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包法利夫人》书评.docx

    • 资源ID:17410355       资源大小:26.3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包法利夫人》书评.docx

    1、包法利夫人书评包法利夫人书评一本广为流传的书总是有它的意义,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它的价值。下面是XX的XX为你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内容都在XX,欢迎关注与阅读。篇一:包法利夫人从一八五一年开始写作,一八五七年问世,故事背景放在七月王朝,但更主要是展示了第二帝国时期的画面。如果说斯丹达尔的红与黑真实地描绘了法国七月革命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气氛,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深刻地反映了法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在社会生活中引起的巨大变化,那么福楼拜所刻画的,便是一八四八年资产阶级取得全面胜利后的法国社会风貌。也许不能说福楼拜从宏观上把握住了整个时代,但他无疑抓

    2、住了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法国资产阶级引以自豪的英雄年代过去了,一八四八年的革命风暴也已平息,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庸的时代。目光深邃的思想家、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在生活中奋力拼搏的斗士,仿佛都一齐销声匿迹,而今活动在生活舞台上的,只剩下一群群资产阶级的庸夫俗子,浪漫主义激情已成过去,现存的只是鄙陋、可厌的实际生活。“路易-菲力浦一去,有些东西跟着一去不复返,如今该唱唱别的歌了。”一个平庸的作家很可能认为,从资产者的日常生活中撷取题材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他们的作品不能不求助于杜撰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福楼拜却认为文学的力量不在故事本身,而在于作者怎样叙述、描写和处理。他以资产阶级的庸夫俗子作

    3、为艺术描写的对象,以对资产者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否定作为他创作的基本主题。包法利夫人所揭示的矛盾,正是浪漫主义的追求和庸俗鄙陋的现实生活的矛盾。一个农家的女儿,在修道院受过贵族化的教育,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她的第一个情人是个道德败坏的乡绅,第二个情人是个自私怯懦的见习生。她的偷情没给她带来幸福,倒给投机商人造成了可趁之机,使她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债积如山,无法偿还,丈夫的薄产早已被她挥霍净尽,情人又不肯伸出救援之手,她在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服毒自杀。一个女人因负债和爱情绝望而自杀,类似的故事在许多时代都发生过,也不知有多少小说家描写过,何以到

    4、了福楼拜笔下便引起轩然大波,蒙上“败坏道德、诽谤宗教”的罪名,问题显然不在故事本身,而在于作者以貌似冷漠的态度,非常“客观”地揭示了酿成这一悲剧的前因后果。他非但没有对女主人公作道德上的判决,反而以无比的说服力陈述了社会所不能推卸的责任。爱玛是一个失足的女人,但作者并不简单化地把她描写成一个坏女人。她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坏秉性,而生活却无可挽回地把她推向深渊。首先是她父母异想天开,让她去修道院受大家闺秀的教育,害得这个乡村少女整天向往贵族社会的“风雅”生活。浪漫主义文学的薰陶,灌给她满脑子诗情画意,什么风啊,树林啊,月下小艇、林中夜莺啊,什么勇敢如狮、温柔如羔羊的骑士啊,这一套思想感情和现实生

    5、活相隔十万八千里,她那个生活圈子里的人们,每天来来去去,为衣食奔忙,满不在乎地往道旁吐痰,津津有味地喝肉汤,她和这些人没有共同语言。她父亲怜惜她,不忍心让她在田庄上操劳,她整天无所事事,日子过得和钟摆一样单调:没有什么可学习,没有什么可感受,于是她期待着爱情。就在这时候,包法利出现了。在庄稼人眼里,医生算是相当有身分的人,何况他还治好了鲁俄老爹的腿,可见很有学问。爱玛于是成了医生太太。然而她所期待的爱情并没有到来。包法利医生既无雄心,又无才干,举止无风度可言,谈吐和人行道一样平板;再说他既不会游泳,又不会耍剑、放枪,和爱玛心目中的骑士完全不沾边。俄毕萨尔的舞会,在她生活中“凿了一个洞眼”,让她

