2O = 4 HF + O2 这个反应的可能性,可以从电极电势数据看出。8. 1. 11 氯、溴、碘单质与水的反应:从热力学角度来看,E (Cl2 / Cl) = 1.36 V,E (Br2 / Br) = 1.07 V

    11、,故中性条件下Cl2和单质溴均可以将水氧化。但从动力学上看,反应速率过慢,所以Cl2和单质溴氧化水的反应实际上不能发生。Cl2在碱性水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Cl2 + 2 OH = Cl + ClO + H2O该反应受温度影响很大,加热时的歧化反应为:3 Cl2 + 6 OH = 5 Cl + ClO3 + 3 H2O反应受体系 pH 的影响更大,在酸中发生逆歧化反应。Br2一般歧化成1氧化态和 + 5 氧化态。尤其 I2 更易歧化成 + 5 氧化态。8. 1. 12 传统氯碱工业:工业生产中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的方法生产Cl2。传统工艺使用的电解槽,如下图所示,阳极区中有饱和NaCl水溶液,

    12、其Cl 在石墨阳极上放电产生Cl2;阴极区中有NaCl和NaOH混合溶液,其溶剂H2O在铁网阴极上得到电子产生H2。因此电解池中发生的反应为:阳极(石墨)反应: 2 Cl = Cl2 + 2 e阴极(铁网)反应: 2 H+ + 2 e = H2 电解反应: 2 NaCl + 2 H2O = H2 + Cl2 + 2 NaOH石棉隔膜将两极隔开,避免阳极产物Cl2与阴极区的NaOH溶液接触。石墨阳极铁网阴极阳极区石棉隔膜阴极区8. 1. 13 现代氯碱工业:现代氯碱工业中,两极之间使用高分子阳离子交换膜作隔离材料。阳极区过剩的Na+ 可以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平衡 OH 的负电荷。但阳离子

    13、交换膜阻止OH 进入阳极区,避免了它与阳极产物Cl2 的接触。离子膜法生产Cl2的工艺较为先进,投资少,能耗低,目前正被广泛采用。8. 1. 14 实验室中氯气的制备:实验室制取Cl2 的反应为MnO2 + 4 HCl(浓) = MnCl2 + 2 H2O + Cl2从电极电势数据看MnO2 + 4 H+ + 2 e = Mn2+ + 2 H2O E = 1.23 VCl2 + 2 e = 2 Cl E = 1.36 V在标准状态下MnO2(二氧化锰)不能氧化 Cl。但是当盐酸很浓时,H+ 使正极的电极电势增大,同时 Cl 使负极的电极电势减小。所以MnO2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得氯气。将浓盐酸滴加

    14、到强氧化剂固体KMnO4(高锰酸钾)上,也可以生成Cl2:2 KMnO4 + 16 HCl(浓)= 2 MnCl2 + 2 KCl + 5 Cl2 + 8 H2O8. 1. 15 电解法生产单质氟:电解液态 HF 制得 F2时,要向其中加入强电解质 KF,以形成导电性强且熔点较低的混合物。电解反应在大约 373 K 下进行,混合物的熔点为 345 K。阳极(无定形碳)反应: 2 F = F2 + 2 e阴极(铜制电解槽)反应: 2 HF2 + 2 e = H2 + 4 F在电解槽中有一隔膜,将阳极生成的F2和阴极生成的H2严格分开,防止两种气体混合而发生爆炸反应。电解得到的 F2 压入镍制的特

    15、种储气瓶中。8. 1. 16 实验室中单质氟的制备:实验室制取 F2 经常采用热分解含氟化合物的方法,例如:K2PbF6 = K2PbF4 + F2 BrF5 = BrF3 + F2 8. 1. 17 化学法制备单质氟:1986 年化学家克里斯特(Christe)成功地用化学法制得单质 F2。他首先制得化合物 K2MnF6 和 SbF52 KMnO4 + 2 KF + 10 HF + 3 H2O2 = 2 K2MnF6 + 8 H2O + 3 O2这是氟化、氧化反应过程。SbCl5 + 5 HF = SbF5 + 5 HCl这是路易斯酸碱的双取代反应。然后K2MnF6 和 SbF5 反应制得单

    16、质 F2: 423 KK2MnF6 + 2 SbF5 = 2 KSbF6 + MnF4MnF4 = MnF3 + F28. 1. 18 单质溴的生产:383 K下将Cl2 通入 pH 为3.5 的浓缩后的海水中,Br 被氧化成单质Br2: 2 Br + Cl2 = Br2 + 2 Cl通空气将生成的 Br2 带出,用 Na2CO3 溶液吸收:3 Br2 + 3 Na2CO3 = 5 NaBr + NaBrO3 + 3 CO2再调 pH 至酸性,Br 和 BrO3 逆歧化反应得到单质 Br2: 5 HBr + HBrO3 = 3 Br2 + 3 H2O8. 1. 19 单质碘的生产:若以提取过N

