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7397733       资源大小:31.0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名称: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二)规划目标与内容项目利用建设生态省的契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力求通过2年时间,建成以公司(业主)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建成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2000亩,并严格规范化种植和全面实施无公害化生产;2、建立葡萄引育中心,负责提子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推广工作;3、建立葡萄专业协会一个,负责全市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与指导,搞好产后服务。(三)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1、实施地点:大安市联合乡、四棵树乡、太山镇三个镇为生产基地。 2、实

    2、施规模:规范化种植无公害提子葡萄2000亩,年产葡萄30004000吨。(四)项目投资总额总投资294万元,其中:苗木220万元,水泥木桩等材料投资64万元,技术培训需投资10万元。(五)效益预测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每亩可实现收入6000元,利润2000元,项目区年可实现总收入1200万元,利润400万元。2、社会、生态效益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保持水土,防止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将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转变农民观念,引导农民从小生产步入大市场,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使农户走共同富裕之路。二、项目规划的依据(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把农业

    3、放在首位,已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但农村经济还比较脆弱,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但土地的生产潜力还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农民收入增长仍较缓慢,把提子作为高效特色产业发展是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项目区自然情况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东部,距长春市220公里,地处东经12357至12454,北纬4457至4545之间,即松嫩平原和嫩江水系中心,大安市距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城市较近,借助铁、公、水路交通、航运等便利条件可达吉林省中西部地区,黑龙江省嫩江、缓化地区、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大安市处在嫩江流域

    4、中心城市和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位置,是联结东北三省一区及中、俄、日三国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全市总面积4879平方公里。项目区气象特征大安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多大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3014小时,年均气温5.2,有效积温3065,无霜期135天左右,年均降水量400多毫米,年均蒸发量749毫米。项目区水文地质大安市水资源丰富,境内有“一江两河”(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环绕,年均境流量222亿立方米,在吉林省处于第二位,地下水储量3.78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2.23亿立方米、在东北四省区占第二位。且水质优良。境内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

    5、库2座,最大的月亮湖水库蓄水量达10多亿立方米。项目区交通大安市交通十分便利,珲乌公路(珲春乌兰浩特)即203国道通过市中心,横贯全市101.1公里。铁路有“长白线”(长春白城)和“通让线”(通辽让湖路)在大安市内交错;大安港是吉林省唯一通海的最大的内河港口,从大安港溯江而上可达黑龙江省嫩江港,顺江而下可通往哈尔滨、佳木斯、同江直达俄罗斯部分港口,并可进入日本海,被誉为“黄金水道”。项目区社会经济大安市辖18个乡镇、12个国营农林牧渔场,人口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全市幅员面积48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2万亩,草原354万亩,大安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是吉林省黄牛养殖大县(市

    6、),全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县(市),是全国生态农业重点县(市),素有“鱼米之乡”、“骏马之乡”的美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亿元。(二)项目可行性1、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提子原产美国,素有当今世界“水果明珠”之称,对气温、土壤要求不严,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成功种植,生长适应性广,我市自2001年引种栽 植后,已表现出丰产、优质的特点。2、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鲜食葡萄供不应求,年进口量约15万吨左右,省内各大城市的鲜食葡萄,很大部分来于我市及周边地区,我市生产的提子葡萄主要市场是东北各大城市,与南方相比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3、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提子一次性投入,收益可达数十年,具

    7、有高投入,高价位,持续增收能力强的特点,在正常管理情况下,种植提子第一年形成壮苗,第二年亩产可达500 公斤以上,第三年亩产可达10002000公斤,管理水平较高的提子园,亩产可达30004000公斤,按市场价4元公斤计算,盛产期亩收入可高达1.21.6万元,是实现“万元田”理想的快速致富项目。4、有较强的市场供应能力。一般葡萄成熟后,因皮薄多汁而不能长期保存,但提子果粒着生紧,不落粒,可保鲜存放半年不变质,同时,提子果肉硬,皮韧,耐挤压,便于包装和长途运输,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冬、春季节能占据我国鲜食果品市场很大份额。5、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大安实际

