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集体备课合集.docx

    • 资源ID:17362339       资源大小:883.93KB        全文页数:7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集体备课合集.docx

    1、集体备课合集武威第七中学集体备课资料集芙蓉为裳高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材料汇编二零一五年十二月高一语文组集体备课计划为进一步落实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本着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则,我组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集思广益,整合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此集体备课计划。一、备课组成员机构负责人:陈鹏德主备课人:刘德斌 赵鹏礼 张晓燕 齐紫和二、目标任务1.规范集体备课流程,创新集体备课模式,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2.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突出过程研究,加强研讨交流,尊重自我创新,提高教师研究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深化学科教研活动,以集体备课研究为突

    2、破口,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形式,提高教学常规落实水平。4.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实施原则1.组织原则。由备课组长负责,各任课教师为轮值主备人,集中商讨确定备课内容及方式的备课工作。2.合作原则。集思广益,发挥集体优势,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3.实用性原则。集体备课教案是集体智慧的成果,指导性强,但要避免照搬照抄现有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形成自己的个案。四、备课内容1.根据教导处制定的学期进度实施计划,由备课组商讨确定详细计划,在相关上级主管领导

    3、审阅后,然后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集体备课,确定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时间的调配等指导性目标,安排本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使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2.备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时安排。集体备课时,应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充分考虑生情、班情,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合理划分课时,使课堂教学密度均衡。3.备学习方式。集体备课,应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应讲到什么程度。千万不能让学生指责教师在课堂上“不作为”。4.备作业设计。集体备课还要认真探讨作业的设计:(1)作业的量及作业类型。不论课堂作

    4、业,还是家庭作业,都应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同时,还要商讨决定符合实际的作业种类。(2)作业的质。这是教师备课讨论的重点。作业的设计应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也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作业题型的设计既相对固定,也应有所变化。作业内容的设计应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巩固与掌握放在首位。5.确定检测反馈有关事宜。按时完成单元教学检测,并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矫正反馈。五、备课要求1.备课组主备课人接受备课任务后,必须仔细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意图,初步确定后由备课组集体商讨订正并最终确定。2.备课时,由备课组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3.教案要体现新课改的

    5、理念,体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4.教案在确定总目标之后,再由各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自己的授课教案。5.除第四、八、十二、十六周外,每周四下午准时参加年级组教研活动,以确定本周备课内容。六、备课流程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为:主备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自主完成个案课后交流。高一语文年级组二O一五年九月十一日高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安排表周 次主备人备课内容第5周张晓燕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第7周陈鹏德短新闻两篇、包身工第9周赵鹏礼诗经两首、第10周陈鹏德孔雀东南飞、作文教学第11周赵鹏礼期中考试复习第12周齐紫和囚绿记、作文教学第13周刘德斌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作文教学第14周张

    6、晓燕第二次质量检测及复习第15周陈鹏德离骚第16周赵鹏礼孔雀东南飞、作文教学第17周齐紫和诗三首、练习讲评第18周刘德斌兰亭集序第19周张晓燕赤壁赋、作文教学第20周陈鹏德游褒禅山记、期末复习武威第七中学高一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张晓燕周 次第 5 周备课内容记念刘和珍君三课时,小狗包弟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刘和珍的思想性格。2.品味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情感目标: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知识目标:1.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情感目标:学习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忏悔精神。课时教学要点

    7、第一课时重点:了解“三一八”惨案。难点:概括每部分内容。第二课时重点:理清文章思路。难点:分析刘和珍的思想性格。第三课时重点: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难点:理解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第四课时重点:了解作者及背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分析第一部分。第五课时重点: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难点:学习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备注记念刘和珍君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2、作者简介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

    8、兴人。年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三、背景介绍年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月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

    9、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4、整体感知 1.注意读音。 注音:洗涤(d);惮(dn);攒射(cun)、尸骸(hi)菲(fi)薄 浸渍(z) 桀骜(jio )黯(n)然 长歌当(dng)哭殒身不恤(yn)创造 攒射 通牒 碟片 蝴蝶 编辑 作

    10、揖 和蔼 必须;副词创伤 积攒 谍报 喋血 通缉 舟楫 暮霭 必需:动词爆发:有突然而猛烈地发生,侧重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暴发:侧重突发性,多用于传染病、烘水。 朗读课文,简要概括每一部分主要内容。 介绍写作缘由。交待写作目的。 回忆认识过程。遇害概况。 遇难经过。总结经验教训。 热情讴歌赞颂。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重心不在记事而在于议论抒情,情感悲(青年)愤