    6、窥见了荣华富贵,从此她更加受不了乡镇生活的小器、平庸。舞会上那位风度翩翩的子爵,被她理想化了,变成一种甜蜜的憧憬。她把小说书上描写的当作现实,而把环绕着她的现实当成恶梦,她在幻想中生活,时刻期待意外事件的降临,就象遭难的水手,想在远处雾气笼罩的天边发现一叶白帆。失望之余,更觉生活不堪忍受。谁也不理解她的苦闷和抑郁,只道她神经有些毛病。她也曾努力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发狠逃避了莱昂的追求,事后却又懊恼不已。她想求助于宗教,而那位以“灵魂的医生”自诩的本堂神甫却对灵魂的疾病一无所知,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有了温饱,就该心满意足了。爱玛终于明白,她不能指望从神甫那儿获得任何启示或帮助。百无聊赖的生活,灵

    7、魂的苦闷,对爱情的渴求,决定了风月老手鲁道尔夫一出现,包法利夫人就要落入他的掌心。与其说爱玛爱上鲁道尔夫,不如说爱情的幻梦把她推向鲁道尔夫的怀抱。爱玛凭自己的想象,以为爱情犹如来自九霄云外的狂飚,伴着雷鸣电闪,席卷人的整个意志。她按照幻想的模式投入爱恋,狂热得叫鲁道尔夫瞧不上眼。新鲜劲儿一过,他的态度便越来越冷淡。眼看伟大爱情的河床一天涸似一天,爱玛的痛苦可想而知。她试图斩断私情,努力去爱丈夫和孩子,她甚至热心地支持丈夫的事业,撺掇丈夫割治跷脚,满心希望包法利一举成名。可是丈夫不争气,几乎断送一条人命,爱玛完全绝望了。她的尊严,她的自爱心,受到包法利这个姓氏的玷辱。从此连残留的一点妇德也彻底崩

    8、溃了。她重新投入情人的怀抱,比以往更加颠狂。她想入非非,要和情人私奔,讲求实际的情人干脆甩掉了她。受到这次打击,她大病了一场,却不曾接受教训。她依然被幻想牵着走,依然按照小说里的模式来设计自己的生活。她为体验她认为理当经历的感情而爱莱昂。甚至当她“在通奸中发现婚姻的平淡无奇”,而且对他感到腻味以后,仍象个钟情的女子一样继续给他写情书。不过她写信时想到的并不是莱昂,而是一个理想男子的模糊幻影。她就这样在幻想中生活,一生都受着幻影的欺骗,不知不觉犯下许多过失。她追求细腻的感情,丰富的精神生活,结果只是耽于物欲和淫乐。她最大的错误是不理解“风雅”是要财富作后盾的。她为之神往的那种“爱情”,需要庄园、

    9、别墅、高车驷马和华美的衣着打扮作陪衬,缺了这点富贵气,“爱情”便失去了光彩。她是个乡镇医生的妻子,却想和贵妇人一样骄奢淫佚,她根本不懂生活,如何能逃脱自我毁灭的命运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是浪漫主义理想与现实生活发生冲突的必然后果。很难说作者是更多地批判了浪漫主义,还是更严厉地鞭挞了现实生活,他对前者的批判,正是对后者的控诉。爱玛是个为人所不齿的女人,但她实际上比周围的人更向往崇高。她希望丈夫有所作为,希望有个聪明、勇敢的男子汉受她崇拜,然而她周围只有一些目光短浅、惟利是图、毫无英雄气概的资产者。她有弱点、有过失,她虚荣而且不切实际,但她并不是罪魁祸首,她不曾加害于人,倒是人们常加害于她:男人诱惑

