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人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检测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章末过关检测卷解析版.docx

    • 资源ID:17385705       资源大小:200.6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人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检测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章末过关检测卷解析版.docx

    1、高中人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检测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章末过关检测卷解析版章末过关检测卷(四)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1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甲和乙 B乙和丙C丙和丁 D乙和丁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分别是()A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风力堆积 D流水侵蚀风力搬运解析:由图可知,甲为火山喷发,由内力作用形成;乙是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丙是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褶皱山;丁是风力堆积作用下形成的沙丘景观。答案:1.D2.C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读图,完成34题。3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B天山

    2、山脉、沙丘地貌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4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解析:吐鲁番盆地和天山山脉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新疆气候干旱,风力是形成地貌的主要动力;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的;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形成的。答案:3.C4.D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56题。5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6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生长边界解析:根据六大板块的划分和分布规律,

    3、易判断M处属于印度洋板块。根据箭头标注,板块之间运动方向相反,该处边界应为板块生长边界。答案:5.B6.D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灰岩、页岩都属于a类岩石Bb不能转化为d,是因为b为岩浆,d为变质岩C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c类岩石Dd为岩浆8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作用一定能形成化石B火山喷发与的活动有关C作用最强烈的表现形式是流水的侵蚀作用D大理岩、板岩的形成需经过阶段解析:第7题,由图中b、c两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可知这两类岩石是沉积岩和变质岩,而岩浆岩可以直接转化为变质岩和沉积岩,所以a为岩浆岩,d为岩浆。石灰岩、页岩都属于沉积

    4、岩,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第8题,为沉积作用,为岩浆上升、冷却、凝固,为变质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答案:7.D8.B结合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回答910题。9图甲中A处的地形为()A背斜山 B背斜谷C向斜山 D向斜谷10若图甲中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则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乙中的()Aa BbCc Dd解析:第9题,图中河流的支流发源于A地,说明其地势高,为山地;结合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断A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第10题,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说明该处的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三个箭头指向d,而d只有一个箭头指出,据此知d为岩浆,c为岩浆岩。因为

    5、b经过外力作用形成a,因此a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答案:9.C10.A(2016娄底高一检测)读某地岩层剖面图,回答1112题。11若在图中M处发现了图中的岩石,则Q岩石为()A岩浆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喷出岩12图中P岩石类型可能为()A侵入岩 B喷出岩C沉积岩 D变质岩解析:第11题,图中岩石含有化石,可判断为沉积岩,则图中Q为沉积岩。第12题,图中P岩石位于花岗岩和沉积岩中间,花岗岩为侵入岩,岩浆侵入过程中使沉积岩变质,形成变质岩。答案:11.B12.D下图是某地区地表形态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引起该地区地表形态演变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 B风力C冰川 D波浪14阶

    6、段中,R地常见的地貌类型是()A冰斗 B风蚀蘑菇C海蚀崖 D瀑布陡崖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第13题,阶段图中M地两侧分别是相互平行的高山地形,发展到阶段时该地区的高山地形已基本消失,M处所在地与其两侧已趋于平坦,说明受到了外力侵蚀,且到阶段流入盐湖的河流已消失,盐湖规模又扩大,说明气候干旱,因此导致该地地表形态演变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第14题,与风力作用相对应的地貌类型是风蚀地貌。答案:13.B14.B科罗拉多大峡谷为大自然的沧海桑田提供了证据,被誉为“活的地质教科书”。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各个时期的地层,图1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照片,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

    7、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科罗拉多大峡谷谷壁的岩石对应图2中()A BC D16图1所示景观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地壳运动风力侵蚀C地壳运动板块张裂风力侵蚀D泥沙堆积板块张裂冰川侵蚀解析:第15题,从材料的描述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岩石主要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图中代表沉积岩的是。第16题,科罗拉多地貌景观是先沉积,地壳抬升,后经过流水的侵蚀形成的。答案:15.D16.A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718题。17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 B洪积平原C三角洲 D河漫滩18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 BC D解析:第17题,首

    8、先注意审题干,“中游宽谷”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而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再结合题干“爬升沙丘”考虑,因此选项A、B、C都可排除,河漫滩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流中下游河道宽阔,水流速较慢,以流水沉积为主,多发育沙洲和河漫滩等沉积地貌。第18题,结合题干“爬升”关键词,说明沙丘前行方向应与外力作用的方向相一致,排除、,再结合景观图的沙丘分布特征,沿河岸一侧的沙丘更缓,另一侧坡度更陡,可以排除选项。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位于迎风坡一侧坡度更缓,背风坡一侧更

