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讲练考.docx

    • 资源ID:1736101       资源大小:83.85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讲练考.docx

    1、讲练考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论语八则讲:(动车组快速充电)【文海拾贝】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孔子开创私人学堂,主张“有教无类”,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他还整理编订了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箱里发现只有半

    2、部论语,故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小故事: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文本导航】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实事求是、诚恳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虚

    3、心、诚恳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勤学好问、虚心 学而不厌 永不满足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不善而改 择师而学、虚心 学而时习之 常复习、常实践 孔子论学 温故知新 古为今用、创新 学习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勤于思考 默而识之 记忆、积累个人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 心胸豁达有朋自远方来 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教学态度: 诲人不倦 热情、不倦怠【文本点睛】1.“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要点提示:“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巩固加强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开拓创新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巩固已往学习到知识与技能,一方面通过实践,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有了新的体会,能够产生更深

    4、刻的理解,并对其加以创新运用,使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价值最大化。2. 摘出出自论语八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要点提示: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练:(动车组分级加速)【咬文嚼字】1.原文填空(1),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3),,是知也。(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解释加点的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省:(4)敏而好学 敏:(5)学而不厌 厌:3.翻译句子(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整理本课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不亦说乎?说:

    5、诲女知之乎?女: 默而识之识: 是知也知: 5.整理本课中的特殊句型宾语前置句1. 2. 3. 状语后置句1. 判断句1. 【文段鉴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6.“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1)学而时习之 ( ) (2)人不知而不愠( )(3)学而不思则罔( ) (4)敏而好学( )(5)学而不厌(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论语八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正确的和。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9.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八则中孔子的话:,。【寻幽览胜】一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攲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攲,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攲。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释】攲(q):倾斜。 宥(y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 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1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知之为知之 (2)是知也(3)思而不学则殆 (4)满则覆11.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12. 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

    8、我们什么启示?13.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和应该相结合。14.(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二、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建本)【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

    9、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2)恐已暮矣 (3)何不炳烛乎? (4)臣闻之(5)盲臣安敢戏其君?16. 翻译下列句子。(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17. 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登高远眺】1.你知道还有哪些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名言佳句呢?请分类整理出来。如:学习态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习方法: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还有很多,你不妨也上网找一找,希望在整理的过程中也能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哦!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自学论语中的其他篇目。八则参考答案:1. (1)温故而知新(2)思而不学则殆(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1)通“悦”,高兴、愉快(2)恼恨(3)反省(4)勤奋、努力(5)满足3.(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是很快乐的吗?(2)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4. 说:通“悦”,高兴、愉快 女:通“汝”,你 识:通“志”,记住 知:通“

    11、智”,智慧 5. 宾语前置句:何以谓之“文”也? 是以谓之“文”也。 何有于我哉?状语后置句:何有于我哉?判断句:是智也。6.(1)顺接(2)转接(3)转接(4)顺接(5)顺接(6)顺接7.态度 方法8. 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9.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1)知道(2)通“智”,聪明(3)精神疲惫而无所得(4)翻倒11.(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12.一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13.态度 学 思 14.(1)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攲器)的特点。(2)有必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

    12、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没有必要。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15. (1)对;向(2)晚了(3)把蜡烛点燃(4)听说(5)怎么16.(1)哪里有做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2)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拉烛和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7. 告诫人们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23 寓言三则讲:(动车组快速充电)【文海拾贝】寓言是一种文学样式,往往以假托的故事寄寓言意味深长的道理,它篇幅短小,故事也不复杂,但内涵丰富深刻,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常用比喻、拟人和夸张

    13、等手法,借古喻今,借远喻近,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巧妙地表达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受,蕴含着对于人性的精辟分析以及隽永的人生哲理。寓言一般认为来源于上古神话和民间传说。希腊、印度和中国是“世界寓言的三大发源地”。 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凡寓言作品,皆有寓意,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运用。例如毛泽东同志引用愚公移山和黔驴技穷这两个寓言时,就从新的角度作了解释,他以愚公喻共产党人,以天帝喻中国人民,以山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进而说明共产党人只要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感动中国人民,就一定能和中国人民一起,把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两座大山”移走。【文本导航】 马好 条件 路费多 车夫善于赶车 南辕北辙 目标