    8、,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三、规划内容与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扶持无公害农产品就是扶持大安特色”的思想。以点代面,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政策为保障,以农民增收企业赢利为目标。突出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培植支柱产业,促使农业结构优化。(二)项目的主要功能1、集约化生产。该项目实施后,将增加农业投入,推动龙头企业完善经营机制,促进项目经营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2、推广农业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以项目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将生产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

    9、续发展道路。3、引导消费,创建品牌。该项目实施后,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无公害提子,引导人们吃上“放心果”,同时,力求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4、示范辐射。该项目建成后,一旦投产,将对我市乃至周边县区起到极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对于带动全市乃至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三)规划原则坚持“集中成片,规模开发,交通方便,排灌良好,壮苗定植,早果丰产,密植栽培,合理间套,篱架整形,通风透光”的规划原则。(四)规划内容与规模一是建立葡萄引育中心,负责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二是按提子生长所需的立地、生态条件,连片规划2000亩;三是在项目区内建立提子葡萄深加工企业,生产果脯或果酒,使“

    10、过剩”产品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五)实施步骤1、项目筹备期:2006年1月2006年3月。2、项目建设期:2006年3月开始建设该项目,以后逐年扩大规模和完善。3、回收期:2008年开始回收投资,2009年可全部收回。4、经营方式:采用公司(业主)加农户的形式,由公司(业主)提供苗木、架材,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农户分户经营,签订产销合同,走订单农业之路。四、项目的效益评价及意义(一)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论证1、经济效益投资概算该项目总投资294万元(见投资概算表)投资概算表项目数量单价(元/亩)金额(万元)苗木2000亩1100220水泥柱2000亩32064技术培训费1000人

    11、次10元/人次10合计294效益分析项目投产后,按1500公斤亩计,年可产提子葡萄300万公斤,仅按4元公斤计,年可创产值1200万元,第三年便可收回全部投资并赢利516万元。2、社会、生态效益参阅第一部分(二)规划项目的意义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丰富和改善人们的食品结构;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增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使农业走向市场经济引导下的产业化商品经营生产方式;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五、实施规划的对策该项目顺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实施该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项目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力争尽早实施本规划。

    12、我市积极抓好无公害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搞好项目的宣传工作;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多渠道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三是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技术开发应用的能力。六、结论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是农民增收、企业赢利的好项目,该项目的发展诚盼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资金扶持。红提葡萄500亩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红提葡萄属美国红地球种群系列,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 ,圆锥花絮,开黄绿色小花,果实圆形或椭圆形,长势好。红提果穗特大,松散,

    13、长圆锥形,平均穗重800 g,最大可达2.5 kg,生长势中等,极丰产,结果率在70%以上,一般种后第2年结果,品质优,食味佳。该品种果粒圆至近圆锥形,平均单粒重1113 g,最大可达22 g,果皮粉红色或粉紫色,果肉硬脆,用刀切片不淌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7%20%,具有独特的清香味,且不裂果,耐贮运性好2-3。果柄较长,果粒着生牢固,耐拉力强,捏住1粒果粒可以将整穗葡萄吊起,果实成熟后留树可保存12个月,低温条件加保鲜剂可贮藏至翌年5月且风味不减。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 1、巨甸镇沿江河谷区红提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1生产现状 2007年通过到宾川葡萄种植园区实地考察后,

    14、试种植了红提葡萄近100亩,2008年所有种植田块基本挂果,平均挂果率达35%,好的达60%。但由于当时种植缺乏葡萄种植管理技术,对葡萄的各种病虫害没有得到及时的防治,新建村基本没有收成,仕达村20亩达到平均亩产值6000余元的收益。 2008年秋收秋种时,一点收益都没有的种植户又将葡萄园改种成农作物,到2009年仅剩余26亩,当年平均亩产值达1.5万元,最高达2.6万元每亩的产值。2011年平均产值达1.7万元每亩,最高单产值达2.8万元每亩。1.2 发展优势 (1)自然环境条件适宜。巨甸镇海拔18501950m,冬春干旱,无霜期280 d,年均温14.8-16.5 ,最热月均温24.0,最