    10、她,商人敲诈她,在她陷于困境时情人抛弃了她,甚至还有人企图趁机污辱她。福楼拜就这样冷静地剖析爱玛走向毁灭的主、客观原因,不动声色地将一群鄙俗自私的正人君子和一个“不正经”的女人作对比。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部小说会深深刺痛政府当局和一般资产者。正如作者本人所说,“任何写照是讽刺,历史是控诉”,没有什么比如实描绘更使那些道貌岸然的先生们感到难堪的了。包法利夫人之所以能产生强烈的批判效果,首先是因为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段,以高度的概括力突出了当代社会的特征。小说所记述的,只是法国某村镇发生的一起自杀案件,而作者的同代人却可以从中认出自己所在的城镇和周围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莫泊桑曾谈到,“

    11、包法利夫人中,每个人物都是一种典型,都集中了同类人物内在气质的各种特点,因而成为这一类型最逼真、最突出的形象。”爱玛这个人物,在生活中是有原型的。作者父亲的医院里,曾有个名叫德拉马尔的学生,他的续弦夫人嗜读小说,生活奢侈,气质浪漫。她先后被两个情夫抛弃,最后因负债而自杀,遗下一个女孩,不久丈夫也自杀了。这是一八四八年的事。据说是福楼拜的挚友路易布耶建议他将此事写成小说。经过五年的辛勤工作,包法利夫人诞生了,但当有人问及小说是否真有其事时,福楼拜却矢口否认:“包法利夫人没有一点是真实的,这是一个全然虚构的故事。”显然,作家不愿意人们将这部作品混同于一般的写实小说,尽管故事是真实的,他所要写的却远

    12、远超出了真人真事的范畴。福楼拜不能忍受人们为他所创造的形象寻找依据,他说:“呈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些个人,可是我要写的却是典型。”他写爱玛,与其说是描写一个失足的女性,不如说是塑造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惨遭摧残的浪漫主义者。爱玛的矛盾、痛苦,她的梦想和追求,她所受到的欺骗、愚弄和 叛,都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所以作者说:“就在此刻,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正同时在法兰西二十个村落里受苦、哭泣。”福楼拜自己思想上,同样存在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他毕生都在批判浪漫主义的影响,恰恰反映了他对现实的厌恶和绝望,他不屑于与庸俗的资产者为伍,一直与社会格格不入。他认为一切向上的挣扎均属徒劳,所以对一切欲望或追求均持否

    13、定态度。他曾告诉他的女友:“我所欣赏的观念,就是绝对的虚无。”这一观念,定下了他全部作品的基调。的确,他除了对美的追求外,几乎放弃了人世的一切追求后者则在可吃可吃的机床声中旋掉了所有的烦恼。艾玛的第一个情夫莱昂,在精神层面上比丈夫夏尔更近一步,但他本质上是个布尔乔亚,绝非装模作样的吟诗弄月所能掩盖。也不知是他仅仅分有艾玛的浪漫情怀还是他对于自己的欺哄并不如艾玛那般彻底,第一次,他是厌倦了柏拉图式的“无果的爱情”要知道难得的恰是那种精神之爱的维系,一旦堕入男女之爱,便属于物质的胜利。然而纯粹的精神生活,却是“实惠的”资产者们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他离开艾玛,去了巴黎。第二次,他是看到了与艾玛的暧昧

    14、关系定会损害他的前程,于是向老板保证不再与艾玛纠缠。可是你看他是多么的不坚定!“每个公证人身上都残留着诗人的浪漫气质”,这种浪漫,像身上没有冲干净的肥皂液,既不够洗掉他资产者的污垢,又湿滑得让他没办法穿上衣服像他的老东家吉诺曼先生那样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总之,他还是个“新手”,对于精神与物质,灵与肉的冲突,他处理得太不熟练,他自然没有完全倒向一极的魄力;但作为未来的资产者,他的“调和”功力也远远不够。相比之下,风月高手罗道尔夫就娴熟很多了,自然也更加无情。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资产者福楼拜最厌恶的一群人。“怎样的半性格,怎样的半意志,怎样的半热情。”他是那样的懂得生活,可以将自己的“两半”物质的满足