    14、: 楚国(南方) 行动: 向北 寓言 塞翁失马: 失马 得马 摔伤 “保全” (祸) (福) (祸) (福) 一支箭 易折断阿豺折箭 一捆箭 难折断【文本点睛】1.有感情地朗读塞翁失马,体会塞翁的话,联系乡人的认识,分析塞翁的人物形象。要点提示:将塞翁的话和乡人的认识进行对比,突出塞翁过人的见识,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参透祸福相因,不为得失所动的智者的形象。2.世上所有的坏事都可以无条件的转化成好事吗?好事是否能转化成坏事呢?要点提示:福与祸的转化不是必然的,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

    15、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那么,祸就只能是祸了。练:(动车组分级加速)【咬文嚼字】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将奚为北面? 奚:(2)吾用多 用:(3)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5)人皆吊之 吊: (6)居一年 居: (7)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 俄而: (8)汝曹知否? 曹:2.摘录本课的特殊句型宾语前置句1 2. 状语后置句1. 2. 3. 区别下列句子中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者今者臣来有善术者 ( )( )而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而离楚愈远耳!方北面而持其驾( )( )( )之吾欲之楚近塞上之人人皆贺之汝取十九只箭折之( )( )( )( )4

    16、.翻译句子(1)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3)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文段鉴赏】阿豺有子二十人。阿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5.本文开头第一句“阿豺有子二十人”在文中有什么意义?6.展开想象,用描写的方法扩展“穆里延折之”和“延不能折”。7.文中那句话包含了深刻的道理?你生活中有没有真实的事情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寻幽览胜】一、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

    17、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注释】赵威后:赵慧文王妻。书未发:国书没有打开。恙:忧患。不然:不是这样的。8.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岁 亦 无 恙 耶 民 亦 无 恙 耶 王 亦 无 恙 耶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2)岁亦无恙(3)使者不说 (4)苟无岁10.翻译下列句子。(1)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2)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11.威后心中的“本”是什么?二、富翁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

    18、。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问之,亦假本者。翁诺之。至家,适几上有钱数十,少年即以手叠钱,高下堆垒之。翁谢去,竟不与赀。或问故。翁曰:“此人必善博,非端人也。所熟之技,不觉形与手足矣。”访之果然。 【注释】赀:通资,钱财。叠钱:把钱垒起来。谢去:客气的找借口离开。善博:擅长赌博。端人:品行端正的人。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亦假本者_ (2)翁诺之_ (3)或问故 _ _13.翻译下面句子。(1)翁谢去,竟不与赀。(2)所熟之技,不觉形于手足矣。14.富翁对待少年的态度前后各是怎样?用原文回答。15.为什么富翁最后没有借给少年钱?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登高远眺】1.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寓

    19、言故事,你都知道吗?如:指鹿为马,画蛇添足,守株待兔,鹬蚌相争,对牛弹琴,滥竽充数,狐假虎威试着收集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了解它的意思,并能够活学活用。2. 试着写一则小的寓言故事。同学们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动起来,让他们来到你的故事中,讲出一个富含某种哲理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既要短小又要趣味盎然、新鲜活泼,才能吸引人,让读者在笑声中有所获益。寓言三则参考答案:1.(1)奚:为何(2)用:费用,钱财(3)亡:逃跑(4)将:带,率领(5)吊: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6)居:过了 (7)俄而:不久,一会儿 (