    15、高气温3036,10积温4 658-5313,持续时间300 d,年雨量300-500mm,日照时数1768.2h,日照百分率40%,年太阳辐射总量497 kJ/c(公斤/平方厘米)。具有高温少雨、蒸发量大、雨热同季、光照条件好、早晚温差大的气候。 (2)水土条件良好。沿江河谷区以冲积土为主,土质疏松,为耕性良好的白眼沙土、河沙土、黑油沙土、灰沙土和沙泥土,山间流水丰富,能灌能排,有利于葡萄生长。 (3)农家肥的大量使用及劳动力资源丰富。沿江河谷区农村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坚持走生态农业、无公害生产的路子,在葡萄生产中大量施用农家肥,有利于保持葡萄的品质,生产的葡萄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

    16、看好。目前,沿江河谷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4)种源丰富。大理州宾川县是我国葡萄之乡,种源丰富,有极早熟(5月成熟)、早熟(6月成熟)、中熟(7月成熟)品种,此期宾川坝区葡萄基本销售结束,山区葡萄刚进入销售旺季,8月上中旬成熟上市,至8月中下旬采收结束。而沿江河谷区巨甸镇的葡萄在9月上中旬成熟上市,正好补充了宾川葡萄之乡的不足,并且巨甸镇生产的红提葡萄果粉多,果穗较紧密,商品性好。 (5)交通便利。巨甸镇位于县境西北金沙江西岸,离县城110多公里,与中甸县上江乡隔江相望,南接金庄乡,北邻塔城乡,镇内道路均为柏油路路面(2级),丽巨、巨维(晒)、巨拖(顶)公路交汇于此。境内有公

    17、路130千米,其中,过境公路50千米,乡村公路70千米。交通便利。2、巨甸镇沿江河谷区红提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红提葡萄种植面积小,未形成规模。一方面种植红提葡萄一次性投入高,一般需一次性投入0.98万-1.2万元/亩,农民一时难以支付高额的投入;另一方面缺乏中介组织,销售网络不健全,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低。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使葡萄栽培技术、采收及采后处理标准不规范。二是果品质量差。主要表现为果穗形状差异大,着粒密度不均匀,果实大小不一,着色不均匀。三是品种单一,无就近贮存条件。 3、项目可行性(1)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提子原产美国,素有当今世界“水果明珠”之称,对气温、土壤要求

    18、不严,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成功种植,生长适应性广,我镇自引种栽植后,已表现出丰产、优质的特点。(2)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鲜食葡萄供不应求,年进口量约15万吨左右,省内各大城市的鲜食葡萄,很大部分来于宾川及丽江周边地区,生产的提子葡萄主要市场是沿海各大城市及东南亚国家,与北方相比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3)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提子一次性投入,收益可达数十年,具有高投入,高价位,持续增收能力强的特点,在正常管理情况下,种植提子第一年形成壮苗,第二年亩产可达6000斤以上,第三年亩产可达800010000斤,管理水平较高的提子园,亩产可达1000012000斤,按市场价5元斤计算(最低价)

    19、,盛产期亩收入可高达5000060000元,是实现“万元田”理想的快速致富项目。4、规划原则坚持“集中成片,规模开发,交通方便,排灌良好,壮苗定植,早果丰产,密植栽培,合理间套,篱架整形,通风透光”的规划原则。5、实施步骤1、项目筹备期:2013年1月2013年3月。2、项目建设期:2013年3月开始建设该项目,以后逐年扩大规模和完善。3、回 收 期:2015年开始回收投资,(葡萄需要长一整年,完成根系和枝条的生长发育,第二年春天挂果,实现量产,第三年进入丰产期,产量达到稳定状态)2016年可全部收回并产生效益。4、经营方式:采用公司经营+基地管理制。6、项目的效益评价(未包含市场波动、天灾等