    15、和精神的需要,融合得极好而不露痕迹,因此他少了莱昂表面上的摇摆和懦弱,从内心多了一丝冷酷的淡定所谓被小学生踏过的操场,不留一丝痕迹。你看他怎样一眼看穿了艾玛决定用她来满足自己爱情的需求;又在自己的自由岌岌可危之时将她一脚蹬开。其实罗道尔夫并不想分手,他只是将生活和爱情“分得太开”,因此便不能忍受艾玛的全面入侵。你只要看看这群人对艺术的态度就是了:需要,但也仅仅限于装点门面而已。难道一个人可以凭借做诗写小说过活吗全是扯淡!如此看来,艾玛确是整本小说中唯一的反抗者不妥协、不调和,就那么直直地冲出去;如同李健吾先生的评论:“艾玛便是福氏,无形中分有他浪漫的教育、对物欲的要求,对现世的厌憎,对理想的憧

    16、憬”。也惟其如此,她才占有了福楼拜最多的同情。只是她的方式错了。她追求“奇遇”和“变化”。“夏尔第一次来贝尔托的时候,她正自以为看破了一切,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对什么也不感兴趣。但是她急于改变现状,也许带来的刺激是这个男人的出现,这就足以使她相信:她到底得到了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而在这以前,爱情仿佛是一只玫瑰色的大鸟,只在充满诗意的万里长空的灿烂光辉中飞翔”她四次睡在不同的地方,便自然地以为生活也应该因此而不同。她那么着急地去寻求改变,甚至都来不及看清对方;英俊的子爵只是一个象征,她其实从来没有认清过他的脸。所以,不是她的“悲剧性格”窃取了她的幸福,而是这种不停地追求变化的人生也就同时意味

    17、着求到了也不会保守,于是每一次的得到便是失去,成功便是失败。回忆是往后的重复,被回忆之物已然存在,而真正的重复是向前的回忆。希望是一件亮闪闪的新外套,上过浆,硬邦邦的,但没有人试穿过,人们不知道它会变成什么样儿,合不合身。回忆是一件扔掉的旧外套,已经穿小了,无论多么漂亮,它不合身。重复是一件毁不了的外套,它恰好合身,既不紧绷也不松垮。希望是一位从指间滑落的动人少女,回忆是一位漂亮的老妇,她绝不能令人当下满意;重复是一位心爱的妻子,从不会令人厌倦。-克尔凯郭尔重复这是存在主义先驱克尔凯郭尔重复中的一段话,大意告诉我们生活的常态是重复。这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重复,是人类无法在现实中的摆脱的。那些试

    18、图变重复为创新的人们,如所谓的旅行者和爱情探险者,也只是在表面形式上的花哨,实质依然是重复的旅行者的范式是到一个新地方、欣赏美景与风土人情、到下一个地方;花花公子的范式是寻找目标、情欲的吸引再到彼此厌倦。因此,若要摆脱重复,只有进入希望或回忆的领地。所以克尔凯郭尔给出的面对重复的方法是“镇定自若,于重复中欣然自得。”这便是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她也是个瞎子,看不到自己不断求变的人生其实只是某种模式的不断重复而已。过去我们可能过多地去注意福氏在形式上的现代主义先驱作用了,其实他的现代性深埋在其思想深处。福氏是个唯物主义者,纯粹的唯物会导向虚无;从小长在父亲的医院里,他亲眼目睹虚无的胜利:“不到一年,

