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生物课堂实录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 资源ID:17380361       资源大小:442.4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生物课堂实录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1、高中生物课堂实录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4、4 群落的演替 教学设计一、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二、教材分析“群落的演替”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必修3)第4章第3节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群落演替的概念、过程、类型和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其中群落演替的过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本节从群落水平阐述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对前后的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学情分析学生在第四章的前三节已经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基础知识,对群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不少群落演替的实例,但是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往往

    2、是静态的,导致无法建立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鉴于此,教师借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与生命系统的微观变化联系起来思考,始终围绕了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导学生对演替的本质的思考。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阐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的区别;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与展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 对演替的过程和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目标: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确立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通过分析群落演替

    3、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用“动态发展”的 观点分析事物。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六、教法 教师借助生动的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讨、展示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演替的过程,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七、学法 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托,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能力锻炼,增强了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八、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展示图片,播放火山爆发视频,火山爆发,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岩浆冷却后形成裸露的岩石,经过N多年后,这里已经蔚然成林,(展示裸岩和森林图片)生命是如何变化发展的?这节课,我们

    4、就从群落的水平学习生命系统的变化过程群落的演替。 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过渡 让我们重回裸地,用发现的眼光去探寻生命的变化。裸岩上发生的群落的演替过程 一、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1、小组合作探讨: (1)裸岩上群落的演替依次经历了哪些阶段? (2)每一阶段可能会出现哪些生物(植物、动物) (3)植物群落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动物群落呢? (4)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与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小组代表交流。 2、展示裸岩图片,提出问题: 地衣为什么能适应裸岩环境?地衣的定居对裸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 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 为什么不是动物?无食物来源 为什么不是

    5、植物?无根植条件(土壤) 学生: 教师: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3、展示苔藓图片 苔藓为什么能取代地衣成为优势种?苔藓的存在对土壤又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1: 学生2: 教师:苔藓加速了岩石的风化,土壤初步形成,且土壤有机物逐渐增多,微生物代谢越来越活跃,土壤通气性越来越好。 4、教师:当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本种子悄然萌发,冲破土壤,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很快,这一种群数量不断增多,其他草本种群也相继出现,由于草本开花结籽,各种昆虫和小动物来此寻食并在此定居,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这些生物的总和称为什么? 学生:群落 5、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地上出现了比草本高大的植物灌木,并很快取代草本的的地位

    6、。 灌木取代草本成为优势种的原因? 这一时期的群落与前一时期的相比,在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 6、群落发展至此达到稳定结构了吗?有没有比灌木更高大的植物呢? 学生:乔木 教师:乔木也属于木本植物,比灌木更高大,因比灌木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成为最终的主角。 在森林阶段,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 学生: 7、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是以种群的形式生存和繁衍的,通过发生在裸岩上的生命变化过程的学习,你能说出演替的概念吗? 教师:如何理解概念中的“代替”一词? 学生: 教师: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 种群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 教

    7、师:根据每一阶段的优势物种,概括裸岩上群落演替的过程。 学生: 教师:这种演替称为初生演替,那么什么是初生演替呢? 学生: 教师:为了更进一步加深群落演替的过程,请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 (1)在此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的?植物群落的变化有怎样的特点?动物群落有没有演替呢? (2)从种群的水平看,演替对某一种生物一直都有利吗?如果从群落的水平看呢? (3)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空间结构、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有什么变化? (4)群落演替达到平衡状态时就不再进行了吗? 8、群落的演替过程对你有哪些启发? 学生1: 学生2: 教师:通过对演替过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事物,

    8、结合我们自身也是一样的,个人的成长需要过程的积累,现在我们的努力正是成就将来更优秀的自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 学生水到渠成的学习了群落的概念。小组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幅幅不同生物图片的展示,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将生物的变化动态的呈现出来,加深了对演替概念的理解。通过拓展引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加深对演替本质的认识。让学生从情感上获得收获,对自己的将来充满希望和信心。过渡 农田是人类精心管理的产物,如果农田被弃耕,将发生怎样的演替呢?弃耕的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过程 教师:展示农田图片 根据裸岩上群落演替的过程,你能总结出弃耕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过