    20、不可抗因素,投资有风险,以下数据仅供参考)(一)项目的经济效益论证投资概算土地承包费用按每年1500元计算,一年一结。苗木为800株,每株2元。即基础设施包括搭建葡萄架所用水泥柱及铁丝。临时雇工人员按每天60元计算,长期雇工按每月1600元计算。第一年葡萄园工作量小,用工少,将葡萄栽种计入第一年的管理。第二年葡萄量产,第三年进入丰产期,由于葡萄管理集中在每年的开花时的4月到葡萄采收完后的8月,第二年每三亩地需长期雇工一人,第三年之后,这段时间每两亩地需长期雇人一人。葡萄开花季节和采收季节每两亩地需增加雇佣临时工人1人,合计20天。 收益预算: 第二年亩产4000斤商品葡萄,第三年及之后亩产10

    21、000斤商品葡萄,每斤葡萄按照最近3年市场收购均价5元计算。得最近五年收支明细表如下。 收益年份土地苗木基础设施化肥农药人工零星投资投资合计产量售价收益当年纯收益2013150016005005005001004700050-47002014150000100024002005100400052000014900201515000015004600200780010000550000422002016150000150046002007800100005500004220020171500001500460020078001000055000042200效益分析第一年的投资主要为苗木,化肥农药

    22、需求量小,第二年之后,人工成本占开支大多数,其次是化肥农药投资。种植一亩葡萄,第二年即可收回前两年投资,并有少量盈余,三年之后每亩获得稳定纯收益四万二千余元。当地葡萄种植规模小,市场需求旺盛,在未来10年内,可保持此收益。 项目投产后,第二年仅按4000斤亩计,年可产提子葡萄2000000斤(500亩合计),仅按3元斤计,年可创产值600万元,减去前两年投资490万元,第二年便可收回全部投资并赢利110万元。7、双方责权利你方负责园区资金按时到位、投入及资金运用监督。我方负责基地管理工作,包括:人员招聘、引种、租地、栽培、植保、市场营销等诸多环节。权利:双方以股权比例进行效益分配,股权比列需面

    23、议。*镇*村2000亩葡萄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 大力发展葡萄种植是自治区政府发展特色农业的一项有很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工程,也是落实菜篮子工程,调整农业结构,保护生态治理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的举措之一。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也是本村农业经济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葡萄种植比较分散,销售不畅,规模效益和附加值还是很低,一直制约着葡萄业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我镇葡萄种植优势,打出自己的特色品牌,经过政府部门牵头,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来扶持和发展葡萄产业。我们经过调研、论证,拟在*村南七、八、九社流转土地2000亩投资兴建优质葡萄种植基地。 本项目立足*村*山东麓地区广大丰富

    24、的土地、劳动力和黄河水资源,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条件下,引导农民走出传统的种植小圈子,进行大规模种植,大规模发展,大规模销售,形成三大结构提升基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村基本情况*镇*村地处*山下沿山路东侧。2002年合村并社由原金南村、金北村两个村并为*村,2004年建成村级活动场所,占地2000平方米。东接南梁农场,南与西夏区连接,北靠暖泉农场,县林场,西靠沿山公路。南北长13公里,东西长9.3公里,全村共有18个合作社,982户,现有人口4100人,耕地12584.3亩,人均占地3.06亩。2011年,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村依托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村两委班子集资

    25、250000元,落实连片西瓜种植园区1000亩。预计在2011年底可实现增加农民用工量达 人次,人均收入 元左右,年底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15万余元,特色产业优势明显。 *村在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经营体制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转服务功能,促进全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项目的基础条件 1、有利的区位优势*山东麓位于宁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与甘肃,内蒙,陕西三省相接。*村地位于*山东麓,当地自然环境优越,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干旱少雨、土壤优良、灌溉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含沙量高