    11、(恨敌人)为主。五、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2、研习课文1.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殒落了,如一枝傲放的鲜花凋零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下面我们不妨来探寻一下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可贵的品质。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不为势利所屈

    12、,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关于她的微笑。这表现了刘和珍的和蔼、亲切。还应补充:正是这一点团结了群众,坚持了斗争,许广平曾回忆说:“如果当时没有刘和珍融洽各人,笑咪咪的温和感动各人,我知自治会早就拆散了”。见刘和珍生平。此外,“微笑”第二次出现在“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这说明,在女师大学生斗争失利的时候,刘和珍“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里的“微笑”表现了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的乐观与坚毅,而不是一般的和蔼、亲切;“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

    13、和责任感。 “欣然”是高兴、愉快的样子。我们从刘和珍生平中得知,3月18日她“抱病带领女师大学生走上街头,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集会、游行和请愿”,并且用英语写了遗嘱。由此可见,刘和珍参加游行和请愿有明确的目的。这可以看出她为国为民,自觉参加请愿而非爱鼓动。教师归结,形成如下的板书: 毅然:追求真理,坚定不移 反抗:坚持正义,敢于斗争 微笑:和蔼亲切,坚毅乐观 黯然:深谋远虑,有责任感 欣然:为国为民,自觉参加2以上我们围绕着刘和珍的形象进行了一些探讨,下面我们来探寻一下全文的思路:这篇文章共七个部分,看看这七个部分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贯穿的?点关键: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14、有两处需注意:一处: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明确: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悲痛的悼念愤怒的揭露沉痛的总结 。另一处:a、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c、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明确:文章不是无情物,透过这几句看似矛盾又反复出现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中潜

    15、藏着作者的感情:即“悲”与“愤”,正是用这样的感情线索,作者才将众多的内容如此有机地组织在一起。3.分析作者对哪几类人感到悲愤?作者愤是愤于三类人:一是当局者,其暴行竟是如此之凶残;二是反动文人,其流言竟是如此之无耻;三是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愤于他们将烈士的牺牲作饭后的谈资,愤于他们的麻木。4.探究鲁迅感情悲在何处?愤又在何处? 悲悼死难烈士愤 揭反动当局 悲忆交往经过 愤斥文人嘴脸 悲议意义教训 愤批庸人麻木3、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1.理解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2.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二、重难点各句分析。 1.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

    16、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突出写这篇文章的动机。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尤”:程度副词,更加。“出离愤怒”:愤怒到了极点。“深味”

    17、:深深地体味。“浓黑”:充满血腥和暴力的黑暗统治。“最大哀痛”:为烈士的死难感到极大哀痛。“奉献”:表示对死者的尊敬。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真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直面”:直接面对,不回避。“哀痛者”:为人民的苦难而哀痛的人。“幸福者”:以能为人民谋幸福而感到幸福的人。“庸人”:有是非观,但容易忘记烈士鲜血的民众。4. 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

    18、么态度?怎样表达?作者认为不宜用请愿这种方式。与煤的形成进行了类比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5.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死难的烈士们,有亲人朋友的哀悼足矣,青山埋忠骨,愿死者与青山同在。6.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的?a、高度赞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b、将来意义

    19、“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希望这些人能看到希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三、关于本文的表达方式 由中心思想和线索可知,

    20、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可见,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由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什么特点?记叙常和抒情或议论结合。四、布置作业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寒夜中,斗志激扬追觅繁星,誓除黑雾急呼雨电憩园里,闲情难有再擎爝火,彰显大家光照春秋这是一副纪念一位中国文人的挽联。这副挽联,不仅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还融入了这位文人一生中8部代表作品。这位中国文人是?(巴金) 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里程碑”的随想录便是巴金直面“文革

    21、”灾难,正视人格扭曲,再现历史真实,说真话,表真心的典范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随想录中的名篇小狗包弟,品味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个中真意。2、作者简介巴金(19042005),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子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始用笔名“巴金”。其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中篇小说憩园,长篇小说寒夜,散文集随想录。3、了解随想录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