    9、程吗? 学生: 教师: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有何不同? 学生: 教师:像在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我们称之为次生演替。那么什么是次生演替呢? 学生: 教师:你还能举出哪些次生演替的例子? 学生1: 学生2: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描绘的景象正是次生演替。 下面我们通过列表比较这两种演替。 (表略) 教师总结:两种演替的主要区别是起点不同,打个比喻,如果初生演替是“白手起家”,那么次生演替就是“东山再起”。 学生完成表格,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

    10、影响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 教师: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一定是森林吗? 学生: 教师:内蒙古大草原、非洲大草原就是最好的例子。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 教师:除了有自然因素以外,人类活动能否影响群落的演替过程呢? 学生: 教师:展示被践踏的草地图片,看到这幅图片,我们不由的想起鲁迅先生的话“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你观察到小路上、路边以及远离小路的地方分布的植物有什么不同吗?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 教师:从耐践踏程度看,小路上分布着耐践踏程度最强的车前草,路边的狼尾草其次,而远离小路的狗尾草最不耐践踏;从竞争的角度看,狗尾草长的最高,

    11、所以在远离小路的草地中占优势。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群落的演替是有影响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这两句诗的意境恰到好处的说明了小路废弃后将会出现的景象。 教师:展示资料: 材料一:我国海南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降低,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 材料二:鄂尔多斯高原南部,过去曾是一片丰美的草原,近300年来由于长期的开垦与过牧,目前已变成一片流沙。 材料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松突圆蚧,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南部地区,并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1990年,这种害虫已使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枯死。

    12、 教师:根据以上材料,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 学生: 自然界中现有的的大多数群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逐渐演替形成的,人类如果乱砍滥伐、任意捕获,必然造成群落破坏甚至消失。 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对环境不但有破坏性的行为,也有建设性的行为,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展示封山育林和人工群落图片。 教师: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吗? 学生: 教师:展示1998年发生在我国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难图片。一幅幅图片触目惊心,由于人类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行为,植物保持水土、涵养水分,湖泊、池塘蓄洪能力大大下降,生态被破坏导致灾难的发生。因此我

    13、国政府颁布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政策,明确提出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教师问题引领下,学生逐步得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是有影响的。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破坏。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我国发生的洪灾图片,起到了震撼学生心灵,增强保护生物、保护地球的情感意识。九、课堂小结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小结部分。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4.4 群落的演替学情分析学生在第四章的前三节已经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基础知识,对群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不少群落演替的实例,但是他们对事

    14、物的观察往往是静态的,导致无法建立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鉴于此,教师应借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与生命系统的微观变化联系起来思考,始终围绕了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导学生对演替的本质的思考。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出发,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提供相关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由此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群落的演替 效果分析本节课教师以火山爆发为情景

    15、导入,从裸岩到森林,提出本节学习内容群落的演替。在学习发生在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时,教师没有直接展示群落演替的几个阶段,而是通过让学生小组活动,交流探讨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定居在此的,让学生分析在每一阶段会出现哪些生物,体会在这一过程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通过课堂情况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在交流中分享了学习成果,而且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对课堂反馈、课后练习和评价量规的分析来看,这节课学生以导学学案为依托,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学习,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能力锻炼,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4.4 群落的演替教材分析“群落的演替”是人教版

    16、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必修3)第4章第3节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群落演替的概念、过程、类型和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其中群落演替的过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本节从群落水平阐述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对前后的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阐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的区别;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与展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 对演替的过程和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目标: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确立可持续 发展

    17、的思想;通过分析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用“动态发展”的 观点分析事物。【教学重难点】 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的演替 评测练习(一)演替的类型1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 A影响因素不同B初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2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3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 A初生演替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18、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4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5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阶段是( ) A灌木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 C苔藓阶段 D森林阶段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不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相同的 C群落演替达到平衡状态时就不再进行了 D群落演替导致生物种类的不断改变(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7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