    26、,年平均气温89,年10积温31003300,年日照时数3000h以上,全年无霜期160-180d,年平均降水量200mm左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病虫害危害少,具有便利的排灌条件,适宜瓜果蔬菜的生产。 2、突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1)与众不同的“*山东麓” *山东麓产区是指冲洪积倾斜平原与黄河冲积平原交汇地带,整体面积达到13.3万公顷。处于北纬37433923,东经1054510647,是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是我国继烟台、昌黎之后第三个获得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产地。这里葡萄无病虫害,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产量高、无污染、品质优良的优势,是一

    27、个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基地。主要种植赤霞珠、蛇龙珠、美乐、品丽珠、希拉、黑比诺等品种,还有霞多丽、白比诺、贵人香、雷司令、长相思等品种。(2)*山东麓产区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有黄河水的灌溉,人为控制葡萄用水,葡萄没有病虫害,土壤含沙量30%,具有很好的通透性,矿物质含量高,没有污染,给予了葡萄合适的糖酸比例、色度和营养成分。亩产500800公斤,即使不控产,也一样符合国际产量控制标准。三、项目建设内容和实施规划 1、建设内容 建设一个2000亩优质酿酒葡萄基地,为现在有的酿酒公司提供高品质的葡萄汁。围绕葡萄地基建设酒庄,开发旅游资源。同时建设一个种养殖基地,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优质的肥料,保证葡萄

    28、的品质。四、项目规划内容与目标 1、项目的主要功能 (1)集约化生产。该项目实施后,将增加农业投入,促进项目经营的集体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2)推广农业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以项目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将生产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引导消费,创建品牌。该项目实施后,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无公害葡萄,引导人们吃上“放心果”,同时,力求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 (4)示范辐射。该项目建成后,一旦投产,将对我村乃至周边地区起到极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对于带动全村乃至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规划原则 坚持“集中

    29、成片,规模开发,交通方便,排灌良好,壮苗定植,早果丰产,密植栽培,合理间套,篱架整形,通风透光”的规划原则。五、项目投资预算 整个项目投资总额预计 万左右。六、项目所需配套设施1、园区道路硬化2000米,交易场地硬化2000平方米。2、园区配套机井3眼,毛渠U型板砌护3000米。3、引进优质葡萄种苗 150000 株,品种以乍娜、维多利亚、红提为主。4、配套滴灌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现代装备。5、组建病虫害机械化联防队伍,对园区温棚群防群治,并逐步扩大到农作物的病虫害联防方面。6、利用*村村部建设现代化培训中心,使园区农户掌握优质葡萄种植技术。七、扶持政策县政府对现代农业示范村将在种植基地道路、

    30、水利设施等方面给予投入。另外,镇政府还将协调林业部门在葡萄种苗、技术人员指导等方面给予扶持。八、经济效益分析园区土质为沙壤土,土地肥沃,气候干燥,农作物病虫害较轻,很适合发展有机葡萄生产。另外设施葡萄种植技术已经成熟,市场前景很好,建成后可实现户均年收入增加 元,村集体收入增加 万元。建设高标准优质葡萄2000亩,全部配套滴灌等现代化装备。园区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水的有效利用率达80%,科技贡献率达70%,亩均效益 万元。九、结论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是农民增收、企业赢利的好项目,该项目的发展诚盼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资金扶持。归朝镇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归朝镇人民政府二七年八月一日一、概述(一)项目名称:归朝镇无公害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二)规划目标与内容项目利用建设大通道经济的契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力求通过2年时间,建成以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建成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200亩,并严格规范化种植和全面实施无公害化生产; 2、建立葡萄引育中心,负责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推广工作; 3、建立葡萄专业协会一个,负责全镇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与指导,搞好产后服务。(三)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1、实施地点:那


    注意事项

    本文(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