    20、8)曹:辈 2. 宾语前置句:方北面而持其驾。 阿豺有子二十人。状语后置句:见人于大行。死者十九。3. 者:用在时间后,表停顿;的人。而:表顺接;表转折;表并列。之:动词,到;助词,的;代词,指箭 ;代词,指塞翁。 4.(1)这些条件越好,那么(他)将离楚国越远啊。(2)那家的儿子就是因为腿瘸的原因(没有参战),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3)你们今后只要能同心协力,国家就一定能稳固。5.“二十人”是故事起因,强调阿豺儿子很多,这是他临终最大的忧患,也是最大的希望。二十子不和,就如一只单箭,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和,则如众箭,很难摧毁。6.前者重在描写折箭的轻松自如,后者重在描写穆里延用尽力气,使用各

    21、种方法都未能折断箭。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从班集体、家庭、国家更方面谈均可。8.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9.使:派 岁:年成、收成 说:通“悦”,高兴 苟:如果10.(1)我奉命出使到威后这里,如今(您)不问我的大王却先问年成和百姓,难道是把低贱的放在前头而把高贵的放在后头吗?(2)所以哪里有丢开了根本而问末节的呢?11.好的年成12.(1)借(2)答应(3)有人 原因13.(1)富翁托辞离开,最终(也)没有借给(少年)钱。(2)他精熟的(赌博)技巧,不知不觉就表现在举手投足之间了。14.前:翁诺之。后:翁谢去,竟不与赀。15.因为富翁通过少年无意识表现出来的行动感觉到他是一

    22、个喜欢赌博的不正派的人,所以不愿意或不敢把钱借给他。24渡者之言周容讲:(动车组快速充电)【文海拾贝】周容(16191692),明末清初文学家。有高尚的民族气节。明朝灭亡后,曾出家为僧,他的父亲哭着劝阻,他才还俗。周容年轻时,很受御史徐殿臣的赏识。清兵入侵后,徐殿臣在避乱中被清兵劫去,关押在清平西将军王朝先的营中,后又囚在水牢中。周容闻讯,挺身而出,要求代替徐殿臣受刑,徐殿臣被释放,而周容却成了跛腿。他的行为被当时很多人称赞。周容有广泛的艺术修养,精通绘画,尤工书法。时人称他“画胜于文,诗胜于画,书胜于诗”。著有春酒堂集。他的作品中常流露出怀念故国的深情。所作寓言散文,文笔流畅,语重心长,生动

    23、的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言近旨远,发人深思。清画家诗史,国朝画征录,师经堂集,昭代尺牍小传,桐阴论画等载有他的事迹。【文本导航】 第一层(从开头到“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写作者带着书童赶路。渡者之言 第二层(从“时西山日沉”到“而前门已牡下矣”) 写作者不听“渡者”之言,导致没能赶在关城门之前进城的经过。第三层(从“予爽然”到文末)写作者的感悟“躁急自败”。【文本点睛】1.作者向渡者询问,渡者为什么却“熟视小奚”?要点提示:渡者已经看出小奚所担书简以木束之,并不牢固,再加上赶路心切,有可能因书散落而耽搁时间。因此这善意的提醒其实是因小奚的状态而起。2.课文结尾处将“其犹是也夫”连说两遍表达

    24、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要点提示:有了真实的体验,作者才悟出了渡者的话中这里,因此感慨良深。将“其犹是也夫”连说两遍,是为了强调“躁急自败”的道理,表达了作者极其懊悔、惭愧,感悟至深的心情。练:(动车组分级加速)【咬文嚼字】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予愠为戏,趋行 愠: (2)渡者熟视小奚 熟:(3)理书就束 就:(4)予爽然 爽然: (5)穷暮而无所归宿者 穷:(6)速进,则阖 阖:(7)其犹是也夫 犹是:(8)及半,小奚仆 仆:2.摘录本课的特殊句型状语后置句1. 2. 3.区别下列句子中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之徐行之天下之以躁急自败( )( )而而前门已牡下穷暮而无所归宿者( )(

    25、 )以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天下之以躁急自败( )( )4. 翻译下列句子。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文段鉴赏】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5.说说作者从行路这件事上悟出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语言回答)6.你认为渡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文中渡者的言行分析)?7.渡者为什么能够预见作者是否进得了城呢?他是凭借什么得出“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的结论的?


    注意事项

    本文(讲练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