    19、虫吃尽了尸首,于是化为灰烬,化为虚无;虚无,这就是一切的余留”这绝不是浪漫主义表面的伤感,而是直达内心的深处的悲观:“人生就是同虚无的一场永战。它每时每刻都在占有你。再没有比掉一颗牙更让我感到幻灭的了。”是需要哲学的时候了。既有战斗,就要应战,既然虚无来自对物质的占领与胜利,那么战胜它的不二法门便是跳出物质的困惑,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便出现了:我们有一个沉重的肉体,逃不脱物质的条例;虽然精神无法全然驾驭物质的马车,物质却时时有足够的力量去影响一个人的灵魂。福氏说:“我不满意,但是我逃不脱。”因唯物导向虚无,导向“不自由”的宿命观。“全福的假设,比起永生的苦难的假设更加残酷,因为我们命里注定了达不

    20、到。”于是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如果我们眼前没有幸福做凭借,我们为什么活动为什么生存呢上帝与撒旦打赌试探约伯,约伯虽不知道上帝与魔鬼的契约,但却始终坚信上帝的公义,唯其坚信,才有不解,才会痛苦地要求上帝做出解释;把约伯对神的信仰去掉,没有坚信,因此也无不解,生命本该如此,同样淡然,这是内心深处的悲观,骨子里的骄傲,便是福楼拜,便是福楼拜眼中的英雄。不要试图去调节矛盾,因为身体和头脑的满足绝没有相似的地方,所以一切的调和都是资产阶级庸俗的自欺欺人;也不要试图去抵抗,因为人本来就是不自由的,任何动作归根一无所成而粉身碎骨。当于连和拉斯蒂涅还秉承黑格尔的传统试图和这个世界拼一拼的时候,福氏已经通过残酷

    21、的事实告诉我们要重复,要无为而为。“我已经不再在一个便宜和粗糙的小说被批量制造批量生产的时代,这本包法利夫人简直就是一个工艺品,文学奢侈品,所有的细节都经过精雕细刻。福楼拜的母亲说,不断寻找最完美的词汇让她的儿子心力憔悴。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是Moeurs de province,也就是“外省风俗”实际上也是为了突出巴黎和法国其他地方的区别。当时人认为巴黎人是高级并骄傲的一类人,他们高雅、受过教育但自命不凡、肤浅、乖戾。而外省人则被认为是完全相反的一种人,没有教养、心胸狭隘、贪得无厌、小肚鸡肠、假道学、伪善并且八卦。在福楼拜之前,1830年到1840年间,巴尔扎克塑造起来很多这些形象,而福楼拜则

    22、巩固了它。这种传统的巴黎和外省的对比贯穿了福楼拜小说的设计。这本小说写于1850年,在法国是火车运行的第一个世纪。火车加快了人、物和信息的流通,乡村受到了外来的冲击,过去的小范围经济正在逐渐改变。在法国的北方尤其明显。但是尽管福楼拜写作包法利夫人的时候乡村正在经历巨大的改变,但是他选择描写一个远离时代浪潮的地方,描写那个旧时代的最后时光。他通过对细节的描写给故事镶上“过去”的画框,那些俗语和真真假假的地名,增添了区域性和偏远感。形成了一个指向消减的独具特色地方普通生活的姿态。关于丈夫小说的第一个镜头是学校教室,新来了一个带着丑陋帽子的男孩。他还没穿上学校制服,那时候的学生制服都是军队式样的。他

    23、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小市民,在开始,小市民仅代表一种着装。当他被问到他的名字的时候,他没说清楚,Charles Bovary听起来像是Charbovari。他别扭的名字让他在一开始就成了同学们嘲笑的对象,他们大叫着Charbovari-Charbovari边跺脚,整个教室轰隆隆作响。Charivari最初指的是农民在新婚夫妇窗下敲打的一种粗俗的音乐,嘲笑一场不合适的婚姻。后来这个词变成了无政府主义对不受欢迎的人的嘲讽。后来在巴黎有一本杂志就是这个名字,Le Charivari,福楼拜小时候很喜欢看。Charles那个怪异的帽子可以追溯福楼拜十二岁的时候看到的那本杂志上的一个漫画插图。文中的怪帽子的