    17、aNO3的智利硝石为原料生产 I2,则需先将含有NaIO3 的母液浓缩,再用 NaHSO3 进行还原:2 IO3 + 5 HSO3 = 3 HSO4 + 2 SO42 + I2 + H2O海水中碘的含量很低,可用某些富集了碘的海草为原料提取碘。用水浸取海草灰,浓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 MnO2 氧化:2 I+ MnO2 + 4 H+ = 2 H2O + I2 + Mn2+8. 1. 20 单质溴、单质碘的实验室制备:Br2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是使用强氧化剂,如MnO2,浓硫酸等氧化溴化物。例如:MnO2 + 2 NaBr + 3 H2SO4 = Br2 + MnSO4 + 2 NaHSO4 + 2

    18、 H2O2 NaBr + 3 H2SO4(浓) = Br2 + 2 NaHSO4 + SO2+ 2 H2OI2 的实验室制法,与Br2的实验室制法相似。例如:2 NaI + MnO2 + 3 H2SO4 = I2 + MnSO4 + 2 NaHSO4 + 2 H2O8 NaI + 9 H2SO4(浓) = 4 I2 + 8 NaHSO4 + H2S+ 4 H2O8. 2. 01 卤化氢沸点的变化规律:卤素的氢化物,除 HF 外,沸点随原子序数 Z 的增大,逐渐增高。因为 Z 增大时,HX 分子的体积增大,分子间色散力增大。但 HF 因存在分子间氢键,所以其沸点是本族氢化物中最高的一个。 8.

    19、2. 02 氟化氢气体密度的特殊性:常温常压下,HX 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从 HCl 到 HI 逐渐增大,但 HF 反常。见下面数据:HF HCl HBr HI相对密度 1.78 1.26 2.79 4.44根据上述相对密度数据计算出的HCl,HBr 和 HI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与化学式相符。唯有 HF 的计算结果 51.6与其相对分子质量 20 不符。反常的原因,仍是由于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分子缔合现象的发生。计算结果表明,常温下HF主要存在形式是(HF)2 和(HF)3。在 353 K 以上 HF 气体才以单分子状态存在。8. 2. 03 恒沸现象和恒沸溶液:常压下蒸馏盐酸,溶液的沸点

    20、随着组成在不断变化,最后溶液的组成和沸点都将恒定不变。这种现象叫做溶液的恒沸现象;这时的溶液叫做恒沸溶液;恒沸溶液的沸点叫做恒沸点。此时气体、液体组成相同。因为此温度下 H2O 和 HCl蒸出的比例与溶液中的一致。常压下HCl 恒沸溶液中 HCl 的质量分数为20.24 %,其恒沸点为110。8. 2. 04 稀氢氟酸的弱酸性:酸性的强弱可以体现为下列解离反应的难易 HX = H+ + XHF 的极性很强,化学键的离子性百分数约为 50 %,在水溶液中解离度极高。但实验测得氢氟酸在水中的解离平衡常数很小HF H+ + F Ka = 6.3 104两者似乎很矛盾。HF 本是完全解离的,但是水合氢

    21、离子与氟离子结合成的稳定的离子对 大量存在于HF溶液中,这使得实际解离过程变为:HF + H2O (H3O+ F) H3O+ + F (1)所以实测的 Ka = 6.3 1048. 2. 05 浓氢氟酸的酸性较强:较浓的HF水溶液酸性较强。研究结果表明,当 HF 浓度较大时,体系中除了上一知识点中提及的平衡(1)外,下列平衡变得越加重要: F + HF HF2 K = 5 (2)由于平衡(2)的 K 值大,所以生成 HF2 的倾向很大,事实上 HF2 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离子。HF2 的大量存在,说明 F 倾向于同 HF 结合生成 HF2,于是削弱了F 同 H3O+ 的结合。结果导致平衡(1)右移

    22、,H3O+ 和 F 增多。故较浓的氢氟酸,其酸性增强。 不论稀氢氟酸的弱酸性,还是浓氢氟酸的较强酸性,均与 HF 的分子间氢键直接有关。8. 2. 06 卤化氢及卤化物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从电极电势上看,卤化氢的还原能力从 F到 I依次增强。氢碘酸在常温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4 HI(aq)+ O2 = 2 I2 + 2 H2OHBr(aq)不易被空气氧化,HCl(aq)不被空气氧化。迄今尚未找到能氧化 HF(aq)的氧化剂。下列反应的产物可以体现几种X 还原性的强弱: NaCl + H2SO4(浓) = NaHSO4 + HCl2 NaBr + 3 H2SO4(浓)= SO2+ Br2

    23、 + 2 NaHSO4 + 2 H2O8 NaI + 9 H2SO4(浓)= H2S+ 4 I2 + 8 NaHSO4 + 4 H2O几种物质之间的下列反应,也说明其还原性的强弱: 2 Br + Cl2 = Br2 + 2 Cl2 I + Br2 = I2 + 2 Br总之,卤化氢及卤化物还原性的还原性依以下次序递减 I,Br,Cl,F。8. 2. 07 卤化氢热稳定性的规律:HX 的热稳定性可以通过其标准摩尔生成热的大小来体现。下面是以 kJmol1 为单位的生成热数据:HF HCl HBr HI273.3 92.3 36.3 26.5可以表明HX的热稳定性依以下次序递减 HF HCl HB