    9、陡。答案:17.D18.C(2016长沙高一检测)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920题。19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20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沿交通线分布沿断层线分布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 BC D解析:第19题,图中铁路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避开河谷。第2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沿交通线分布。答案:19.A20.A图甲是黄河干流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21图乙中的横剖面可能位于图甲的()Aa处 Bb处Cc处 Dd处22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规模

    10、一般较大B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解析:第21题,从图乙中可知,该地貌为“V”型谷,多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甲中a位于河流上游山区,多“V”型谷。第22题,a处地势较高,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呈带状。答案:21.A22.D(2016洛阳高一检测)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回答2324题。23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地壳抬升作用形成的B地壳下陷作用形成的C长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D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24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B八卦洲将与长

    11、江北岸相连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解析:第23题,在长江下游,由于河道展宽,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下来,后出露江面,形成八卦洲。第24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水流向右偏转,故右岸(即南岸)冲刷严重,而左岸(北岸)流速较为缓慢,泥沙淤积,故江心洲最终将与北岸相连。答案:23.D24.B25图甲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乙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解析:由图乙可

    12、知,该河段在凹岸(侧河岸)的流速要大于凸岸(侧河岸)的流速,故甲处流速大于乙处,A、B错误。又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凸岸流速慢,沉积作用显著,河水较浅,不适宜建设港口,C错误;河流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显著,要建设防洪设施,D正确。河流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显著,要建设防洪设施,D正确。答案:D 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1)图中A、B、C构成了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其中属于岩浆岩的是_(字母)。(2分)(2)图中的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2分)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3)其中表示蒸发环节的是_(数字),表示水汽输送环节的是_(数字),

    13、表示地表径流环节的是_(数字),目前人类最易施加某种影响的环节是_(数字)。(4分)(4)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地钻井,有可能在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如果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选择甲、乙、丙三地中的_地。(4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是由岩浆转化而成的,应是岩浆岩。第(2)题,图中表示水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循环,应是海陆间循环。第(3)题,图中是蒸发,是水汽输送,是降水,是地表径流,其中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环节是地表径流。第(4)题,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应是向斜;丙处岩层向上拱起,应是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存石油、天然气的构造,也是修建隧道的良好地质构造。答案:(1)A(2)C(3)

    14、(4)丙丙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当地时间2014年2月1日,厄瓜多尔通古拉火山再度喷发,火山喷发物遮天蔽日宛如世界末日。下图为厄瓜多尔在南美洲的位置示意图。(1)厄瓜多尔通古拉火山喷发属于(双选)()(2分)A地质作用 B外力作用C内力作用 D人类活动(2)厄瓜多尔通古拉火山喷发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形成_岩。(岩石类型)(2分)(3)厄瓜多尔多火山地震,请用板块构造理论简单加以解释。(4分)解析:第(1)题,火山活动属于地质作用的内力作用。第(2)题,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岩浆岩(喷出岩)。第(3)题,厄瓜多尔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答案:(

    15、1)AC(2)岩浆(喷出)(3)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28读我国北方某平原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_,有利于_和_,地形以_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顺河道伸展呈_状。(5分)(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因为那里地形_,水源_,_便利。(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1)题,A、B、C沿河分布,河流提供了灌溉和航运的便利条件,且地形平坦,使聚落呈条带状沿河分布。第(2)题,B聚落除了有河流通过以外,还有公路干线通过,水陆交通便利

    16、,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答案:(1)河流灌溉航运平原条带(2)B平坦充足水陆交通29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交通运输干线类型最大限制坡度公路7%9%铁路3% 材料二交通线示意图。(1)与平原比较,山岳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_的选择、交通运输_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4分)(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_为主,原因是_。(4分)(3)若该地选择了山岳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a处_,理由_。b处_,理由_。(9分)(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_。(4分)解析:第(1)、(2)题,山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的影响比较大。第(3)题,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镇之间尽量采取最短线路,而对于山区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来减小坡度对交通的影响。第(4)题,在山区公路选线时要考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所以一般会尽量多经过居民点。答案:(1)方式线路(2)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小(3)不合理地形平坦,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合理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4)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人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检测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章末过关检测卷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