    22、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一步步逐渐深入的独立思考,首先从主张“干预生活”开始。独立思考把心交给读者讲真话,它们成了随想录不断出现的自白。清醒的自我忏悔意识,使巴金率先提出了诸多至今看来仍不乏生命力的思想命题。 道德忏悔、从全人类角度看待“文革”、倡导建立“文革”博物馆,这是

    23、随想录在当代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三点贡献。4、背景介绍 故事:一个平民为了表示对新中国的热爱,为他的三个儿子起名为“爱国”“爱民”“爱党”,结果被附会成 “爱国民党”,于是被以“现行反革命”的罪名逮捕入狱。 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向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苦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小狗包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完成于1980年1月4日。这篇作品着重回忆作者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无情地解剖自己,也剖析当时的社会。5、识记字音

    24、,积累词汇 作揖 y 倘使 tng 解剖 pu 堕入 du 包袱 fu 租赁 ln 熬煎 o 创伤 chung 叱骂 ch解剖:指用特制的刀、剪把人体或动植物体剖开。(对事物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叱骂:责骂。摇头摆尾: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逆来顺受: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绿草如茵:形容草长得又密又厚。6、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内容。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段落层次。 开端(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小 发展(2-6)作者及家人与包弟的亲密关系 狗 高潮(7-8)不知如何安排包弟 包 结局(9)送走包弟 弟 尾声(10-13)包弟之死让作者心不得安2.分析第一部

    25、分课文开篇没有直接写小狗包弟,而是写了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1)从结构上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的作用。(2)从内容上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两者形成对照,让人明白此类事在那个时代是普遍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给全文奠定了伤痛的感情基调。 (3)写作效果方面: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更能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忏悔。7、布置作业 文中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呈波澜起伏状变化,分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第二课时1、回顾旧知2、文本分析1.本文2-6自然段集中描写了小狗包弟,请根据

    26、这些描写,说说包弟是一条怎样的小狗? 正 一身黄毛、干干净净 面 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吠一阵就跑开 聪明 描 作揖讨糖果吃 可爱 写 看到萧珊摇头摆尾 侧 日本客人拍摄包弟 有情义 面 日本女士过问包弟 通人性 描 萧珊讨骨头喂包弟 写 门口守候2.文中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呈波澜起伏状变化,分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相处 送走 (欢快) (轻松)来历 如何安排 想念(高兴) (忧虑) (沉重) 良知 艺术家与狗 (悲伤) 歉意 (忏悔)3、深入探究1.“文革”是杀死小狗真正的罪魁祸首,巴金当时放弃包弟,实属迫不得已。然而,巴金却主动地背上了这个精神上的包袱。从巴金的歉疚和忏悔中,我们看到了巴

    27、金怎样的品质?从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善良、正直、坚守良知的品性,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后来作者经历了不少的磨难,可仍摆脱不了煎熬,这又说明了他具有反省、自律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文革”时代所缺少的精神,这种精神将随着巴金作品的影响,扩散到读者当中,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的天性。2.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1)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作者以小狗为切入点,表达对人性的呼唤。(2)连一条小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3)写小狗遭难

    28、反衬那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在文革的风暴中,很多夫妻朋友反目,相反小狗却一直与主人不离不弃。(4)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四、写法借鉴:以小见大1.定义:以小见大,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它往往借助想象,以小与大之间的内在关联来体现写作的中心,起到以小寓大,以小显大,甚至以小胜大的作用。2.写法指点(1)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大的观点要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2)运用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性;(3)运用小的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处处发议论。五、拓展延伸2003感动中国人物巴金颁奖词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

    29、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六、布置作业武威第七中学高一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陈鹏德周 次第 6 周备课内容别了,不列颠尼亚一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包身工三课时教学目标1. 梳理文本、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2.品味语言,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品读鉴赏课文,使学生领会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之情课时教学要点第一课时重点:了解新闻背景。难点:概括每部分内容。第二课时重点: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作一个有良知的人。难点:品读鉴赏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三课时重点:.通过引导探究,归纳总结本文的独特写法(艺术价值)以及新闻的现实意义。难点:理解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第四课时重点:了解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整体感知作品,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难点:理清文章脉络。第五课时重点:体会本文语言形象、鲜明、丰富多变的特点。难点:了解报


    注意事项

    本文(集体备课合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