    19、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 D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 增加8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的因素包括 和 。9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三年后,水葫芦征服了几乎所有的水生植物对手,在刚果上游1500公里的河道上蔓延,阻塞了航道。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水葫芦与其它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2)在刚果,水葫芦能战胜所有对手、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 _。(三)

    20、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0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11请阅读以下材料,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海南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降低,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材料二:鄂尔多斯高原南部,过去曾是一片丰美的草原,近300年来由于长期的开垦与过牧,目前已变成一片流沙。材料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松突圆蚧,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南部地区,并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1990

    21、年,这种害虫已使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枯死。(1)根据以上材料,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2)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12在弃耕的农田上常常发生这样的演替: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丛乔木林。这种演替类型属于。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为什么?。能力提升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群落演替的特点的是( ) A有规律 B可预测 C有一定方向 D永远进行,无终止1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 B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成森林 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

    22、次生演替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象15研究发现,在群落演替中,一个种群的数量迅速增长过后,往往会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形成这种相对稳定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天敌数量减少 B可利用的食物增加 C出生率降低或死亡率增加D出现了其他新物种16当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转移后,将看到的现象是( ) 植物竞争强度增加 植物竞争强度降低 植物种类增加 植物种类减少 ABCD17某地区在近十几年来陆续有相当多的农田因各种原因被弃耕,在这些弃耕地上慢慢长出了杂草、发生了许多变化。某校的学生研究小组想推测这些弃耕地的群落发展顺序,但群落演替非常缓慢,观测过程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

    23、上百年的时间。你能设法帮助他们在短期内完成推测吗? 。答案:第4节 群落的演替1B 2A 3C 4A 5D 6B 7B 8自然因素人类活动 9(1)竞争(2)当地养料、空间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天敌,种群在竞争中获胜 (或环境条件理想,种群成“J”型增长)10D 11(1)滥采乱伐、掠夺式开发利用、过度放牧、引入外来物种等 (2)速度方向 12次生演替不一定。与当地的环境条件相关,在草原地带将恢复到草原群落;若处于森林地带,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森林群落。13D14C15C16B17可选择同一地区分别被弃耕一年、两年 十年的弃耕地(即处在不同演替阶段),调查各自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比较,来推断群落的演

    24、替过程群落的演替评价量规评价指标(权重)好【1-0.8】一般(0.8-0.6需要改进(0.6-0生评师评自评互评表达与交流(20 分)深入思考,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观点,深入分析,及时提出质疑,并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研究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我很难明确陈述观点时调理,不知道如何参与讨论团队合作(30 分)1.我能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2.及时配合其他组员并且为他人提供帮助我能够及时、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不能帮助他人完成他们的工作我不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创新探究(20分)1.我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2.我能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及时

    25、提出质疑我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的探究问题,但缺乏思路我不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的探究问题题目检测(30分)能够做对所有的题目24分以上30分以下不足23分总分评语平均分平均分=生评(0.4)+ 师评(0.6) 群落的演替课后反思本节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实施教学,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特点:本节课学生通过自学教材、观察图片、小组合作、合作探讨、归纳总结等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和主动,重视运用“动态发展观”来组织实施教学,综合运用了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动态的展示了群落

    26、演替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群落演替的过程及本质。同时还有对学生时刻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以史为鉴、汲取智慧,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这也是生物课堂的本质追求。 不足:教师语言组织不够简炼,学生讨论不够积极,课堂不够灵活。4.4群落的演替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中对群落演替一节的要求是“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群落的演替”从群落的水平揭示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工程的重要理论依据,而演替是一个发展、漫长的过程,学生无法亲历完整的演替过程,又因学生对苔藓、地衣等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对演替的理解往往是静态模糊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学习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加强对演替过程和本质的认识,通过裸岩上进行的初生演替与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次生演替对比,能够说出两种演替的区别。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破坏性的,也有建设性的,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生物课堂实录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