    24、r HI。 事实上,300 时 HI 明显分解,达到平衡 2 HI H2 + I2而 HF 加热至 1000 亦无明显分解。8. 2. 08 卤化物与高沸点酸反应制备卤化氢:CaF2 + H2SO4(浓)= CaSO4 + 2 HF NaCl + H2SO4(浓)= NaHSO4 + HCl 因为 HF,HCl 在水中溶解度大,浓硫酸中含水少,产物易于放出。用稀酸制取则 HF,HCl 不合适。浓硫酸是高沸点酸,不会因挥发而导致产物不纯,用具有挥发性的浓硝酸则不合适。制备 HBr,HI 时不宜使用浓硫酸,因为HBr,HI的还原性较强,故产物易被氧化。HBr,HI 可用浓 H3PO4 与NaBr,

    25、NaI 反应来制取: NaBr + H3PO4 = NaH2PO4 + HBr NaI + H3PO4 = NaH2PO4 + HI 8. 2. 09 卤素与氢气直接化合制备卤化氢: Cl2 和 H2 直接化合制备 HCl 的反应具有实际意义。H2 可在 Cl2 中平稳燃烧,其反应为 H2 + Cl2 = 2 HCl F2 和 H2 直接化合反应过于激烈,难以控制;Br2,I2 与 H2 化合反应过于缓慢,且温度高时 HX 将发生分解,故反应不完全。8. 2. 10 溴化物水解法制备溴化氢: 以磷的卤化物为例,其水解的基本反应为PX3 + 3 H2O = H3PO3 + 3 HXPBr3,PI

    26、3 等卤化物极不稳定,不宜储存,使用时可在现场制备。通过 PBr3 水解制备 HBr 时,具体操作步骤是把 Br2 滴在P和少许水的混合物上。实际反应过程是先生成三溴化磷:2 P + 3 Br2 = 2 PBr3之后发生水解: PBr3 + 3 H2O = H3PO3 + 3 HBr总反应式为: 2 P + 3 Br2 + 6 H2O = 2 H3PO3 + 6 HBr 8. 2. 11 溴化物水解法制备溴化氢:通过 PI3 水解制备 HI 时,可将H2O 滴在红磷与 I2 的混合物上。首先生成红色的三碘化磷:2 P + 3 I2 = 2 PI3 之后发生水解:PI3 + 3 H2O = H3

    27、PO3 + 3 HI 总反应式为: 2 P + 3 I2 + 6 H2O = 2 H3PO3 + 6 HI 8. 3. 01 SnCl4 和AlI3的制备:某些高价金属卤化物,极易水解,不能通过与氢卤酸的反应从水溶液中得到,而必须由金属和卤素直接化合制取。例如SnCl4 的制取就属于这种情况。SnCl4 是一种无色液体,极易水解,在潮湿的空气中就要 “发烟”。所以其制取过程的关键就是防止体系与水接触。制备反应的方程式为:干燥 高温Sn + 2 Cl2 = SnCl4AlI3 易与水反应,也必须由金属和卤素直接化合制取。将抽空的反应管密封后置于电炉中,加热至 500,发生如下反应: 高温干燥2

    28、Al + 3 I2 = 2 AlI38. 3. 02 氧化物的卤化反应的耦合:一些金属氧化物的 比其氯化物的低,即氧化物更稳定。故这些氧化物的卤化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例如:TiO2 + 2 Cl2 = TiCl4 + O2 (1) (1) 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可以考虑用下面的自发反应(2)去促进反应(1):C + O2 = CO2 (2) (2) 0加热具体做法是在反应(1)的体系中加入碳单质,实际进行的反应为:TiO2 + C + 2 Cl2 = TiCl4 + CO2 (3)反应(3)为(1)与(2)的和,故 (3) 0,于是达到卤化目的。这种做法在热力学上通常称为反应的耦合。8.

    29、3. 03 难溶性金属卤化物: 由于盐酸、氢溴酸、氢碘酸均为强酸,故它们的盐类多数易溶于水。难溶或微溶的金属氯化物主要有AgCl,PbCl2,Hg2Cl2,CuCl,TlCl和 PtCl2(绿)*。其中PbCl2 的溶解度较大,可以溶于热水中。 常见的难溶或微溶的金属溴化物有AgBr(黄),PbBr2,Hg2Br2,CuBr,TlBr(黄)和PtBr2(红棕)。常见的难溶或微溶的的金属碘化物有AgI(黄),PbI2(黄),Hg2I2(黄),HgI2(红),CuI,TlI(黄)和PtI2(黑)。弱酸氢氟酸盐即氟化物却相反,多数难溶,如主族金属元素的氟化物LiF,PbF2,AlF3,MgF2,CaF2,SrF2和BaF2等,以及过渡金属的氟化物FeF2,FeF3(绿),MnF2(红),CuF,CuF2和 ZnF2等。8. 3. 04 卤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卤离子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例如反应 Ag+ + Cl = AgCl生成的AgCl沉淀,当 Cl 过量时,可形成 AgCl2,AgCl32 等配位单元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安徽高中化学竞赛无机化学8第八章 卤素精选教学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