    24、含义也就是在语境里。那真是够怪的帽子,它打破了当时做一个能代表男性社会地位的好产品的所有规范,用的是奇怪的兽皮拼凑而成的,形状和颜色让人觉得它是可以食用的。我们可以想到其他书里形容将军勇士的帽子和盔甲,总是用绚丽的描述象征代表了佩戴者的威严,而在这里这个可笑的帽子作为小市民的隐喻,象征了一个愚人。开始的时候叙述者是Charles小学同学的口气,仿佛在多年之后回想起当年的那个片段。但是很快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更宽泛的叙述,回到更早以前,我们看到Charles父母在他们刚结婚的时候,看到Charles在乡村的童年,那个教他读书的神父,他妈妈对他的期望,然后越过小学校的时光我们看到他学习医学,看到他母亲

    25、劝他娶了一个有钱的寡妇。在这第一章的最后,Charles已经是一个村庄的医生,但是却被他媳妇牢牢控制住。这开篇的一章运用了短篇小说叙述的节奏感,人生演变的经历在我们面前展开。但是我们已经有了没有得到回答的问题,那个怪帽子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它消失了再也不被提到了Charles是不是真的很蠢他蠢不蠢有关系吗这本小说到底要说谁的故事这个男人也太让人提不起兴趣了。福楼拜演奏序曲一般展现了一种文化的形成。我们跟着Charles了解了一个中产阶级的成长经历。我们看到了那漫长的学习时代,在父亲神父老师和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和生活,我们看到他努力阅读和书写并试图去理解那个印刷品充斥的世界。我们知道福楼拜本人小时候被

    26、认为是弱智,因为他阅读很慢而且经常是在张着嘴巴冥想。但是他在最后关头由于疾病而摆脱了学院学习。Charles并不更聪明,他是典型的糊涂的、平庸的、无能的、漠不关心的机械的思维。他磕磕碰碰得完成了学业,沉闷无趣得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房子和一场婚姻。直到Charles见到了Emma,那个有钱的农民病人的女儿,才出现了第一个真实性的镜头。我们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Emma,在那个农屋的厨房里,在门边在窗边。我们看到Emma的服饰,她的手指,她的头发和嘴唇。我们听到了她的声音。文中很少有对话,只是些简单的问答。我们注意到书里的角色并不告诉对方自己真实的想法。于是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到底知道多少。所有的虚构

    27、都很“正常”,我们知道“谁”,知道“哪里”,知道“什么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却始终没有得到解答。但是我们很容易就忽略了这个问题,而是随着叙述从主人公的导向性的谈话到故事的背景声音叙述之间穿梭前进。这种有一种难以表述的却是系统的模棱两可的构造。故事叙述的古怪特点又是相互关联的,不管是少量的对话、叙述的不确定性、语言本身的权威感都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不协调而独特的阅读体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实际上是讲Emma的小说却从Charles的童年讲起,而在Emma死后,作者又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说Charles是怎样跌入低谷。丈夫的故事镶在妻子的故事之外。或许是因为妻子的从属

    28、地位从文字本身把女性放在一个围困和被控的地位或者是嘲讽男性的社会地位还是仅仅是被动反射了男性社会的影响。我们只能继续揣度。我们知道福楼拜终生未娶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他对成为丈夫和父亲还有夫妻之爱都极其反感。在他大哥结婚那段时间他写的信中充满了对新婚夫妇尖酸的嘲笑。他对于他心爱的妹妹的择偶也是非常不开心。他对于他好朋友的婚姻同样不满。“我将失去”他写道,“又一个我爱的人。”当他的情人,Louise Colet表示想跟他稳定下来的时候,他也是非常不快。福楼拜认为丈夫的父亲都是平庸的暴君,而他这个阶级的女性却显得更活跃,比他们的丈夫不那么墨守成规。他曾为在早年,对Elisa Schlesinger,一个平庸的丈夫的有风度又迷人的妻子,非常着迷。XX


    注意事项

    本文(《包法利夫人》书评.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